現在,日本帝國的末日來臨了。8月6日和9日,美軍在日本投下了兩顆原子彈。說來話長,原子彈與中歐地區有著深厚的淵源,同時也是對軸心國勢力的懲罰,因為納粹反猶運動的幾位受害者恰恰就是研製原子彈的關鍵人物。同時,原子彈也是英國的創新力和美國的工業實力所結出的豐碩果實。此時的日本仍然與蘇聯保持著聯繫,他們希望蘇聯能從中斡旋,提出體麵的和平協議。然而,日本仍然認為自己處於強勢的地位,對於這一點,就連日本派駐蘇聯的大使都怒不可遏。與此同時,東京的日軍指揮官仍然平靜地表示,日本要抵抗到底。7月中旬,美國在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沙漠地帶成功地試驗了原子彈。美國總統哈裏·杜魯門(羅斯福總統已於4月突然逝世)是一個十分謹慎的人,他認真地考慮了施放原子彈是否完全符合道德標準的問題。但是不管怎樣,他還是下定了決心,授權美國陸軍航空兵執行投放原子彈任務。此前,日本的廣島市尚未遭到美軍轟炸,於是在8月6日,廣島遭到了原子彈的襲擊,成為了一片廢墟,8萬人死亡。在這之後,日本人仍然在爭吵是否投降,於是,第2顆原子彈投在了長崎市,造成3萬人死亡。這時,日本的頑抗分子仍然實施政變,意圖阻止日本向盟軍投降,但是沒有成功,隨後全部自殺。8月15日,作為日本的象徵性人物,日本天皇向盟軍投降,條件是天皇的地位予以保留。美國人同意了,他們也一直在考慮如何對待戰敗後的日本。
9月2日,在東京灣的美國戰艦上,日本代表簽署了投降文書,麥克阿瑟流露出了得意的神情。
[276] 中歐地區主要河流,發源於捷克和波蘭交界處的蘇台德山脈,在德國漢堡附近注入北海。
[277] 即赫爾曼·費格萊因(hermann fegelein,1906—1945),德軍將領,娶了希特勒的妻子愛娃的妹妹。
[278] 約瑟普,霍瓦特(josip horvat),克羅埃西亞作家。
[279] 1941年,軸心國入侵南斯拉夫,並在那裏建立了傀儡政權“克羅埃西亞獨立國”。
[280] 德國巴伐利亞州城市。
[281] 德國中世紀史詩《尼貝龍根之歌》中的英雄人物。
[282] 愛娃·布勞恩(eva braun,1912—1945),希特勒女友,兩人在自殺前結婚。
[283] 德國中世紀史詩《尼貝龍根之歌》中的女王。
[284] 比利時西北部港口城市。
[285] 今天的布達佩斯是由兩座城市合併而成,布達位於西岸,佩斯位於東岸。
[286] 塞爾維亞首都。
[287] 即今天的埃爾布隆格。
[288] 東歐重要河流,發源於捷克東北部,注入波羅的海,部分河道是今天德國和波蘭的國界線。
[289] 亞歷山大·多納–施洛比滕(alexander fü zu dohna-schlobitten,1899—1997),德國作家,曾參加兩次世界大戰。
[290] 對一片區域進行的整體轟炸,不分具體目標。
[291] 伊萬·斯捷潘諾維奇·科涅夫(ivan stepanovich konev,1897—1973),蘇軍將領,擅長指揮大兵團實施進攻作戰,1944年晉升為元帥。
[292] 拉夫連季·貝利亞vrenty beria,1899—1953),蘇共高級領導人,蘇聯秘密警察機構內務人民委員部負責人,史達林大清洗計劃主要執行者之一。
[293] 菲律賓東部海灣。
[294] 切斯特·威廉·尼米茲(chester william nimitz,1885—1966),美國海軍將領,1944年晉升為海軍五星上將。
[295] 菲律賓東南部島嶼。
[296] 柯蒂斯·李梅(curtis lemay,1906—1990),美軍空軍將領,1951年晉升為空軍四星上將。
戰後
第一次世界大戰在一係列和平協議中正式結束,其中,幾份主要的協議簽署於停戰後的數月之內。這麽做是有問題的,因為戰後的空氣當中仍然瀰漫著戰時的仇恨意味。而且,在復仇氣氛濃重的法國首都所簽署的一係列條約也沒有使這一仇恨得到絲毫緩解。德國人受到了侮辱,但是在封鎖所導致的飢餓之下,德國的新政府[297]不得不接受了和平的條款。於是,新政權從一開始就埋下了隱患。實際上,戰爭並沒有在簽訂和約的巴黎畫上句號,它一直在繼續。在俄國,共產主義者取得了政權。在土耳其,民族主義者在共產主義者的協助下打敗了協約國(尤其是英國)及其在土耳其培植的勢力。1923年,隨著《洛桑協議》在日內瓦簽署,戰爭才最終結束。1924年,協約國最終採取行動,使德國融入了全球的經濟體係。德國人最大的不滿在於要為法國和比利時支付巨額賠款,所有的德國人都認為是賠款拖垮了德國的經濟,尤其是造成了嚴重的通貨膨脹。在1924年,德國終於迎來了轉機,美國借錢給德國來給付對法國的戰爭賠款,然後法國就能償還其對英國的債務,繼而英國又可以償還其對美國的債務。1929年,華爾街發生了嚴重的股災,世界經濟隨即四分五裂,而借錢給德國的荒唐做法也因此而一敗塗地。《凡爾賽和約》及其附則的效力持續了大約10年,隨後,法國開始拋棄凡爾賽體係。其標誌之一是,法國於1930年開始花費巨資修建馬奇諾防線(法國的軍事實力因為這一華而不實的巨型工程而大受影響)。
9月2日,在東京灣的美國戰艦上,日本代表簽署了投降文書,麥克阿瑟流露出了得意的神情。
[276] 中歐地區主要河流,發源於捷克和波蘭交界處的蘇台德山脈,在德國漢堡附近注入北海。
[277] 即赫爾曼·費格萊因(hermann fegelein,1906—1945),德軍將領,娶了希特勒的妻子愛娃的妹妹。
[278] 約瑟普,霍瓦特(josip horvat),克羅埃西亞作家。
[279] 1941年,軸心國入侵南斯拉夫,並在那裏建立了傀儡政權“克羅埃西亞獨立國”。
[280] 德國巴伐利亞州城市。
[281] 德國中世紀史詩《尼貝龍根之歌》中的英雄人物。
[282] 愛娃·布勞恩(eva braun,1912—1945),希特勒女友,兩人在自殺前結婚。
[283] 德國中世紀史詩《尼貝龍根之歌》中的女王。
[284] 比利時西北部港口城市。
[285] 今天的布達佩斯是由兩座城市合併而成,布達位於西岸,佩斯位於東岸。
[286] 塞爾維亞首都。
[287] 即今天的埃爾布隆格。
[288] 東歐重要河流,發源於捷克東北部,注入波羅的海,部分河道是今天德國和波蘭的國界線。
[289] 亞歷山大·多納–施洛比滕(alexander fü zu dohna-schlobitten,1899—1997),德國作家,曾參加兩次世界大戰。
[290] 對一片區域進行的整體轟炸,不分具體目標。
[291] 伊萬·斯捷潘諾維奇·科涅夫(ivan stepanovich konev,1897—1973),蘇軍將領,擅長指揮大兵團實施進攻作戰,1944年晉升為元帥。
[292] 拉夫連季·貝利亞vrenty beria,1899—1953),蘇共高級領導人,蘇聯秘密警察機構內務人民委員部負責人,史達林大清洗計劃主要執行者之一。
[293] 菲律賓東部海灣。
[294] 切斯特·威廉·尼米茲(chester william nimitz,1885—1966),美國海軍將領,1944年晉升為海軍五星上將。
[295] 菲律賓東南部島嶼。
[296] 柯蒂斯·李梅(curtis lemay,1906—1990),美軍空軍將領,1951年晉升為空軍四星上將。
戰後
第一次世界大戰在一係列和平協議中正式結束,其中,幾份主要的協議簽署於停戰後的數月之內。這麽做是有問題的,因為戰後的空氣當中仍然瀰漫著戰時的仇恨意味。而且,在復仇氣氛濃重的法國首都所簽署的一係列條約也沒有使這一仇恨得到絲毫緩解。德國人受到了侮辱,但是在封鎖所導致的飢餓之下,德國的新政府[297]不得不接受了和平的條款。於是,新政權從一開始就埋下了隱患。實際上,戰爭並沒有在簽訂和約的巴黎畫上句號,它一直在繼續。在俄國,共產主義者取得了政權。在土耳其,民族主義者在共產主義者的協助下打敗了協約國(尤其是英國)及其在土耳其培植的勢力。1923年,隨著《洛桑協議》在日內瓦簽署,戰爭才最終結束。1924年,協約國最終採取行動,使德國融入了全球的經濟體係。德國人最大的不滿在於要為法國和比利時支付巨額賠款,所有的德國人都認為是賠款拖垮了德國的經濟,尤其是造成了嚴重的通貨膨脹。在1924年,德國終於迎來了轉機,美國借錢給德國來給付對法國的戰爭賠款,然後法國就能償還其對英國的債務,繼而英國又可以償還其對美國的債務。1929年,華爾街發生了嚴重的股災,世界經濟隨即四分五裂,而借錢給德國的荒唐做法也因此而一敗塗地。《凡爾賽和約》及其附則的效力持續了大約10年,隨後,法國開始拋棄凡爾賽體係。其標誌之一是,法國於1930年開始花費巨資修建馬奇諾防線(法國的軍事實力因為這一華而不實的巨型工程而大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