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異的是,荊州防線,久經經營,關羽之軍身經百戰,何以吳軍一戰成功,而關羽之師瞬息土崩瓦解,先是拒守小城麥城,很快連麥城也呆不下去了,隻剩幾十騎人馬走小路奔逃,結果被擒被殺。


    孫吳取勝,有多種原因,但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呂蒙、陸遜爭取了人心。惟有人心歸順,才是真正的安定,也惟有爭取了民心軍心的支持,關羽軍才敗得如此之快,如此之慘。


    吳軍爭取荊州人心動搖關羽軍心的辦法大略有三。


    一是既入荊州,馬上保境安民,秋毫無犯,書中寫道吳兵齊入,襲了荊州。呂蒙便傳令軍中:”如有妄殺一人,妄取民間一物者,定按軍法。“且不但有言,而且有行,令傳得及時,則民心易定,行做得堅決,故民信大增。


    一日,大雨。蒙上馬引數騎點看四門。忽見一人取民間箬笠以蓋鎧甲,蒙喝左右執下問之,乃蒙之鄉人也。蒙曰:”汝雖係我同鄉,但吾號令已出,汝故犯之,當按軍法。“其人泣告曰:”某恐雨濕官鎧,故取遮蓋,非為私用。乞將軍念同鄉之情!“蒙曰:”吾固知汝為覆官鎧,然終是不應取民間之物。“叱左右推下斬之。梟首傳示畢,然後收其屍首,泣而葬之。自是三軍震肅。


    雖然不是為了私利,又是呂蒙同鄉,但因為他取了民間之物,還是要軍法從事,這樣的舉措,在彼時彼地,自然深得人心。


    二是荊州原有官吏,依舊任職。


    這件事又做得好。書中特別提到潘。《三國演義》對潘大為不滿,說他好酒誤事,還說趙累曾勸說關羽勿用此人。趙累說他貪杯,他果然貪杯,說他誤事,他自然誤事。其實,潘原本是個很有才幹的將軍,隻是劉備關羽不曾發現他的才能,更未予以重用。倒是孫權發現他能力不凡,而且為請他出山理事,費了精神。據《江表傳》記載,孫權得了荊州,荊州官吏盡皆歸附,惟有這潘不曾歸順,稱病在家,不與孫權見麵。他不見孫權,孫權偏要見他。他不是有病嗎?好,就叫人抬著床到他家裏接他出來。那潘還是趴在床上不起來,”涕泣交橫,哀咽不能自勝“。也真難為孫權這位碧眼江東之主,他一麵好言安慰潘,一麵讓身邊的近人用手巾給潘擦臉。潘這才下地拜謝。於是任潘為治中,”荊州諸軍事,一以諮之“。


    《三國演義》不這樣寫,隻說權勞軍畢,”任命潘為治中“。但這就有了疑問,潘在關羽手下喝酒、誤事,到了孫權手下,便能安治荊州。箇中原委,可能解釋得清?


    三是善待關羽家屬,”另分別宅,不許閑人攪擾“。


    這顯然也是一項極為重要的舉措。惟有善待其主,才能善待其卒。於是又有了第四,善待隨關羽出征的軍卒家屬。書中寫道呂蒙在荊州,傳下號令:凡荊州諸郡,有隨關公出征將士之家,不許吳兵攪擾,按月給與糧米;有患病者,遣醫治療。將士之家,感其恩惠,安堵不動。


    適當此時,關羽遣使至荊州,質問呂蒙為何違約。使者入城,呂蒙以賓禮相待,設宴接風,又送至館驛安歇,凡此種種,真正做得有理有利有節。雖然奪取荊州獲得大勝利,卻不驕傲,故而對來使以禮相接;而且還要給使者留下美好印象,故而設宴款待。宴會已罷,又送館驛安息。館驛者,接待外賓之地也,送館驛便證明自己是荊州之主。如此看來,吳下阿蒙,是有心人也。


    更可怕的是,”於是隨征將士之家,皆來問信,有附家書者,有口傳音信者,皆言家門無恙,衣食不缺“。


    這使者便把這些消息統統帶回關羽軍中,而關羽不明利害,不思對策,還要”喝退使者“,自擺威風。”使者出寨,眾將皆來探問家中之事,使者具言各家安好,呂蒙極其恩恤,並將書信傳送各將。各將欣喜,皆無戰心。“成成敗敗話民心”各將欣喜,皆無戰心“,這就是軍心的動搖。如此而已,豈有它哉。關羽不敗,更待何時?


    中國古來傳統,最是重視主帥,最是輕視士兵。為古代皇帝、主帥、將軍、謀士作傳的書可說多而又多,而為普通士兵記事的書,卻少而又少。《三國演義》當然也不例外,連《水滸傳》都不例外,《西遊記》更不例外。最喜歡玩弄大將軍八麵威風的把戲,動輒講萬人敵,講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一般,講趙子龍在長阪坡大戰殺一個七進七出,講張翼德一聲斷喝,嚇退曹兵百萬。然而,這都不足為信。


    張翼德真的那麽厲害,還要孫、劉聯盟做什麽? 讓他先生站在橋頭一通兒猛嚷就是了。


    傳統文化輕視士卒,然而沒有士卒的努力,則沒有戰爭的勝利,沒有士卒的犧牲,則沒有國家的統一和安泰。俗話說”一將功成萬骨枯“。三國時代連年征戰,死了多少人,然而,沒有百姓的支撐,則民族早已淪亡,沒有士卒的拚命,哪有魏、蜀、吳的興起,更沒有三國歸晉。每思至此,不覺一嘆。


    《三國演義》講解人心向背的情節,還有第120回。說的是晉國邊防大帥羊祜與吳國守將陸抗的故事。全文用字不多,內容多從史書摘來,略加改寫而已。文中寫道一日,羊祜引諸將打獵,正值陸抗亦出獵。羊祜下令:”我軍不許過界。“眾將得令,止於晉地打圍,不犯吳境。陸抗望見,嘆曰:”羊將軍有紀律,不可犯也。“日晚各退。祜歸至軍中,察問所得禽獸,被吳人先射傷者皆送還。吳人皆悅,來報陸抗。抗召來人入,問曰:”汝主帥能飲酒否?“來人告曰:”必得佳釀,則飲之。“抗笑曰:”吾有鬥酒,藏之久矣。今付與汝持去,拜上都督:此酒陸某親釀自飲者,特奉一勺,以表昨日出獵之情。“來人領諾,攜酒而去。左右問抗曰;”將軍以酒與彼,有何之意?“抗曰:”彼既施德於我,我豈得無以酬之?“眾皆愕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讀六大名著說官:解析古代政治智慧與權力運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史仲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史仲文並收藏讀六大名著說官:解析古代政治智慧與權力運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