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不凡之處在於,他處在這樣的社會條件下,不僅提出惟才是舉的用人標準,而且既能言之,又能行之。曹操的成功,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曹操實行惟才是舉的政策,因而他手下謀士最多,猛將也最多。一些極為有名的文臣武將,如荀、賈詡、張遼、張、徐晃、許褚、龐德,原先都不是他的屬下。然而,這些名將與謀士在別的地方,無所作為,到了他這裏,就有了英雄用武之地。


    我們讀《三國演義》,總是感覺曹操一方兵多而將廣;孫吳一方,常常處於守勢; 而劉備一方,數來數去,隻是那幾員大將,初時隻是關、張,後來有了趙雲,再後來有了馬超、黃忠。雖經作者極力渲染,不免總有大樹孤零、捉襟見肘之感。曹操的情況就不一樣了。你有關羽,他有曹仁,你有呂蒙,他有張遼,你有張飛,他有張,你有馬超,他有許褚,你有周泰,他有典韋,你有甘寧,他有徐晃—總而言之,是你有來言,他有去語,言來語去,讓你占不到上風。


    雖然《三國演義》曾借禰衡之口,大罵天地雖闊,曹瞞手下無人。曹操不同意這看法,他說:”荀、荀攸、郭嘉、程昱,機深智遠,雖蕭何、陳平不及也。張遼、許褚、李典、樂進,勇不可當,雖岑彭、馬武不及也。呂虔、滿寵為從事,於禁、徐晃為先鋒; 夏侯天下奇才,曹子孝世間福將。“安能謂天下無人?


    曹操愛才,能得死士。雖然曹操、劉備都曾打過敗仗,都有倉皇逃命的時節,但看《三國演義》,總不免給人這樣的印象:每每劉玄德逃命之時,身邊的那幾員天下聞名的勇將,總是不在身邊,不是保護婦小去也,就是別有公幹去了。而曹操亦多有敗時,每到生死攸關的時刻,便有身邊的大將捨命相救。其中最為動人的情節,莫過於昔日勇追董卓之時,因為兵少勢孤,被呂布打敗,單人獨騎逃跑,馬又受傷,人又中箭,真箇是死神隻在頭上飛舞。當此萬分緊急之時,”隻見一將飛馬而來,揮刀砍死兩個步軍“,曹操看時,卻是曹洪。此時曹洪雖到,而險情猶在,曹操身上有傷,胯下無馬,於是便對曹洪說:我死在這個地方了,賢弟你快走吧!曹洪說,請您上馬,我願意步行保護您。曹操說,如果賊兵追來,你會怎麽樣呢?曹洪道”天下可無洪,不可無公!“


    曹洪以死挽救了曹操,在他心目中,他的價值和曹操的價值不能相提並論。


    曹操一生得敢死之士相助,未止曹洪一人, 除許褚、典韋外,還有夏侯、夏侯淵、徐晃和龐德等。


    這幾位不怕死的將軍中,龐德是一員降將。其實,曹操手下,降將甚多。史書上稱張遼、徐晃、於禁、樂進、張為曹軍中五良將,而這五良將中,即有三位屬於降將。曹操接受降將,而且因才錄用,敢於放手使用他們,從而使自己的人才隊伍越來越大。但比較起來,這龐德總有些特殊的地方。


    惟才是舉—曹操


    龐德原本是馬超的部將,也曾在渭水、長安一帶和曹軍大戰,後來隨馬超入漢中,降了張魯。《三國演義》寫他與曹軍戰,為曹操所擒。曹操不殺他,反而為他解縛,拜為將軍。後來曹操派於禁增援受關羽包圍的曹仁時,點於禁為將,選他做先鋒,他很滿意。隻是曹操聽了於禁的話後,又有些動搖,不想讓他去了,他情緒激動,”免冠頓首,流血滿麵而告曰:‘某自漢中投降大王,每感厚恩,雖肝腦塗地,不能補報,大王何疑於德也?德昔在故鄉時,與兄同居,嫂甚不賢,德乘醉殺之,兄恨德入骨髓,誓不相見,恩已斷矣。故主馬超,有勇無謀,兵敗將亡,孤身入川,今與德各事其主,舊義已絕。德感大王恩遇,安敢萌異誌?惟大王察之?’“因嫂不賢便可以醉中殺嫂的人,那性情可知了。昔日隨馬超時,亦是勇悍非常。而今日折服於曹操,雖肝腦塗地而不悔,必有原因在內。內中有什麽原因,演義不曾多講,故此情此景來得有點突兀,但曹操待他不薄,是確定無疑的了。於是這龐德便命人做了一口棺材,抬棺赴敵,以示必死之決心。到了前線,果然神勇非常。後來,關雲長水淹七軍,於禁降了,他就是不降;且大罵不絕,被關羽所殺,可說言行一致,成就其一段人生輝煌。消息傳到許都,曹操為之流涕,又感嘆說,”吾知禁三十年,何意臨危處難,反不如龐德耶?“曹操哭賢才猛將,這不是第一次。昔日典韋為救他而死,他的長子和侄兒也死於戰場,然而,他首先要祭奠的是典韋,聲言最令他痛心的也是典韋之死。前有典韋,後有郭嘉。郭嘉死於疾病,令他痛心不已。到了赤壁兵敗,想到郭嘉昔日輔佐自己的情形,不禁悲自衷來,又痛哭一場。


    曹操愛才,尤其表現在對關羽的態度上。《三國演義》為了表現關羽的忠心不背舊主,義膽不負仁兄,極盡文學之能事,反反覆覆寫曹操待他不薄,上馬贈金,下馬贈銀,高軒美女,錦衣寶馬,禮多情重,拜將封侯。然而,這一切都打不動關夫子。但平心論事,卻又從另一個側麵反映出曹操的愛才之心。尤其難得的是,關雲長聽到劉備的消息,馬上求去,他避而不見,關羽便掛印封金,不辭而別,曹操並沒有追殺關羽,而是放他一條生路。可以說,沒有曹操的愛才之心,就沒有關雲長後來的種種事跡。《三國演義》大寫華容道關公義釋曹操,那個”義“字背後,也包括有昔日曹孟德禮賢下士的成分在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讀六大名著說官:解析古代政治智慧與權力運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史仲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史仲文並收藏讀六大名著說官:解析古代政治智慧與權力運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