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讀六大名著說官:解析古代政治智慧與權力運籌 作者:史仲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要說東漢末年,天下真是亂得可以。從早期情況看,最有實力的集團,不是曹氏集團,不是孫氏集團,更不是劉氏集團。董卓在時,他的勢力最大,董卓死後,還有李、郭汜。又有袁氏集團,一個是袁術,已有獨霸一方的實力; 一個是袁紹,更是群雄割據中最具實力與影響的人物。所以十八路諸侯討董卓,才要推他做盟主。此外,馬騰、韓遂、張濟、張繡,還有呂布、劉表以及公孫瓚等,加上劉璋、張魯,當真群雄割劇,天下大亂。然而,獨曹操能平定北方,取天下2/3的人口、土地; 獨孫氏三代虎踞江東,可以與曹、劉成鼎足之勢; 獨劉備能占據蜀地,且常與曹氏集團成對攻態勢。不能不說,這三大集團,特別是它們的決策者們有著不同凡響的政治表現、軍事表現和社會表現。這裏擇要言之。
一個好的戰略定位,勝過千軍萬馬
戰略既包括政治戰略,也包括軍事戰略。二者可分可合,統而言之,可說是發展戰略。
曹、劉、孫三方各有自己的戰略,而且這些戰略,從總體上看都是成功的,他們的勢力在初始階段,甚至中期階段,雖然並不是最強大的,然而戰略對頭,定位準確。那些當時的強者,如袁紹、呂布、袁術、劉表之流,因為戰略不明,或者定位不對,很快由強轉弱,乃至由盛轉亡。
曹、劉、孫三家的戰略定位各有特色
曹操的戰略定位解析
曹操的戰略,乃是其中的最成功者。當然這裏也有主、客觀等各種因素起作用,但曹操目光遠大,顯然是一個重要原因。想當初,十八路諸侯討董卓,中間雖有曲折,董卓終於大敗。董卓方敗,十八路諸侯便內訌四起,有袁術與孫堅的矛盾,有孫堅與眾諸侯的矛盾,有袁術與劉、關、張的矛盾,也有其他各路諸侯種種錯綜複雜的矛盾。但董卓既敗,便給了十八路諸侯一個極好的歷史機遇—此時不滅董賊,還要更待何時?此時不安天下,卻又更待何時?
然而,”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堪稱英雄的,十八路諸侯中隻有曹操。雖然他在當時的力量,確實不足以稱雄於天下,也不足以打敗任何一個強者。《三國演義》第6回這樣記載卻說卓將趙岑,見卓已棄洛陽而去,便獻了汜水關。孫堅驅兵先入。玄德、關、張殺入虎牢關,諸侯各引軍入。
董卓已經放棄洛陽,趙岑又獻了汜水關,劉、關、張殺入虎牢,這樣的形勢,可說是好而又好。於是曹操來見十八路諸侯的盟主袁紹,對他說”今董賊西去,正可趁勢追襲;本初按兵不動,何也?“紹曰:”諸兵疲睏,進恐無益。“操曰:”董賊焚燒宮室,劫遷天子,海內震動,不知所歸。此天亡之時也,一戰而天下定矣。諸公何疑而不進?“眾諸侯皆言不可輕動。操大怒曰:”豎子不足與謀!“遂自引兵萬餘,領夏侯、夏侯淵、曹仁、曹洪、李典、樂進,星夜來趕董卓。
這段話寫得很有深意。曹孟德之心之態之行之見,躍然紙上。然而,他不能說服袁紹,也不能說服其他各路諸侯。他要進兵,人家不動,不動還有理由,理由是什麽呢?”諸兵疲睏,進恐無益。“這成什麽話?此時此刻,諸侯軍勝而董卓軍敗,諸侯軍疲睏,難道董卓軍就不疲睏嗎?或者也可以這樣說,雙方都疲睏,那麽誰更疲睏呢?何況,戰爭乃生死之事,若因疲睏而縱敵遠去,那要戰爭做什麽呢?很顯然,這理由是站不住的。然而還有新理由,即”眾諸侯皆言不可輕動“。要說輕動,那麽十八路諸侯舉義旗的時候,或者可以說是輕動,汜水關前與華雄交手之時或者可以說是輕動,虎牢關前與呂布大戰的時候,或者可以說是輕動。現在華雄已死,呂布已敗,董卓棄洛陽而走,正是天賜良機,反倒成了輕動。中國人善用託詞,有些託詞,不但別人聽了可笑,自己說來似乎也不是人話。然而,為著某種私利,就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你覺得可笑,他偏能嚴肅得臉上滴水; 而且這些謬論說得多了,仿佛也就成了真理。
眾諸侯異口同聲,並非沒有真的勇敢者,而是利令智昏。袁紹雖身為盟主,但他既沒有能力不失時機地做出決策,就更不能去說服別人了。
難怪曹操大怒,不禁憤然叫道:”豎子不足與謀。“於是孤軍深入,追殺董卓去了。對此,毛宗崗也曾批評說:”是壯舉,不是輕動。“1”吾始興大義,為國除賊。諸公既仗義而來,操之初意,欲煩本初引河內之眾,臨孟津;酸棗諸將固守成皋,據敖倉、塞轅、太穀,製其險要;公路率南陽之軍,駐丹、析,入武關,以震三輔;皆深溝高壘,勿與戰,益而疑兵,示天下形勢,以順誅逆,可立定也。今遲疑不進,大失天下之望。操竊恥之!“紹等無言可對。既而席散,操見紹等各懷異心,料不能成事,自引軍投揚州去了。
曹操的這一番話,也是一個戰略,但不見於史書,而且那形勢與安置多少有些劉邦伐楚的味道。但從此以後,曹操就有了更切實際的想法了,這是後話。 曹操追擊董卓,雖然吃了敗仗,但從政治和戰略方麵考慮,曹操並非失敗者,而是勝利者。真的失敗者乃是袁紹諸人。這就怪不得評點者要說他們”俱是庸夫“了。但這對曹操而言,還不過是牛刀小試。
一個好的戰略定位,勝過千軍萬馬
戰略既包括政治戰略,也包括軍事戰略。二者可分可合,統而言之,可說是發展戰略。
曹、劉、孫三方各有自己的戰略,而且這些戰略,從總體上看都是成功的,他們的勢力在初始階段,甚至中期階段,雖然並不是最強大的,然而戰略對頭,定位準確。那些當時的強者,如袁紹、呂布、袁術、劉表之流,因為戰略不明,或者定位不對,很快由強轉弱,乃至由盛轉亡。
曹、劉、孫三家的戰略定位各有特色
曹操的戰略定位解析
曹操的戰略,乃是其中的最成功者。當然這裏也有主、客觀等各種因素起作用,但曹操目光遠大,顯然是一個重要原因。想當初,十八路諸侯討董卓,中間雖有曲折,董卓終於大敗。董卓方敗,十八路諸侯便內訌四起,有袁術與孫堅的矛盾,有孫堅與眾諸侯的矛盾,有袁術與劉、關、張的矛盾,也有其他各路諸侯種種錯綜複雜的矛盾。但董卓既敗,便給了十八路諸侯一個極好的歷史機遇—此時不滅董賊,還要更待何時?此時不安天下,卻又更待何時?
然而,”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堪稱英雄的,十八路諸侯中隻有曹操。雖然他在當時的力量,確實不足以稱雄於天下,也不足以打敗任何一個強者。《三國演義》第6回這樣記載卻說卓將趙岑,見卓已棄洛陽而去,便獻了汜水關。孫堅驅兵先入。玄德、關、張殺入虎牢關,諸侯各引軍入。
董卓已經放棄洛陽,趙岑又獻了汜水關,劉、關、張殺入虎牢,這樣的形勢,可說是好而又好。於是曹操來見十八路諸侯的盟主袁紹,對他說”今董賊西去,正可趁勢追襲;本初按兵不動,何也?“紹曰:”諸兵疲睏,進恐無益。“操曰:”董賊焚燒宮室,劫遷天子,海內震動,不知所歸。此天亡之時也,一戰而天下定矣。諸公何疑而不進?“眾諸侯皆言不可輕動。操大怒曰:”豎子不足與謀!“遂自引兵萬餘,領夏侯、夏侯淵、曹仁、曹洪、李典、樂進,星夜來趕董卓。
這段話寫得很有深意。曹孟德之心之態之行之見,躍然紙上。然而,他不能說服袁紹,也不能說服其他各路諸侯。他要進兵,人家不動,不動還有理由,理由是什麽呢?”諸兵疲睏,進恐無益。“這成什麽話?此時此刻,諸侯軍勝而董卓軍敗,諸侯軍疲睏,難道董卓軍就不疲睏嗎?或者也可以這樣說,雙方都疲睏,那麽誰更疲睏呢?何況,戰爭乃生死之事,若因疲睏而縱敵遠去,那要戰爭做什麽呢?很顯然,這理由是站不住的。然而還有新理由,即”眾諸侯皆言不可輕動“。要說輕動,那麽十八路諸侯舉義旗的時候,或者可以說是輕動,汜水關前與華雄交手之時或者可以說是輕動,虎牢關前與呂布大戰的時候,或者可以說是輕動。現在華雄已死,呂布已敗,董卓棄洛陽而走,正是天賜良機,反倒成了輕動。中國人善用託詞,有些託詞,不但別人聽了可笑,自己說來似乎也不是人話。然而,為著某種私利,就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你覺得可笑,他偏能嚴肅得臉上滴水; 而且這些謬論說得多了,仿佛也就成了真理。
眾諸侯異口同聲,並非沒有真的勇敢者,而是利令智昏。袁紹雖身為盟主,但他既沒有能力不失時機地做出決策,就更不能去說服別人了。
難怪曹操大怒,不禁憤然叫道:”豎子不足與謀。“於是孤軍深入,追殺董卓去了。對此,毛宗崗也曾批評說:”是壯舉,不是輕動。“1”吾始興大義,為國除賊。諸公既仗義而來,操之初意,欲煩本初引河內之眾,臨孟津;酸棗諸將固守成皋,據敖倉、塞轅、太穀,製其險要;公路率南陽之軍,駐丹、析,入武關,以震三輔;皆深溝高壘,勿與戰,益而疑兵,示天下形勢,以順誅逆,可立定也。今遲疑不進,大失天下之望。操竊恥之!“紹等無言可對。既而席散,操見紹等各懷異心,料不能成事,自引軍投揚州去了。
曹操的這一番話,也是一個戰略,但不見於史書,而且那形勢與安置多少有些劉邦伐楚的味道。但從此以後,曹操就有了更切實際的想法了,這是後話。 曹操追擊董卓,雖然吃了敗仗,但從政治和戰略方麵考慮,曹操並非失敗者,而是勝利者。真的失敗者乃是袁紹諸人。這就怪不得評點者要說他們”俱是庸夫“了。但這對曹操而言,還不過是牛刀小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