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鄭芝龍這個名字大家都並不熟悉,但是提到他的兒子,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那就是鼎鼎大名的鄭成功。鄭芝龍曾經是一名海盜,其實說是海盜,卻並沒有做出什麽太出格的事情來,甚至常常劫富濟貧,頗有綠林好漢之俠氣。


    崇禎元年(1628 年),工科給事中顏繼祖奏摺寫道:“海盜鄭芝龍,生長於泉,聚徒數萬,劫富施貧,民不畏官而畏盜。”再加上鄭芝龍率領著自己的船隻部隊——十八芝常常會在台灣海峽和明朝福建艦隊交火,崇禎帝一看,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既然鄭芝龍是個有能力的“海盜”,不如給他一個官職,招安了吧。就這樣,鄭芝龍走進了廟堂,成為了守衛沿海地區的官員。


    和那些明朝艦隊相比,鄭芝龍有著非常豐富的海戰經驗,所以有他防守的地區就如同有了一道銅牆鐵壁。公元1633 年,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艦隊突襲廈門,雙方迅速展開交戰,很快敵方就敗下陣來。自此之後,鄭芝龍控製了海路,並且發展成為了擁有三千多艘海洋貿易船隻的強大隊伍。


    明末的對外貿易量是驚人的。《晚明社會變遷》一書說“綜合粗估結果,1570-1644 年美洲白銀總共大約有 12620 噸流入了中國”。李隆生綜合眾多學者的研究認為“整個明代由海外流入的白銀可能近 3 億兩”。


    美國的弗蘭克在《白銀資本》中憑藉已有的各種研究成果,估計16 世紀中期到 17 世紀中期(即明中期到明末)的百年間,由歐亞貿易流入中國的白銀在七千到一萬噸左右,約占當時世界白銀總產量的 1/3 。各研究結果雖有差別,但足以說明當時的中國占據了世界經濟中心地位。


    提到明朝,很多人都會有這樣一種概念——人們活在專政製度的黑暗之下,其實關於這一點,可以說絕對是個誤會!


    相對於那些官吏來說,或許會有這樣的禁錮存在,但是相對於百姓來說,明朝還算是不錯的,因為這個朝代的賦稅非常輕,盡管明朝經濟強大,但是明朝的政府卻並不算有錢,比如宋朝動輒幾百萬兩的歲幣,明朝絕對擔負不起。


    我們來看這樣一組數據,在明朝中期,商業稅額是三十取一,也就是說商家賺了三十兩銀子,國家徵收稅額一兩,到了萬曆年間,稅收製度改了,改成二百取三,那些做小生意的小商販,壓根就不需要上稅。農業稅就更少了,當初明太祖朱元璋定的是每畝地收三鬥,到了後期,改成了每畝地隻收一鬥。這一個如此巨大的國家機器,單靠這點稅收,怎麽能正常運轉?


    很多人都知道,明朝末年,軍隊因為沒有軍餉,士兵們情緒低迷,為了求得一點點軍費,崇禎皇帝是到處跟人哭窮,當這樣一個皇帝容易麽。當然,崇禎皇帝也想要增加賦稅,可是這與祖訓不符,別說內閣的那些閣老們不同意,就是那些官至六品的文官也站出來反對,老百姓們更是不能答應。就這樣,一個好好的大明王朝竟然輸在了囊中羞澀之中……


    第二章 同時期的歐洲


    1.中世紀的黑暗


    明朝,不僅僅是漢人建立的最後一個朝代,同時也是中國領先於世界其他國家的最後一個朝代,這種領先不僅僅是在某一個方麵,而是全方位的領先。那麽為什麽在明朝之後,西方國家迅速崛起,它們最初的落後又是因為什麽呢?


    看待一個朝代,不僅僅要縱向比較,更需要橫向比較,我們才能夠更全麵、更客觀地認識歷史、了解歷史。


    明朝所處的恰好是14 世紀到 17 世紀,也就是中世紀的中期,東方巨龍處於一個上升階段,迅速騰飛,那麽相對應的西方社會則是經歷了九死一生的痛苦和蛻變。


    提到中世紀的歐洲,歷史上往往會連帶著一個詞語——黑暗,而中世紀中期,則是一個更為複雜的階段。


    越是黑暗,就更加接近黎明,這是一個自然規律,同時也是一個歷史規律。盜用一句俗話,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這樣的反抗或是消極的、或是積極的,這並不僅僅是中國農民的專利,世界上所有活不下去的窮人同樣如此。中世紀的歐洲我們可以這樣概括一下:政權分裂——等級森嚴的專政製度——戰亂不斷——神權鬥爭——瘟疫災難——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大航海——商業革命——資本主義誕生。再簡單點來說,就是封建製度的形成、發展和解體,而明朝對應的歐洲正處於封建製度解體,逐漸走向資本主義的過渡時期。


    盡管當時的歐洲也是封建社會,但是此封建社會非中國的封建社會。


    歐洲的封建社會是在古羅馬帝國滅亡之後才出現的一個新的政治製度,前前後後不過幾百年的歷史,而在這中間,由於王室之間戰爭不斷,他們根本無暇顧及來處理自己國家的政治問題,所以那時候的歐洲的封建社會製度還是很不完善的,根本就無法和已經有了幾千年歷史的中國封建社會相比擬。


    中國的封建社會,最明顯的一條——皇權的高度集中,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自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了秦朝之後,歷朝歷代的皇帝一門心思想要完成的,就是解決皇權集中的問題。比如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比如明惠帝的削藩,可見那些地方政權對於一個皇帝的威脅有多大,至少是在心理上造成了陰影,不除之寢食難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假如這不是明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曉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曉黎並收藏假如這不是明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