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 世紀,拜占庭已有相當繁榮的城市,那裏聚集著各行各業的手工業者,生產精細的珠寶首飾,華麗的布匹、實用金屬器具以及肥皂、蠟燭、皮革等日用品。拜占庭同歐洲國家的經濟往來十分活躍,並且部分地恢復了一度由於阿拉伯人侵占重要商道而中斷的同東方的商業聯繫。隨著封建關係的確立,拜占庭的文化也出現了繁榮。9 世紀中葉,在君士坦丁堡建立了高等學校,傳播古代希臘和羅馬的文化遺產。在君士坦丁七世時,編纂了不少文集和包括各種學術知識的百科全書。


    在10 世紀末葉之前,羅斯與拜占庭的聯繫主要是通過貿易和戰爭來實現的。羅斯與拜占庭的貿易從9 世紀起有了新的性質和意義:原來基本上是過境轉運貿易,對羅斯原始的自然經濟沒有什麽觸動;而現在,出現了羅斯獨立地與拜占庭貿易的新因素,這種因素開始更多地影響羅斯的經濟。9一l0 世紀,羅斯還頻頻發動了對拜占庭的戰爭,這些戰爭通常與經濟目的有直接聯繫,例如,907 年奧列格率2000 艘戰船遠征拜占庭,除了迫使君士坦丁堡繳納96 萬格裏夫納貢銀之外,還為羅斯商人爭得了包括免繳貿易稅在內的優惠條件。羅斯對拜占庭的貿易和戰爭,從本質上說是一個後起的發展中的野蠻國家同一個繼承了古典文明並成為這一文明中心的國家的鬥爭,其結果是促進了羅斯本身經濟的發展和拜占庭文化對羅斯的滲透。


    羅斯接受基督教


    10 世紀末,羅斯與拜占庭的關係中發生了一件大事,這就是羅斯接受基督教為國教。


    在此之前,羅斯人信奉多神教。農耕生活對羅斯人的信仰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因為農業完全受到大自然的擺布,收成的好壞取決於天氣:炎炎烈日可以曬死禾苗,陣陣大風經常毀掉莊稼,綿綿陰雨又會使穀物黴爛。而羅斯人又無法解釋這種種自然現象,認為這些力量都是有生命的東西,所以把它們奉為神明,頂禮膜拜。他們信奉的神有斯瓦羅格——天空和火焰之神、太陽神的父親,亞裏洛——太陽神,彼倫——雷電之神,斯特裏博格——風神,維列斯——家畜之神,等等。羅斯人還相信,威力無邊的主宰者無所不在,森林中有林神、鳥神,水裏有水妖,家裏有家神。他們為各種各樣的神建造神殿,供祈禱和祭祀之用。同時,起源於氏族製度的祖先崇拜也仍然存在。羅斯人認為,氏族最早的創建人,即世祖,能夠保佑他的後代子孫。因此,每逢有難,他們就祈禱世祖保佑。在祭祖之日,他們把薄餅、肉、蜂蜜、克瓦斯等食品供奉於祖宗墓前以示敬意。


    在多神教崇拜中,王公擔負最高祭司的職能。在羅斯王公墓的陪葬品中,有祭祀日才用的偶像、野牛角、刀等物品。


    基輔羅斯建國之後,反映原始公社時期社會經濟存在的多神教與新的生活條件之間出現了越來越明顯的矛盾,多神教已不能履行宗教在階級社會中的基本職能,即維護和鞏固現存製度。同時,羅斯與拜占庭的交往也已使得基督教潛移默化地滲入羅斯。


    早在9 世紀時,就已有了關於羅斯顯貴接受基督教的記載。當時君士坦丁堡大主教福西阿斯曾說,羅斯已經拋棄了“多神教”而信奉“基督教”了。這裏所指的大概是9 世紀後期拜占庭皇帝派遣主教到羅斯為一些王公及其侍從施行洗禮的事。


    945 年,由於基輔大公伊戈爾對拜占庭的進攻遭到挫敗,羅斯同拜占庭簽訂了媾和及通商條約,其中除了羅斯割讓克裏米亞等條款外,還包括允許基督教在羅斯傳播的內容。在當時同拜占庭談判的羅斯使節中,有些人已是信奉基督教的了,他們簽約時在聖十字架前宣誓遵守條約。


    957 年,伊戈爾的遺孀、基輔女大公奧麗加前往君士坦丁堡拜訪拜占庭皇帝。據《往年紀事》記載,奧麗加的美貌和聰慧使拜占庭皇帝一見傾心。皇帝對奧麗加說,他願與她共同治理帝國。奧麗加回答說,她還是一個異教徒,如果皇帝親自為她施洗禮的話,她願意接受基督教。於是拜占庭皇帝和總主教一起為奧麗加施了洗禮。然後,皇帝向奧麗加表明了要娶她為妻的心跡,但奧麗加說:“在你親自為我施洗禮並稱我為你的女兒之後,你怎麽可以娶我呢?你肯定知道,這是不符合基督教教規的。”皇帝跌足道:“奧麗加,你愚弄了我。”這個故事表明,奧麗加在皈依基督教之前,就已十分了解這種宗教。


    奧麗加是接受基督教的第—個基輔大公,她還讓自己的兒子斯維亞托斯拉夫也皈依了基督教。斯維亞托斯拉夫的兒子弗拉基米爾當上基輔大公之後,曾試圖對多神教進行改革。他在眾多的神隻中選定了6 位作為崇拜的偶像,下令在王宮附近的小丘上為他們建廟塑像,並且規定了祈禱和祭祀的儀式,希望以此來體現和加強羅斯的統一以及基輔在全羅斯的地位。但這種改進後的多神教並不能像弗拉基米爾設想的那樣使羅斯人民的信仰趨於統一,基輔羅斯鬆散地聯繫著的各個部分也仍然保持著某種平等意識。於是,基督教終於作為羅斯統治階級所需要的新宗教而受到弗拉基米爾的青睞。


    這時,基督教在羅斯已有一定影響,基輔城內已建造了聖伊利亞大教堂,基督教經書也通過保加利亞傳入了羅斯。但在確定以何種宗教為國教的問題上.弗拉基米爾還是作了充分的選擇。涅斯托爾在《往年紀事》中記載了這樣的傳說:信奉伊斯蘭教的伏爾加河保加爾人、信奉猶太教的卡紮爾人、信奉天主教的日耳曼人和信奉東正教的拜占庭希臘人都曾向弗拉基米爾推薦他們的宗教。弗拉基米爾對伊斯蘭教徒說,喝酒是羅斯人的樂趣,沒有酒他們就活不下去。他也拒絕了猶太教,因為他覺得猶太教的神不夠強大,甚至不能保護自己的子民留在耶路撒冷。而羅馬天主教和希臘正教也有不足,它們都要求實行一定時間的齋戒。弗拉基米爾派出了一個使團去考察信奉不同宗教的國家。使團回來後向他報告說,伊斯蘭教徒中沒有歡樂,羅馬天主教徒的儀式中看不到榮耀,而在拜占庭的東正教教堂裏,能見到人間罕見的光輝壯麗,使人不知是置身於天堂還是塵世。於是,弗拉基米爾最終決定以基督教為羅斯國教。不久,拜占庭僧侶受帝國世俗當局的委託,為弗拉基米爾施行了洗禮。基輔大公還決定娶拜占庭的安娜公主為妻。988 年,弗拉基米爾帶著新婚妻子和一批拜占庭神父以及聖像和法器回到基輔。他下令把多神教的木製神像統統用火燒掉或扔進河裏,讓拜占庭神父用第聶伯河之水為基輔居民施洗。緊接著,他又命令諾夫哥羅德人接受基督教。隨後,新宗教在基輔羅斯全國傳播開來。羅斯受洗並不意味著基督教立即取代了多神教,羅斯基督教化的過程是一個歷經數百年的漫長過程。如果說貴族是自願皈依基督教的,那麽下層人民則是被迫接受基督教的,在有些地方,新宗教是由世俗政權藉助於直接的暴力而強加於人民的。因為在人民群眾看來,基督教體現了那種帶來新剝削的製度,而舊的多神教則是與他們希望保留的生活方式聯繫在一起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俄羅斯文化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姚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姚海並收藏俄羅斯文化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