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麽,蒙哥馬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他的指揮風格,他的指揮特點究竟如何呢?我們下一講再講,謝謝。
(下)
內容簡介:這是一個大英帝國的鐵血雄獅,他決不後退的吼聲,響徹歐洲大陸。這是一朵綻放在北非沙漠中的名將之花,他拯救了一支瀕臨絕望的軍隊。這是一位捕捉沙漠之狐的神奇獵手,他的名字讓對手聞風喪膽。他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著名的英軍將領,伯納德。蒙哥馬利。
那麽,他是憑藉著什麽力量,讓一支幾乎崩潰的軍隊成為勝利之師?又是依靠著怎樣的智慧,讓他在麵對狡猾的有沙漠之狐美稱的德軍名將隆美爾之時,臨危不亂,將沙漠之狐永遠地趕出北非沙漠,成為真正的名將之花?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馬駿博士將與我們共同穿越北非沙漠漫天的煙塵,回望人類戰爭史上少有的沙漠之戰。
(全文)
他軍事生涯走向輝煌的起點是在北非戰場,是和北非戰場,是和德國名將隆美爾的名字聯繫在一起的。今天我就向大家談談蒙哥馬利是如何在北非戰場戰勝隆美爾進而走向他軍事輝煌的。
介紹第一個問題是臨危授命。1941年2月,希特勒為了援助在北非戰場接連敗於英國人的義大利軍隊,派他手下的一個悍將隆美爾,到了北非擔任德意聯軍總指揮,隆美爾到達北非之後,果然不負使命,通過一係列的戰役行動將英軍連連擊敗。1942年5月,隆美爾又發動一次攻勢,經過一場血戰,擊潰了英國第八集團軍乘勝向埃及推進。6月19日,隆美爾採取靈活的戰略戰術,以劣勢兵力攻占了英軍在北非的重鎮托卜魯克,攻占了這個地方,復活英軍三萬餘人,英軍主力被迫退縮到埃及。德國人攻占托卜魯克之後,繼續向埃及推進,6月下旬,德意聯軍就達到了距離亞歷山大港以西104公裏的阿拉曼地區,隆美爾的勝利使得英國第八集團軍麵臨全麵崩潰的境地,英倫三島極為震撼。
許多英文大報,通欄大標題寫著,英國一片憤怒,邱吉爾首相將因此遭到不信任案,北非局勢將導致政府的改組等等,這些類似的大標題在英國的報紙都是頭條。
那麽為了挽回北非的頹勢,邱吉爾飛抵開羅視察,8月6號,邱吉爾和英軍參謀總長布魯克元帥飛抵埃及開羅之後就到處視察,他的部隊來聽取匯報。8月6號,20:15分,邱吉爾作出了改組北非英軍指揮機關的決定,為了加強在北非的作戰指揮,他將指揮北非戰場的中東司令部,劃分為兩個,一個是近東司令部,一個是中東司令部。他指令近東司令部設在開羅,專門負責北非戰場的指揮,同時,他解除了在北非戰場作戰不利的第八集團軍司令裏奇的職務,任命第30軍的軍長戈特擔任第八集團軍的司令。同時,在同樣一個決定力,他讓當時擔任英國東南軍區司令的蒙哥馬利,擔任第一集團軍司令,和巴頓準備參加卡薩布蘭卡登陸作戰。
那麽這樣,第八集團軍的司令是戈特,戈特這個人善於沙漠作戰,隆美爾號稱“沙漠之狐”,戈特號稱“沙漠之鼠”。這個人不是具有雄才大略的人,但是為人正直,善良,意誌非常堅定,隻要他想好的,看準的路,他就毫不猶豫地走下去,所以邱吉爾在談到任命的時候他說,我就是要發揮戈特臨危不驚,善於挽狂瀾於即倒,穩定北非的局勢。
可是,命運真的捉弄英國人。8月6號下達的命令,8月7號下午,當戈特搭載的一架運輸機到北非上任的時候,途中遭到德國戰鬥機攔截,這架戰鬥機被打掉了,戈特本人也陣亡了。這是8月7號下午,當時邱吉爾還沒離開北非,他正在蘇格蘭視察呢,他聞到這個消息後是十分震驚。他在他的回憶錄說,他說我的全部計劃都被打亂,這是我最悲痛的時刻。他是邱吉爾,畢竟是邱吉爾,他很快在悲痛中醒過神來,果斷地任命蒙哥馬利接替戈特擔任第八集團軍司令。
蒙哥馬利喜歡打,越是強的對手他越高興。隆美爾的名字在英國幾乎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蒙哥馬利知道,當這個集團軍的司令就是要和隆美爾打交道了,就要和隆美爾打仗,這是蒙哥馬利夢寐以求的事情。所以說,他對邱吉爾的高級軍事顧問伊斯梅有下列的對話。
他說:我來了,我來了,這個人畢生從事軍務,長年累月,孜孜不倦,克己奉公,不久,命運之神向他微笑了,成功的光輝照到他身上,他得到晉升。機會來了,他指揮起大規模的軍隊了,他贏得了勝利,世界都知道他,每個人都在談論他。然而,突然他又背時了,一次戰鬥使他一生都化成了泡影,這也許不是他的過失,但他的名字也列進了無盡無休的軍事失敗的史冊之中了。他上來沒有頭沒腦的說了這麽一段話,所以伊斯梅聽了他的話大吃一驚。你想啊,怎麽沒有上陣,你就知道失敗的結局了呢?所以伊斯梅就安慰他,他說,不要這樣想,你不應該把一切都看得一團糟,我們在中東正在集結一支優秀的軍隊,可以肯定地說,你不會再遇到那樣的災難,你所說的災難。蒙哥馬利聽完之後聽到卻大叫道說,你說的是什麽呀,我談的這個人是隆美爾,在未來那片沙漠裏倒黴的是他,而不是我,我一定要打敗這個德國人。那麽就這樣,他上任了,這就是蒙哥馬利的風格。信念堅定,從不言敗!
(下)
內容簡介:這是一個大英帝國的鐵血雄獅,他決不後退的吼聲,響徹歐洲大陸。這是一朵綻放在北非沙漠中的名將之花,他拯救了一支瀕臨絕望的軍隊。這是一位捕捉沙漠之狐的神奇獵手,他的名字讓對手聞風喪膽。他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著名的英軍將領,伯納德。蒙哥馬利。
那麽,他是憑藉著什麽力量,讓一支幾乎崩潰的軍隊成為勝利之師?又是依靠著怎樣的智慧,讓他在麵對狡猾的有沙漠之狐美稱的德軍名將隆美爾之時,臨危不亂,將沙漠之狐永遠地趕出北非沙漠,成為真正的名將之花?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馬駿博士將與我們共同穿越北非沙漠漫天的煙塵,回望人類戰爭史上少有的沙漠之戰。
(全文)
他軍事生涯走向輝煌的起點是在北非戰場,是和北非戰場,是和德國名將隆美爾的名字聯繫在一起的。今天我就向大家談談蒙哥馬利是如何在北非戰場戰勝隆美爾進而走向他軍事輝煌的。
介紹第一個問題是臨危授命。1941年2月,希特勒為了援助在北非戰場接連敗於英國人的義大利軍隊,派他手下的一個悍將隆美爾,到了北非擔任德意聯軍總指揮,隆美爾到達北非之後,果然不負使命,通過一係列的戰役行動將英軍連連擊敗。1942年5月,隆美爾又發動一次攻勢,經過一場血戰,擊潰了英國第八集團軍乘勝向埃及推進。6月19日,隆美爾採取靈活的戰略戰術,以劣勢兵力攻占了英軍在北非的重鎮托卜魯克,攻占了這個地方,復活英軍三萬餘人,英軍主力被迫退縮到埃及。德國人攻占托卜魯克之後,繼續向埃及推進,6月下旬,德意聯軍就達到了距離亞歷山大港以西104公裏的阿拉曼地區,隆美爾的勝利使得英國第八集團軍麵臨全麵崩潰的境地,英倫三島極為震撼。
許多英文大報,通欄大標題寫著,英國一片憤怒,邱吉爾首相將因此遭到不信任案,北非局勢將導致政府的改組等等,這些類似的大標題在英國的報紙都是頭條。
那麽為了挽回北非的頹勢,邱吉爾飛抵開羅視察,8月6號,邱吉爾和英軍參謀總長布魯克元帥飛抵埃及開羅之後就到處視察,他的部隊來聽取匯報。8月6號,20:15分,邱吉爾作出了改組北非英軍指揮機關的決定,為了加強在北非的作戰指揮,他將指揮北非戰場的中東司令部,劃分為兩個,一個是近東司令部,一個是中東司令部。他指令近東司令部設在開羅,專門負責北非戰場的指揮,同時,他解除了在北非戰場作戰不利的第八集團軍司令裏奇的職務,任命第30軍的軍長戈特擔任第八集團軍的司令。同時,在同樣一個決定力,他讓當時擔任英國東南軍區司令的蒙哥馬利,擔任第一集團軍司令,和巴頓準備參加卡薩布蘭卡登陸作戰。
那麽這樣,第八集團軍的司令是戈特,戈特這個人善於沙漠作戰,隆美爾號稱“沙漠之狐”,戈特號稱“沙漠之鼠”。這個人不是具有雄才大略的人,但是為人正直,善良,意誌非常堅定,隻要他想好的,看準的路,他就毫不猶豫地走下去,所以邱吉爾在談到任命的時候他說,我就是要發揮戈特臨危不驚,善於挽狂瀾於即倒,穩定北非的局勢。
可是,命運真的捉弄英國人。8月6號下達的命令,8月7號下午,當戈特搭載的一架運輸機到北非上任的時候,途中遭到德國戰鬥機攔截,這架戰鬥機被打掉了,戈特本人也陣亡了。這是8月7號下午,當時邱吉爾還沒離開北非,他正在蘇格蘭視察呢,他聞到這個消息後是十分震驚。他在他的回憶錄說,他說我的全部計劃都被打亂,這是我最悲痛的時刻。他是邱吉爾,畢竟是邱吉爾,他很快在悲痛中醒過神來,果斷地任命蒙哥馬利接替戈特擔任第八集團軍司令。
蒙哥馬利喜歡打,越是強的對手他越高興。隆美爾的名字在英國幾乎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蒙哥馬利知道,當這個集團軍的司令就是要和隆美爾打交道了,就要和隆美爾打仗,這是蒙哥馬利夢寐以求的事情。所以說,他對邱吉爾的高級軍事顧問伊斯梅有下列的對話。
他說:我來了,我來了,這個人畢生從事軍務,長年累月,孜孜不倦,克己奉公,不久,命運之神向他微笑了,成功的光輝照到他身上,他得到晉升。機會來了,他指揮起大規模的軍隊了,他贏得了勝利,世界都知道他,每個人都在談論他。然而,突然他又背時了,一次戰鬥使他一生都化成了泡影,這也許不是他的過失,但他的名字也列進了無盡無休的軍事失敗的史冊之中了。他上來沒有頭沒腦的說了這麽一段話,所以伊斯梅聽了他的話大吃一驚。你想啊,怎麽沒有上陣,你就知道失敗的結局了呢?所以伊斯梅就安慰他,他說,不要這樣想,你不應該把一切都看得一團糟,我們在中東正在集結一支優秀的軍隊,可以肯定地說,你不會再遇到那樣的災難,你所說的災難。蒙哥馬利聽完之後聽到卻大叫道說,你說的是什麽呀,我談的這個人是隆美爾,在未來那片沙漠裏倒黴的是他,而不是我,我一定要打敗這個德國人。那麽就這樣,他上任了,這就是蒙哥馬利的風格。信念堅定,從不言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