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6月,歐洲第二戰場的開闢,加速了法西斯勢力的覆滅,反法西斯同盟國勝利的曙光已經呈現,一些新的國際問題又擺在了人們麵前,於是第二次三巨頭會議在蘇聯的雅爾達召開了,三巨頭又一次坐在了一起。


    (全文)


    在二戰爆發前,羅斯福曾經呼籲希特勒不要進行侵略擴張,為此他曾經列了31個有關國家的名單。他對希特勒呼籲,說這31個國家不要侵略擴張,這31個國家包括波蘭、捷克和奧地利等等。然而,羅斯福的呼籲卻遭到了希特勒的嘲弄和譏諷,希特勒接到羅斯福的呼籲之後,他在國會發表談話。希特勒說,“羅斯福先生,我幫你問過了,你所開列名單上的31個國家,令你失望的是,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說他們受到了德國威脅。……美國是富國,我們是窮國,我們是兩個階級根本對立的。我們永遠不能與你那個世界取得什麽和解,我們德國可以擊敗世界上任何一個強國”。希特勒就用這句話嘲弄、譏諷羅斯福,我問過了這些國家,這些國家沒有一個國家說他們受到德國的威脅。言外之意,你不是在多此一舉嗎?那麽羅斯福遭到嘲弄之後,他越來越認為希特勒在歐洲日益做大,對美國國家的根本利益,威脅太大了,為什麽呢?因為歐洲是美國最大的資本和商品輸出地,最大的貿易夥伴,一旦希特勒在歐洲做大,對美國國家的利益威脅是生死性的,這樣,羅斯福在美國沒有參戰之前,甚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沒有爆發前,就根據當時的國際形勢和戰略態勢的變化,產生了將納粹德國作為主要敵人的戰略構想。羅斯福是在1939年9月1號淩晨3時10分被白宮的官員叫醒,知道希特勒進攻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消息,當時由於時差的關係,他接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德軍已經深入了波蘭領土,雙方戰鬥非常激烈。那麽羅斯福立即打電話把國務卿等人叫到白宮商討對策,可是美國國內的孤立主義是十分盛行的,當時絕大多數的美國人是同情而不介入。羅斯福作為美國的政治領袖,他不敢漠視民意所不顧,特別是這一年,是羅斯福第二任期的第三年。他還想第三次競選總統,而這在美國政治史上是從來沒有的事,莫說你漠視民意,即便你尊重民意,你想連續競選第三任總統,難度也太大了,從前從來沒有這種現象。所以說羅斯福當時要想參戰真是太困難了。麵對這種情況,羅斯福使出的第一招就是不參戰,但是要全力支援。我不參戰就是尊重民意,對吧。當時美國民意不願參戰,同情而不介入,但是全力支援就符合美國利益的要求。這樣羅斯福利用美國民眾對歐戰被侵略國家的同情,竭力說服美國人認識到希特勒對美國利益的威脅,逐步接受他將希特勒所定為主要敵人的戰略理念。這第一招羅斯福成功了,美國在沒有參戰的情況下,先後通過兩個法案,《中立法修正案》和《租借法案》。採取了偏袒英法這些被侵略國家的政策。1940年5月14號,希特勒進攻西歐,這個時候也是羅斯福連任總統的最關鍵時刻,在這一時刻,他成功地把歐洲的戰爭和美國的安全連在一起,說服絕大多數美國人相信,如果不對希特勒的暴政的受害者給予支持,法西斯暴政將成為未來的浪潮。他讓美國人相信這一點,那麽當時放在羅斯福辦公桌有四個戰略方案。哪四個呢?第一個,就是美國將主要軍事力量放在美洲,而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實施戰略防禦。這是一個戰略方案。第二個戰略方案,是在英國、荷蘭等國家的支持下,在遠東和太平洋向日本實施進攻,而在大西洋實施防禦。第三個戰略方案,同時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實施戰略進攻。第四個戰略方案是集中力量於大西洋和歐洲,而在太平洋方向實施戰略防禦。


    四個戰略方案,第一個方案是最符合孤立主義思潮的,也就可以稱為閉門自保戰略,把主要力量放在美洲,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實施防禦,第二個方案稱之為先亞後歐的戰略,實施這一方案,就等於將日本作為主要的敵人,而把希特勒放在次要的地位,先亞後歐。那麽第三個戰略方案稱之為歐亞並重,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同時實施戰略進攻,如果採取這一方案,美國就把自己陷於一個兩線作戰的困境,他既要在大西洋,又要在太平洋分兵作戰,而不是集中兵力於一個方向,兩線作戰是兵家的大忌。那麽第四個方案就是先歐後亞,將希特勒鎖定為主要的敵人,先打敗希特勒,然後回過頭來再集中兵力,在太平洋與日本人作戰。羅斯福最後選擇第四方案,因為這個方案最符合他一直堅持的戰略理念,就是把希特勒作為主要敵人,隻有打敗希特勒,再回過頭打敗日本人,才能最大限度地維護美國人的根本國家利益,所以他敲定了第四方案。然而這一方案很快就遇上挑戰了,為什麽呢?就是先歐後亞剛敲定不久,太平洋戰爭爆發了,因為先歐後亞敲定的時候,美英會談敲定這個方案的時候,太平洋戰爭沒有爆發,敲定完不久,太平洋戰爭爆發,珍珠港一戰使得美國人遭受了建國以來,從來沒有過的損失。整個太平洋艦隊除了幾艘航母之外,全部被殲滅了,3000多官兵啊,有的就在睡夢中就死掉了,那麽這些數字猶如一個炸彈,把當時美國民眾的心態弄炸了。包括一些高級軍官,都堅決將日本作為美國的主要敵人,他們抨擊政府的先歐後亞戰略,說羅斯福是拿美國的利益在討英國佬的好。所以說,日本第一的思想,就對先歐後亞戰略形成一個嚴峻的挑戰,在這種挑戰麵前,考驗著羅斯福的戰略智慧和戰略勇氣。那麽,羅斯福最終迎接著挑戰,戰勝了這些挑戰,他說服了那些主張日本第一的人們,繼續執行國家先歐後亞的大戰略,先打敗歐洲的中心國,回過頭來再打敗遠東太平洋的日本人。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的大戰略都是按照先歐後亞這個總統的戰略理念進行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二戰風雲人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馬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馬駿並收藏二戰風雲人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