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奈搬到盧森堡宮旁邊之前,原先住在巴黎八區的維利耶爾大街,他的著名歌劇《馬儂》、《熙德》、《黛伊絲》都是在那裏創作的。音樂家肖鬆也住在馬斯奈的附近,他們可能沒有過什麽來往,因為在肖鬆爭奪羅馬大獎失敗後,肖鬆決定退出馬斯奈的音樂班,馬斯奈於是這樣寫道:“肖鬆的選擇非常明智,他自由了,隨便!當然隨便!”。這就是馬斯奈對他對肖鬆作曲道路的評價,也是關於肖鬆在做學生時最後的官方文字評介。馬斯奈的得意學生是愛乃斯庫,少年愛乃斯庫的作品在巴黎首演,馬斯奈還專門出席,為埃乃斯庫捧場把關。馬斯奈是一個有些迷信色彩的人,他像很多西方人一樣,最忌諱數字“十三”。馬斯奈的作品寫到了第12號,他索性給作品起名叫第12a,意在避過這個不吉利的數字。馬斯奈晚年在巴黎的塞納馬恩省買下了另外一棟莊園別墅,現在那裏被人們命名為馬斯奈城堡。


    托馬斯是當時法國最受歡迎的作曲家之一,他也是最有爭議的一位音樂家。無論生前身後,馬斯奈的生活和藝術歷程都與他的老師托馬斯的境遇很是相似。馬斯奈在法國音樂教育上雖然存在爭議,但是他的貢獻為人所公認。馬斯奈的教育成就亦如盧森堡公園裏的鮮花般綺麗悠遠,餘馨流香。


    巴黎綻放向陽花(1)


    位於布列塔尼地區的聖米歇爾山


    巴黎綻放向陽花—普羅科菲耶夫


    題記:普羅科菲耶夫漂泊異鄉,他希望他的作品在故國的土地上開花結果,普羅科菲耶夫是開放在巴黎,心懷祖國的向陽花。


    一九一七年俄國十月革命以後,國內掀起一股文化流浪潮,普羅科菲耶夫就是其中的一員。他乘潮遠遊海外,暫留倫敦,再赴日本,又客居美國,一九二三年移居到巴黎。


    普羅科菲耶夫到巴黎之前,住在法國最美麗的城市之一布列塔尼海岸,在那裏創作了他最偉大的鋼琴作品《第三鋼琴協奏曲》。


    布列塔尼是法國最有格調的地區之一,它的文化傳統有別於法國的任何一個地區。公元前六世紀,布列塔尼地區是由不列顛的凱爾特人統治,凱爾特人崇拜萬物自然,崇尚靈幻和巫術。後來羅馬人入侵,又給布列塔尼帶來了羅馬文化,之後又一批凱爾特人捲土重來,驅趕走了羅馬人,又隨之帶來了天主教文化。布列塔尼經過千百年的積澱,形成了具有多元傳統文化風格的城域。歷史上的布列塔尼不斷的低抗強敵入侵,它前麵麵對大不列顛王朝的虎視眈眈,身後有法蘭西歷代君主的巧取豪奪。布列塔尼在歷史上曾經保持獨立,到了十六世紀上半葉,布列塔尼的女強人安娜公爵去世,法國國王弗朗西斯一世強行掠走安娜的女兒,把布列塔尼化為法國領土。於是布列塔尼就成為了現在法國的一個區域,它的文化傳統卻風姿別樣的存活著。


    布列塔尼是一個美麗神奇的地方。我曾到布列塔尼演出,那時正值布列塔尼最隆重的宗教大遊行活動,布列塔尼地區神秘的風笛音樂、反璞歸臻的民間舞蹈、美麗獨特的民族服飾和與法語迥異的獨特語言,張顯其獨特的民族風情。我當時被人們熱烈的氛圍所感染,隨手拎起一件打擊樂器融入其中,與人們一起奏樂起舞,融在其中。記得那時遊行的人們有的肩背親人的雕像,有的手舉親人的遺骨,男人們身穿美麗刺繡的背心,女人們頭戴亞麻、絲織的各種造型的花沿帽,他們來自布列塔尼無數的村莊。遊行後人們舉行彌撒儀式,儀式上人們唱歌跳舞,盡情歡唱,還互賞服飾,互贈禮品,場麵似海潮般熱烈。現在想起,法國布列塔尼地區的宗教、文化卻是讓人銘刻於心的。布列塔尼的自然風光與它的民俗民風一樣,同是叫人流連忘返。布列塔尼有延綿1100公裏的玫瑰海岸,有一望無際的蒼茂森林,有幅員遼闊的蒼茫碧野,還有古色古香的小鎮村莊,舉世聞名的聖·馬力諾海盜城和宗教勝地聖·米歇爾山等遺蹟名勝,在這塊神奇美麗的土地上熠熠閃光,布列塔尼更是無數文學藝術家的心靈聖地。


    法國大文學家福樓拜一生鍾愛布列塔尼,他稱海岸上的花崗岩為“浪花上的石冠”。布列塔尼那溫和的氣候,寧靜的海灣,藍色的大海和原始的自然風貌,吸引了透納、莫奈、畢卡索、高更等著名的藝術家們來這裏居住。高更就曾說過:“我愛布列塔尼。愛它粗曠原始,當我的木履敲打在花崗岩石上,我聽到一種低沉隱約卻有力的聲音,它正是我畫筆中所追尋的東西……”俄羅斯音樂家普羅科菲耶夫就是徜徉在布列塔尼如詩如畫的玫瑰海岸,與透納、莫奈、畢卡索、高更為鄰,並且創作出了偉大的鋼琴作品《第三鋼琴協奏曲》。我們傾聽普羅科菲耶夫的這首名著時,還能從中讀出布列塔尼淳樸的民風和悠然的古意,感覺到玫瑰色的花崗岩在陽光下泛起的點點磷光,觸摸到布列塔尼驚濤巨浪拍打著峭壁絕崖所發出的震天巨吼。


    1923年10月,普羅科菲耶夫從布列塔尼搬回到巴黎居住。之後六年時間普羅科菲耶夫都居無定所。他時常出去旅行,有時也回到巴黎創作。自1929年的秋天開始,普羅科菲耶夫終於安頓在了巴黎15區著名的貝爾特耶廣場旁邊,一棟古色古香的房子裏。這棟房子的正麵可看到高聳入雲的艾菲爾鐵塔,右麵就是金碧輝煌的榮軍院和巍然矗立的蒙帕納斯塔樓。房子一邊有一個小十字路口,路口中間矗立一座小小的紀念塔,塔下白花點綴,與燈火闌珊的巴黎夜色相容相應,飄緲而迷人。我趕到這裏時已是黃昏,先在普羅科菲耶夫故居前徘徊,想否能找時機進樓去看一看。根據歷史記載,普羅科菲耶夫住在三層,家裏共有五個房間,很是寬闊。我抬頭觀看,現在整個三層樓都燈火通明,綽約的人影映照在淺白色的落地紗窗上,與窗台紅花相輝映,或許這戶人家是在舉行周末聚會呢?我正徘徊間,樓上忽然走下來一位老先生,下樓來陪我一起“走動”,他始終和我如影相隨,後來我終於明白,這位老先生可能是見我“形跡可疑”“行動詭秘”吧。我索性主動去和他打招呼,老先生起初有些尷尬,我簡短而真誠的說明我的來意,老先生想了一會兒,答應我和他一起進樓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情懷巴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高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高遠並收藏情懷巴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