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馬斯一生道路暢順,青年成名,壯年入選法蘭西藝術學院,中老年執掌巴黎音樂學院直到去世。托馬斯入選法蘭西藝術院時也年僅四十歲,以絕對票數壓到柏遼茲當選為法蘭西藝術院院士,其中曾五次擔任法蘭西藝術院主席的職務。托馬斯是那一時代法國音樂界的泰鬥,托馬斯人緣極好,他深諳政治,善於使用“人際手段”來對付不同意見者,對對手的打壓毫不手軟。
托馬斯一生輝煌,他眼前麵前有過鮮花,手上有著權力,背後也曾有過荊棘密布……托馬斯的一生是說不完訴不盡的,他的音樂作品也是永遠說不完的話題,因此直至至今,托馬斯的為人處世與音樂風格還使人抒諸筆墨,爭論不休。
《情懷巴黎》第五部分
芬芳菊影 餘馨流香(1)
盧森堡公園
芬芳菊影 餘馨流香—法蘭西藝術院院士馬斯奈
題記:托馬斯是法國最受歡迎的作曲家之一,同時他也是最有爭議的一位音樂家,無論是生前還是身後。
巴黎的盧森堡公園,被人稱為“詩人公園”。
盧森堡公園與巴黎拉丁區毗鄰。1612年,亨利四世的王後馬麗·梅迪西斯不願意呆在羅浮宮的森嚴壁壘裏,想找一處能讓她回憶起故鄉弗羅倫薩的宮殿居住。梅迪西斯王後正好從弗朗索瓦·德·盧森堡公爵處得到一座大廈和一片豐厚的土地,她便委派建築師羅門·德·布洛克按照當初她出嫁到法國時住過的弗羅倫薩宮殿的風格來建造一座宮殿,它就是現在的盧森堡宮。盧森堡宮如今還是法國參議院所在地,宮殿的正麵中間為兩層立柱樓台,第三層是四個石雕,按立柱上行的姿態分列在兩邊,上麵雕刻有古代神話傳說中天使的圖案,整個建築是四棱園形的屋頂,兩邊各有一座翼樓。屋頂為青褐色,三座樓之間有一條連在一起的長廊,宮殿恢宏氣魄,充滿異國情調。盧森堡的外圍縈繞著四季常綠的花草,花草叢中有宮殿初建時皇家名人的雕塑,也有充滿青春氣息的現代藝術家的作品。
盧森堡公園中心有一座噴泉,它是巴黎最著名的噴泉之一。噴泉薄霧繚繞,碧水優柔,鴛鴦在水中嬉戲,好似蜜月小夫妻,柔情繾綣,呢噥淺吟,鴛鴦的竊竊私語也許隻有潛水中的魚兒才能聽得懂。噴泉的四周碧草萋萋,鮮花爛漫,有紫顏玉色的烏頭,有淺粉黛綠的白鮮,有翠潤舒亭的苔綱,有澄黃燦爛的菊花。園內的金盞花紅黃爭艷,薰衣草暗香幽然,風鈴草嬌韻低灑,紫羅蘭雅靜含情,紫苑花冰肌玉骨,瑪麗之心朵朵含笑……盧森堡宮噴泉旁的鮮花姿容爛漫,四季不凋。春去冬來,夏夜秋風,巴黎人常到盧森堡宮散步,尤其艷陽高照的時節,人們或帶著全家、或挽著情侶,泉旁的長凳上都坐滿了人,有人看書,有人寫生,有青年們談情說愛。
盧森堡宮園林裏的石階上,巨大的花盆裏擺放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珍苗異樹,有南歐的夾竹桃,緬甸的柑桔樹,
墨西哥的棕櫚樹,中國的甜橙樹和加利納群島的椰棗樹,直上台階便是鬱鬱蔥蔥的盧森堡樹林,森林中有法國著名詩人波德萊爾,文學家喬治·桑,藝術家德拉誇爾等人的塑像。盧森堡公園內的很多植物栽種的日期可以追述到十九世紀,最早的樹種是在十七世紀左右。樹林裏有極為珍奇的西比利亞翠榆,美國巨杉樹、中國的銀杏樹等等。盧森堡公園與其說是一座園林,不如說是一座植物園,盧森堡公園記錄了歷史的年輪,也展現出大自然的永遠的青春魅力。盧森堡公園是法國最漂亮的公園之一,巴黎人歷來以住盧森堡園林旁為榮,來自盧森堡園內的奇花異草美姿香韻飄然進入周圍的民居,珍貴的林木在家門前影葉婆娑,人們不進園內也如沐春風。法國著名音樂家馬斯奈的故居就坐落在盧森堡公園的旁邊,從他的家裏可以盡覽盧森堡園林的四季美景,各節秀色。
馬斯奈七十歲時在這棟房子裏辭世,榮銜是巴黎音樂學院的榮休教授,馬斯奈還是法蘭西藝術院自成立以來最年輕院士之一,他是著名歌劇《馬儂》和《唐吉哥德》的作者。馬斯奈36歲時以絕對票數壓倒聖桑,當選為法蘭西藝術院院士。馬斯奈師從老先生托馬斯,年輕時也參加了普法戰爭,加入了法國國民自衛隊。關於這段時光,馬斯奈曾經回憶道:“我的多災多難的祖國正處在水深火熱當中,我執勤間歇試圖寫些東西的時候,炮聲在山穀回應,無數次打斷我的思緒,那是多麽難忘的日子”。馬斯奈第一部在巴黎歌劇院上演的作品是《拉合爾城的國王》,這部作品成為他音樂生涯的轉折點。馬斯奈在巴黎音樂學院上學期間,獲得過學院鋼琴演奏第一獎,在兩次衝擊羅馬大獎不成功,終於在1863年獲得了羅馬大獎。在音樂學院上學時,馬斯奈就曾開過音樂會,並在巴黎抒情劇院擔任打擊樂手教私人學生,馬斯奈的學習生活很幸福和寬裕的。馬斯奈童年到巴黎,他與大多數貧寒的音樂家不同,馬斯奈出生在法國外省的一個富裕家庭,他的故鄉在法國的羅亞爾河畔,一個叫做蒙竇的地方。
馬斯奈的生活和事業堪稱法國人的楷模,可能是因為生活舒適的原因,馬斯奈的音樂格調較之法國其他音樂家來說相對柔潤甜美,這一點很像他的老師托馬斯。馬斯奈的故居坐落於盧森堡宮的後身,大門是深灰色,灰色牆壁上掛著一塊牌子,寫著:“此處是馬斯奈的故居”字樣。我經過看門人的同意,走進院中,院內青石鋪地,靠牆一邊是青藤蔓草,一邊是鮮花燦爛。院落的最深處有一方小小的蒲園,一位園丁正在修剪花木。此時剛剛雨霽天晴,園內的花草爭芳吐艷,嬌色似錦。蒲園的角落裏的一株蔥鬱大樹,樹枝參差肆意,把整個院落襯托的古樸蒼貌。馬斯奈住在二層,現在房子裏居住的不是馬斯奈的後人。馬斯奈在此居住到人生的最後時光,作出了著名歌劇作品《小天使》和《唐吉珂德》。1912年8月13日,馬斯奈就是在這棟房子裏去世,4天後被埋葬在塞納馬恩省。出席他的葬禮儀式的有馬斯奈一些朋友和學生,還有馬斯奈的妻子和唯一的女兒朱麗葉。如今,我們查閱有關研究馬斯奈的著作,會發現許多法文著作不少都是馬斯奈女兒朱麗葉的後人所寫。這些珍貴的歷史資料,對於馬斯奈的研究可謂彌足珍貴。
托馬斯一生輝煌,他眼前麵前有過鮮花,手上有著權力,背後也曾有過荊棘密布……托馬斯的一生是說不完訴不盡的,他的音樂作品也是永遠說不完的話題,因此直至至今,托馬斯的為人處世與音樂風格還使人抒諸筆墨,爭論不休。
《情懷巴黎》第五部分
芬芳菊影 餘馨流香(1)
盧森堡公園
芬芳菊影 餘馨流香—法蘭西藝術院院士馬斯奈
題記:托馬斯是法國最受歡迎的作曲家之一,同時他也是最有爭議的一位音樂家,無論是生前還是身後。
巴黎的盧森堡公園,被人稱為“詩人公園”。
盧森堡公園與巴黎拉丁區毗鄰。1612年,亨利四世的王後馬麗·梅迪西斯不願意呆在羅浮宮的森嚴壁壘裏,想找一處能讓她回憶起故鄉弗羅倫薩的宮殿居住。梅迪西斯王後正好從弗朗索瓦·德·盧森堡公爵處得到一座大廈和一片豐厚的土地,她便委派建築師羅門·德·布洛克按照當初她出嫁到法國時住過的弗羅倫薩宮殿的風格來建造一座宮殿,它就是現在的盧森堡宮。盧森堡宮如今還是法國參議院所在地,宮殿的正麵中間為兩層立柱樓台,第三層是四個石雕,按立柱上行的姿態分列在兩邊,上麵雕刻有古代神話傳說中天使的圖案,整個建築是四棱園形的屋頂,兩邊各有一座翼樓。屋頂為青褐色,三座樓之間有一條連在一起的長廊,宮殿恢宏氣魄,充滿異國情調。盧森堡的外圍縈繞著四季常綠的花草,花草叢中有宮殿初建時皇家名人的雕塑,也有充滿青春氣息的現代藝術家的作品。
盧森堡公園中心有一座噴泉,它是巴黎最著名的噴泉之一。噴泉薄霧繚繞,碧水優柔,鴛鴦在水中嬉戲,好似蜜月小夫妻,柔情繾綣,呢噥淺吟,鴛鴦的竊竊私語也許隻有潛水中的魚兒才能聽得懂。噴泉的四周碧草萋萋,鮮花爛漫,有紫顏玉色的烏頭,有淺粉黛綠的白鮮,有翠潤舒亭的苔綱,有澄黃燦爛的菊花。園內的金盞花紅黃爭艷,薰衣草暗香幽然,風鈴草嬌韻低灑,紫羅蘭雅靜含情,紫苑花冰肌玉骨,瑪麗之心朵朵含笑……盧森堡宮噴泉旁的鮮花姿容爛漫,四季不凋。春去冬來,夏夜秋風,巴黎人常到盧森堡宮散步,尤其艷陽高照的時節,人們或帶著全家、或挽著情侶,泉旁的長凳上都坐滿了人,有人看書,有人寫生,有青年們談情說愛。
盧森堡宮園林裏的石階上,巨大的花盆裏擺放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珍苗異樹,有南歐的夾竹桃,緬甸的柑桔樹,
墨西哥的棕櫚樹,中國的甜橙樹和加利納群島的椰棗樹,直上台階便是鬱鬱蔥蔥的盧森堡樹林,森林中有法國著名詩人波德萊爾,文學家喬治·桑,藝術家德拉誇爾等人的塑像。盧森堡公園內的很多植物栽種的日期可以追述到十九世紀,最早的樹種是在十七世紀左右。樹林裏有極為珍奇的西比利亞翠榆,美國巨杉樹、中國的銀杏樹等等。盧森堡公園與其說是一座園林,不如說是一座植物園,盧森堡公園記錄了歷史的年輪,也展現出大自然的永遠的青春魅力。盧森堡公園是法國最漂亮的公園之一,巴黎人歷來以住盧森堡園林旁為榮,來自盧森堡園內的奇花異草美姿香韻飄然進入周圍的民居,珍貴的林木在家門前影葉婆娑,人們不進園內也如沐春風。法國著名音樂家馬斯奈的故居就坐落在盧森堡公園的旁邊,從他的家裏可以盡覽盧森堡園林的四季美景,各節秀色。
馬斯奈七十歲時在這棟房子裏辭世,榮銜是巴黎音樂學院的榮休教授,馬斯奈還是法蘭西藝術院自成立以來最年輕院士之一,他是著名歌劇《馬儂》和《唐吉哥德》的作者。馬斯奈36歲時以絕對票數壓倒聖桑,當選為法蘭西藝術院院士。馬斯奈師從老先生托馬斯,年輕時也參加了普法戰爭,加入了法國國民自衛隊。關於這段時光,馬斯奈曾經回憶道:“我的多災多難的祖國正處在水深火熱當中,我執勤間歇試圖寫些東西的時候,炮聲在山穀回應,無數次打斷我的思緒,那是多麽難忘的日子”。馬斯奈第一部在巴黎歌劇院上演的作品是《拉合爾城的國王》,這部作品成為他音樂生涯的轉折點。馬斯奈在巴黎音樂學院上學期間,獲得過學院鋼琴演奏第一獎,在兩次衝擊羅馬大獎不成功,終於在1863年獲得了羅馬大獎。在音樂學院上學時,馬斯奈就曾開過音樂會,並在巴黎抒情劇院擔任打擊樂手教私人學生,馬斯奈的學習生活很幸福和寬裕的。馬斯奈童年到巴黎,他與大多數貧寒的音樂家不同,馬斯奈出生在法國外省的一個富裕家庭,他的故鄉在法國的羅亞爾河畔,一個叫做蒙竇的地方。
馬斯奈的生活和事業堪稱法國人的楷模,可能是因為生活舒適的原因,馬斯奈的音樂格調較之法國其他音樂家來說相對柔潤甜美,這一點很像他的老師托馬斯。馬斯奈的故居坐落於盧森堡宮的後身,大門是深灰色,灰色牆壁上掛著一塊牌子,寫著:“此處是馬斯奈的故居”字樣。我經過看門人的同意,走進院中,院內青石鋪地,靠牆一邊是青藤蔓草,一邊是鮮花燦爛。院落的最深處有一方小小的蒲園,一位園丁正在修剪花木。此時剛剛雨霽天晴,園內的花草爭芳吐艷,嬌色似錦。蒲園的角落裏的一株蔥鬱大樹,樹枝參差肆意,把整個院落襯托的古樸蒼貌。馬斯奈住在二層,現在房子裏居住的不是馬斯奈的後人。馬斯奈在此居住到人生的最後時光,作出了著名歌劇作品《小天使》和《唐吉珂德》。1912年8月13日,馬斯奈就是在這棟房子裏去世,4天後被埋葬在塞納馬恩省。出席他的葬禮儀式的有馬斯奈一些朋友和學生,還有馬斯奈的妻子和唯一的女兒朱麗葉。如今,我們查閱有關研究馬斯奈的著作,會發現許多法文著作不少都是馬斯奈女兒朱麗葉的後人所寫。這些珍貴的歷史資料,對於馬斯奈的研究可謂彌足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