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說你們的元首瘋了?""真的,這是真的,精 神病醫院報告上有他的名字。"接著他又向這位翻譯官解釋說,"其實這也沒有什麽了不 起,日本也有許多人說我鬆岡發瘋了"。
4月4日,日本外相鬆岡拜訪了墨索裏尼回到柏林以後,希特勒再次同他進行了會談。這一天 ,這位納粹獨裁者特別激動,沉浸在一片好戰的心情中,他急切地希望取得新的輕易的勝利 ,急切地希望對貝爾格勒報仇,急切地希望
日本在太平洋向英國動手。他說,雖然他認為 與美國開戰是"不合時宜的",他已經把"它包括在他的估計之內"。但是,他並不認為美 國的軍事力量有什麽了不起。希特勒說,"德國為了阻止美國人在歐洲登陸,已作了種種準 備工作。
它將用潛艇、飛機對美國進行一場激戰。德國有豐富的戰爭經驗,美國絕不是它的 對手,且完全不說德國士兵顯然遠遠勝過美國人這一事實。"這樣的吹牛,使他不得不作出
致命的保證,"一旦日美兩國發生衝突,德國將立即參戰。"
希特勒這時深信,德國能在當年夏天消滅蘇聯。他不想讓日本在這項蓋世武功中與他平分秋 色,正如他過去不願意與義大利分享征服法國的果實一樣。他也有絕對的自信,可以用不著 日本的幫助就能打敗蘇聯。但是,不到三個月
,希特勒和裏賓特洛甫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卻有 了意想不到的極大的轉變。1941年6月28日,即納粹軍隊大舉進攻蘇聯之後的第六天,裏賓 特 洛甫打電報給德國駐東京大使歐根?奧特將軍,要他盡一切力量促使日本從背後迅速襲擊蘇 聯
。電報指示奧特要利用日本人搶奪領土和財富的貪慾,同時力陳這是使美國保持中立的最 好辦法。
第二十三章 深陷龍虎潭(9)
由於日本自己也有烤著的栗子取不出來,它堅決不肯為希特勒從蘇聯的火中取栗。因為對德 國來說,在征服蘇聯以前,不讓美國捲入戰爭,就成為更重要的事情了。 但是, 日本卻另有打
算 ,它認為,在沒有摧毀美國太平洋艦隊、消除後顧之憂之前,是不敢在東南亞對英國 、荷蘭發動大規模進攻的,更不用說從背後進攻蘇聯了。這些納粹統治者不明白,日本可能 首先考慮的是對美國進行直接的挑戰。
1941年11月25日是一個關係重大的日子。
這一天,日本航空母艦特遣艦隊駛向珍珠港。在前進途中,東京迫不及待地希望德國簽 字。在大島接到新指示的同一天,即11月30日,日本外務相東
鄉與德國大使在東京舉行會談。他對德國大使著重說明,由於日本拒絕對美國要它退出三國 條約的要求作出讓步,華盛頓談判已告破裂。日本希望德國正確估計它為共同事業作出的這 一犧牲。"現在已到了作出嚴重決定的最後關頭
,"東鄉對奧特大使說,"美國正在認真地 準備戰爭……日本並不怕談判破裂,它希望一旦發生那種情況,德國和義大利能夠按照三國 條約站在它這一邊。"由於這一問題關係重大,希特勒對過去口頭許下的諾言,一直拖延未 予簽字。
現在珍珠港事件爆發了,日本把德國逼到了牆角,希特勒隻好橫下一條心,對美國宣戰了。 但前景如何?吉凶未卜。不少高級將領對希特勒所嚮往的"千秋帝國"越來越懷疑了。
隨著1942年新年的臨近,哈爾德日記中的記載也越來越有不祥的兆頭了。"又一個黑暗的日 子!"這一年除夕那天的日記就是這樣開頭的。這位德國總參謀長對要發生的可怕的事情已 有了預感。
第二十五章 重大轉折(1)
1941年冬天,希特勒在莫斯科近郊吃了第一個大敗仗,但總觀全局,蘇聯的局勢仍很緊 張 。占蘇聯總人口的45%、工業總產量的33%和耕地麵積的47%的廣大土地 ,都淪陷到納粹匪徒手中;轉入戰時軌道的國民經濟,一時還不能滿
足衛國戰爭的┬枰。
蘇聯紅軍在北起波羅的海南至黑海的戰線上發動的進攻,到了2月20日就基本上結束了。3月 底,又到了泥濘季節,血流成河的漫長戰線,相對地沉寂下來。1942年3月30日德軍的一份 報告,透露了這一回冬季戰役中遭受的慘重的損
失。東線全部162個作戰師中,隻有 8個師還有進攻的能力。16個裝甲師中,隻剩下140輛坦克可供使用,比1個師的正 常數字還 要少。
當部隊休整時,現在身兼武裝部隊最高統帥和陸軍總司令的希特勒,就已在忙於製定夏季攻 勢的計劃了。他竭盡全力,集中了266個師,其中有193個德國師,準備 對蘇聯發動一次空前規 模的夏季攻勢。德軍統帥部的計劃是:集中
兵力於南線,東斷伏爾加河,拿下史達林格勒; 南取蘇聯高加索的油田,切斷蘇聯經高加索與英美等盟國聯繫的物資供應線。希特勒要求他 的ab兩個集團軍群,在同一時間向高加索和史達林格勒發動進攻。
史達林格勒位於伏爾加河彎曲部分的西岸,城市沿河約18英裏長,是南俄的工業重鎮, 守衛 著伏爾加河的門戶。該城軍事地位十分重要,原名察裏津,由於十月革命後史達林在這裏扭 轉了南俄戰局,後改名為史達林格勒。若希特
勒占領這個城市,就可以封鎖住通過黑海和伏 爾加河向蘇聯中部運送糧食和石油的主要路線。
4月4日,日本外相鬆岡拜訪了墨索裏尼回到柏林以後,希特勒再次同他進行了會談。這一天 ,這位納粹獨裁者特別激動,沉浸在一片好戰的心情中,他急切地希望取得新的輕易的勝利 ,急切地希望對貝爾格勒報仇,急切地希望
日本在太平洋向英國動手。他說,雖然他認為 與美國開戰是"不合時宜的",他已經把"它包括在他的估計之內"。但是,他並不認為美 國的軍事力量有什麽了不起。希特勒說,"德國為了阻止美國人在歐洲登陸,已作了種種準 備工作。
它將用潛艇、飛機對美國進行一場激戰。德國有豐富的戰爭經驗,美國絕不是它的 對手,且完全不說德國士兵顯然遠遠勝過美國人這一事實。"這樣的吹牛,使他不得不作出
致命的保證,"一旦日美兩國發生衝突,德國將立即參戰。"
希特勒這時深信,德國能在當年夏天消滅蘇聯。他不想讓日本在這項蓋世武功中與他平分秋 色,正如他過去不願意與義大利分享征服法國的果實一樣。他也有絕對的自信,可以用不著 日本的幫助就能打敗蘇聯。但是,不到三個月
,希特勒和裏賓特洛甫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卻有 了意想不到的極大的轉變。1941年6月28日,即納粹軍隊大舉進攻蘇聯之後的第六天,裏賓 特 洛甫打電報給德國駐東京大使歐根?奧特將軍,要他盡一切力量促使日本從背後迅速襲擊蘇 聯
。電報指示奧特要利用日本人搶奪領土和財富的貪慾,同時力陳這是使美國保持中立的最 好辦法。
第二十三章 深陷龍虎潭(9)
由於日本自己也有烤著的栗子取不出來,它堅決不肯為希特勒從蘇聯的火中取栗。因為對德 國來說,在征服蘇聯以前,不讓美國捲入戰爭,就成為更重要的事情了。 但是, 日本卻另有打
算 ,它認為,在沒有摧毀美國太平洋艦隊、消除後顧之憂之前,是不敢在東南亞對英國 、荷蘭發動大規模進攻的,更不用說從背後進攻蘇聯了。這些納粹統治者不明白,日本可能 首先考慮的是對美國進行直接的挑戰。
1941年11月25日是一個關係重大的日子。
這一天,日本航空母艦特遣艦隊駛向珍珠港。在前進途中,東京迫不及待地希望德國簽 字。在大島接到新指示的同一天,即11月30日,日本外務相東
鄉與德國大使在東京舉行會談。他對德國大使著重說明,由於日本拒絕對美國要它退出三國 條約的要求作出讓步,華盛頓談判已告破裂。日本希望德國正確估計它為共同事業作出的這 一犧牲。"現在已到了作出嚴重決定的最後關頭
,"東鄉對奧特大使說,"美國正在認真地 準備戰爭……日本並不怕談判破裂,它希望一旦發生那種情況,德國和義大利能夠按照三國 條約站在它這一邊。"由於這一問題關係重大,希特勒對過去口頭許下的諾言,一直拖延未 予簽字。
現在珍珠港事件爆發了,日本把德國逼到了牆角,希特勒隻好橫下一條心,對美國宣戰了。 但前景如何?吉凶未卜。不少高級將領對希特勒所嚮往的"千秋帝國"越來越懷疑了。
隨著1942年新年的臨近,哈爾德日記中的記載也越來越有不祥的兆頭了。"又一個黑暗的日 子!"這一年除夕那天的日記就是這樣開頭的。這位德國總參謀長對要發生的可怕的事情已 有了預感。
第二十五章 重大轉折(1)
1941年冬天,希特勒在莫斯科近郊吃了第一個大敗仗,但總觀全局,蘇聯的局勢仍很緊 張 。占蘇聯總人口的45%、工業總產量的33%和耕地麵積的47%的廣大土地 ,都淪陷到納粹匪徒手中;轉入戰時軌道的國民經濟,一時還不能滿
足衛國戰爭的┬枰。
蘇聯紅軍在北起波羅的海南至黑海的戰線上發動的進攻,到了2月20日就基本上結束了。3月 底,又到了泥濘季節,血流成河的漫長戰線,相對地沉寂下來。1942年3月30日德軍的一份 報告,透露了這一回冬季戰役中遭受的慘重的損
失。東線全部162個作戰師中,隻有 8個師還有進攻的能力。16個裝甲師中,隻剩下140輛坦克可供使用,比1個師的正 常數字還 要少。
當部隊休整時,現在身兼武裝部隊最高統帥和陸軍總司令的希特勒,就已在忙於製定夏季攻 勢的計劃了。他竭盡全力,集中了266個師,其中有193個德國師,準備 對蘇聯發動一次空前規 模的夏季攻勢。德軍統帥部的計劃是:集中
兵力於南線,東斷伏爾加河,拿下史達林格勒; 南取蘇聯高加索的油田,切斷蘇聯經高加索與英美等盟國聯繫的物資供應線。希特勒要求他 的ab兩個集團軍群,在同一時間向高加索和史達林格勒發動進攻。
史達林格勒位於伏爾加河彎曲部分的西岸,城市沿河約18英裏長,是南俄的工業重鎮, 守衛 著伏爾加河的門戶。該城軍事地位十分重要,原名察裏津,由於十月革命後史達林在這裏扭 轉了南俄戰局,後改名為史達林格勒。若希特
勒占領這個城市,就可以封鎖住通過黑海和伏 爾加河向蘇聯中部運送糧食和石油的主要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