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發動進攻,希特勒不僅需要石油發動飛機、坦克、卡車,還需要人來補充他的兵員日減 的部隊。冬季作戰結束時,德軍傷亡總數是1167835人,病員還不包括在內,後備兵員不足 彌補這樣的損失。最高統帥部向德國的盟國或仆
從國家要求提供更多的炮灰。早在冬天,凱 特爾元帥匆忙趕到布達佩斯和布加勒斯特,為夏季攻勢徵募匈牙利和羅馬尼亞軍隊。戈林, 最後甚至希特勒也親自出馬,請求墨索裏尼提供義大利軍隊。
1942年1月底,戈林到達羅馬,點收義大利向蘇聯戰線增援的部隊。他向墨索裏尼保證,194 2年可以打敗蘇聯,1943年可以使英國放下武器。齊亞諾發現這位腦滿腸肥、胸前掛滿勳章 的帝國元帥,趾高氣揚,簡直不堪忍受。
墨索裏尼向戈林表示,隻要德國給大炮,就在3月份派兩師義大利部隊到蘇聯去。但是,他 對他的盟邦在東線的失敗是如此憂心忡忡,以致於使希特勒認為有必要在這個時候舉行一次 會談,以便為他的夥伴好好打打氣。
這次會談於4月29日和30日在薩爾斯堡舉行。會談中,德國方麵照例說了一通對總的形勢的 估計。裏賓特洛甫和希特勒請兩位義大利客人放心:在蘇聯、北非、西線和公海上,一切都 很順利。他們透露,東線即將發動的攻勢,矛頭
是指向高加索油田和史達林格勒。
"一旦石油來源告罄,"裏賓特洛甫說,"俄國便要屈膝投降了。然後英國也將 屈服,以求保全被打得支離破碎的英帝國的殘山
剩水。"
齊亞諾帶著幾分耐心聽著他的對手的話。但他得到的印象是:不論盟國將採取什麽行動,真 正吹牛的卻是德國。實際上,隻要他們一想到這裏,"他們就覺得身子涼了半截"。
經過希特勒的好說歹說,墨索裏尼總算答應向蘇聯前線提供更多的義大利炮灰。希特勒從各 個僕從國家得到了很多援兵。據德國最高統帥部統計,"盟邦"將有52個師可供夏季 作戰之用。其中羅馬尼亞27個師,匈牙利13個師,意大
利9個師,斯洛伐克2個師,還有西 班牙1個師。這52個師約占東線的軸心國家全部兵力的1/4。
在進攻高加索和史達林格勒的戰役開始以前,法西斯軍隊在北非戰場上已取得轟動一時的進 展。1942年5月27日,隆美爾將軍在沙漠地區重新展開攻勢,他率領非洲軍以迅雷不及掩耳 的攻勢,把英國沙漠部隊擊退到離埃及邊境不遠
的地方。6月21日,他攻陷英軍防線上的重 鎮托卜魯克,兩天以後進入埃及。6月底,到達離亞歷山大港和尼羅河三角洲65英裏的 阿拉曼 。這時金字塔幾乎已經在望,再往遠處看,便是埃及和蘇伊士運河這個大戰利品!與此同時 ,希特
勒在海上也取得了新的勝利,每個月德國潛水艇在大西洋擊沉70萬噸英美船隻。美 國、加拿大和蘇格蘭的造船廠,雖然在熱火朝天地加緊生產,但也補不上這個損失。
從地圖上看,希特勒到1942年9月所占領的地區,是相當驚人的。地中海實際上已成為軸心 國家的內湖,德國和義大利擁有北岸從西班牙直到土耳其的大部分地區,在南岸擁有從突尼 斯 到離尼羅河60英裏的廣大地區。事實上希特
勒的戰線北起北冰洋上挪威的北角,南到埃 及,西自大西洋上的布列斯特,東至中亞細亞邊緣的伏爾加河南岸這一廣大地區。
希特勒在南線進攻克裏木和哈爾科等地,取得了一係列勝利之後,7月中旬,幾十萬大軍開 始向史達林格勒進逼。8月23日,德國第六軍團正抵達史達林格勒正北的伏爾加河一帶。兩 天以前,巫製煲巡逕18481英尺的厄爾魯斯山巔
,這是高加索山脈最高的一 座山峰。8月8日,占領了年產石油250萬噸的邁科普油田。8月25日,克萊施特的坦克部隊已 進駐莫茲多克 ,距格羅茲尼四周的蘇聯最大產油中心隻有50英裏,距裏海也隻有100英裏。8月31日, 希特 勒催促
高加索方麵的司令李斯特陸軍元帥糾集所有可以調集的力量向格羅茲尼作最後進 攻,要求他盡快地拿下這一大油田。
第二十五章 重大轉折(2)
希特勒對他的將領們的戰績從來沒有滿意的時候,他於7月13日撤去了指揮整個南線攻勢的 馮?包克陸軍元帥的職務。又據哈爾德的日記透露,他還不斷責罵大部分司令官和參謀總部 進展遲緩。盡管如此,他現在仍然相信,決定性
的勝利已經穩操在手。他命令第六軍團和第 四裝甲軍團在攻占史達林格勒以後,沿伏爾加河北進,形成一個大規模的包圍行動,從東西 兩麵進逼俄羅斯中部和莫斯科。他認為俄國人已經完了。據哈爾德說,希特勒當時曾談到分 兵越過
伊朗進駐波斯灣的問題。他眼看便可以與日本在印度洋會師了。這位獨裁者在8月底 與雷德爾海軍元帥研究海上攻勢時,他的心思已從蘇聯轉移到英美方麵。他確信,不用多久 便可迫使英美達到"可以談和的程度了"。
但是當年的情況,正如庫特?蔡茨勒將軍後來回憶時所說,盡管大可樂觀,卻如鏡中幻影。 差不多所有戰地的將領都和參謀總部的將領們一樣,看出了這幅美麗圖畫上的破綻。希特勒 的根本弱點是戰線太長,力不從心。蘇軍在高
加索和史達林格勒的抵抗愈來愈加頑強,再加 秋雨季節臨近,這時就連最外行的戰略家也會看出,德國軍隊在蘇聯南部麵臨著日益嚴重 的危險。第六軍團的北翼戰線太長,從史達林格勒沿頓河上溯到沃羅涅什共長350英裏 ,毫無 掩護
從國家要求提供更多的炮灰。早在冬天,凱 特爾元帥匆忙趕到布達佩斯和布加勒斯特,為夏季攻勢徵募匈牙利和羅馬尼亞軍隊。戈林, 最後甚至希特勒也親自出馬,請求墨索裏尼提供義大利軍隊。
1942年1月底,戈林到達羅馬,點收義大利向蘇聯戰線增援的部隊。他向墨索裏尼保證,194 2年可以打敗蘇聯,1943年可以使英國放下武器。齊亞諾發現這位腦滿腸肥、胸前掛滿勳章 的帝國元帥,趾高氣揚,簡直不堪忍受。
墨索裏尼向戈林表示,隻要德國給大炮,就在3月份派兩師義大利部隊到蘇聯去。但是,他 對他的盟邦在東線的失敗是如此憂心忡忡,以致於使希特勒認為有必要在這個時候舉行一次 會談,以便為他的夥伴好好打打氣。
這次會談於4月29日和30日在薩爾斯堡舉行。會談中,德國方麵照例說了一通對總的形勢的 估計。裏賓特洛甫和希特勒請兩位義大利客人放心:在蘇聯、北非、西線和公海上,一切都 很順利。他們透露,東線即將發動的攻勢,矛頭
是指向高加索油田和史達林格勒。
"一旦石油來源告罄,"裏賓特洛甫說,"俄國便要屈膝投降了。然後英國也將 屈服,以求保全被打得支離破碎的英帝國的殘山
剩水。"
齊亞諾帶著幾分耐心聽著他的對手的話。但他得到的印象是:不論盟國將採取什麽行動,真 正吹牛的卻是德國。實際上,隻要他們一想到這裏,"他們就覺得身子涼了半截"。
經過希特勒的好說歹說,墨索裏尼總算答應向蘇聯前線提供更多的義大利炮灰。希特勒從各 個僕從國家得到了很多援兵。據德國最高統帥部統計,"盟邦"將有52個師可供夏季 作戰之用。其中羅馬尼亞27個師,匈牙利13個師,意大
利9個師,斯洛伐克2個師,還有西 班牙1個師。這52個師約占東線的軸心國家全部兵力的1/4。
在進攻高加索和史達林格勒的戰役開始以前,法西斯軍隊在北非戰場上已取得轟動一時的進 展。1942年5月27日,隆美爾將軍在沙漠地區重新展開攻勢,他率領非洲軍以迅雷不及掩耳 的攻勢,把英國沙漠部隊擊退到離埃及邊境不遠
的地方。6月21日,他攻陷英軍防線上的重 鎮托卜魯克,兩天以後進入埃及。6月底,到達離亞歷山大港和尼羅河三角洲65英裏的 阿拉曼 。這時金字塔幾乎已經在望,再往遠處看,便是埃及和蘇伊士運河這個大戰利品!與此同時 ,希特
勒在海上也取得了新的勝利,每個月德國潛水艇在大西洋擊沉70萬噸英美船隻。美 國、加拿大和蘇格蘭的造船廠,雖然在熱火朝天地加緊生產,但也補不上這個損失。
從地圖上看,希特勒到1942年9月所占領的地區,是相當驚人的。地中海實際上已成為軸心 國家的內湖,德國和義大利擁有北岸從西班牙直到土耳其的大部分地區,在南岸擁有從突尼 斯 到離尼羅河60英裏的廣大地區。事實上希特
勒的戰線北起北冰洋上挪威的北角,南到埃 及,西自大西洋上的布列斯特,東至中亞細亞邊緣的伏爾加河南岸這一廣大地區。
希特勒在南線進攻克裏木和哈爾科等地,取得了一係列勝利之後,7月中旬,幾十萬大軍開 始向史達林格勒進逼。8月23日,德國第六軍團正抵達史達林格勒正北的伏爾加河一帶。兩 天以前,巫製煲巡逕18481英尺的厄爾魯斯山巔
,這是高加索山脈最高的一 座山峰。8月8日,占領了年產石油250萬噸的邁科普油田。8月25日,克萊施特的坦克部隊已 進駐莫茲多克 ,距格羅茲尼四周的蘇聯最大產油中心隻有50英裏,距裏海也隻有100英裏。8月31日, 希特 勒催促
高加索方麵的司令李斯特陸軍元帥糾集所有可以調集的力量向格羅茲尼作最後進 攻,要求他盡快地拿下這一大油田。
第二十五章 重大轉折(2)
希特勒對他的將領們的戰績從來沒有滿意的時候,他於7月13日撤去了指揮整個南線攻勢的 馮?包克陸軍元帥的職務。又據哈爾德的日記透露,他還不斷責罵大部分司令官和參謀總部 進展遲緩。盡管如此,他現在仍然相信,決定性
的勝利已經穩操在手。他命令第六軍團和第 四裝甲軍團在攻占史達林格勒以後,沿伏爾加河北進,形成一個大規模的包圍行動,從東西 兩麵進逼俄羅斯中部和莫斯科。他認為俄國人已經完了。據哈爾德說,希特勒當時曾談到分 兵越過
伊朗進駐波斯灣的問題。他眼看便可以與日本在印度洋會師了。這位獨裁者在8月底 與雷德爾海軍元帥研究海上攻勢時,他的心思已從蘇聯轉移到英美方麵。他確信,不用多久 便可迫使英美達到"可以談和的程度了"。
但是當年的情況,正如庫特?蔡茨勒將軍後來回憶時所說,盡管大可樂觀,卻如鏡中幻影。 差不多所有戰地的將領都和參謀總部的將領們一樣,看出了這幅美麗圖畫上的破綻。希特勒 的根本弱點是戰線太長,力不從心。蘇軍在高
加索和史達林格勒的抵抗愈來愈加頑強,再加 秋雨季節臨近,這時就連最外行的戰略家也會看出,德國軍隊在蘇聯南部麵臨著日益嚴重 的危險。第六軍團的北翼戰線太長,從史達林格勒沿頓河上溯到沃羅涅什共長350英裏 ,毫無 掩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