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原小卷1945年出生於日本東京,6歲開始學跳芭蕾舞,那時她最大的夢想是做一名芭蕾舞演員。18歲時栗原小卷由東京芭蕾舞學校畢業,同年進入“俳優座”演員培訓所學習話劇。從20世紀70年代起,栗原小卷拍攝了《生死戀》、《忍川》、《望鄉》、《莫斯科之戀》和《鄉村教師》等多部頗具影響力的作品,使她成為日本70年代青春文學電影的明星。然而就在電影給她帶來巨大榮耀之時,栗原小卷突然離開銀幕回到舞台,開始出演話劇。她主演的《麥克白斯》曾赴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地演出,獲得成功。


    20來年栗原小卷經常活躍在話劇舞台上,許多人都知道,話劇也許從收入來說不是特別的高,而且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對此她說:“其實我是學話劇出身的,對我來說話劇是老本行,從出道以來我一直都在演話劇。但是我也演了很多電影和電視劇的作品,中國人很多也是通過我的電影作品認識了我,我想可能因為這些,很多人隻認為我是個電影演員,中日文化交流協會的創始者之中,有一位是我的老師,我與老師當初也一起演出了很多話劇作品,俄羅斯的屠格涅夫,以及英國著名的作家莎士比亞的作品,使我在話劇方麵的演技有了很大的提高,那個時期話劇在人們當中也比較受歡迎,演出話劇能夠在同一個空間中與觀眾產生共鳴,這也給了我很多的感觸。”


    年過花甲的栗原小卷至今未婚,為了演藝事業她放棄了家庭。沒有作過妻子和母親多少有些遺憾,但栗原小卷並不後悔自己的選擇,她說:“我的愛人就是工作。好多的中國的朋友都知道,我因為要從事表演而選擇了單身,如果我組織一個家庭,我相信我能夠做一個好的妻子,成為一個溫柔的母親。但是,像現在這樣與中國的朋友進行交流活動,演好的作品與影迷們分享感動,為這個社會做一些微薄的貢獻,我也非常喜歡這樣的生活。所以要讓我做出一個選擇是很難的。”


    栗原小卷:與表演藝術的一世姻緣(2)


    可能很多人也會這樣覺得,如果栗原小卷要當初選擇了家庭,可能隻屬於一個家庭,但是現在她沒有選擇家庭,而是選擇了表演,屬於了更多的家庭,因為大家都在看她的表演,這是一種很特別的感受。


    “度過了幾十年這種不管是電影、電視還是尤其舞台上的表演生涯,我能夠飾演各種各樣女性的人生,能夠讓我體驗不同的經歷,這在平常生活當中是體驗不到的。但是做演員,我能體驗到這些。這就是舞台表演為什麽如此吸引我的原因。”


    “一個好的導演,能夠讓演員們發揮出自己的真正實力,並且通過演員自己去觀察、讀書,通過豐富自己的閱歷,創造出一個好的角色。”


    從1979年開始栗原小卷先後20次來到中國,與很多中國演藝界人士結下了不解之緣。1979年在北京舉行的日本電影周開幕式上,趙丹把她介紹給了中國觀眾。1991年栗原小卷接受謝晉導演的邀請在中日合拍的電影《清涼寺鍾聲》裏,塑造了一位老婦人形象,濮存昕飾演她失散多年的兒子。在中國的很多報導裏,她的名字,跟中國的一些電影人的名字連在一起,像趙丹、黃宗英、謝晉等。包括她在辦影展的時候,濮存昕仍會給她發來賀詞。


    “我第一次去中國的時候,巴金、趙丹老師等人都對我非常好。我也認識了很多人,像黃宗英導演以及普存昕等演員,對我來說,他們都像是家人一樣的朋友,他們來日本的時候,或者是我去中國的時候,我們都會見麵, 2002年舉辦電影展的時候,謝晉導演還從洛杉磯趕回來見我。趙丹給我畫的畫現在我還掛在家裏。”


    “以前我就對中國的悠久歷史以及文化藝術非常尊敬,但是我和中國真正開始進行交流,還是這兩部電影《望鄉》和《生死戀》給了我這樣一個契機。由於這兩部電影在中國受到歡迎,我去中國的時候,人們也都非常熱烈地歡迎我。我非常感謝他們。這也是促使我做這些事情的一個原因。在此之後,我還有幸參與拍攝過一些中日合作的電視劇,舞台劇等等。就像你們說的,我和中國之間的這種緣分,最初可能是一個意外。這個意外就成了我,甚至改變了我,因為之後的那麽長的時間,我越來越多的去做很多跟中國和日本有關的事情。”


    多年來栗原小卷一直從事中日兩國友好交流活動,擔任日中文化交流協會常任理事職務。2002年4月,“粟原小卷電影作品展”在北京舉行,放映了6部栗原小卷的代表作品,這是為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在中國舉辦“日本年”正式開幕後的第一項文化交流活動。


    栗原小卷在中國舉辦過作品的展映會,其中有很多都是最具代表性的。但是應她的要求,後來又把她跟中國導演謝晉合作的《清涼寺鍾聲》排進去了。當時很多的中國導演都很驚訝,說這並不一定是她的代表作。


    “謝晉導演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導演,我非常感謝他能夠讓我出演他的作品,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作品。在演這部作品的時候我有三個感觸:第一個就是能夠出演謝晉導演作品的喜悅;另外一個就是中國與日本之間心與心的交流,對於電影中所倡導的和平主題,我感到非常尊敬並且能夠產生共鳴;第三點就是電影作品中表現的是一個日本的孤兒被一個中國的家庭以及社會培養長大的故事。對此我表示感謝。”


    “去年是中日文化交流協會成立50周年,我們也舉辦了很多活動。中國的人們也非常熱心地幫助我們。在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的時候也是這樣。我想在35周年的時候也會有很多的活動。為了這些活動的成功舉辦,哪怕隻是微薄之力,我也會去努力做的。”


    感受動漫神話(1)


    介紹日本的動漫製作和產業,是我們的一集專題內容。日本的動漫產業已經在國民生產中占據了很大的比例,就像當年日本電器、汽車占領世界市場一樣,動漫也已經開始占據世界市場的大部分份額。這就是文化產業的力量,是世界經濟發展的深刻變化。中國雖然在這方麵也大大落後,但有一點與以往不同,我們的起步時間跟世界是相同的,所以我們不至於會被丟下太遠。


    為什麽日本人這麽喜好動漫,這是一個讓我非常納悶,一直沒有解答出來的問題。後來我們發現,可能是因為日本人在持續緊張的壓力中,養成了一種習慣,就是拒絕特別累的思考,因為平常已經夠累的了,而動漫是一個讓人思考減少、愉悅增多、排解壓力。


    日本現在有430多家動漫製作公司,每周可生產動漫節目80多期。在出版物中40%的出版物是動漫作品。而每個月出版的漫畫雜誌則多達350種。目前,日本動漫產業的營業額已達到230萬餘日元,已經成為日本第三大產業。難怪美國《時代周刊》的封麵文章中都會說,日本已經由一個產品製造大國,變成了一個文化產業的輸出大國。這一點,中國的很多父母和孩子都非常有感觸。大家感觸完了之後,內心的滋味如何是另外一回事了。但是,不管滋味如何,恐怕我們都要關注日本的動漫產業,關注它是怎麽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岩鬆看日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岩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岩鬆並收藏岩鬆看日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