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館內,一張大海報吸引了我們的注意,上麵幾個飛行員都在開懷大笑,其中一個還抱著一隻小狗。館內講解員告訴我們,上麵的隊員都是高中生,最小的17歲,最大的也隻有19歲。當時的一個新聞記者看到這些少年都在嘻嘻哈哈大笑,還在互相開玩笑,就隨手把這個照片拍下來了,他但是問這幾個隊員:“你們什麽時候出發?”他們說“明天”。


    走在和平會館裏麵,頓時就會覺得心情十分的壓抑。透過這些陣亡者的一件件遺物,有兩種感覺會不斷地衝擊著內心。一是那些年輕軍人的盲從和麻木令人震驚,遺物中大量的內容是效忠天皇、死而無憾的表白,甚至第二天就要去送死還嘻嘻哈哈地合影留念;二是看不到對這種慘無人道戰爭的反思,不說別的,就是這種逼本國人民當炮灰、視生命如草木的獸行,也應該受到起碼的控訴呀!如果說,展示殘酷本身就是一種控訴,這種控訴未免也太曖昧了一點。


    神風敢死隊:一張單程機票(2)


    和靖國神社一樣,我們也希望採訪這個會館的負責人,但是得到的依然是書麵回答,我們特別關注的依然是參觀人數,他說比較穩定的是每年參觀人數在60萬人至70萬人之間。我們進行採訪的這一天,鹿兒島一直下著小雨,但是來參觀的遊客依然是川流不息。其中大部分都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他們大多會聚集在神風特攻隊隊員寫給母親或妻子的遺書前唏噓不已。


    神風特攻隊和平會館講解員說:“這個紀念館是想讓更多的人參觀完後,認識到絕對不能夠再一次發起這樣殘酷的悲慘戰爭,如果有人到這兒來參觀以後,覺得還想再發起戰爭,我認為他是神經病。”


    會館裏頭我們還看到一個留言本,在上麵我們能看到的類似像“感謝、痛、淚”這樣的字眼兒,當然也有“和平、祈禱”。


    我們在神風特攻隊和平會館拍攝的這一天,日本當地鹿兒島讀賣電視台、鹿兒島放送、南日本放送三家媒體都不約而同的派出記者對我們進行全程跟蹤拍攝。我們拍攝結束後,他們對我們進行了採訪。他們問得最多的就是麵對神風特攻隊和平會館這樣的紀念館,中國媒體會做出什麽樣的判斷。我們說很想知道,日本在麵對歷史的時候,都有什麽樣的麵孔,靖國神社是一張麵孔,立命館大學的和平的博物館也是一張麵孔,鹿兒島的這個和平會館也是一張麵孔,可能把這些麵孔都拚接起來的時候,才是一張最真實的日本麵孔。他們問我們參觀完後的感想怎麽樣?我們說既有一些理解,更多的是一些遺憾,因為在這裏看得到情感,但是看不到一種更理性的思考,需要靠參觀者自己去得出一種理解,那麽他就有可能走向不同的道路。還有一個遺憾是沒有人告訴我們,這些年輕人為什麽,背後是一種什麽樣的原因讓他們成為武器的一部分。最後一個遺憾就是我們注意到這些年輕生命的離去是一種悲劇,但是當他們出發的時候,也會導致別的生命的離開,而他們背後同樣有父母和家庭。


    從靖國神社到立命館大學的國際和平博物館,再到鹿兒島的神風特攻隊和平會館,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以及日本在戰爭中所扮演的角色,我們聽到了各種不同的聲音,也看到了三種不同的麵孔。首先,確實有不少人持有靖國史觀,但並不能由此判斷說它代表了日本絕大多數人的態度,隻不過這些人的聲音比較尖利、刺耳而已。而像立命館大學的國際和平博物館那樣,能夠客觀而公正麵對歷史的人,也確實不占多數,並且在當前的日本社會中,他們如果明確而堅定的亮出自己的觀點,還是需要具有承受一定的壓力。當然,更多的人對於那段歷史的認識還是含混不清的,像神風特攻隊和平會館,他們願意承認戰爭帶來的苦難,但是卻有意或無意的迴避了當年日本軍國主義發動戰爭的罪惡。這個採訪讓我們切實感受到,現實日本的二戰史觀是複雜和多元的。


    在日本,絕大部分民眾對二戰的反思,大概就停留在這個紀念館的水平上。他們更多是從受害的角度、從本國國民家破人亡的角度,來認識這場戰爭,並由此覺得和平珍貴,祈求不再發生戰爭。但他們很少去思考為什麽會發生這場戰爭,是誰給日本帶來了這場災難?在日本災難之外還發生了哪些災難?這一點,神風特攻和平會館同樣沒有告訴我們和觀眾。這種歷史是非觀念的缺失,隻有淺層情感的悲嘆,恰恰是日本今天需要反思的。


    想起了今天到神風特攻和平會館參觀之前,我們在一家當地的小飯館吃飯,在好客的老闆娘背後的牆上,就張貼著一張馬上要上映的電影海報,它就是當今東京市知事、日本作家石原慎太郎的作品:《我正是為你而死》。石原慎太郎是日本著名的右翼政客,這部電影寫得正是神風特攻隊,內容自然可以想像。《我正是為你而死》是根據“神風特攻隊之母”島濱的真人真事改編。島濱是日本鹿兒島一家飯店的老闆娘。她的飯店被日本軍部指定為“神風敢死隊員”的官方食堂。據影片描述,島濱在隊員們絕望走向死亡的時候,給了他們“母親一樣的關懷”。這部由石原慎太郎撰寫的劇本、擔當製片的電影,公開歌頌侵略,把本應是“恐怖人彈”的“神風敢死隊”隊員描述成英雄。


    神風敢死隊:一張單程機票(3)


    日本啊日本,你曾經殘害鄰國,你也曾經國破家亡,你不會不長記性吧?


    告別了知覽町,下午五點我們又回到了鹿兒島機場,告別了一直陪同的日本朋友,告別了九州,登機返回東京。


    日本媒體怎樣看中國


    因為此次要接觸到日本報紙媒體的重要人物,所以從到達日本的第一天開始,我們給自己定了一個任務,就是每天都要觀察日本的5份最重要的報紙,這5份報紙在世界前十名報紙裏頭就有三四個,它們是《讀賣新聞》、《朝日新聞》、《產經新聞》、《每日新聞》和《日本經濟新聞》,其中《讀賣新聞》的發行量達到了1000萬份,是全世界的第一大報。由此你就能看到它對整個日本的影響力。


    我們每天都仔細觀察整理這5份報紙報導中國的內容,從3月6號開始到3月20號一共15天的時間。5份報紙關於中國的消息第一天一共43條,第二天34條,最後一天是29條。最多的一天是3月17號,也就是頭一天咱們的人大閉幕,有總理的記者招待會,那一天5份報紙對中國的報導達到了50條。最少的一天也是18條。


    相比較而言,我覺得中國媒體對日本的報導量要遠遠少於日本媒體對中國的報導。而且中國媒體對日本的報導更多是和歷史相關的報導,而日本媒體卻格外關注中國的社會現實,特別是經濟的發展。例如說2月27號上海股市下跌,日本這5家最主要的報紙都在好幾天的時間裏,用很多文章進行消息報導和評論分析。


    還有對中國兩會的報導也十分集中,特別是像兩會期間涉及到的像貧富差距、環境汙染、社會民生等報導,而且他們還會用很多資料性的報導來解析中國的人大製度。還有溫家寶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的要點,溫家寶答記者問的要點等等,他們都進行了報導。在經濟問題的報導中,他們也有自己的角度,例如他們把更多的關注點放在了所得稅法的修改建立上,而我們可能關注更多的是物權法,後來我想明白了,日本當然是從投資中國企業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因此所得稅法對於日本來說的實際利益要遠遠高於物權法。另外說中國利率上調0.2個百分點,日本第二天的報紙都登了這條消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岩鬆看日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岩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岩鬆並收藏岩鬆看日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