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黃昏起就開始籠罩街道的霧更濃了一層,包圍著走在數步之前的瀨津的背影。隻聞得木屐聲。
在霧中模糊不清的瀨津身影,走過了永泉寺,越過車座町的電車軌道後向右走去。街燈在覆蓋著霧的路途上投射著青色的燈光。
當瀨津身影走進後麵的小徑,我心想往前該不會正通往螢池時,這個想法馬上被證實。螢池顧名思義是一到夏季就會有無數流螢而著名的池塘,但在冬季隻有枯萎蘆葦引人注目的陰鬱濕地。或許是因為水的緣故吧,街道上的濃霧雖覆蓋著池子,但卻像尚未熄燈的人家般不那麽黑暗。
瀨津走到水邊,似乎在那邊短暫地做了些什麽。
不久聽見重物落水的聲音,當我這麽想著時瀨津突地轉身向我走來。
看來必是綁上石頭的包袱沉到池裏無疑了。
數根蘆葦從水麵刺破濃霧現了出來。
我們倆人有好一陣子沉默地站立著。
“您為何沉默呢。您不是想知道我把什麽沉到池裏去嗎?”
我點著頭,接著出了聲,是啊,我答著。
“但在此之前請您跟我約定,請您不要將從我口中聽到的事情告知他人……若您不發誓的話我是什麽都不會說的——請您跟我約定。”
我沉默著。
風向一變,霧氣隨之流動。瀨津的臉龐浮出片刻又隨即消逝在霧中。雖隻是片刻,但瀨津看向我的眼神就像刀刃般尖銳。
“讓您看看此刻我握在手中的東西吧。此刻的我正握著一把短刀。”
“……”
“我帶著從小就從不離身的貼身短刀。我是可以拿這個刺向您的。您不發誓不向任何人提起嗎?”
不僅是單純的威赫。短刀雖然隱藏在夜霧中而看不見,但瀨津本身已成了一把刀刃在我眼前揮舞著。
“我明白了。”
我這樣說著,並不是因為害怕短刀,而是因瀨津如此迫切,若不能固守這一防線的話也絕不允許她自身活下去這樣咬牙切齒般的情感。
瀨津暫時無言。或許有著夜晚仍未歸的鴨子,池塘發出水聲,聲音的波紋在霧裏擴散開來。
“我剛剛沉到池裏的是我丈夫沾滿血的軍服。因為田桐重太郎死了。”
“但……”
“是沾著血的軍服。我隻能告訴您這麽多。”
隻說了這些的瀨津轉過身去。不久腳步聲就消失在霧的那端,而我在之後好長一段時間,眼前像仍留著瀨津身影般呆立在池塘的一角。
——田桐瀨津是以帶了血的軍服這樣的話承認自己的罪行嗎?至少我在想像中是這樣確信著。
瀨津和她的情夫軍人共謀殺害了田桐重太郎。而那軍人身上沾染了大量的血。軍人披著鬥篷。離開瀨津家時,男人在鬥篷底下想必是未著軍服了。但,田桐瀨津為什麽要將帶血的軍服一直藏到今天呢?
那一晚,那些承辦警官在家中搜索。那樣窄小的房舍應是沒地方藏這些東西的吧。
那時瀨津抱著軍服,但那是丈夫的軍服也確然沒有沾上血跡。瀨津說丈夫是因自己而死的,正確的說應該是因為我們而死才對。是瀨津和軍人逼死田桐重太郎的。
但是——
之後又過了半個月,我剛從大學回到家裏,銀行家的妻子遞給我一封信。這銀行家妻子是我的叔母。
“今早你一出門就有個女人送來這個。阿初說她是發生自殺事件那家的太太。進三,你跟那件事有什麽關係嗎?”
“不,沒有什麽。”
這樣的敷衍搪塞著,我馬上進了房間,慌亂地拆開了信封。
——當您讀到這封信時,我已然離開東京了。
會被認作是男性的強悍筆跡以此開始寫著。我想起那一晚瀨津家並未點燈。
——您是什麽時候知道這件事的真相呢?為了那時有件事想先讓您知道。
您恐怕是從派出所的巡警那裏得知我腹裏胎兒之事,現在我體內的新生命,這血的價值。警察先生的推想沒錯。這個孩子的父親不是重太郎,而是和重太郎同騎兵隊的某個軍人。但我和他的關係並非像私通那樣,眾人慾伐之而後快的情況。因為僅想讓您知道這一點,所以我開始寫這封信。
我一直想要有自己的孩子,也正是為了這個目的,從以前起我就對那個人坦白我對我和重太郎之間一切所持有的憂慮,而和他共度了一夜。但除此之外就什麽都沒有了,這點請您相信。我乃五歲時就該與自殺的母親一同命盡之身,之所以苟延殘喘至今就是因為身負在此世間留下血脈的義務。
我父親為會津藩士。是在維新一戰中直到最後都跟隨德川家,因被認為是反抗國家的賊軍而遭全數殲滅的會津一藩的武士。是於鳥羽之戰一敗、戊辰之戰再敗,即使如此仍保全武士之道的武士。父親總是向母親說不知何為賊軍,身為武士的父親除了跟隨德川四百年歷史外別無生存之道。而後突如其來,抬出朝廷的大義名分這般頭銜,向德川家舉刀相向的薩摩藩及長州藩再非賊軍而是何物呢?父親在此之後,跟其他家破人亡的藩士一樣流落東京。明治十二年,帶著對德川家的忠誠及對薩摩隻存餘恨而始終貫徹的武士氣骨,結束了他45年的人生。我始終記得父親批評薩摩藩卑鄙的言詞。薩摩藩奸險狡詐,根本毫無所謂對朝廷的尊念,僅是為了討伐幕府而搬出國家頭銜欺騙全日本……在父親的想法中薩摩軍才是國家真正的朝敵。
在霧中模糊不清的瀨津身影,走過了永泉寺,越過車座町的電車軌道後向右走去。街燈在覆蓋著霧的路途上投射著青色的燈光。
當瀨津身影走進後麵的小徑,我心想往前該不會正通往螢池時,這個想法馬上被證實。螢池顧名思義是一到夏季就會有無數流螢而著名的池塘,但在冬季隻有枯萎蘆葦引人注目的陰鬱濕地。或許是因為水的緣故吧,街道上的濃霧雖覆蓋著池子,但卻像尚未熄燈的人家般不那麽黑暗。
瀨津走到水邊,似乎在那邊短暫地做了些什麽。
不久聽見重物落水的聲音,當我這麽想著時瀨津突地轉身向我走來。
看來必是綁上石頭的包袱沉到池裏無疑了。
數根蘆葦從水麵刺破濃霧現了出來。
我們倆人有好一陣子沉默地站立著。
“您為何沉默呢。您不是想知道我把什麽沉到池裏去嗎?”
我點著頭,接著出了聲,是啊,我答著。
“但在此之前請您跟我約定,請您不要將從我口中聽到的事情告知他人……若您不發誓的話我是什麽都不會說的——請您跟我約定。”
我沉默著。
風向一變,霧氣隨之流動。瀨津的臉龐浮出片刻又隨即消逝在霧中。雖隻是片刻,但瀨津看向我的眼神就像刀刃般尖銳。
“讓您看看此刻我握在手中的東西吧。此刻的我正握著一把短刀。”
“……”
“我帶著從小就從不離身的貼身短刀。我是可以拿這個刺向您的。您不發誓不向任何人提起嗎?”
不僅是單純的威赫。短刀雖然隱藏在夜霧中而看不見,但瀨津本身已成了一把刀刃在我眼前揮舞著。
“我明白了。”
我這樣說著,並不是因為害怕短刀,而是因瀨津如此迫切,若不能固守這一防線的話也絕不允許她自身活下去這樣咬牙切齒般的情感。
瀨津暫時無言。或許有著夜晚仍未歸的鴨子,池塘發出水聲,聲音的波紋在霧裏擴散開來。
“我剛剛沉到池裏的是我丈夫沾滿血的軍服。因為田桐重太郎死了。”
“但……”
“是沾著血的軍服。我隻能告訴您這麽多。”
隻說了這些的瀨津轉過身去。不久腳步聲就消失在霧的那端,而我在之後好長一段時間,眼前像仍留著瀨津身影般呆立在池塘的一角。
——田桐瀨津是以帶了血的軍服這樣的話承認自己的罪行嗎?至少我在想像中是這樣確信著。
瀨津和她的情夫軍人共謀殺害了田桐重太郎。而那軍人身上沾染了大量的血。軍人披著鬥篷。離開瀨津家時,男人在鬥篷底下想必是未著軍服了。但,田桐瀨津為什麽要將帶血的軍服一直藏到今天呢?
那一晚,那些承辦警官在家中搜索。那樣窄小的房舍應是沒地方藏這些東西的吧。
那時瀨津抱著軍服,但那是丈夫的軍服也確然沒有沾上血跡。瀨津說丈夫是因自己而死的,正確的說應該是因為我們而死才對。是瀨津和軍人逼死田桐重太郎的。
但是——
之後又過了半個月,我剛從大學回到家裏,銀行家的妻子遞給我一封信。這銀行家妻子是我的叔母。
“今早你一出門就有個女人送來這個。阿初說她是發生自殺事件那家的太太。進三,你跟那件事有什麽關係嗎?”
“不,沒有什麽。”
這樣的敷衍搪塞著,我馬上進了房間,慌亂地拆開了信封。
——當您讀到這封信時,我已然離開東京了。
會被認作是男性的強悍筆跡以此開始寫著。我想起那一晚瀨津家並未點燈。
——您是什麽時候知道這件事的真相呢?為了那時有件事想先讓您知道。
您恐怕是從派出所的巡警那裏得知我腹裏胎兒之事,現在我體內的新生命,這血的價值。警察先生的推想沒錯。這個孩子的父親不是重太郎,而是和重太郎同騎兵隊的某個軍人。但我和他的關係並非像私通那樣,眾人慾伐之而後快的情況。因為僅想讓您知道這一點,所以我開始寫這封信。
我一直想要有自己的孩子,也正是為了這個目的,從以前起我就對那個人坦白我對我和重太郎之間一切所持有的憂慮,而和他共度了一夜。但除此之外就什麽都沒有了,這點請您相信。我乃五歲時就該與自殺的母親一同命盡之身,之所以苟延殘喘至今就是因為身負在此世間留下血脈的義務。
我父親為會津藩士。是在維新一戰中直到最後都跟隨德川家,因被認為是反抗國家的賊軍而遭全數殲滅的會津一藩的武士。是於鳥羽之戰一敗、戊辰之戰再敗,即使如此仍保全武士之道的武士。父親總是向母親說不知何為賊軍,身為武士的父親除了跟隨德川四百年歷史外別無生存之道。而後突如其來,抬出朝廷的大義名分這般頭銜,向德川家舉刀相向的薩摩藩及長州藩再非賊軍而是何物呢?父親在此之後,跟其他家破人亡的藩士一樣流落東京。明治十二年,帶著對德川家的忠誠及對薩摩隻存餘恨而始終貫徹的武士氣骨,結束了他45年的人生。我始終記得父親批評薩摩藩卑鄙的言詞。薩摩藩奸險狡詐,根本毫無所謂對朝廷的尊念,僅是為了討伐幕府而搬出國家頭銜欺騙全日本……在父親的想法中薩摩軍才是國家真正的朝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