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在兩條火線之間
當我們進入馬雷斯防線之後,馬上又可根據另外一種不同的戰略原理來作戰。因為我們據有“內線”的優勢地位,可以集中摩托化兵力,向西對在突尼西亞西部的英美聯軍發動一次攻擊,甚至有可能強迫他們撤退。我們第一個意圖是要擊破敵軍的集中地區,以免英美聯軍從加夫薩衝到海岸上,切斷我方兩個集團軍的聯絡。這個任務完成之後,我方的打擊兵力馬上趕回馬雷斯防線,再對付蒙哥馬利。我們主張在這次攻擊發動之前,先放棄梅德寧(medenine,在馬雷斯以東20英裏處)和本加爾丹,以免英軍直接壓迫在我方的陣地上。
作為這個作戰的序曲,第二十一裝甲師(現在改由第五集 團軍指揮,其實力已經補充充足)在2月1日開始進攻費德隘道(faidpass,在加貝斯隘道的北麵約80英裏處)。其目的是占領該地,以此為起點,進攻西迪布濟德(sidibouzid)和斯貝特拉(sbei)—兩地距費德隘道的距離分別為15英裏(西麵)和35英裏(西北麵)。德軍以迂迴的方式進攻,俘獲盟軍約1000人。
對於突尼西亞橋頭陣地而言,其最大的危險就是美軍可以從加夫薩(在加貝斯隘道西北麵70英裏處)向加貝斯進攻,如果他們成功了,就可以把兩個軸心集團軍切為兩斷。所以我們要先擊破美軍在突尼西亞南部的集中地區。於是,第二十一裝甲師再加上第十裝甲師的單位,奉命攻擊駐在西迪布濟德和斯貝特拉地區的美軍,其目的是盡量作深入的突破,以毀滅敵人的集中兵力。同時,由我這個集團軍組成一個戰鬥群,以消滅留在加夫薩的美軍守兵。(這次作戰常被稱為“卡塞林(kasserine)之戰”。)2月14日,第二十一裝甲師從它在費德隘道前的橋頭陣地向前推進,以包圍的姿態向駐在西迪布濟德地區的美軍第二裝甲師實行攻擊(其實是美軍第一裝甲師。德軍的攻擊對美軍來說是一個奇襲,因為盟軍指揮官沒想到德軍會向這裏進攻。布雷德利將軍在他的回憶錄中,曾坦白承認這個判斷是一個致命的錯誤。)德軍一方麵從正麵釘住敵人的部隊,另外分兵兩路:一個裝甲兵團繞北麵地區,深入美軍的側翼方麵,另一個裝甲兵團則直趨西迪布濟德,從後方向美軍攻擊。這樣一來,遂使美軍陷於非常困難的境地。接著就發生了一次猛烈的戰車會戰,我手下的戰車兵都是沙漠中的百戰健兒,結果把沒有經驗的美國人打得潰不成軍。不久戰場上就到處都是燃燒起火的美國戰車:格蘭特和謝爾曼式都有。美軍殘部向西逃走。
在這一次成功之後,我請第五(裝甲)集團軍—它是這次作戰的主力—趁黑夜向前直追,把敵人逼得不敢停留,一口氣把斯貝特拉拿下來。有了戰術性的成功後,必須毫不容情地擴張戰果。因為不花什麽氣力,就可以把一個潰敗中的殘敵完全殲滅掉。留到明天,他們可能又會恢復作戰能力。
可是第二十一裝甲師直到16日的夜裏,才開始向正在退卻中的美軍實行追擊。17日上午,該師才到達在斯貝特拉前方的位置。由於這個遲誤,已經使美軍有了部署防務的機會,現在他們開始堅守苦戰。假使當時指揮第二十一裝甲師作戰的齊格勒中將(lt.-gen.ziegler,第五集 團軍的副司令),在西迪布濟德獲勝之後作主動的追擊,那麽他在斯貝特拉就不需要那樣苦鬥了。不過,黃昏時敵軍的抵抗終被克服。在這幾天內,美軍第二裝甲師一共損失了150輛戰車(在艾森豪總部的新聞記者也報導了同樣的損失數字,亞歷山大在報告中說,美軍共損失86輛戰車,輕型戰車的損失不包括在內),兵員被俘的總數約為1600人,第二十一裝甲師的損失卻極輕微。
美軍當時完全沒有戰鬥經驗,而且自上場的時候起,對德軍就有一種自卑情結,所以才會遭到這一場慘敗。
第二十一裝甲師在斯貝特拉獲勝之後,美軍在夜裏自動撤出了加夫薩,我軍就兵不血刃地進入了加夫薩。
16日的上午,當我們沿著往加夫薩的公路驅車前進時,遇見了一長隊的阿拉伯人,他們牽著牲口、背著各種東西,把放棄的房舍中能帶走的東西都搜刮一空。他們發了財,感到很開心,就把小雞和雞蛋送給我們軍人享用。由於美軍未事先警告附近的居民就把他們儲存在衛城內的彈藥炸毀,使得三十多棟房子倒垮。在廢墟中找到20具阿拉伯人的屍體,失蹤的約有80人之多。當地人民相當痛恨美國人,現在則很高興地慶祝他們的“解放”。
李本斯坦少將(maj.-gen.liebenstein,曾任古德裏安的參謀長)是第一六四輕裝師的師長,奉命率領非洲軍戰鬥群,向富裏亞奈(feriana,在加夫薩西北麵40英裏處)進攻,2月17日克服美軍的頑強抵抗,占領這個重要的中心。但守兵又縱火把他們的儲藏物資燒毀了,從搜索部隊方麵傳來的消息指出,甚至遠到泰貝薩(tebessa,在加夫薩西北80英裏處),盟軍都在焚毀他們的物資。德軍一直挺進到泰萊普特(thelepte)為止,那裏的盟軍被迫縱火燒毀了停在機場上的30架飛機。
圖17卡塞林之戰美軍似乎正向泰貝薩退卻。他們的指揮已經十分混亂,證明將領毫無決斷的能力。這是沒有經驗的人第一次麵臨困難時所常發生的情形。現在我軍已經連獲勝利達四天之久,我決心集中全部兵力,向泰貝薩作一次猛烈的突擊,占領這個重要的空軍基地的補給和運輸中心,並深入盟軍的後方。以非洲戰場的情況看來,對我而言,任何舉動都是冒險,因為我的兵力總是處於劣勢的地位,但是我從來不“賭博”,即令是在最果敢的作戰中,我手裏還是控製著足夠的兵力,以便應付任何的意外。不過當時局演變到現在這個樣子,我隻好冒更大的險了。
當我們進入馬雷斯防線之後,馬上又可根據另外一種不同的戰略原理來作戰。因為我們據有“內線”的優勢地位,可以集中摩托化兵力,向西對在突尼西亞西部的英美聯軍發動一次攻擊,甚至有可能強迫他們撤退。我們第一個意圖是要擊破敵軍的集中地區,以免英美聯軍從加夫薩衝到海岸上,切斷我方兩個集團軍的聯絡。這個任務完成之後,我方的打擊兵力馬上趕回馬雷斯防線,再對付蒙哥馬利。我們主張在這次攻擊發動之前,先放棄梅德寧(medenine,在馬雷斯以東20英裏處)和本加爾丹,以免英軍直接壓迫在我方的陣地上。
作為這個作戰的序曲,第二十一裝甲師(現在改由第五集 團軍指揮,其實力已經補充充足)在2月1日開始進攻費德隘道(faidpass,在加貝斯隘道的北麵約80英裏處)。其目的是占領該地,以此為起點,進攻西迪布濟德(sidibouzid)和斯貝特拉(sbei)—兩地距費德隘道的距離分別為15英裏(西麵)和35英裏(西北麵)。德軍以迂迴的方式進攻,俘獲盟軍約1000人。
對於突尼西亞橋頭陣地而言,其最大的危險就是美軍可以從加夫薩(在加貝斯隘道西北麵70英裏處)向加貝斯進攻,如果他們成功了,就可以把兩個軸心集團軍切為兩斷。所以我們要先擊破美軍在突尼西亞南部的集中地區。於是,第二十一裝甲師再加上第十裝甲師的單位,奉命攻擊駐在西迪布濟德和斯貝特拉地區的美軍,其目的是盡量作深入的突破,以毀滅敵人的集中兵力。同時,由我這個集團軍組成一個戰鬥群,以消滅留在加夫薩的美軍守兵。(這次作戰常被稱為“卡塞林(kasserine)之戰”。)2月14日,第二十一裝甲師從它在費德隘道前的橋頭陣地向前推進,以包圍的姿態向駐在西迪布濟德地區的美軍第二裝甲師實行攻擊(其實是美軍第一裝甲師。德軍的攻擊對美軍來說是一個奇襲,因為盟軍指揮官沒想到德軍會向這裏進攻。布雷德利將軍在他的回憶錄中,曾坦白承認這個判斷是一個致命的錯誤。)德軍一方麵從正麵釘住敵人的部隊,另外分兵兩路:一個裝甲兵團繞北麵地區,深入美軍的側翼方麵,另一個裝甲兵團則直趨西迪布濟德,從後方向美軍攻擊。這樣一來,遂使美軍陷於非常困難的境地。接著就發生了一次猛烈的戰車會戰,我手下的戰車兵都是沙漠中的百戰健兒,結果把沒有經驗的美國人打得潰不成軍。不久戰場上就到處都是燃燒起火的美國戰車:格蘭特和謝爾曼式都有。美軍殘部向西逃走。
在這一次成功之後,我請第五(裝甲)集團軍—它是這次作戰的主力—趁黑夜向前直追,把敵人逼得不敢停留,一口氣把斯貝特拉拿下來。有了戰術性的成功後,必須毫不容情地擴張戰果。因為不花什麽氣力,就可以把一個潰敗中的殘敵完全殲滅掉。留到明天,他們可能又會恢復作戰能力。
可是第二十一裝甲師直到16日的夜裏,才開始向正在退卻中的美軍實行追擊。17日上午,該師才到達在斯貝特拉前方的位置。由於這個遲誤,已經使美軍有了部署防務的機會,現在他們開始堅守苦戰。假使當時指揮第二十一裝甲師作戰的齊格勒中將(lt.-gen.ziegler,第五集 團軍的副司令),在西迪布濟德獲勝之後作主動的追擊,那麽他在斯貝特拉就不需要那樣苦鬥了。不過,黃昏時敵軍的抵抗終被克服。在這幾天內,美軍第二裝甲師一共損失了150輛戰車(在艾森豪總部的新聞記者也報導了同樣的損失數字,亞歷山大在報告中說,美軍共損失86輛戰車,輕型戰車的損失不包括在內),兵員被俘的總數約為1600人,第二十一裝甲師的損失卻極輕微。
美軍當時完全沒有戰鬥經驗,而且自上場的時候起,對德軍就有一種自卑情結,所以才會遭到這一場慘敗。
第二十一裝甲師在斯貝特拉獲勝之後,美軍在夜裏自動撤出了加夫薩,我軍就兵不血刃地進入了加夫薩。
16日的上午,當我們沿著往加夫薩的公路驅車前進時,遇見了一長隊的阿拉伯人,他們牽著牲口、背著各種東西,把放棄的房舍中能帶走的東西都搜刮一空。他們發了財,感到很開心,就把小雞和雞蛋送給我們軍人享用。由於美軍未事先警告附近的居民就把他們儲存在衛城內的彈藥炸毀,使得三十多棟房子倒垮。在廢墟中找到20具阿拉伯人的屍體,失蹤的約有80人之多。當地人民相當痛恨美國人,現在則很高興地慶祝他們的“解放”。
李本斯坦少將(maj.-gen.liebenstein,曾任古德裏安的參謀長)是第一六四輕裝師的師長,奉命率領非洲軍戰鬥群,向富裏亞奈(feriana,在加夫薩西北麵40英裏處)進攻,2月17日克服美軍的頑強抵抗,占領這個重要的中心。但守兵又縱火把他們的儲藏物資燒毀了,從搜索部隊方麵傳來的消息指出,甚至遠到泰貝薩(tebessa,在加夫薩西北80英裏處),盟軍都在焚毀他們的物資。德軍一直挺進到泰萊普特(thelepte)為止,那裏的盟軍被迫縱火燒毀了停在機場上的30架飛機。
圖17卡塞林之戰美軍似乎正向泰貝薩退卻。他們的指揮已經十分混亂,證明將領毫無決斷的能力。這是沒有經驗的人第一次麵臨困難時所常發生的情形。現在我軍已經連獲勝利達四天之久,我決心集中全部兵力,向泰貝薩作一次猛烈的突擊,占領這個重要的空軍基地的補給和運輸中心,並深入盟軍的後方。以非洲戰場的情況看來,對我而言,任何舉動都是冒險,因為我的兵力總是處於劣勢的地位,但是我從來不“賭博”,即令是在最果敢的作戰中,我手裏還是控製著足夠的兵力,以便應付任何的意外。不過當時局演變到現在這個樣子,我隻好冒更大的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