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1月15日,第十五裝甲師的後衛部隊也撤入了馬雷斯防線,從阿拉曼一直到突尼西亞的大撤退,到此時算是完成了。部隊的戰鬥精神依然完整如故,經過了許多次的挫敗尚能如此,未嚐不是一個奇蹟。主要的原因是他們認為自己並非真正被敵人所打敗,隻是寡不敵眾而已。


    最親愛的露:賀斯特爾博士昨天又來看我,力勸我馬上開始治療。不過,責任感使我不肯離開戰場,隻要我的雙腳還能夠站得住,我就還會苦撐下去。


    1943年2月7日我已經決定除非奉到命令,否則絕不放棄這個集團軍的指揮權,而不管我的健康情形多麽壞。你一定懂得我的處世原則。羅馬派來接替我的人,也隻好請他再等等。


    2月8日到今天,我來非洲已經整整兩年了,兩年以來,都是在不斷的激烈苦戰中,麵對的敵人多半具有很大的優勢。在今天,我想到我所指揮過的那些英勇的部隊,他們忠於國家,盡了軍人的職責,而對於我的領導尤其表現出無比的信心。我必須努力忠於我的職守,一方麵是站在個人的立場,另一方麵也是為了全體,不得不如此……今天我們的處境已經是風雨同舟,必須大家努力來解除我們周圍的致命威脅。但補給的問題帶來很大的困擾。我希望我這永遠不離開部隊的決心,最後能獲得上級的認可。你一定也懂得我的心情。作為一個軍人,舍此無其他途徑可循。


    2月12日從阿拉曼到馬雷斯在機械化的戰爭當中,即令是兵力較少的部隊,隻要能滿足下麵這些條件,那麽一個指揮官必有相當的戰術性機會可供使用。


    (一)他的兵力一定要能保持完整的狀況,並且維持他們的戰鬥力。


    (二)在退卻中,對於每一個新的集中地區,都應該儲存著相當數量的燃料、彈藥、糧食和其他可供補充的裝備。


    敵人前進得越遠,則它的補給線就拉得越長,他為了確保自己在補給上的安全,在後方所留置的部隊就一定會越來越多。在前進的時候,補給線越拉越長,而在後退的時候,補給線越縮越短。所以最後一定會有那一天,使退卻的部隊對敵人具有局部的優勢。假使在這個時候,能夠獲得適當的燃料和彈藥,那麽在戰術上一定是一個難得的好機會。原本撤退的一方可以迴轉過頭來,向前進中的敵人發動攻擊,並把他們擊毀——假定敵人蠢到會在這種情況下尋求作戰的話。執行這種作戰的時候,一定要使用最快的速度,使敵人無法調集他們的增援兵力。


    基於這種原理,我們在阿拉曼會戰中,不等到最高潮的時候,就決定擺脫戰鬥。在這一次會戰的整個過程中,我們在指揮方麵都受到相當的限製,因為在防線上有許多德意兩國非摩托化部隊的存在。在退卻的時候,這種問題變得更傷腦筋。我們的摩托化部隊曾經一再被迫停下來和英軍纏鬥,主要就是爭取足夠的時間,以使義大利部隊完成他們的撤退。


    不料在這個時候,卻發生了新的變化。由於遵從德國元首和義大利領袖的命令,我們在11月3日和4日這兩天當中,被強迫去和敵人作不必要的苦戰。事實上,這兩天的戰鬥決定了我們未來的命運,因為在這一戰中,我們付出的代價差不多有200輛戰車(包括義大利戰車在內,相當於我們所剩餘裝甲兵力的全部),以及義大利部隊的大部分。這一場戰鬥使我們在以後的撤退中,再沒有能和敵人作機動性戰鬥的機會,因為整個集團軍已經被打得七零八落,從此隻好一路退到底。我們最多能做到的,隻不過是盡量向敵人多爭取一點時間而已。這一個目標總算勉強達到了。無論是在哪裏——不管是在梅爾沙隘道,在諾夫裏亞,在布拉特,還是在的黎波裏——蒙哥馬利都沒能把我們一網打盡。不過要想用我們的摩托化兵力實行逆襲,事實上也不可能了。


    這實在非常可惜,因為敵人的行動曾經一再使我們獲得了這樣的好機會,可是我們隻能坐著幹瞪眼,讓這些機會自動地化為烏有。蒙哥馬利是一個過度小心的人,他極力避免冒險,隨時都在調集他的預備兵力。英軍指揮官的反應速度通常都比較遲緩。在我們撤退的初期,他們的迂迴縱隊兵力每次都太微弱,假使我們當時有足夠的燃料,一定可以把他們打得落荒而逃。不過,以後在布拉特和的黎波裏,英軍的指揮官卻開始顯現出真正的本領,他們終於克服了那種過分謹慎的習慣。他們在這個時候的作戰表現出了無比的活力和信心,當時我們能夠逃出虎口,實在需要很大的努力。


    至於我這個集團軍的補給情況,我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使它可以勉強應付戰局的需要。一般說來,我們在這種情況下,已經算得上是恪盡厥職了。從戰術方麵來說,退卻的發展並沒有被英國人的計劃牽製,而是完全依照我們自己的計劃。英國人想毀滅我這個集團軍,可是卻並未能如願以償。我們的部隊曾經克服了一切的困難,他們每次都是抵抗到最後一回合為止。我們的部隊值得讚美,因為在經常不斷的撤退中,他們寢食俱廢,過著十分緊張勞苦的生活,而他們的戰鬥精神始終和當初攻克托布魯克時一樣高昂。


    我們的最高當局始終不肯承認現實,一開頭就不肯相信的黎波裏塔尼亞的撤出是無可避免的。由於這個緣故,使我們憑白地損失了不少寶貴的時間和物資。譬如說,對於布拉特防線和泰爾胡奈-胡姆斯防線的設防工作,到頭來完全白費了,假使義大利的步兵能夠一口氣退到加貝斯防線,並且立即開始構築工事;假使我們在利比亞所浪費掉的地雷留在加貝斯再使用,那麽這許多的勞力和物資,其所能發揮的貢獻將是多麽巨大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隆美爾戰時文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英]李德·哈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英]李德·哈特並收藏隆美爾戰時文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