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我們的損失也不輕,尤其是我們的人力早已感到缺乏。雖然裝甲兵力大體上沒什麽損失,但本已脆弱的步兵又消耗了三個營以上。假使英軍馬上再繼續進攻,我們的麻煩就大了。
不過敵人並沒有繼續進攻,也許他們的實力也已經消耗得太多了。第二天平靜無事——除了在空中,我們的空軍正在傾全力向敵軍實行攻擊。在敵人此次進攻之前,我們的士兵已開始進行布雷,我們使用的地雷是英德意等國的貨色,不久之後,幾個重要的地點就都已經有地雷的保護了。
7月22日的戰鬥結束之後,我通電全軍,向他們嘉獎慰勉:“我謹向全軍將士為7月22日的英勇防禦深致慰勉之意。我有充分的信心,此後敵人的一切進攻,都會同樣地被擊退。”
此時,我軍的步兵補充在經過幾個星期的延誤之後,現在也都陸續進入前線,各部隊的人員缺額逐漸減少,惟一的缺憾就是他們並非全是合於熱帶作戰需要的部隊。第一六四步兵師從克裏特島用空運運到此間,但是他們的重武器和車輛卻都丟在後麵,無法帶來。有一個義大利傘兵師中的幾個單位也趕到了前線——從外表看,他們是很優秀的部隊。在這個階段中,我們還是盡全力加強我們的防禦工事。盡管目前的情況已經改善許多,但我們還不敢認定眼前的危險已經過去,一直要等到我們在戰線後方建立一支作戰預備隊之後,才會比較放心。
最親愛的露:昨天平靜無事。我到蓋塔拉大窪地去視察——那真是一個特殊的奇觀。它的高度遠在海平麵以下。我們的兵力又逐漸充實了。最壞的階段似乎過去了。
1942年7月27日7月26日,澳軍趁著月夜再度進攻,這一次的兵力隻有一旅人。他們的目的是阿拉曼到阿布地維斯(abudweis)的車路以西的德軍戰線。他們這一次的兵力集中事先完全保密,在突擊之前,先以空軍猛烈轟炸,因此獲得了相當的奇襲效果。盡管德意兩軍的炮兵馬上施放了一道彈幕,但是澳軍還是透入了我軍的防線,並且把首當其衝的一營德軍殲滅大半。不過布裏爾(briehl)戰鬥群的第三偵察營和基爾警衛營,向澳軍的楔形突入部分發動反攻,終於使他們遭受了嚴重的損失,而不得不退回他們的防線。
我們防線的中央部分也再度受到最近剛整補完畢的英軍第五十師的進攻,有一營意軍被擊潰了一部分。不久第二○○步兵團和非洲軍的一個戰鬥群發動了逆襲,把敵人逐回他們自己的戰線。
這一次攻擊由英軍第五十師所屬的第六十九步兵旅執行,後麵是第一裝甲師。但是指揮官嫌南非工兵在雷區中所打開的缺口太窄,由於他的延誤,整個攻擊失去了成功的良機。第六十九步兵旅一度被切斷,受到重大損失後才撤出。
這一次英國人又吃了大虧,被俘1000人,戰車被毀達32輛之多,他們的指揮官終於對進攻感到倒胃口了。前幾場戰鬥已經證明:以他們現在手頭的兵力是絕不可能透入我軍防線的。不過盡管英軍在阿拉曼的損失要比我們大了很多,奧欽烈克所付出的高代價還是值得的,因為他原有的目的隻是要阻止我軍的前進,很不幸的是他這個目的已經如願以償。
對於奧欽烈克在這危急的幾個星期中所獲得的成就,隆美爾的最後一句話可以算是一個判決。不過最初的一段話並不正確。奧欽烈克對於再取攻勢並沒有感到“倒胃口”,雖然在他的部屬當中的確有些人是已經不想再嚐試了。在檢討這個局勢之後,他隻得承認:在沒有接受新的預備隊和充分的訓練之前,第八集 團軍恐怕已經不可能再發動有效的攻勢了。在阿拉曼的7月苦戰中,第八集團軍一共損失了1.3萬人,但是也捕獲了7000名戰俘——其中有1000多德國人。假使在執行計劃時能夠更善用技巧,那麽損失還可以減低,而收穫也會再增高。即令如此,雙方全都損失的差額並不太大——而隆美爾卻無法忍受如此的損失。從他自己的記錄上來看,7月間他差一點就被打垮了。而且對他來說,這次挫敗代表後來的局麵將不可收拾。
回顧偉人的夏季戰役就這樣結束了,剛開始是一場驚人的勝利。可是,托布魯克失陷之後,大英帝國的巨大潛力又開始發生作用了,對我們來說,攻占阿拉曼乃至於整個蘇伊士運河地區,其機會都是稍縱即逝。可是當我們正在疲兵久戰的時候,英國人卻能夠把他們那些已經被打垮的部隊撤出前線加以整補,並把裝備完整和戰鬥力十足的生力軍調到戰場上接防。我們的部隊卻必須不斷地戰鬥,所以他們的人數越打越少,戰死、負傷和患病的數字日益增加。一次又一次,都是同一個營坐上俘獲的車輛,衝到敵人的防線前麵,然後跳下車來,就在沙地上向敵人進行衝鋒。一次又一次,都是同一個駕駛兵把戰車開進戰場,同一位炮手,把火炮拖入陣地,在這幾個星期當中,無論軍官和士兵的行為,都已經超過了人類忍耐力的極限。
我對我的部隊曾經有極嚴苛的要求,無論是士兵或軍官,甚至是我自己都不例外。我知道在托布魯克失守和英軍第八集 團軍被擊潰之後,在整個非洲戰爭中實在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此時通到亞歷山大港的道路已經門戶大開,幾乎沒有敵人防守,我和我的幕僚們都認為若是放過了這個絕佳機會,我們就是天字第一號大笨蛋。但我們的補給來源枯竭了——這是在歐陸上的補給當局太懶惰無能的緣故。
不過敵人並沒有繼續進攻,也許他們的實力也已經消耗得太多了。第二天平靜無事——除了在空中,我們的空軍正在傾全力向敵軍實行攻擊。在敵人此次進攻之前,我們的士兵已開始進行布雷,我們使用的地雷是英德意等國的貨色,不久之後,幾個重要的地點就都已經有地雷的保護了。
7月22日的戰鬥結束之後,我通電全軍,向他們嘉獎慰勉:“我謹向全軍將士為7月22日的英勇防禦深致慰勉之意。我有充分的信心,此後敵人的一切進攻,都會同樣地被擊退。”
此時,我軍的步兵補充在經過幾個星期的延誤之後,現在也都陸續進入前線,各部隊的人員缺額逐漸減少,惟一的缺憾就是他們並非全是合於熱帶作戰需要的部隊。第一六四步兵師從克裏特島用空運運到此間,但是他們的重武器和車輛卻都丟在後麵,無法帶來。有一個義大利傘兵師中的幾個單位也趕到了前線——從外表看,他們是很優秀的部隊。在這個階段中,我們還是盡全力加強我們的防禦工事。盡管目前的情況已經改善許多,但我們還不敢認定眼前的危險已經過去,一直要等到我們在戰線後方建立一支作戰預備隊之後,才會比較放心。
最親愛的露:昨天平靜無事。我到蓋塔拉大窪地去視察——那真是一個特殊的奇觀。它的高度遠在海平麵以下。我們的兵力又逐漸充實了。最壞的階段似乎過去了。
1942年7月27日7月26日,澳軍趁著月夜再度進攻,這一次的兵力隻有一旅人。他們的目的是阿拉曼到阿布地維斯(abudweis)的車路以西的德軍戰線。他們這一次的兵力集中事先完全保密,在突擊之前,先以空軍猛烈轟炸,因此獲得了相當的奇襲效果。盡管德意兩軍的炮兵馬上施放了一道彈幕,但是澳軍還是透入了我軍的防線,並且把首當其衝的一營德軍殲滅大半。不過布裏爾(briehl)戰鬥群的第三偵察營和基爾警衛營,向澳軍的楔形突入部分發動反攻,終於使他們遭受了嚴重的損失,而不得不退回他們的防線。
我們防線的中央部分也再度受到最近剛整補完畢的英軍第五十師的進攻,有一營意軍被擊潰了一部分。不久第二○○步兵團和非洲軍的一個戰鬥群發動了逆襲,把敵人逐回他們自己的戰線。
這一次攻擊由英軍第五十師所屬的第六十九步兵旅執行,後麵是第一裝甲師。但是指揮官嫌南非工兵在雷區中所打開的缺口太窄,由於他的延誤,整個攻擊失去了成功的良機。第六十九步兵旅一度被切斷,受到重大損失後才撤出。
這一次英國人又吃了大虧,被俘1000人,戰車被毀達32輛之多,他們的指揮官終於對進攻感到倒胃口了。前幾場戰鬥已經證明:以他們現在手頭的兵力是絕不可能透入我軍防線的。不過盡管英軍在阿拉曼的損失要比我們大了很多,奧欽烈克所付出的高代價還是值得的,因為他原有的目的隻是要阻止我軍的前進,很不幸的是他這個目的已經如願以償。
對於奧欽烈克在這危急的幾個星期中所獲得的成就,隆美爾的最後一句話可以算是一個判決。不過最初的一段話並不正確。奧欽烈克對於再取攻勢並沒有感到“倒胃口”,雖然在他的部屬當中的確有些人是已經不想再嚐試了。在檢討這個局勢之後,他隻得承認:在沒有接受新的預備隊和充分的訓練之前,第八集 團軍恐怕已經不可能再發動有效的攻勢了。在阿拉曼的7月苦戰中,第八集團軍一共損失了1.3萬人,但是也捕獲了7000名戰俘——其中有1000多德國人。假使在執行計劃時能夠更善用技巧,那麽損失還可以減低,而收穫也會再增高。即令如此,雙方全都損失的差額並不太大——而隆美爾卻無法忍受如此的損失。從他自己的記錄上來看,7月間他差一點就被打垮了。而且對他來說,這次挫敗代表後來的局麵將不可收拾。
回顧偉人的夏季戰役就這樣結束了,剛開始是一場驚人的勝利。可是,托布魯克失陷之後,大英帝國的巨大潛力又開始發生作用了,對我們來說,攻占阿拉曼乃至於整個蘇伊士運河地區,其機會都是稍縱即逝。可是當我們正在疲兵久戰的時候,英國人卻能夠把他們那些已經被打垮的部隊撤出前線加以整補,並把裝備完整和戰鬥力十足的生力軍調到戰場上接防。我們的部隊卻必須不斷地戰鬥,所以他們的人數越打越少,戰死、負傷和患病的數字日益增加。一次又一次,都是同一個營坐上俘獲的車輛,衝到敵人的防線前麵,然後跳下車來,就在沙地上向敵人進行衝鋒。一次又一次,都是同一個駕駛兵把戰車開進戰場,同一位炮手,把火炮拖入陣地,在這幾個星期當中,無論軍官和士兵的行為,都已經超過了人類忍耐力的極限。
我對我的部隊曾經有極嚴苛的要求,無論是士兵或軍官,甚至是我自己都不例外。我知道在托布魯克失守和英軍第八集 團軍被擊潰之後,在整個非洲戰爭中實在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此時通到亞歷山大港的道路已經門戶大開,幾乎沒有敵人防守,我和我的幕僚們都認為若是放過了這個絕佳機會,我們就是天字第一號大笨蛋。但我們的補給來源枯竭了——這是在歐陸上的補給當局太懶惰無能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