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親愛的露:過去這兩天特別熱鬧,也相當成功。你在國防部公報上應該已看過一切發展的詳情了。這次作戰可能還要拖兩個星期,我真希望已經脫離了危險期。


    在6月6日[編者註:這一天是隆美爾夫人的生日。]的激烈戰車會戰中,我心裏一直在想念著你,並且希望我從非洲所發出的賀電,能夠在那一天準時到達。


    1942牟6月8日6月9日,我又從非洲軍裏抽出一個戰鬥群,支援對比爾哈基姆的攻擊。從一清早起,我們的步兵就一波接一波地沖向敵人防線。大約中午的時候,第九十輕裝師也從南麵加入了戰鬥,法軍死戰到底,我軍暴露在他們的強大火力之下,犧牲慘重。不過到了那天夜裏8點鍾的時候,他們攻到了距離裏多塔隻有220碼的地方。


    這個階段,我們和凱塞林之間又發生好幾次衝突。他認為我們進攻速度遲緩,對我們有過惡意的批評。最令他不開心的,是空軍在比爾哈基姆的作戰損失慘重(曾經有一天,英國空軍擊落約40架俯衝轟炸機)。他堅決主張集中我們所有的裝甲兵力,以便向法軍發動一次猛烈的攻擊。這全是胡說八道,因為麵對敵人的掩護火力,把戰車開入雷區,那無異於自殺。假使我們這樣做,李特奇在其他的戰線上也絕不會袖手旁觀的。所以若是如此輕舉妄動,則結果必然會全軍覆沒。


    第二天(6月10日),非洲軍的一個戰鬥群,在巴德上校(col.baade)指揮之下,終於在比爾哈基姆的北麵突破了敵軍的主陣地。在這一次突破之後,比爾哈基姆是再不可能守下去了。


    圖13加紮拉的攻擊(第三階段,1942年5月)可是法國人並不肯束手就擒,盡管我們的戒備很森嚴,大部分的法軍在凱尼格將軍的英勇領導下,還是趁著黑夜向西突圍而出,和英軍第七摩托化旅會合在一起。後來我們才發現我軍並沒有徹底執行合圍的命令,所以才有此失誤。不過這也足以證明,無論情況多麽悲傷絕望,一個意誌堅定的指揮官,還是有辦法死裏求活的。


    6月11日清晨,第九十輕裝師開始進占比爾哈基姆。差不多有500名法軍戰俘落入我們手裏,大多數都已身負重傷。那天上午,我親自去視察這個要塞,不禁感慨萬千。這是我在非洲沙漠中的頭號苦戰。


    現在我們的兵力又自由了。盡管英軍在烏裏布、法軍在比爾哈基姆都曾經有過極英勇的表現,可是假使李特奇認為這種零碎的戰鬥就能耗盡我軍的實力,那他就大錯而特錯了。固然我們損失慘重,但還不足以與英軍相比擬,因為在據點裏,由於飲水和彈藥缺乏,我們曾經逼迫許多英軍屈服投降。專以心理的因素而論,坐視整個的單位被敵人吃掉,實在是一個極大的錯誤。固然有時為了其他方麵的利益,不得不命令某一個部隊從事“打到底”的抵抗,可是在做這種決定的時候,必須考慮再三。因為指揮官的信心攸關士氣,而這種辦法將嚴重打擊此種信念。士兵對長官的命令,可能不會再那樣死心踏地地服從,因為他們害怕在危急的關頭,長官會把他們犧牲掉。


    6月11日下午,我命令全軍從比爾哈基姆向北進發。那天夜裏,第十五裝甲師和第九十輕裝師,連同第三和第三十三偵察營,全在我指揮之下,到達在阿代姆南麵和西南麵6到10英裏的地區。為了解救這個危險,李特奇把英軍第二裝甲旅從艾克羅馬以南某一點,調到了比爾裏伐(birleia)附近。我軍與英軍裝甲兵力發生了激烈的戰鬥,終於在6月12日的正午以前,攻占了阿代姆附近和卡普佐小徑以南地區,阿代姆本身也為第九十輕裝師占領。英國人損失了相當數量的戰車,並留下400名俘虜,而印軍第二十九旅仍在阿代姆“盒子”中頑強抵抗。


    12日上午,第二十一裝甲師的一個戰鬥群開始向東挺進。於是英軍的裝甲兵力被夾在兩個德國裝甲師中間,徹底喪失了行動自由,主動權完全操在了我們手裏。這個地區本已經太狹窄了,可是李特奇卻又從加紮拉防線中把第三十二戰車旅抽出來用在這裏。


    上午,我帶著我的警衛營到達阿代姆東南麵的山脊上,觀察第九十輕裝師和印軍之間的戰鬥。下午,我到達第十五裝甲師的師部,和他們一起向西進攻。黃昏的時候,我們遭到我方俯衝轟炸機的轟炸。它們是被英國的戰鬥機追得落荒而逃,為了想加速逃走便拋棄了炸彈,結果丟到了自己部隊的頭上。


    第二天(6月13日)我還是和非洲軍在一起,它的第十五裝甲師正在向西麵肅清那個大斜坡地帶,而意軍的阿裏埃特師和特裏埃斯特師,也正在壓迫敵人退入卡普佐小徑以北的地區。黃昏的時候,第二十一裝甲師也開始行動了,在一場猛烈的沙暴中向東挺進,有時能見度簡直接近零。對於英軍的戰車,我們展開一場大“屠殺”。現在他們所剩下的戰車可能隻有120輛左右,而且是一輛又一輛地被擊毀在戰場上。


    往後這一兩天之內,我想率領我的全部摩托化兵力,一口氣衝到海岸。從加紮拉防線撤回的英軍,現在正沿著海岸的公路向東移動。我們準備從西麵去攔截他們,並加以擊毀。凱塞林的飛機早已飛在他們縱隊的頭上,而巴爾比亞大道已經是一片火海。


    很明顯,在明後兩天當中會有最激烈的戰鬥發生,因為英軍似乎決心死守艾克羅馬,以便給從加紮拉防線上退出的部隊留出一條暢通的退路。為了堅守艾克羅馬,李特奇似乎不惜拚上他最後一輛戰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隆美爾戰時文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英]李德·哈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英]李德·哈特並收藏隆美爾戰時文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