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親愛的露:戰鬥仍持續著,不過態勢已經對我們有利,不再那麽傷腦筋了。我相信我們一定可以達到目標。
1942年6月3日我們可以感覺到一定有什麽事變正在醞釀。很明顯,英軍不久就會發動一次攻擊,其對象不是我們裝甲兵力在北麵所據守的防線,就是我們在南麵圍攻比爾哈基姆的部隊。(當時英國方麵,奧欽烈克擔心隆美爾利用這段空當來恢復元氣,因而主張利用裝甲兵力對德軍的補給線發動一次反攻。可是李特奇卻畏縮不前。他主張要保留足夠的裝甲兵力來保護自己的後方,因此沒有足夠的兵力對隆美爾的後方發動攻擊——事實上此時英軍仍有400輛戰車,而德軍隻剩130輛,外加意軍沒多大用處的100輛,李特奇隻想對敵人的突出地區作直接攻擊。這樣隻是徒然把他們的優勢裝甲兵力消耗光,最後不免慘敗。)在6月4-5日之間的夜裏,我們把第十五裝甲師移到比爾艾哈馬特以南的位置,從那裏我們可以針對英軍可能的攻擊方向——無論是東北或東南——予以反擊。到了6月5日上午,這一著棋的重要性就顯出來了。
那一天清晨6點以前,經過了一個鍾頭的猛烈炮擊之後,英軍第二和第二十二兩個裝甲旅,連同印軍第十旅和第二○一近衛旅的兵力,開始向意軍阿裏埃特師進攻。為了牽製我軍的兵力,他們又向第二十一裝甲師的地區——它位於阿裏埃特師的北麵——施放煙幕,並猛烈炮擊。不久以後,英軍第四裝甲旅和第四十二戰車團也朝那兒進攻,以達到分裂我軍的目的。
圖12加紮拉的攻擊(第二階段,1942年5月)在這裏隆美爾有幾點錯誤。從東麵發動的最初攻勢是由印軍第十步兵旅來擔負的,當它攻占了艾斯拉山脊(aghridge)之後,第二十二裝甲旅才通過它,繼續向前進攻,後麵接著第九步兵旅,不久他們就遭遇到了困難。從北麵所發動的向心攻擊是由第三十二戰車旅(包括第七和第四十二兩個戰車團)和第六十九步兵旅的一部分兵力所擔負。這個攻擊也失敗了。一直到最後的階段,第二和第四兩個裝甲旅才開始參加戰鬥,其目的是想挽回這個殘局。他們的攻勢還是勞而無功,沒能把孤立被圍的印軍第十步兵旅,連同支援它的四團炮兵給救出來。
所以英軍攻勢的零碎程度甚至比隆美爾所想像的還要糟。關於這一次攻勢的後果,奧欽烈克曾經說:“這次不成功的反擊可能就是整個會戰的轉折點。”
在英軍的重壓之下——他們在這個地區中的兵力要比我們強過數倍以上——阿裏埃特師遂向軍團炮兵線退卻,接著在集中炮火的阻擊之下,英軍的攻勢停頓了下來。此時,為了減輕意軍的壓力,第十五裝甲師的第八戰車團開始向比爾艾塔馬爾(bireltamar)進攻。
當本軍團的北麵側翼穩住之後,就開始以這些位置為起點實行反攻。吳爾茲戰鬥群batgroupwolz)本是軍團總預備隊,部署在比爾哈基姆東北麵6英裏的地方,現在就在我的指揮之下,向“武士橋”的英軍後方深入攻擊。第十五裝甲師則從我們的左麵進入戰鬥。它的任務是從南麵包抄英國人。不久,我們戰車上的火炮就可以從三個方向向敵人射擊。到黃昏時,已有50多輛英軍戰車在戰場上被擊毀了。
第二天上午大約6點鍾的時候,本來被英軍牽製住的第二十一裝甲師主力,已開始向東麵進攻了。在這種激烈的戰車會戰之中,英軍終於不支了。吳爾茲戰鬥群已經封鎖住了西麵的恩弗爾拜小徑(trighenverbei),並向英軍發動攻擊。敵人趁黑夜撤回了比爾艾哈馬特。
這一次,軸心國部隊打得十分精彩。英軍在三麵壓力之下,遭受到嚴重的損失。在6月5、6兩日當中,有4000多名英軍進入了我方的俘虜營——主要是第二○一近衛旅和印軍第十旅的部隊。新到的印軍第十旅已經完全被打垮了。
這一次的失敗使敵人的攻擊力量損失相當大。一切不出我所預料,英軍指揮官既沒有使用在加紮拉防線中的兩個師來威脅第二十一裝甲師,也沒有動用南非第二師的任何單位。在這種具有決定性的時機中,他們本應該集中他們一切的兵力。可是英軍反其道而行之,他們雖在總數上占優勢,但卻不曾把優勢的力量集中在決定點上,所以才被我軍各個擊破。
英軍失敗之後,我們預料他們不再有力量突破我們對比爾哈基姆的圍攻,便希望可以安然地攻占這個據點。
在一度平靜無事之後,6月6日的11點鍾,第九十輕裝師又向凱尼格將軍(gen.koenig)的部隊繼續進攻。攻擊的矛頭進到裏多塔(ridotta,沙漠中的一個小要塞)前麵一英裏的地方,然後又停頓不前了。不過對於比爾哈基姆的“套索”拉得更緊了。英軍第七摩托化旅為了解圍,曾經向第九十輕裝師實行微弱的攻擊,但被擊退。
那一天夜裏(6、7日之間),第九十輕裝師在雷區中已經掃開了幾條通路,在黑暗掩護之下,攻擊部隊推進到了可以衝鋒的距離。吳爾茲戰鬥群奉命支援這個攻擊。6月7日的上午,在炮兵和空軍的猛烈炸射之後,步兵直接向法軍陣地衝鋒。盡管他們十分英勇,這次攻擊還是被敵人的火力逼退了。隻在北麵有少數地點被滲透。法國守軍與外界的聯繫此時已完全切斷了,而仍能如此苦戰不屈,實在是可欽可佩。
1942年6月3日我們可以感覺到一定有什麽事變正在醞釀。很明顯,英軍不久就會發動一次攻擊,其對象不是我們裝甲兵力在北麵所據守的防線,就是我們在南麵圍攻比爾哈基姆的部隊。(當時英國方麵,奧欽烈克擔心隆美爾利用這段空當來恢復元氣,因而主張利用裝甲兵力對德軍的補給線發動一次反攻。可是李特奇卻畏縮不前。他主張要保留足夠的裝甲兵力來保護自己的後方,因此沒有足夠的兵力對隆美爾的後方發動攻擊——事實上此時英軍仍有400輛戰車,而德軍隻剩130輛,外加意軍沒多大用處的100輛,李特奇隻想對敵人的突出地區作直接攻擊。這樣隻是徒然把他們的優勢裝甲兵力消耗光,最後不免慘敗。)在6月4-5日之間的夜裏,我們把第十五裝甲師移到比爾艾哈馬特以南的位置,從那裏我們可以針對英軍可能的攻擊方向——無論是東北或東南——予以反擊。到了6月5日上午,這一著棋的重要性就顯出來了。
那一天清晨6點以前,經過了一個鍾頭的猛烈炮擊之後,英軍第二和第二十二兩個裝甲旅,連同印軍第十旅和第二○一近衛旅的兵力,開始向意軍阿裏埃特師進攻。為了牽製我軍的兵力,他們又向第二十一裝甲師的地區——它位於阿裏埃特師的北麵——施放煙幕,並猛烈炮擊。不久以後,英軍第四裝甲旅和第四十二戰車團也朝那兒進攻,以達到分裂我軍的目的。
圖12加紮拉的攻擊(第二階段,1942年5月)在這裏隆美爾有幾點錯誤。從東麵發動的最初攻勢是由印軍第十步兵旅來擔負的,當它攻占了艾斯拉山脊(aghridge)之後,第二十二裝甲旅才通過它,繼續向前進攻,後麵接著第九步兵旅,不久他們就遭遇到了困難。從北麵所發動的向心攻擊是由第三十二戰車旅(包括第七和第四十二兩個戰車團)和第六十九步兵旅的一部分兵力所擔負。這個攻擊也失敗了。一直到最後的階段,第二和第四兩個裝甲旅才開始參加戰鬥,其目的是想挽回這個殘局。他們的攻勢還是勞而無功,沒能把孤立被圍的印軍第十步兵旅,連同支援它的四團炮兵給救出來。
所以英軍攻勢的零碎程度甚至比隆美爾所想像的還要糟。關於這一次攻勢的後果,奧欽烈克曾經說:“這次不成功的反擊可能就是整個會戰的轉折點。”
在英軍的重壓之下——他們在這個地區中的兵力要比我們強過數倍以上——阿裏埃特師遂向軍團炮兵線退卻,接著在集中炮火的阻擊之下,英軍的攻勢停頓了下來。此時,為了減輕意軍的壓力,第十五裝甲師的第八戰車團開始向比爾艾塔馬爾(bireltamar)進攻。
當本軍團的北麵側翼穩住之後,就開始以這些位置為起點實行反攻。吳爾茲戰鬥群batgroupwolz)本是軍團總預備隊,部署在比爾哈基姆東北麵6英裏的地方,現在就在我的指揮之下,向“武士橋”的英軍後方深入攻擊。第十五裝甲師則從我們的左麵進入戰鬥。它的任務是從南麵包抄英國人。不久,我們戰車上的火炮就可以從三個方向向敵人射擊。到黃昏時,已有50多輛英軍戰車在戰場上被擊毀了。
第二天上午大約6點鍾的時候,本來被英軍牽製住的第二十一裝甲師主力,已開始向東麵進攻了。在這種激烈的戰車會戰之中,英軍終於不支了。吳爾茲戰鬥群已經封鎖住了西麵的恩弗爾拜小徑(trighenverbei),並向英軍發動攻擊。敵人趁黑夜撤回了比爾艾哈馬特。
這一次,軸心國部隊打得十分精彩。英軍在三麵壓力之下,遭受到嚴重的損失。在6月5、6兩日當中,有4000多名英軍進入了我方的俘虜營——主要是第二○一近衛旅和印軍第十旅的部隊。新到的印軍第十旅已經完全被打垮了。
這一次的失敗使敵人的攻擊力量損失相當大。一切不出我所預料,英軍指揮官既沒有使用在加紮拉防線中的兩個師來威脅第二十一裝甲師,也沒有動用南非第二師的任何單位。在這種具有決定性的時機中,他們本應該集中他們一切的兵力。可是英軍反其道而行之,他們雖在總數上占優勢,但卻不曾把優勢的力量集中在決定點上,所以才被我軍各個擊破。
英軍失敗之後,我們預料他們不再有力量突破我們對比爾哈基姆的圍攻,便希望可以安然地攻占這個據點。
在一度平靜無事之後,6月6日的11點鍾,第九十輕裝師又向凱尼格將軍(gen.koenig)的部隊繼續進攻。攻擊的矛頭進到裏多塔(ridotta,沙漠中的一個小要塞)前麵一英裏的地方,然後又停頓不前了。不過對於比爾哈基姆的“套索”拉得更緊了。英軍第七摩托化旅為了解圍,曾經向第九十輕裝師實行微弱的攻擊,但被擊退。
那一天夜裏(6、7日之間),第九十輕裝師在雷區中已經掃開了幾條通路,在黑暗掩護之下,攻擊部隊推進到了可以衝鋒的距離。吳爾茲戰鬥群奉命支援這個攻擊。6月7日的上午,在炮兵和空軍的猛烈炸射之後,步兵直接向法軍陣地衝鋒。盡管他們十分英勇,這次攻擊還是被敵人的火力逼退了。隻在北麵有少數地點被滲透。法國守軍與外界的聯繫此時已完全切斷了,而仍能如此苦戰不屈,實在是可欽可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