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次會戰之後,我曾看到英國著名軍事評論家李德哈特的一篇文章,他認為英軍在非洲戰役中所犯的最大錯誤,就是英軍將領始終擺脫不了步兵戰爭的思想。對此我也有同感。英軍的指揮官並沒有從1941年到1942年的失敗中學到新的教訓。
當一個國家的軍官團已經發展成形且具有悠久的傳統之後,它的典型特徵就是不肯再接受新的思想和發明。因為這個緣故,普魯士的軍隊才會被拿破崙擊敗。在這次大戰中這種情形更為明顯:在德國也和在英國一樣,有許多軍人的頭腦都已經僵化了,對現實缺乏適應能力。他們製定了一整套軍事思想,連細微末節都規定得非常仔細,認為這是一切軍事智慧的最高權威。任何新的思想隻有在符合他們的標準時,才會被接受。任何在這些標準以外的東西,都被他們當作是一種“賭博”;即令是成功了,也認為這不過是偶然的幸運而已。由這種態度所產生的主觀偏見,其後果真是糟不可言。
在軍事倫理學方麵,一個光榮的傳統很重要,但是就軍事指揮方麵而論,這卻是一個極大的包袱。現今指揮官的職責要時常注意利用新的技術,改革舊有的技術;並能針對著此時此地的現實條件,隨時調整他的戰爭思想。假使環境需要,也應該能使他的思想,從裏到外徹底改變。
我認為我的對手李特奇將軍,正和其他許多舊派將軍一樣,對於這種全麵化的摩托化戰爭,以及沙漠戰場上的特殊地形,都沒有充分的了解,所以盡管他們的計劃準備得很周詳,結果還是不免鑄成大錯。
圖11加紮拉的攻擊(第一階段,1942年5月)最親愛的露:當你接到這封信的時候,應該早已從公報上知道了這裏的情形。今天我們將展開一次決定性的攻擊。工作很艱巨,但我相信我的軍隊可以獲勝。因為他們每個人都明了這次會戰的意義。我對於我自己的要求,總是和我對於我的官兵的要求一樣嚴格。我的心總是在你身旁,尤其是在這個具有決定性的關鍵時刻。
1942年5月26日5月26日14點鍾,在炮兵準備射擊之後,義大利步兵在克魯威爾將軍指揮之下,開始朝加紮拉的英軍防線發動正麵的攻擊。為了使英軍誤信我方的主攻方向在這裏,並且吸引他們的裝甲兵力,我曾抽調了兩個戰車團(德意各一)加入這一方麵的攻勢。到了夜裏,這兩個戰車團馬上撤回,仍然歸回原有建製。英軍在加紮拉防線的前哨陣地幾乎沒做什麽抵抗,即撤回他們的主陣地。
此時,我們的打擊兵團(非洲軍、第九十輕裝師、義大利第二十軍)已經集中在指定集中地區之內。他們中的一部分擺出向意軍進攻地區增援的樣子,等到被英軍偵察機發現後再盡速趕回。20點30分,在我的命令下,1萬輛各型車輛開始行動。我帶著我的幕僚,也加入了非洲軍的縱隊,在月光下走向這個偉大的裝甲戰場。在老遠的天邊,偶爾有一兩顆照明彈在空中發亮,那可能是德國的空軍想探清比爾哈基姆的位置。我緊張地等待著天明的到來。敵人會怎樣?他們採取了何種行動?這些問題一直在我的腦海中盤旋著,但隻有天亮之後才能證實。
天亮後一兩個小時之內,裝甲軍團中的各部隊紛紛報告已經到達了他們的目的地。第九十輕裝師報告說,早在上午10點鍾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到達了阿代姆。這個地區被英軍當作補給中心,所以有大量的物資都已落人他們手裏。差不多中午的時候,英軍才開始有反應,於是激烈的戰鬥就此展開。
此時,非洲軍的戰車部隊在比爾艾哈馬特(birelharmat)東南麵約6英裏的地方,與英軍第四裝甲旅及印軍第三摩托化旅展開了激烈的遭遇戰。很不幸,我們的裝甲單位又是在沒有炮兵火力支援之下,即開始倉促應戰——我曾經一再提醒他們,一定要等到炮兵開火之後,才可以接戰。同時,新型的格蘭特戰車也在這裏第一次出場,這對於我們也是一個極不利的因素。最後,我們雖然受了很重大的損失,結果還是把英軍逐退到艾阿布德小徑為止。不過不久英軍又開始反攻了。
在這個沙漠平原上,戰鬥一直延續到夜間,最後非洲軍的主力已經衝到了艾克羅馬以南和西南麵大約8英裏遠的地方,不幸的是,多數的卡車縱隊都已經和戰車單位分開了,一部分的步兵也沒有跟上。在我隨身的幕僚方麵,彼此也都喪失了聯絡。我的作戰處長魏斯特伐中校,帶著一些通信車已經衝到了非洲軍的所在地,而我自己帶著其他的軍團部幕僚前進,天黑的時候,還在比爾艾哈馬特東北約兩英裏的地方。途中我們曾碰到了一個英軍的炮兵連,他們可能是要從比爾哈基姆開往托布魯克去。雖然我們一行人並沒有太大的戰鬥能力,但還是向正在行動中的英軍實行攻擊,並且把他們包圍住了。他們似乎是完全為我們的奇襲嚇住了。
回顧第一天的戰鬥,很明顯我們想要把加紮拉防線後的英軍全部消滅的企圖已經失敗。向海岸的進攻也失敗了,我們也沒有能夠把英軍第五十師和南非第一師與第八集 團軍之間的聯繫切斷,主要原因是我們把英軍裝甲師的兵力估計得太低了。尤其是美式戰車更使我們難於應付。現在我們全軍麵對著一個優勢的敵人,局勢已經岌岌可危了。
我不否認在那一天夜間,我非常煩惱。我們的戰車損失慘重,這對會戰而言真不是一個好的開始——在這一天之內,德軍戰車的損失已經超過了三分之一。在克勒曼將軍(gen.kleeman)指揮之下的第九十輕裝師和非洲軍之間,處於非常危險的地位。英軍的摩托化部隊就從這個缺口沖了過來,隨時獵取那些與主力喪失了聯繫的運輸縱隊。而這些縱隊卻正是我們生命的寄託。
當一個國家的軍官團已經發展成形且具有悠久的傳統之後,它的典型特徵就是不肯再接受新的思想和發明。因為這個緣故,普魯士的軍隊才會被拿破崙擊敗。在這次大戰中這種情形更為明顯:在德國也和在英國一樣,有許多軍人的頭腦都已經僵化了,對現實缺乏適應能力。他們製定了一整套軍事思想,連細微末節都規定得非常仔細,認為這是一切軍事智慧的最高權威。任何新的思想隻有在符合他們的標準時,才會被接受。任何在這些標準以外的東西,都被他們當作是一種“賭博”;即令是成功了,也認為這不過是偶然的幸運而已。由這種態度所產生的主觀偏見,其後果真是糟不可言。
在軍事倫理學方麵,一個光榮的傳統很重要,但是就軍事指揮方麵而論,這卻是一個極大的包袱。現今指揮官的職責要時常注意利用新的技術,改革舊有的技術;並能針對著此時此地的現實條件,隨時調整他的戰爭思想。假使環境需要,也應該能使他的思想,從裏到外徹底改變。
我認為我的對手李特奇將軍,正和其他許多舊派將軍一樣,對於這種全麵化的摩托化戰爭,以及沙漠戰場上的特殊地形,都沒有充分的了解,所以盡管他們的計劃準備得很周詳,結果還是不免鑄成大錯。
圖11加紮拉的攻擊(第一階段,1942年5月)最親愛的露:當你接到這封信的時候,應該早已從公報上知道了這裏的情形。今天我們將展開一次決定性的攻擊。工作很艱巨,但我相信我的軍隊可以獲勝。因為他們每個人都明了這次會戰的意義。我對於我自己的要求,總是和我對於我的官兵的要求一樣嚴格。我的心總是在你身旁,尤其是在這個具有決定性的關鍵時刻。
1942年5月26日5月26日14點鍾,在炮兵準備射擊之後,義大利步兵在克魯威爾將軍指揮之下,開始朝加紮拉的英軍防線發動正麵的攻擊。為了使英軍誤信我方的主攻方向在這裏,並且吸引他們的裝甲兵力,我曾抽調了兩個戰車團(德意各一)加入這一方麵的攻勢。到了夜裏,這兩個戰車團馬上撤回,仍然歸回原有建製。英軍在加紮拉防線的前哨陣地幾乎沒做什麽抵抗,即撤回他們的主陣地。
此時,我們的打擊兵團(非洲軍、第九十輕裝師、義大利第二十軍)已經集中在指定集中地區之內。他們中的一部分擺出向意軍進攻地區增援的樣子,等到被英軍偵察機發現後再盡速趕回。20點30分,在我的命令下,1萬輛各型車輛開始行動。我帶著我的幕僚,也加入了非洲軍的縱隊,在月光下走向這個偉大的裝甲戰場。在老遠的天邊,偶爾有一兩顆照明彈在空中發亮,那可能是德國的空軍想探清比爾哈基姆的位置。我緊張地等待著天明的到來。敵人會怎樣?他們採取了何種行動?這些問題一直在我的腦海中盤旋著,但隻有天亮之後才能證實。
天亮後一兩個小時之內,裝甲軍團中的各部隊紛紛報告已經到達了他們的目的地。第九十輕裝師報告說,早在上午10點鍾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到達了阿代姆。這個地區被英軍當作補給中心,所以有大量的物資都已落人他們手裏。差不多中午的時候,英軍才開始有反應,於是激烈的戰鬥就此展開。
此時,非洲軍的戰車部隊在比爾艾哈馬特(birelharmat)東南麵約6英裏的地方,與英軍第四裝甲旅及印軍第三摩托化旅展開了激烈的遭遇戰。很不幸,我們的裝甲單位又是在沒有炮兵火力支援之下,即開始倉促應戰——我曾經一再提醒他們,一定要等到炮兵開火之後,才可以接戰。同時,新型的格蘭特戰車也在這裏第一次出場,這對於我們也是一個極不利的因素。最後,我們雖然受了很重大的損失,結果還是把英軍逐退到艾阿布德小徑為止。不過不久英軍又開始反攻了。
在這個沙漠平原上,戰鬥一直延續到夜間,最後非洲軍的主力已經衝到了艾克羅馬以南和西南麵大約8英裏遠的地方,不幸的是,多數的卡車縱隊都已經和戰車單位分開了,一部分的步兵也沒有跟上。在我隨身的幕僚方麵,彼此也都喪失了聯絡。我的作戰處長魏斯特伐中校,帶著一些通信車已經衝到了非洲軍的所在地,而我自己帶著其他的軍團部幕僚前進,天黑的時候,還在比爾艾哈馬特東北約兩英裏的地方。途中我們曾碰到了一個英軍的炮兵連,他們可能是要從比爾哈基姆開往托布魯克去。雖然我們一行人並沒有太大的戰鬥能力,但還是向正在行動中的英軍實行攻擊,並且把他們包圍住了。他們似乎是完全為我們的奇襲嚇住了。
回顧第一天的戰鬥,很明顯我們想要把加紮拉防線後的英軍全部消滅的企圖已經失敗。向海岸的進攻也失敗了,我們也沒有能夠把英軍第五十師和南非第一師與第八集 團軍之間的聯繫切斷,主要原因是我們把英軍裝甲師的兵力估計得太低了。尤其是美式戰車更使我們難於應付。現在我們全軍麵對著一個優勢的敵人,局勢已經岌岌可危了。
我不否認在那一天夜間,我非常煩惱。我們的戰車損失慘重,這對會戰而言真不是一個好的開始——在這一天之內,德軍戰車的損失已經超過了三分之一。在克勒曼將軍(gen.kleeman)指揮之下的第九十輕裝師和非洲軍之間,處於非常危險的地位。英軍的摩托化部隊就從這個缺口沖了過來,隨時獵取那些與主力喪失了聯繫的運輸縱隊。而這些縱隊卻正是我們生命的寄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