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裏可以看出:德國的將領不但擅長運用裝甲兵力發動攻擊,也擅長於阻擋敵人的裝甲攻勢。隆美爾是第一位在現代化戰爭中將“劍”和“盾”搭配使用的將軍,他證明了這種“攻守相配”的戰法對摩托機械化戰爭的價值。因為他對守勢的布置非常巧妙,所以對攻勢也有極大的助力——他讓敵人的“劍”在他的“盾”上麵磨鈍。
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維持前線上部隊的給養,因為巴爾比亞大道在托布魯克為英軍所切斷。所有在坎布特(gambut)以東部隊的補給都必須繞過要塞南麵,從沙漠中經過。而那條沙漠上的車路已破損不堪,令駕駛員非常頭痛。我曾經一再催促義大利當局修建一條便道,但是毫無結果。他們當然也知道道路的重要,不過卻不肯動手。
義大利人仍然把我們的補給物資運往的黎波裏,而不是班加西。的黎波裏距離前線在1000英裏以上。即使不打仗,每天也平均要運飲水、口糧等1500噸以上的物資到最前線去。由此可以想見我們的補給多麽的困難,對於這樣長的補給線更是吃不消。可是我們沒有監管地中海船運的權力,所以這種情形無法改善。
我們最大的煩惱是戰略形勢上的困難,因為我們一方麵要維持托布魯克的圍城戰,同時另一方麵又要準備應付英軍從埃及所發動的攻勢。假使能將英軍逐出托布魯克,那麽情勢就要好得多了。我們希望當德軍攻下克裏特島之後,空軍就可以切斷英國人對托布魯克的海上補給線,這樣敵人就無法再守下去了。但是那些從希臘和克裏特島撤回的飛機,卻不曾派到北非來。
我也曾要求把德國的潛艇和魚雷艇調往地中海,以打擊英國人的海運,因為義大利的海軍完全擔負不起這樣的任務。他們的潛艇——戰前的數量居世界第一位——充滿了技術上的缺點,所以在地中海的戰爭中從來沒有露過麵。他們的魚雷艇因為沒有良好的基地,也發揮不了作用。
有一天,德軍最高統帥部(okw)的高斯將軍(gen.gause),帶了大批的幕僚來到非洲視察,他的目的是要研究有無使用較大兵力進攻埃及的可能。當高斯和義大利當局討論過後,認為義大利人不會同意把更多的德軍開往北非,因為他們害怕我們會喧賓奪主。
最親愛的露:昨夜我收到了勃勞希契的命令,他把我狠狠修理了一頓,使我大有莫名其妙之感。我送回去的報告句句屬實,可很明顯跟他們想像的情形不大一樣。我想往後要盡量閉上嘴巴,報告愈簡單愈好。不過,昨晚我們有四分之三公升的巴伐利亞啤酒可喝,這使我們略感安慰。
前線上的情況頗為平靜,不過誰也預料不到是否這就是新攻勢以前的現象。
1941年5月26日波爾尼(vondemborne)[譯者註:隆美爾的參謀長。]明天會把這封信帶回去,所以我希望它能及早到你手中。okh(陸軍總司令部)對於我大開其炮——照我看是很不公平的——這似乎就是對我們過去成就的報酬。不過正和1940年的情形一樣,我不會忍著不說話,我已經寫了一封信給勃勞希契。
情況很平靜,而且有逐漸好轉的跡象。隻是熱得真難受,每天最熱的時候,最好能留在室內不要出門。
5月29日昨天這裏溫度高這華氏107度。太陽照射下的戰車熱到160度,燙得令人不敢伸手去摸。
我和okh的爭執還在持續中。他們可以完全信任我,或者不信任我。假使不信任我,就請他們早作決定。
6月2日波爾尼回來了,帶來了一些好消息。okh的人對我大發脾氣,因為我的報告也到這了okw(三軍統帥部)。我還沒有收到勃勞希契的回音。
6月11日
第七章 1941年的英軍夏季攻勢
塞盧姆之戰的評述英軍失敗之後,1941年的這一場夏季攻勢被他們自己宣稱為隻是一次“威力偵察”而已,英國人民幾乎都不知道它原來還有一個更有野心的目的——毀滅隆美爾的兵力,並在北非獲得一次空前的“決定性勝利”。它的代號是“戰斧”(battleaxe),即足以表明這個企圖。時間日漸迫近,韋維爾卻開始疑懼了,不僅是因為德軍第十五裝甲師已經到齊,而且還更有其他戰術性的理由。5月28日,在某一件報告上麵,他說:“我們的步兵戰車在沙漠戰場上行進得太慢了,在敵人強大戰防炮火力之下,將會受到相當的損失。我們的巡航式戰車在動力和速度兩方麵,都不比德國中型戰車占優勢。”不過他還是希望能夠把敵軍逐出托布魯克以西的地區。
這一次攻勢由貝裏斯福德-皮爾斯將軍(gen,berosford-peirse)指揮,使用的兵力為第七裝甲師、印軍第四師和第二十二近衛旅。關於戰車的數字,英國方麵的報告也不一致——從170輛到250輛不等。據隆美爾說,德軍第十五裝甲師一共有80輛戰車來迎擊英軍的攻勢,不過他們卻另外還有第五輕裝師的戰車供增援之用。其他的德軍記錄一共有150輛。其中隻有95輛是3和4型。義大利戰車並未參加作戰。
6月初,有種種的徵候表明:這個月中旬,英軍會對我們的塞盧姆防線發動一次主要的攻勢,有兩師英軍集中在麵對著第十五裝甲師的位置。此時該師的主力已經調到塞盧姆-拜爾迪-哈爾法亞地區,不過其步兵旅則仍據守拉斯艾馬道爾的戰線。第五輕裝師的主力則當作預備隊,集中在托布魯克以南。
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維持前線上部隊的給養,因為巴爾比亞大道在托布魯克為英軍所切斷。所有在坎布特(gambut)以東部隊的補給都必須繞過要塞南麵,從沙漠中經過。而那條沙漠上的車路已破損不堪,令駕駛員非常頭痛。我曾經一再催促義大利當局修建一條便道,但是毫無結果。他們當然也知道道路的重要,不過卻不肯動手。
義大利人仍然把我們的補給物資運往的黎波裏,而不是班加西。的黎波裏距離前線在1000英裏以上。即使不打仗,每天也平均要運飲水、口糧等1500噸以上的物資到最前線去。由此可以想見我們的補給多麽的困難,對於這樣長的補給線更是吃不消。可是我們沒有監管地中海船運的權力,所以這種情形無法改善。
我們最大的煩惱是戰略形勢上的困難,因為我們一方麵要維持托布魯克的圍城戰,同時另一方麵又要準備應付英軍從埃及所發動的攻勢。假使能將英軍逐出托布魯克,那麽情勢就要好得多了。我們希望當德軍攻下克裏特島之後,空軍就可以切斷英國人對托布魯克的海上補給線,這樣敵人就無法再守下去了。但是那些從希臘和克裏特島撤回的飛機,卻不曾派到北非來。
我也曾要求把德國的潛艇和魚雷艇調往地中海,以打擊英國人的海運,因為義大利的海軍完全擔負不起這樣的任務。他們的潛艇——戰前的數量居世界第一位——充滿了技術上的缺點,所以在地中海的戰爭中從來沒有露過麵。他們的魚雷艇因為沒有良好的基地,也發揮不了作用。
有一天,德軍最高統帥部(okw)的高斯將軍(gen.gause),帶了大批的幕僚來到非洲視察,他的目的是要研究有無使用較大兵力進攻埃及的可能。當高斯和義大利當局討論過後,認為義大利人不會同意把更多的德軍開往北非,因為他們害怕我們會喧賓奪主。
最親愛的露:昨夜我收到了勃勞希契的命令,他把我狠狠修理了一頓,使我大有莫名其妙之感。我送回去的報告句句屬實,可很明顯跟他們想像的情形不大一樣。我想往後要盡量閉上嘴巴,報告愈簡單愈好。不過,昨晚我們有四分之三公升的巴伐利亞啤酒可喝,這使我們略感安慰。
前線上的情況頗為平靜,不過誰也預料不到是否這就是新攻勢以前的現象。
1941年5月26日波爾尼(vondemborne)[譯者註:隆美爾的參謀長。]明天會把這封信帶回去,所以我希望它能及早到你手中。okh(陸軍總司令部)對於我大開其炮——照我看是很不公平的——這似乎就是對我們過去成就的報酬。不過正和1940年的情形一樣,我不會忍著不說話,我已經寫了一封信給勃勞希契。
情況很平靜,而且有逐漸好轉的跡象。隻是熱得真難受,每天最熱的時候,最好能留在室內不要出門。
5月29日昨天這裏溫度高這華氏107度。太陽照射下的戰車熱到160度,燙得令人不敢伸手去摸。
我和okh的爭執還在持續中。他們可以完全信任我,或者不信任我。假使不信任我,就請他們早作決定。
6月2日波爾尼回來了,帶來了一些好消息。okh的人對我大發脾氣,因為我的報告也到這了okw(三軍統帥部)。我還沒有收到勃勞希契的回音。
6月11日
第七章 1941年的英軍夏季攻勢
塞盧姆之戰的評述英軍失敗之後,1941年的這一場夏季攻勢被他們自己宣稱為隻是一次“威力偵察”而已,英國人民幾乎都不知道它原來還有一個更有野心的目的——毀滅隆美爾的兵力,並在北非獲得一次空前的“決定性勝利”。它的代號是“戰斧”(battleaxe),即足以表明這個企圖。時間日漸迫近,韋維爾卻開始疑懼了,不僅是因為德軍第十五裝甲師已經到齊,而且還更有其他戰術性的理由。5月28日,在某一件報告上麵,他說:“我們的步兵戰車在沙漠戰場上行進得太慢了,在敵人強大戰防炮火力之下,將會受到相當的損失。我們的巡航式戰車在動力和速度兩方麵,都不比德國中型戰車占優勢。”不過他還是希望能夠把敵軍逐出托布魯克以西的地區。
這一次攻勢由貝裏斯福德-皮爾斯將軍(gen,berosford-peirse)指揮,使用的兵力為第七裝甲師、印軍第四師和第二十二近衛旅。關於戰車的數字,英國方麵的報告也不一致——從170輛到250輛不等。據隆美爾說,德軍第十五裝甲師一共有80輛戰車來迎擊英軍的攻勢,不過他們卻另外還有第五輕裝師的戰車供增援之用。其他的德軍記錄一共有150輛。其中隻有95輛是3和4型。義大利戰車並未參加作戰。
6月初,有種種的徵候表明:這個月中旬,英軍會對我們的塞盧姆防線發動一次主要的攻勢,有兩師英軍集中在麵對著第十五裝甲師的位置。此時該師的主力已經調到塞盧姆-拜爾迪-哈爾法亞地區,不過其步兵旅則仍據守拉斯艾馬道爾的戰線。第五輕裝師的主力則當作預備隊,集中在托布魯克以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