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遲敬德大聲叱罵著追進樹林。李元吉不得不扔下李世民,朝武德殿的方向拔腿飛奔。尉遲敬德很快追上去,一箭將他射殺。


    太子被殺的消息傳回東宮後,東宮將領馮翊、馮立頓時仰天長嘆:“我等豈能在太子生時受其恩,而在他死後逃其難呢?”遂與東宮將領薛萬徹、齊王府將領謝叔方率領東宮和齊王府精兵二千人,迅速殺向玄武門。


    大兵驟至,情勢危急,臂力過人的張公謹未及叫上左右,獨自一人關閉了沉重的宮門。


    負責防守玄武門的禁軍將領敬君弘準備挺身出戰,左右勸阻:“事情未見分曉,暫且靜觀其變,等大兵會集再出戰也為時不晚!”


    應該說,左右將士的擔心是有道理的。秦王雖然一舉除掉了太子和齊王,可接下來形勢會如何演變誰也無法預料,所以作壁上觀才是最安全的辦法。然而,對秦王忠心耿耿的敬君弘並未採納這個消極觀望的建議。他毫不猶豫地與中郎將呂世衡一起率部迎戰。可由於雙方兵力懸殊,一番血戰之後,敬、呂二將終因寡不敵眾而陣亡。


    馮立、薛萬徹等人繼續指揮軍隊猛攻玄武門,戰鬥極為激烈。薛萬徹見部下多有傷亡而宮門久攻不下,馬上和士兵們一起鼓譟著要轉攻秦王府。玄武門上的將士大為惶恐 秦王府的精銳都已傾巢出動了,現在守衛王府的那些老弱殘兵根本沒有防禦能力!


    第14章·玄武門之變2


    九 玄武門之變(4)


    作亂?你來這裏幹什麽?”


    盡管李淵努力要表現出一個天子應有的威嚴,可他分明聽見了自己聲音中的顫慄。


    “回稟皇上,太子和齊王叛變,秦王已率領軍隊將二人誅殺!惟恐驚動陛下,特意命臣前來護駕。”


    就像一聲晴天霹靂轟然在耳邊炸響,李淵感到了一陣劇烈的暈眩。他的身體搖搖欲倒,左右連忙上前攙扶。


    最可怕的事情還是發生了,長久以來的擔憂和疑懼終於變成了血淋淋的現實!


    李淵艱難地把目光從尉遲敬德的身上移開,把臉轉向那些宰執重臣,用一種近乎虛脫的聲音說:“沒料到今日終於發生這種事,諸賢卿認為該怎麽辦?”


    一向傾向於太子的裴寂比皇帝更加惶惑而茫然,張著嘴巴不知道該說什麽。而一向同情秦王的陳叔達和蕭瑀則斬釘截鐵地說:“建成和元吉當初就沒有參加起義,對於帝國的建立也沒有多大功勞,並且嫉妒秦王功高望重,所以才會共同策劃對秦王不利的陰謀。秦王今日既已將他們翦除,而且功蓋宇宙、天下歸心,陛下如果封他為太子,把朝政大權移交給他,便不會再有什麽事端了!”


    此時此刻,老皇帝還有別的選擇嗎?


    “你們說得對。”李淵喃喃地說,“這正是我的夙願。”


    此時,玄武門的兵戈尚未停息,禁軍、秦王衛隊與東宮、齊王府衛隊依然在鏖戰不止。尉遲敬德向高祖提出要求,請他頒布一道敕令,命各軍一律服從秦王指揮。


    李淵很清楚,這是秦王誅殺太子和齊王後必然要走的一步棋 第一步是兵權,第二步是儲君之權,而第三步,無疑就是皇權!


    這是一個奪嫡篡位者必然要上演的政變三部曲!


    然而,明知如此,李淵也隻能照辦。


    片刻後,侍中宇文士及從東上閣門飛馳出宮,一路高聲宣布皇帝敕令,那些仍在糾纏惡鬥的士兵們才陸陸續續放下了武器。為了進一步穩定局勢,李淵又命黃門侍郎裴矩前往東宮曉諭眾將士,惶惶不安的東宮人心才逐漸安定下來。


    政變當日,李建成的五個兒子和李元吉的五個兒子全部被斬首。


    李建成死時三十八歲,李元吉死時二十四歲,他們的兒子能有多大,可想而知。


    老皇帝李淵眼睜睜地看著十個孫子人頭落地,可他卻無能為力。


    最後,秦王的部將還想殺光太子和齊王的左右親信。尉遲敬德竭力反對:“一切罪惡,隻在兩個元兇!既然已經誅殺,就不能再擴大打擊麵,這樣無法使人心安定。”


    李世民採納了他的意見,於是屠殺行動宣告中止。


    同日,萬般無奈的高祖頒下詔書:“凶逆之罪,止於建成、元吉,其餘黨羽,概不追究;朝政事務一概交由秦王裁決!”


    六月五日,馮立和謝叔方主動投案,薛萬徹仍然在逃。李世民不斷宣傳他的寬大政策,薛萬徹才回到長安。李世民說:“這些人忠於他們的主人,是義士!”於是將他們無罪開釋。


    六月七日,李淵正式冊封李世民為太子,並下詔重申:“自今日起,無論軍事、政治及其一切大小政務,皆交由太子裁決之後再行奏報。”


    至此,李世民終於坐上了他夢寐以求的儲君之位。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八月初八,高祖李淵正式宣布傳位太子,退位為太上皇。八月初九,李世民在東宮顯德殿登基,是為唐太宗。


    從此,大唐帝國的歷史掀開了新的一頁。


    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時代之一 貞觀盛世 也從這一刻起掀開了帷幕。


    這嶄新的一頁是如此絢爛恢弘,以至於玄武門前那些殷紅的血跡很快就被新時代噴薄而出的萬丈光芒所遮掩。然而,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四日卻註定要成為李世民生命中永遠無法痊癒的傷口,也註定要成為李唐王朝記憶中永遠無法消解的隱痛。如果說李世民後來締造的整個貞觀偉業是一座輝映千古的豐碑,那麽它的基座無疑是一個荒草萋萋的墳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的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井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井壽並收藏唐朝的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