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個時候,北方邊境傳來戰報,稱東突厥數萬鐵騎正在圍攻烏城(今陝西定邊縣南)。李建成立刻奏請高祖,讓齊王李元吉取代秦王李世民出征,並要求徵調秦王府的尉遲敬德、程知節、段誌玄、秦叔寶等一幹驍將及精銳部隊,讓他們接受齊王李元吉的統一指揮。李淵全部照準。
太子和齊王已經圖窮匕見。
最後,太子李建成又製訂了一個除掉李世民的計劃。他對齊王說:“眼下你已經兼併了秦王的精兵猛將,手握數萬部眾。我準備和秦王在昆明池(唐長安城西南)設宴為你餞行,然後在餞行宴上命壯士將他擊殺,告訴父皇說是暴病而亡,父皇不相信也得相信。我自當命人遊說,讓他把朝政大權移交給我。即位之後,我自當立你為皇太弟。尉遲敬德等人既然已落入你的手中,最好在出征途中隨便找一個藉口將他們全部砍殺,看誰敢不服!”
如果李建成的這個計劃成功,那麽歷史上就沒有“玄武門之變”了,而是“昆明池之變”!
關鍵時刻,有個小人物改變了歷史的走向。
此人是李世民安插在東宮的一個臥底。他叫王晊,時任東宮的率更丞。
太子和齊王的計謀剛剛議定,王晊就趕到秦王府,將這個絕密情報告知了李世民。
李世民隨即將此事告訴了長孫無忌,頓時激起了眾人的強烈反應。在最短的時間內,秦王府的幕僚們全都齊集到了他的左右。人人摩拳擦掌,義憤填膺,力勸李世民動手。
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李世民終於下決心發動政變,武力奪嫡。
玄武門之變就此爆發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初一到初三,太白金星一連數日都出現在長安的上空。太史令(天文台長)傅奕趕緊入宮向李淵密奏,稱“太白見秦分,秦王當有天下!”(《資治通鑑》卷一九一)
高祖李淵大為震驚。倘若秦王真有天命,那要把太子置於何地?
極度不安的李淵隨即命秦王入宮,準備對他進行最後的警告,必要時也打算對他採取非常手段。不料,李世民卻反而呈上了一道密奏,指控太子和齊王淫亂後宮。李淵又驚又怒,宣布第二天早上讓三個兒子入宮對質。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四日淩晨,李世民親率長孫無忌、尉遲敬德、侯君集、張公謹、劉師立、公孫武達、獨孤彥雲、杜君綽、鄭仁泰、李孟嚐及數百名武士早早進入太極宮,伏兵於玄武門。
玄武門是太極宮的北正門,也是皇城禁軍的屯駐地,更是帝國政治中樞的命門。誰控製了玄武門,誰就能控製太極宮,進而控製長安、號令天下!
李世民棋先一著,很早就收買了駐守玄武門的禁軍將領常何、敬君弘、呂世衡等人。而李建成卻對此一無所知。
就在李世民伏兵玄武門的同時,後宮的張婕妤十萬火急地趕到東宮,把昨夜探知的秦王密奏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太子。太子立刻通知了齊王。齊王警覺地說:“應該立刻集結軍隊隨時待命,同時託疾不朝、靜觀其變。”
如果李建成聽從李元吉的建議,那麽李世民的政變就將徹底落空。可李建成太自信了,他以為秦王如今已是一隻被翦除了翅膀和利爪的蒼鷹,再也無力搏擊長空了。所以,太子對齊王露出了一個不以為
九 玄武門之變(3)
然的笑容,說:“衛戍部隊都已集結待命,我們大可以放心入朝,關注事態的進展。”
太子的自信和輕敵就此鑄成大錯。
太子和齊王走到臨湖殿的時候,李建成的心頭忽然生出一絲不祥的預感。因為周遭的一切太安靜了,靜得就像一座空山幽穀,讓人頭皮發麻、脊背生寒!李建成說不上這種怪異的寧靜意味著什麽,但是強烈的不祥之感還是像水上的漣漪一樣迅速在他的胸中彌散開來。
李建成不由自主地勒住了韁繩。
“恐怕有變!”他低低地對齊王說了一聲,然後迅速掉轉了馬頭。
可是,一切都已經來不及了
此刻,李世民忽然從玄武門中飛馳而出,大聲呼叫太子和齊王。
李元吉趕緊轉過身去,飛快地搭弓上箭。
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這個一向自詡勇武的大唐四皇子一連三次都沒能把手上的弓拉滿,結果三箭射出,都在距秦王一丈開外的地方頹然落地。與此同時,李建成正瘋狂地揮動馬鞭,帶著他的一小隊侍從頭也不回地朝東宮狂奔而去。
可是,李建成拍馬疾馳的速度顯然不會比李世民索命一箭的速度更快。
李世民穩穩地射出一箭。
空中劃過一聲尖銳的呼嘯。
然後,這淩厲的一箭就不偏不倚地從李建成的後背沒入,從前胸穿出。
李建成當場斃命。
看著眼前的一幕,李元吉頓時魂飛魄散。就在他愣神的瞬間,尉遲敬德已經率領七十多名騎兵緊隨李世民沖了過來。
騎兵飛快地射出幾箭,李元吉應聲墜馬。
李世民的坐騎在疾速的奔跑中忽然失去控製,竄進了斜刺的一片小樹林中。由於騎速太快,來不及勒住韁繩,整個人被樹枝掛了下來,重重地摔在地上,頓時動彈不得。
此時,負傷的李元吉突然衝到李世民麵前,奪下他的弓,猛然扼住了他的咽喉。
太子和齊王已經圖窮匕見。
最後,太子李建成又製訂了一個除掉李世民的計劃。他對齊王說:“眼下你已經兼併了秦王的精兵猛將,手握數萬部眾。我準備和秦王在昆明池(唐長安城西南)設宴為你餞行,然後在餞行宴上命壯士將他擊殺,告訴父皇說是暴病而亡,父皇不相信也得相信。我自當命人遊說,讓他把朝政大權移交給我。即位之後,我自當立你為皇太弟。尉遲敬德等人既然已落入你的手中,最好在出征途中隨便找一個藉口將他們全部砍殺,看誰敢不服!”
如果李建成的這個計劃成功,那麽歷史上就沒有“玄武門之變”了,而是“昆明池之變”!
關鍵時刻,有個小人物改變了歷史的走向。
此人是李世民安插在東宮的一個臥底。他叫王晊,時任東宮的率更丞。
太子和齊王的計謀剛剛議定,王晊就趕到秦王府,將這個絕密情報告知了李世民。
李世民隨即將此事告訴了長孫無忌,頓時激起了眾人的強烈反應。在最短的時間內,秦王府的幕僚們全都齊集到了他的左右。人人摩拳擦掌,義憤填膺,力勸李世民動手。
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李世民終於下決心發動政變,武力奪嫡。
玄武門之變就此爆發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初一到初三,太白金星一連數日都出現在長安的上空。太史令(天文台長)傅奕趕緊入宮向李淵密奏,稱“太白見秦分,秦王當有天下!”(《資治通鑑》卷一九一)
高祖李淵大為震驚。倘若秦王真有天命,那要把太子置於何地?
極度不安的李淵隨即命秦王入宮,準備對他進行最後的警告,必要時也打算對他採取非常手段。不料,李世民卻反而呈上了一道密奏,指控太子和齊王淫亂後宮。李淵又驚又怒,宣布第二天早上讓三個兒子入宮對質。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四日淩晨,李世民親率長孫無忌、尉遲敬德、侯君集、張公謹、劉師立、公孫武達、獨孤彥雲、杜君綽、鄭仁泰、李孟嚐及數百名武士早早進入太極宮,伏兵於玄武門。
玄武門是太極宮的北正門,也是皇城禁軍的屯駐地,更是帝國政治中樞的命門。誰控製了玄武門,誰就能控製太極宮,進而控製長安、號令天下!
李世民棋先一著,很早就收買了駐守玄武門的禁軍將領常何、敬君弘、呂世衡等人。而李建成卻對此一無所知。
就在李世民伏兵玄武門的同時,後宮的張婕妤十萬火急地趕到東宮,把昨夜探知的秦王密奏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太子。太子立刻通知了齊王。齊王警覺地說:“應該立刻集結軍隊隨時待命,同時託疾不朝、靜觀其變。”
如果李建成聽從李元吉的建議,那麽李世民的政變就將徹底落空。可李建成太自信了,他以為秦王如今已是一隻被翦除了翅膀和利爪的蒼鷹,再也無力搏擊長空了。所以,太子對齊王露出了一個不以為
九 玄武門之變(3)
然的笑容,說:“衛戍部隊都已集結待命,我們大可以放心入朝,關注事態的進展。”
太子的自信和輕敵就此鑄成大錯。
太子和齊王走到臨湖殿的時候,李建成的心頭忽然生出一絲不祥的預感。因為周遭的一切太安靜了,靜得就像一座空山幽穀,讓人頭皮發麻、脊背生寒!李建成說不上這種怪異的寧靜意味著什麽,但是強烈的不祥之感還是像水上的漣漪一樣迅速在他的胸中彌散開來。
李建成不由自主地勒住了韁繩。
“恐怕有變!”他低低地對齊王說了一聲,然後迅速掉轉了馬頭。
可是,一切都已經來不及了
此刻,李世民忽然從玄武門中飛馳而出,大聲呼叫太子和齊王。
李元吉趕緊轉過身去,飛快地搭弓上箭。
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這個一向自詡勇武的大唐四皇子一連三次都沒能把手上的弓拉滿,結果三箭射出,都在距秦王一丈開外的地方頹然落地。與此同時,李建成正瘋狂地揮動馬鞭,帶著他的一小隊侍從頭也不回地朝東宮狂奔而去。
可是,李建成拍馬疾馳的速度顯然不會比李世民索命一箭的速度更快。
李世民穩穩地射出一箭。
空中劃過一聲尖銳的呼嘯。
然後,這淩厲的一箭就不偏不倚地從李建成的後背沒入,從前胸穿出。
李建成當場斃命。
看著眼前的一幕,李元吉頓時魂飛魄散。就在他愣神的瞬間,尉遲敬德已經率領七十多名騎兵緊隨李世民沖了過來。
騎兵飛快地射出幾箭,李元吉應聲墜馬。
李世民的坐騎在疾速的奔跑中忽然失去控製,竄進了斜刺的一片小樹林中。由於騎速太快,來不及勒住韁繩,整個人被樹枝掛了下來,重重地摔在地上,頓時動彈不得。
此時,負傷的李元吉突然衝到李世民麵前,奪下他的弓,猛然扼住了他的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