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楊廣恰恰相反,李世民身上那種活潑強悍的尚武精神,那種質樸的、原生態的生命動能其實正是繼承了關隴集團的優秀傳統。在那個一切都要靠武力和實力說話的年代,李世民並不是從書本上學習那些大而無當的“先王之道”,而是從父母親的性格遺傳和言傳身教中養成了機智勇武的過人稟賦
二 李淵父子(2)
。《舊唐書·太宗本紀》中說:“太宗幼聰睿,玄鑒深遠,臨機果斷,不拘小節,時人莫能測也。”從李世民日後在歷史上的種種作為和表現來看,我們有理由認為,這並非修史者的溢美之辭。少年李世民的性格特點一方麵是繼承了鮮卑民族的尚武精神,另一方麵也與關隴集團那些成功者所共同具有的人格特徵正相契合。
同樣,作為關隴集團的後人和鮮卑母親的兒子,楊廣背叛了自己的傳統。
而李世民則繼承了前人的優秀品質,也無愧於他身上流淌的鮮卑血液。
誠如陳寅恪先生所言:“李唐一族之所以崛興,蓋取塞外野蠻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頹廢之軀,舊染既除,新機重啟,擴大恢張,故能別創空前之世局!”
我們可以說,麵對即將到來的那一場場群雄逐鹿和改朝換代的戰爭,以及一幕幕驚險而殘酷的政治博弈,這個機智果斷、驍勇強悍的年輕人早已做好了上場的準備,並且充分具備了角逐的資格。
大約在大業十年(公元614年),十六歲的李世民娶了隋右驍衛大將軍長孫晟的女兒。眾所周知,這個長孫家的女兒就是後來初唐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長孫皇後。她知書達理、深明大義,盡心輔佐而決不幹政,在李世民登基禦極、治理天下的過程中默默無聞地做出了很多貢獻,不愧為成功男人背後的偉大女性,也無愧於“母儀天下”之稱,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具有典範性和楷模意義的皇後之一。
長孫家族是北朝的豪門顯宦,其先祖出於北魏皇族拓跋氏,因在魏宗室中建功最偉,且居宗室之長,故改姓長孫。到了長孫晟這一代,其地位依然顯赫。他是隋朝的重臣名將,從青年時代起就深受隋文帝器重,此後長年經略突厥,曾向隋文帝提出“遠交近攻”之策,從而成功離間突厥各部,使其最終向隋朝稱臣。在隋帝國的國防事務和外交戰略上,長孫晟可謂貢獻良多、功勳卓著。大業五年,長孫晟病卒。
長孫晟死後,年僅八歲的長孫氏和哥哥長孫無忌一起被舅父高士廉收留撫養。高士廉出自北齊皇族,其祖父高嶽是北齊開創者高歡的堂弟,封清河王,官至左僕射、太尉;其父高勵,北齊樂安王,也曾官任左僕射。高士廉從小博覽群書,尤其在文史方麵頗具造詣。在他的薰陶下,長孫氏和長孫無忌自然都喜歡上了讀書。史稱長孫無忌“好學,該博文史”,而長孫氏也是“少好讀書,造次必循禮則”。
長孫氏十三歲時,由於高士廉對李世民非常賞識,知道他不是久居人下之輩,所以就把長孫氏許配給了李世民。
從此,長孫兄妹的命運就與李唐家族、尤其是與李世民緊緊綁在了一起。
大業十一年(公元615年),隋煬帝楊廣北巡時被突厥圍困於雁門,下詔命各地勤王,年僅十七的李世民就應徵入伍,並向主將提出了“齎旗鼓以設疑兵”的策略,建議隊伍大量攜帶軍旗和戰鼓,然後大張旗鼓設置疑兵,藉此迷惑敵人、製造恐慌。他說:“始畢可汗膽敢以舉國之師包圍天子,必定認為我們倉促之間不能及時救援。所以我們應該大張軍容,白天令數十裏幡旗綿延相續,夜晚則鉦鼓齊鳴,讓敵人以為我方援軍已大量集結,勢必聞風而遁。否則敵眾我寡,萬一突厥傾巢來攻,我們必定難以抵擋。”
主將欣然採納了李世民的建議。
雖說此後突厥退兵、雁門圍解是四方勤王之師大舉雲集的結果,並非李世民此計的功勞,但這件事情足以表現出李世民過人的軍事才華。
這是史書有載的李世民在隋末歷史舞台上的第一次亮相。
當時李世民隻是一個小兵,雖然身份有點卑微,但是,作為一個即將在幾年後縱橫天下的軍事統帥,其胚胎與雛形在此刻已然隱約可辨。
大業九年(公元613年)初,李淵從地方太守的任上被調回朝中擔任衛尉少卿。其時正逢楊廣發動第二次高麗戰爭,李淵趕赴懷遠鎮負責督運糧草軍需。途經涿郡的時候,李淵與他的朝中密友、隋煬帝近臣宇文士及進行了一次密談。宇文士及是隋朝重臣宇文述之子、隋煬帝楊廣的駙馬
二 李淵父子(3)
,身處隋帝國的政治中樞。所以李淵和他的此次密談,其意義自然非同小可。關於此次會談的內容,史書沒有記載,但是我們可以從武德初年李淵所說的一句話中窺見端倪 高祖笑謂裴寂曰:“此人(宇文士及)與我言天下事,至今已六七年矣,公輩皆在其後!”(《舊唐書·宇文士及傳》)
眾所周知,裴寂是大唐的開國元勛、晉陽首義的第一功臣,連他都要排在宇文士及後麵,可見李淵在大業九年與宇文士及所談的“天下事”,實際上就是“問鼎天下”之事。
不久後,楊玄感叛亂爆發,李淵又被緊急調回弘化(今甘肅慶陽市)擔任留守,並主持潼關以西十三郡的軍事。李淵遂按下起兵之意,靜觀事態變化。其妻兄竇抗力勸其起兵,說:“楊玄感已經搶先一步了!李氏名應圖讖,應該趁勢舉義,這是天意啊。”
二 李淵父子(2)
。《舊唐書·太宗本紀》中說:“太宗幼聰睿,玄鑒深遠,臨機果斷,不拘小節,時人莫能測也。”從李世民日後在歷史上的種種作為和表現來看,我們有理由認為,這並非修史者的溢美之辭。少年李世民的性格特點一方麵是繼承了鮮卑民族的尚武精神,另一方麵也與關隴集團那些成功者所共同具有的人格特徵正相契合。
同樣,作為關隴集團的後人和鮮卑母親的兒子,楊廣背叛了自己的傳統。
而李世民則繼承了前人的優秀品質,也無愧於他身上流淌的鮮卑血液。
誠如陳寅恪先生所言:“李唐一族之所以崛興,蓋取塞外野蠻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頹廢之軀,舊染既除,新機重啟,擴大恢張,故能別創空前之世局!”
我們可以說,麵對即將到來的那一場場群雄逐鹿和改朝換代的戰爭,以及一幕幕驚險而殘酷的政治博弈,這個機智果斷、驍勇強悍的年輕人早已做好了上場的準備,並且充分具備了角逐的資格。
大約在大業十年(公元614年),十六歲的李世民娶了隋右驍衛大將軍長孫晟的女兒。眾所周知,這個長孫家的女兒就是後來初唐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長孫皇後。她知書達理、深明大義,盡心輔佐而決不幹政,在李世民登基禦極、治理天下的過程中默默無聞地做出了很多貢獻,不愧為成功男人背後的偉大女性,也無愧於“母儀天下”之稱,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具有典範性和楷模意義的皇後之一。
長孫家族是北朝的豪門顯宦,其先祖出於北魏皇族拓跋氏,因在魏宗室中建功最偉,且居宗室之長,故改姓長孫。到了長孫晟這一代,其地位依然顯赫。他是隋朝的重臣名將,從青年時代起就深受隋文帝器重,此後長年經略突厥,曾向隋文帝提出“遠交近攻”之策,從而成功離間突厥各部,使其最終向隋朝稱臣。在隋帝國的國防事務和外交戰略上,長孫晟可謂貢獻良多、功勳卓著。大業五年,長孫晟病卒。
長孫晟死後,年僅八歲的長孫氏和哥哥長孫無忌一起被舅父高士廉收留撫養。高士廉出自北齊皇族,其祖父高嶽是北齊開創者高歡的堂弟,封清河王,官至左僕射、太尉;其父高勵,北齊樂安王,也曾官任左僕射。高士廉從小博覽群書,尤其在文史方麵頗具造詣。在他的薰陶下,長孫氏和長孫無忌自然都喜歡上了讀書。史稱長孫無忌“好學,該博文史”,而長孫氏也是“少好讀書,造次必循禮則”。
長孫氏十三歲時,由於高士廉對李世民非常賞識,知道他不是久居人下之輩,所以就把長孫氏許配給了李世民。
從此,長孫兄妹的命運就與李唐家族、尤其是與李世民緊緊綁在了一起。
大業十一年(公元615年),隋煬帝楊廣北巡時被突厥圍困於雁門,下詔命各地勤王,年僅十七的李世民就應徵入伍,並向主將提出了“齎旗鼓以設疑兵”的策略,建議隊伍大量攜帶軍旗和戰鼓,然後大張旗鼓設置疑兵,藉此迷惑敵人、製造恐慌。他說:“始畢可汗膽敢以舉國之師包圍天子,必定認為我們倉促之間不能及時救援。所以我們應該大張軍容,白天令數十裏幡旗綿延相續,夜晚則鉦鼓齊鳴,讓敵人以為我方援軍已大量集結,勢必聞風而遁。否則敵眾我寡,萬一突厥傾巢來攻,我們必定難以抵擋。”
主將欣然採納了李世民的建議。
雖說此後突厥退兵、雁門圍解是四方勤王之師大舉雲集的結果,並非李世民此計的功勞,但這件事情足以表現出李世民過人的軍事才華。
這是史書有載的李世民在隋末歷史舞台上的第一次亮相。
當時李世民隻是一個小兵,雖然身份有點卑微,但是,作為一個即將在幾年後縱橫天下的軍事統帥,其胚胎與雛形在此刻已然隱約可辨。
大業九年(公元613年)初,李淵從地方太守的任上被調回朝中擔任衛尉少卿。其時正逢楊廣發動第二次高麗戰爭,李淵趕赴懷遠鎮負責督運糧草軍需。途經涿郡的時候,李淵與他的朝中密友、隋煬帝近臣宇文士及進行了一次密談。宇文士及是隋朝重臣宇文述之子、隋煬帝楊廣的駙馬
二 李淵父子(3)
,身處隋帝國的政治中樞。所以李淵和他的此次密談,其意義自然非同小可。關於此次會談的內容,史書沒有記載,但是我們可以從武德初年李淵所說的一句話中窺見端倪 高祖笑謂裴寂曰:“此人(宇文士及)與我言天下事,至今已六七年矣,公輩皆在其後!”(《舊唐書·宇文士及傳》)
眾所周知,裴寂是大唐的開國元勛、晉陽首義的第一功臣,連他都要排在宇文士及後麵,可見李淵在大業九年與宇文士及所談的“天下事”,實際上就是“問鼎天下”之事。
不久後,楊玄感叛亂爆發,李淵又被緊急調回弘化(今甘肅慶陽市)擔任留守,並主持潼關以西十三郡的軍事。李淵遂按下起兵之意,靜觀事態變化。其妻兄竇抗力勸其起兵,說:“楊玄感已經搶先一步了!李氏名應圖讖,應該趁勢舉義,這是天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