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事結束是在公元958年。


    這一年的李璟有點忙,因為這一年他忙著改了三次年號。


    被戰事搞得焦頭爛額的李璟年初的時候改元“中興”,以保大十六年為中興元年,希望換了年號的南唐能再度興起,到了三月,眼看戰事吃緊,中興無望,李璟又改年號為“交泰”;到了五月與柴榮言和之時,又去掉南唐年號,改為顯德五年,日後用中原年號遂成為慣例,直到太祖開寶七年(974)才加以改變,不過彼時的南唐皇帝李煜見自己已經被逼上絕路,宋軍壓境之時,李煜下詔和大宋決裂,放棄“開寶”年號,使用幹支紀年。


    看著柴榮引兵歸去的背影,李璟體會到了深深的無奈。


    不過很快李璟就不用再為這事夜不能寐了,因為不久柴榮就親征北上伐遼,旋即在瓦橋關生病,隨後病逝開封。


    消息傳到南京,李璟聽到柴榮死訊時長長舒了一口氣,在你折騰的時候,我經歷了當皇帝最慘的體驗,人還在,領土沒了。現在該我揚眉吐氣了,哈哈,可憐的柴榮,你卻經受了當皇帝比我們更慘的體驗——領土還在,人沒了。


    高興了不到半年的李璟聽到從中原傳來的消息,剛剛平靜下去的心又盪起漣漪,原來當年那個令南唐守軍聞風喪膽的殿前都虞侯趙匡胤竟然在柴榮死後當上了皇帝。


    李璟不敢馬虎,所以接到消息之後二話不說就趕緊派人準備好禮物北上,終於趕在二月二十六號抵達開封,趕上趙匡胤的生日“長春節”,成為第一個從法理上承認北宋地位的國家,並且隨後在南唐採用宋太祖的建隆年號。


    然而李璟的日子並沒有因為千裏迢迢給太祖祝壽而變得好過一點,不久以後就發生了趙匡胤親征揚州、李重進自焚的故事,並且李重進造反之前還向南唐發來求救信,請求共同出兵。當趙匡胤平定李重進之後,剛寫完“小樓吹徹玉笙寒”的李璟身上一寒,他知道,自己美好的日子過不了很久了。於是李璟派愛臣馮延魯借犒軍之名渡江來到宋營打探風聲。貴為南唐五鬼之一的馮延魯時任南唐戶部尚書,其兄馮延更是名滿天下的大文豪,曾留下“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的好句。


    趙匡胤在收了馮延魯送來的酒肉並跟其針對剛剛結束的戰事做了一番交流之後,突然聲色俱厲地問:“你們國主為什麽竟敢跟大宋的叛臣相勾結?”


    馮延魯定了定神說:“我知道陛下現在想罵我,但那是因為你還不了解我,等你了解了我之後,一定會動手打我的。”


    趙匡胤哭笑不得。


    馮延魯說:“陛下隻知其一不知其二,您光知道我們國主跟李重進有過書信交流,卻不知道我們還曾經商量一起造反呢!”


    趙匡胤暗暗擦汗,心想我真想把你拍到牆上,摳都摳不出來。


    馮延魯繼續解釋:“李重進當初派人向南唐請求救兵時,他派來的使者就住在我家裏。李國主讓我告訴使者:‘男人就應該對自己狠一點,混得不得誌,造反是必須的,但要分時候。’陛下剛當皇帝時,人心未安,你就應該跟著李筠一起造反。可當時不採取行動,如今人心已定,你卻要以區區揚州之地,數千名疲弊之卒對抗朝廷萬乘之師,就算韓信、白起復生幫你打工,勝算也是為零,我南唐雖然兵多糧足,也不敢出兵相助啊。所以最終我們沒有幫忙,李重進才落了個自焚的下場啊。”


    趙匡胤見馮延魯所言也有幾分道理,打算再來一會兒硬的,於是說道:“盡管如此,部將都勸我乘勝過江,打到南京去,你覺得這個建議怎麽樣?”


    馮延魯果然不愧李璟鍾愛的“五鬼”之名,接下來的回答頗有水平:“陛下英明神武,親率大軍前來,我們江南蕞爾小國,哪裏敢對抗天威?不過江南雖然國弱,可是國主也是有先主留下來的幾萬親兵的,發誓與國主同生共死,您要是不怕犧牲幾萬將士,殺過去倒也沒問題;不過長江風大浪高,萬一您攻城不克,到時撤退又不方便,也多少有點麻煩啊。”


    趙匡胤訕笑一番:“跟你開個玩笑罷了,你還當了說客。不過知道你們過得不好,我也就安心啦!”


    這次外交上小打小鬧的勝利並不是南唐對打不贏的對手的唯一一次強硬,當年柴榮派了使者前來南京訪問國事交流文化時,作為身上流淌著文化血脈的李昪傳人,李璟也曾經在這場“文鬥”中占盡了便宜。


    當時柴榮派來的使者,名叫陶穀。


    這位陶穀先生因為創造了兩個著名的俗語而名留千古,其中一個是日後麵對宋太祖的不提拔,鬱悶而寫在牆上的“依樣畫葫蘆”,另一個是這次出使吳越期間留下的“一蟹不如一蟹”。這位出使南唐的翰林學士陶穀並沒想到此行會留下一段莫名其妙的愛情故事,並且經過後世江南才子唐伯虎的詩畫相配,讓“陶穀贈詞”這一典故留傳千年。


    如下故事出自宋人文瑩所撰《玉壺清話》,《宋史?陶穀列傳》中並沒有此段記載,因此接下來發生的故事,雖然徒步認為它在很大程度上能夠代表文人李璟的治國方略,但是本人不能對它的真實性負責。


    李璟派出接待陶穀的是昇州太守韓熙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權力玩家趙匡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徒步中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徒步中國並收藏權力玩家趙匡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