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若北京除了貧窮再也不能帶給他別的什麽,這個年輕人還留在這裏做什麽呢?這個古老的城市給沈從文的第一印象是那是一個“博物館”。他在一篇叫《20年代的中國新文學》的文章裏如是回憶1920年代的北京帶給他的新奇感受:
我是1922年夏天到北京的,開始住在會館裏。我從會館出門向西15分鍾就到達中國古代文化集中之地,就是琉璃廠。那裏除了有兩條十字形的街,然後還有十幾家大小古董店,小胡同裏還有許多不標店名分門別類的、包羅萬象的古董店,完全是一個中國文化博物館的模樣。然後再往東20分鍾來到前門大街,那裏是一個北京繁華的街市,還保留了明清六百年的市容和規模。在那裏看見許多大鋪子,各具特色,金碧輝煌,斑駁陸離,令人眩目,這使我這個來自六千裏以外小小山城裏的鄉巴佬無一處不深感興趣。然後跑到騾馬大街就看到某某鏢局的大招牌,還有駱駝在其中走來走去,我就想這鏢局背後有沒有當年的十三妹在那裏,有沒有燕子李三在那兒,因此這些印象讓我覺得它像明清兩代六百年的文化博物館……
沈從文在成為作家之前,在北京到底熬了多久,又是如何堅持下來的?這並不是一個秘密,有關細節都能在他早期帶有濃重的自敘色彩的小說中找到。開頭,為了考大學他大概奔忙過一陣,後來便做各種各樣的雜活。他在京華印刷廠做過工。曾到一家圖書館謀一個圖書管理員的職位。1925年,一個縣政府招考錄事,他也想去參加考試。因為這個職位已錄用了別人才作罷。走投無路的沈從文還考慮過去當一名警察。還差點進了一所攝影學校。在最困難的時日裏他甚至想再去當兵,甚至還去排練過站隊。直到招兵站要他按指紋、領夥食津貼時他才大夢初醒一般溜掉。他也想過回湘西,但那一年北伐軍北上推進截斷了他去沅江的歸路,隻好繼續留在北京,其實,即便路途暢通他也回不去,因為他找不到回家的路費。
無奈之下,沈從文不得不通過寫作來謀求經濟上的獨立。著書都為稻粱謀,這是曾在他最困難的時候資助過他的鬱達夫說過的話,但賣文為生又談何容易,尤其是對他這個年輕的寫手而言。《晨報》副刊剛開始登載他的小品時並不付稿酬,隻是象徵性是給幾張買書的書券。1925年後,才給他每月4到12元的稿酬。多年以後,沈這樣對他的傳記作者說,盡管他很早成為了一個職業作家,但開始時每月的稿費收入很少有超過40元的。
流水十年:沈從文1922—1931
三人行(1)
1925年7月,沈從文來到北京郊外的香山,在他的闊親戚熊希齡開辦的香山慈幼院裏做一個圖書館員,每月支薪20元。他被安置在一座寺廟門樓的小屋子裏。這是他來到北京兩年半後找到的第一份正式工作。雖然不太愉快,但總算有個正經的活兒做了。
有一天他在山上聽到了雞的叫聲。這叫聲讓他驚奇,也讓他興奮。雞在那裏活潑地跳舞,讓他想起了家鄉湘西的雞,但他覺得北京的雞還不如湘西的雞來得活潑。空居無事,山上小麻雀的聲音、青綠色的天空、穀中的溪流、晚風、牽牛花附著的露珠、螢火、群星、白雲、紅玫瑰,都使他“想起了夢裏的美人”。他還經歷過北京郊外強勁的風沙,去看灰塵僕僕的土路上從容不迫地走著的駱駝,這個北方城市鄉土的一麵讓他感到既陌生又熟悉。盡管少不了人事上的糾葛磨擦,他似乎安於這樣一種生活了。朋友陳翔鶴去香山看他,發現他居然像一個中古時代的文人高士一樣,坐在一棵大鬆樹下,抱著一麵琵琶,彈奏著不成曲調的《梵王宮》。
此時,在京漂流的文藝青年、《民眾文藝》的編輯胡也頻和新婚妻子丁玲也正在山中度蜜月。夫妻兩人住在碧雲寺附近的一處屋前屋後全是棗樹的房子裏,每月租金9元。日常營生中的買小菜、買油買鹽,兩人都自己上街來做。蹲到廊下用一把鬼頭刀劈柴,兩手當撮箕捧了煤球向爐子裏放下,這是還不脫新婦靦腆模樣的丁玲的職責,當然她做得很是笨手笨腳。胡也頻自然也不閑著,為一點兒醋同一點兒辣椒,也常常忙匆匆地跑到街口去。沈從文以一個小說家的目光觀察到,他們不寫文章,也不出去找什麽事做,好像全身心地投到了婚後新鮮的生活中去,讓他羨慕的是也不大見他們為經濟的事犯過愁,因為所有的開銷都有湖南丁玲娘家的接濟。
沈從文和胡也頻的相識,緣於年前他以一個女性化的筆名“休芸芸”向胡主編的《京報》副刊《民眾文藝》投稿。文章登出來不久,胡也頻和一個叫項拙的朋友一道前往北京西城一個叫慶華公寓的房子裏拜訪了沈從文。沈這才知道,這個和自己差不多年齡的熱情的年輕人來自福建,原先在山東煙臺的海軍預備學校念書,學校解散後,就和幾個同樣愛做夢的朋友一起流落到了北京。他們那個家庭作坊式的編輯部,就設在西單堂子胡同內西牛角胡同4號他們的住處,離沈的住處也不太遠。可以想像這次會麵給孤獨中的沈從文帶來的驚喜,“這友誼,同時也決定了我以後的方向”。多年以後(那時胡也頻已經去了另一個世界)他在一篇懷念文章中如是說。沈從文以一種自嘲的語氣,把這次會麵稱作“兩個不能入伍的海軍學生與一個剛退伍不久的陸軍步兵上士的會晤”。他不能記住更多的細節,隻記得“說了許多空話,吃了許多開水”,他湘西老家的土話,不叫喝水,叫吃水。
我是1922年夏天到北京的,開始住在會館裏。我從會館出門向西15分鍾就到達中國古代文化集中之地,就是琉璃廠。那裏除了有兩條十字形的街,然後還有十幾家大小古董店,小胡同裏還有許多不標店名分門別類的、包羅萬象的古董店,完全是一個中國文化博物館的模樣。然後再往東20分鍾來到前門大街,那裏是一個北京繁華的街市,還保留了明清六百年的市容和規模。在那裏看見許多大鋪子,各具特色,金碧輝煌,斑駁陸離,令人眩目,這使我這個來自六千裏以外小小山城裏的鄉巴佬無一處不深感興趣。然後跑到騾馬大街就看到某某鏢局的大招牌,還有駱駝在其中走來走去,我就想這鏢局背後有沒有當年的十三妹在那裏,有沒有燕子李三在那兒,因此這些印象讓我覺得它像明清兩代六百年的文化博物館……
沈從文在成為作家之前,在北京到底熬了多久,又是如何堅持下來的?這並不是一個秘密,有關細節都能在他早期帶有濃重的自敘色彩的小說中找到。開頭,為了考大學他大概奔忙過一陣,後來便做各種各樣的雜活。他在京華印刷廠做過工。曾到一家圖書館謀一個圖書管理員的職位。1925年,一個縣政府招考錄事,他也想去參加考試。因為這個職位已錄用了別人才作罷。走投無路的沈從文還考慮過去當一名警察。還差點進了一所攝影學校。在最困難的時日裏他甚至想再去當兵,甚至還去排練過站隊。直到招兵站要他按指紋、領夥食津貼時他才大夢初醒一般溜掉。他也想過回湘西,但那一年北伐軍北上推進截斷了他去沅江的歸路,隻好繼續留在北京,其實,即便路途暢通他也回不去,因為他找不到回家的路費。
無奈之下,沈從文不得不通過寫作來謀求經濟上的獨立。著書都為稻粱謀,這是曾在他最困難的時候資助過他的鬱達夫說過的話,但賣文為生又談何容易,尤其是對他這個年輕的寫手而言。《晨報》副刊剛開始登載他的小品時並不付稿酬,隻是象徵性是給幾張買書的書券。1925年後,才給他每月4到12元的稿酬。多年以後,沈這樣對他的傳記作者說,盡管他很早成為了一個職業作家,但開始時每月的稿費收入很少有超過40元的。
流水十年:沈從文1922—1931
三人行(1)
1925年7月,沈從文來到北京郊外的香山,在他的闊親戚熊希齡開辦的香山慈幼院裏做一個圖書館員,每月支薪20元。他被安置在一座寺廟門樓的小屋子裏。這是他來到北京兩年半後找到的第一份正式工作。雖然不太愉快,但總算有個正經的活兒做了。
有一天他在山上聽到了雞的叫聲。這叫聲讓他驚奇,也讓他興奮。雞在那裏活潑地跳舞,讓他想起了家鄉湘西的雞,但他覺得北京的雞還不如湘西的雞來得活潑。空居無事,山上小麻雀的聲音、青綠色的天空、穀中的溪流、晚風、牽牛花附著的露珠、螢火、群星、白雲、紅玫瑰,都使他“想起了夢裏的美人”。他還經歷過北京郊外強勁的風沙,去看灰塵僕僕的土路上從容不迫地走著的駱駝,這個北方城市鄉土的一麵讓他感到既陌生又熟悉。盡管少不了人事上的糾葛磨擦,他似乎安於這樣一種生活了。朋友陳翔鶴去香山看他,發現他居然像一個中古時代的文人高士一樣,坐在一棵大鬆樹下,抱著一麵琵琶,彈奏著不成曲調的《梵王宮》。
此時,在京漂流的文藝青年、《民眾文藝》的編輯胡也頻和新婚妻子丁玲也正在山中度蜜月。夫妻兩人住在碧雲寺附近的一處屋前屋後全是棗樹的房子裏,每月租金9元。日常營生中的買小菜、買油買鹽,兩人都自己上街來做。蹲到廊下用一把鬼頭刀劈柴,兩手當撮箕捧了煤球向爐子裏放下,這是還不脫新婦靦腆模樣的丁玲的職責,當然她做得很是笨手笨腳。胡也頻自然也不閑著,為一點兒醋同一點兒辣椒,也常常忙匆匆地跑到街口去。沈從文以一個小說家的目光觀察到,他們不寫文章,也不出去找什麽事做,好像全身心地投到了婚後新鮮的生活中去,讓他羨慕的是也不大見他們為經濟的事犯過愁,因為所有的開銷都有湖南丁玲娘家的接濟。
沈從文和胡也頻的相識,緣於年前他以一個女性化的筆名“休芸芸”向胡主編的《京報》副刊《民眾文藝》投稿。文章登出來不久,胡也頻和一個叫項拙的朋友一道前往北京西城一個叫慶華公寓的房子裏拜訪了沈從文。沈這才知道,這個和自己差不多年齡的熱情的年輕人來自福建,原先在山東煙臺的海軍預備學校念書,學校解散後,就和幾個同樣愛做夢的朋友一起流落到了北京。他們那個家庭作坊式的編輯部,就設在西單堂子胡同內西牛角胡同4號他們的住處,離沈的住處也不太遠。可以想像這次會麵給孤獨中的沈從文帶來的驚喜,“這友誼,同時也決定了我以後的方向”。多年以後(那時胡也頻已經去了另一個世界)他在一篇懷念文章中如是說。沈從文以一種自嘲的語氣,把這次會麵稱作“兩個不能入伍的海軍學生與一個剛退伍不久的陸軍步兵上士的會晤”。他不能記住更多的細節,隻記得“說了許多空話,吃了許多開水”,他湘西老家的土話,不叫喝水,叫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