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蔣夢麟隻有徒喚哀嘆:政治腐敗,我們哪裏能不談政治;既談政治,教育界哪裏能不遭政客的摧殘、仇視、利用?……設備要有經費去辦。學術上的導師要有經費去養他。沒經費怎麽辦得動?設備不全,人才不夠,哪裏配講學術!
一天,他和一位老教授在北京中央公園的柏樹下喝茶,老教授對他講的一段話,頗能代表當時擾攘不安的情形和知識界的普遍心態:
這裏鬧風潮,那裏鬧風潮,到處鬧風潮——昨天罷課,今天罷工,明天罷市,天天罷、罷、罷。校長先生,你預備怎麽辦?這情形究竟要到哪一天才結束。有人說,新的精神已經誕生,但是我說,舊日安寧的精神倒真是死了!
鋒麵之舟:蔣夢麟和他生活的時代
大學風暴(3)
過後不久即是端午節,焦頭爛額的蔣邀胡適同往西山散心。胡適注意到,蔣的臉色不太好,“夢麟此次處境最難,憔悴也最甚”。他們在八大處下的西山旅館裏消磨了三個多小時,也算是暫時拋卻煩惱尋得半日快活了。蔣說:“北京的教育界像一個好女子,那些反對我們的,是要強姦我們,那些幫助我們的,是要和姦我們。”胡適糾正說:“夢麟你錯了,北京教育界是一個妓女,有錢就好說話,無錢免開尊口。”兩個教授嘆息了一番,怏怏下山。
1923年9月10日,蔣夢麟在新學年的開學辭中如是向全校師生報告:“政府裏積欠了我們八個月的經費,計有50餘萬,此外學校還墊出了70餘萬,差不多一年的經費沒有了,所以,去年開學時我們說過要建築大會堂和圖書館的計劃都成了泡影,同人數月來終日奔走經費的事,忙得不得了,幾乎天天在街上跑。”
蔣夢麟的出生地餘姚是越州八府之一,所以蔣也算是個紹興人,紹興人的治事功夫和辦事謀略還是了得的。五四之後,實際上就是蔣夢麟在主持北大(蔡復出後,他的職務是總務長),“大學自蔣博士來後,各方麵均有寧息之象”(湯爾和日記),而蔣也是把保存大學以使薪火有傳當作了一等一的事來做。“本校屢經風潮,至今猶能巍然獨存,這是什麽緣故呢?”他把原因歸之於“大度能容”、“思想自由”的“北大之精神”。殫精竭慮,如履薄冰,戰戰兢兢,磕磕絆絆。議會腐敗,軍閥內戰,學潮蜂起。經歷了一大堆亂糟糟的悲喜劇場麵,他覺得自己像是埃及沙漠中的一座金字塔:
淡淡遙望著行行列列來來往往的駝影,反映在斜陽籠罩的浩浩平沙之上,駝鈴奏出哀怨的曲調,悠揚於晚紅之中。
在當時北大的一係列官方組織係統中,蔣夢麟除了擔任總務長,還兼任了文牘、會計部主任、預算委員會委員、聘任委員會委員、學生自治委員會委員、修改預科課程委員會委員等職。尤以總務長一職,自北大改組後頭緒繁多:“所有行政上一切事宜,均由總務處負責,而取決於總務委員會。”蔣在北大充當著實際管理者的角色,北大在蔡元培主持下取得的成就,實際上都有蔣的一份功勞和苦勞。正如他晚年在《新潮》2中所回憶:“著者大半光陰,在北京大學度過,在職之年,但知謹守蔡校長餘緒,把學術自由的風氣,維持不墮。”他稟承著蔡元培的民主精神,努力在北大推進著學術自由、教授治校的現代教育的基本理念的實現。多年以後,曾經協助胡適出掌北大的傅斯年這樣對胡適說:“論學問我與蔣夢麟都比不上您胡適和蔡元培先生,但論起辦事的能力來,你們兩人則不如我和蔣夢麟,因此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我是您的一條狗,蔣夢麟是蔡元培的一條狗。”
當蔡元培赴歐洲考察時,蔣夢麟再度代理了北大校長。這個時期他還收到了孫中山先生的一封信,對他在北大的業績大加讚賞,甚至勉勵他“率領三千子弟,參加革命”。但外部的政治環境依然險惡叵測,學校經費還是常常無處著落,1923年9月,北大的秋季開學典禮上,蔣說他的目標就是要維持北大的生命,以使之不被中斷。這一年適值北大二十五周年校慶,學生幹事會準備隆重慶祝,蔣寫信勸止:時局維艱,國將不國,政府視教育如無物,經費積欠已九餘月,學校勢將破產,慶祝事項,在在需款,將何從出?還是算了吧。“蓋處此時艱,學校生命岌岌可危,吾人愈當利用光陰於學業上,而做事與歡騰,不妨留待異日。”
而此時的政府似乎正越來越失去民眾的信任。
“北京政府的前途究竟怎麽樣呢?”一位美國外交官問他。
“它會像河灘失水的蚌,日趨幹涸,最後隻剩下一個蚌殼。”蔣回答。
國民革命軍北伐那一年,北洋軍閥張宗昌入據北京。這個軍人政府的首腦體健如牛腦笨如豬性暴如虎,利爪隨時準備伸向他不喜歡的人和他垂涎的漂亮女人。《京報》記者邵飄萍因“宣傳赤化”罪遭槍殺後,一個偶然的機會,蔣夢麟得知自己也上了張宗昌的黑名單,匆忙出逃至東交民巷六國飯店,對美國使館的朋友開玩笑說:“我天天叫打倒帝國主義,現在卻投入帝國主義懷抱求保護了。”
當時還有校長室秘書、政治學教授李大釗、女生章挹蘭等六七人先後逃入使館界舊東清鐵路辦事處躲避,後來被張作霖派兵捕去處絞刑而死。蔣夢麟在六國飯店住了三個月,每天隻以寫字消遣,都快悶出病來了,後來在一位朋友的太太的掩護下,坐馬車到了北京前門車站,搭上了一列去天津的火車,再從天津搭英國商船到上海。因滬杭鐵路已告中斷,蔣蟄居上海半年後才繞道回到杭州。就像七年前他的前任蔡元培一樣,湖光山色中的杭州似乎一直是這些南方文人失意後的安慰。
一天,他和一位老教授在北京中央公園的柏樹下喝茶,老教授對他講的一段話,頗能代表當時擾攘不安的情形和知識界的普遍心態:
這裏鬧風潮,那裏鬧風潮,到處鬧風潮——昨天罷課,今天罷工,明天罷市,天天罷、罷、罷。校長先生,你預備怎麽辦?這情形究竟要到哪一天才結束。有人說,新的精神已經誕生,但是我說,舊日安寧的精神倒真是死了!
鋒麵之舟:蔣夢麟和他生活的時代
大學風暴(3)
過後不久即是端午節,焦頭爛額的蔣邀胡適同往西山散心。胡適注意到,蔣的臉色不太好,“夢麟此次處境最難,憔悴也最甚”。他們在八大處下的西山旅館裏消磨了三個多小時,也算是暫時拋卻煩惱尋得半日快活了。蔣說:“北京的教育界像一個好女子,那些反對我們的,是要強姦我們,那些幫助我們的,是要和姦我們。”胡適糾正說:“夢麟你錯了,北京教育界是一個妓女,有錢就好說話,無錢免開尊口。”兩個教授嘆息了一番,怏怏下山。
1923年9月10日,蔣夢麟在新學年的開學辭中如是向全校師生報告:“政府裏積欠了我們八個月的經費,計有50餘萬,此外學校還墊出了70餘萬,差不多一年的經費沒有了,所以,去年開學時我們說過要建築大會堂和圖書館的計劃都成了泡影,同人數月來終日奔走經費的事,忙得不得了,幾乎天天在街上跑。”
蔣夢麟的出生地餘姚是越州八府之一,所以蔣也算是個紹興人,紹興人的治事功夫和辦事謀略還是了得的。五四之後,實際上就是蔣夢麟在主持北大(蔡復出後,他的職務是總務長),“大學自蔣博士來後,各方麵均有寧息之象”(湯爾和日記),而蔣也是把保存大學以使薪火有傳當作了一等一的事來做。“本校屢經風潮,至今猶能巍然獨存,這是什麽緣故呢?”他把原因歸之於“大度能容”、“思想自由”的“北大之精神”。殫精竭慮,如履薄冰,戰戰兢兢,磕磕絆絆。議會腐敗,軍閥內戰,學潮蜂起。經歷了一大堆亂糟糟的悲喜劇場麵,他覺得自己像是埃及沙漠中的一座金字塔:
淡淡遙望著行行列列來來往往的駝影,反映在斜陽籠罩的浩浩平沙之上,駝鈴奏出哀怨的曲調,悠揚於晚紅之中。
在當時北大的一係列官方組織係統中,蔣夢麟除了擔任總務長,還兼任了文牘、會計部主任、預算委員會委員、聘任委員會委員、學生自治委員會委員、修改預科課程委員會委員等職。尤以總務長一職,自北大改組後頭緒繁多:“所有行政上一切事宜,均由總務處負責,而取決於總務委員會。”蔣在北大充當著實際管理者的角色,北大在蔡元培主持下取得的成就,實際上都有蔣的一份功勞和苦勞。正如他晚年在《新潮》2中所回憶:“著者大半光陰,在北京大學度過,在職之年,但知謹守蔡校長餘緒,把學術自由的風氣,維持不墮。”他稟承著蔡元培的民主精神,努力在北大推進著學術自由、教授治校的現代教育的基本理念的實現。多年以後,曾經協助胡適出掌北大的傅斯年這樣對胡適說:“論學問我與蔣夢麟都比不上您胡適和蔡元培先生,但論起辦事的能力來,你們兩人則不如我和蔣夢麟,因此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我是您的一條狗,蔣夢麟是蔡元培的一條狗。”
當蔡元培赴歐洲考察時,蔣夢麟再度代理了北大校長。這個時期他還收到了孫中山先生的一封信,對他在北大的業績大加讚賞,甚至勉勵他“率領三千子弟,參加革命”。但外部的政治環境依然險惡叵測,學校經費還是常常無處著落,1923年9月,北大的秋季開學典禮上,蔣說他的目標就是要維持北大的生命,以使之不被中斷。這一年適值北大二十五周年校慶,學生幹事會準備隆重慶祝,蔣寫信勸止:時局維艱,國將不國,政府視教育如無物,經費積欠已九餘月,學校勢將破產,慶祝事項,在在需款,將何從出?還是算了吧。“蓋處此時艱,學校生命岌岌可危,吾人愈當利用光陰於學業上,而做事與歡騰,不妨留待異日。”
而此時的政府似乎正越來越失去民眾的信任。
“北京政府的前途究竟怎麽樣呢?”一位美國外交官問他。
“它會像河灘失水的蚌,日趨幹涸,最後隻剩下一個蚌殼。”蔣回答。
國民革命軍北伐那一年,北洋軍閥張宗昌入據北京。這個軍人政府的首腦體健如牛腦笨如豬性暴如虎,利爪隨時準備伸向他不喜歡的人和他垂涎的漂亮女人。《京報》記者邵飄萍因“宣傳赤化”罪遭槍殺後,一個偶然的機會,蔣夢麟得知自己也上了張宗昌的黑名單,匆忙出逃至東交民巷六國飯店,對美國使館的朋友開玩笑說:“我天天叫打倒帝國主義,現在卻投入帝國主義懷抱求保護了。”
當時還有校長室秘書、政治學教授李大釗、女生章挹蘭等六七人先後逃入使館界舊東清鐵路辦事處躲避,後來被張作霖派兵捕去處絞刑而死。蔣夢麟在六國飯店住了三個月,每天隻以寫字消遣,都快悶出病來了,後來在一位朋友的太太的掩護下,坐馬車到了北京前門車站,搭上了一列去天津的火車,再從天津搭英國商船到上海。因滬杭鐵路已告中斷,蔣蟄居上海半年後才繞道回到杭州。就像七年前他的前任蔡元培一樣,湖光山色中的杭州似乎一直是這些南方文人失意後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