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期,蒂克的創作轉向與現實相聯繫的題材,描寫最新的市民生活,如


    中篇小說《年輕的木匠師傅》、《人生的豐足》。長篇歷史小說《維多利亞·阿


    科隆波納》則涉及婦女解放問題,塑造了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婦女形象。


    蒂克還曾翻譯西班牙小說家,塞萬提斯的《常吉訶德》並和奧·威·施萊格


    ----------------------- 頁麵 46-----------------------


    爾合譯了莎士比亞的劇本。


    丹麥文學史家勃蘭克斯是這樣描述蒂克的性格的,他具有「怕鬼而又喜


    歡鬧鬼的陰沉氣質,天生的幾乎達到瘋狂邊緣的憂鬱,不斷要求堅持光明權


    利的一種比較清楚而又冷靜的悟性,一種生活於情緒之中並製造這種情緒的


    非凡能力」。這是一幅多麽濃烈的油畫。這些特質也像色彩斑瀾的油彩一樣


    處處流溢在他的作品之中,無論是他的小說,還是他的戲劇,都具有著強烈


    的幽靈氣、殘忍的色情昧和冰冷的諷刺。


    ----------------------- 頁麵 47-----------------------


    一朵神秘的藍花——諾瓦利斯


    諾瓦利斯 (novalis),原名弗裏德裏希·封·哈頓伯格,1772年 5月


    出生於曼斯費爾德的威斯泰特市的一個貴族之家。父親是個性子剛烈的人。


    克普克曾這樣描繪這個家庭:「這裏是一種嚴肅的、安靜的生活,一種質樸


    無華的、真正虔信的生活。一家人都信奉兄弟會的教義,都生活在這種氣氛


    之中。老哈頓伯格為人誠實可敬,從前是個英武的士兵,而今在多才的兒子


    和美麗的女兒中間儼然是一位族長。任何形式的革新和開化,都遭到他的憎


    惡,他讚美和愛好古老的被誤解的時代,一有機會就直率地毫無保留地發表


    他的意見,或者突然暴怒起來」。成長在這樣一個嚴格的家庭裏的諾瓦利斯


    具有好幻想、有進取心、同時又十分荏弱、活潑的性格。1791年,他開始在


    耶拿學習法律。當時,費希特·席勒等著名的哲學家都是該校的老師。諾瓦


    利斯常常聽席勒的演講,並認為席勒是「純粹人的完滿的楷模」。而後來的


    諾瓦利斯也成為探測心靈深處的徹底唯心主義者。


    在耶拿,他結識了弗裏德裏希·施萊格爾,並深受其影響。他25歲時,


    曾在一封寫給施萊格爾的信中說:「在我的心目中,你是埃流西斯的高僧。


    我從你這裏認識到天堂和地獄,從你這裏嚐到知識之樹的滋味。」


    1794年,諾瓦裏斯結識了一個13歲的姑娘索菲·封·庫恩,然後訂了


    婚。但三年後,他那年輕的未婚妻卻被疾病奪去了生命。諾瓦利斯痛不欲生,


    心灰意冷,並懷著要自殺的念頭,整年沉溺在死亡的觀念之中。幾乎就在他


    失去戀人的同時,他又失去了他所篤愛的哥哥。幾次被死亡光臨後,諾瓦利


    斯反而覺得死亡是一種解脫,是「心甘情願的供奉」。因此,他過早地想到


    了自己的死亡。他說:「我的死將是我對於最高存在一往情深的明證;而不


    是一種遁世的權宜之計。」這種過度的絕望澆出了一朵讚頌黑夜、疾病、神


    秘和逸樂的黑色的花朵:


    從前,當我流著辛酸的眼淚——當我沉浸於痛苦之中,失去了希望,


    我孤單單地站在枯幹的丘塚之旁,丘塚把我的生命的形姿埋在狹窄的黑


    暗的地室裏,從沒有一個孤獨者像我那樣孤獨,我被說不出的憂心所


    逼,頹然無力,隻剩下深感不幸的沉思——那時我是怎樣倉皇四顧,尋


    求救星,進也不能,退也不能——對飛逝消失的生命寄以無限的憧憬—


    —那時,從遙遠的碧空,從我往回的幸福的高處降臨了黃昏的恐怖——


    突然切斷了誕生的紐帶、光的鎖鏈——塵世的壯麗消逝,我的憂傷也隨


    之而去。哀愁匯合在一起流入一個新的不可測知的世界——你,夜之靈


    感,天國的瞌睡降臨到我的頭上。四周的地麵慢慢地高起——在地麵上


    漂著我的解放了的新生的靈氣。丘塚化為雲煙,透過雲煙,我看到我的


    戀人的淨化的容貌——她的眼睛裏棲息著永恆——我握住她的手,眼淚


    流成割不斷的閃光的飄帶。千年的韶先墜入遠方,像暴風雨一樣——我


    吊著她的脖子、流下對新生感到喜悅的眼淚。這是在你,黑夜中的最初


    之夢。夢過去了,可是留下它的先輝,對夜空和它的太陽、戀人的永遠


    不可動搖的信仰。


    這就是詩人憑弔其戀人墳墓後所寫下的 《夜頌》的第三首。自此以後,


    諾瓦利斯覺得一切想像都是一場夢幻,他變得愛夜、愛荒誕和孤獨。因為夜


    ----------------------- 頁麵 48-----------------------


    向他隱藏了苦難的現實世界·把他驅進自身。自我感覺和夜的感覺合而為一


    之後,便產生一種逸樂。因為人在黑暗中,由於一切都已隱沒,便仿佛也喪


    失了自卑,從而產生一種恐懼感,這種恐懼感使人產生一陣顫慄卻是舒適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想像力世界──浪漫主義文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鄒純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鄒純芝並收藏想像力世界──浪漫主義文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