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呷了一口濃咖啡。“我沒有多加考慮,”他說道。
州長咧嘴笑起來。“那是胡扯,夥計。就跟馬克·吐溫一樣,你花了大量時間準備你的即席講話,聽的人卻沒長耳朵。我們都是這樣,幹嗎不承認呢?”
“我本想告訴你,我還沒考慮好講什麽。”
州長話題一轉。“你認為大樓怎麽樣?”
蘭賽又呷了一口咖啡,藉機揣摸了一下這個問題以免上當。“大概我們都認為這是一座可愛的建築,是本·考德威爾的傑作之一。”
“我將表示贊同,”州長說。
“大樓帶來了額外的空間。”
“這是本市迫切需要的。”
蘭賽不急不慢地喝完咖啡,放下杯子。“本市更需要的是大樓所配備的良好設施,還有全國每一個城市都必不可少的輔助設備。”
“是的,”州長說著,看了看表。“我們還有一點時間,隨便聊聊。假定我提出這樣一種觀念,上百萬人口的大城市已經脫離時代,就和恐龍一樣,你對這一點有何見教?”
市長作了一個深呼吸,沒有說話。
“我不是開玩笑,”州長說道。“發展百萬人口的城市。各城市都有必要的服務設施,郊外是提供就業的各行各業,但沒有無可救藥的貧民窟,沒有艱巨的福利問題以及由福利問題產生的犯罪問題,可能嗎?”
市長說:“我們得把這個都市區域切成130個分開的城市,各自發展。”
“象豬在冰上那樣,各搞備的,”州長點了點頭。“因勢利導壞不了事,要以此製訂政策。”
“我真搞不清,”市長說道,“你是認真的呢,還是嘴閑不住。”
州長又是嘻嘻一笑,“這一次,”他說道,“我完全是認真的。不管怎樣,你的城市正在瓦解,新的貧窮遷進來,中產階級的有力支持正在往外轉移。要不了多久,你就隻剩下住在棚戶區、出入靠交通車的人了。貧民窟裏的人就在大街上、地鐵裏彼此做鬼臉吧。”州長不再笑了。“你能否認?”
市長無法否認。“可你把事情說得一點希望也沒有了,不是這樣的。你把稅返還一部分給我們,州裏收的,聯邦政府收的,還有——”
“還有,你將為收入低的人提供更多的住房,更多的福利,更多的貧民醫療保健,更多的貧民學校。”他停了一下以便增強效果。“你隻會引來更多的人,他們需要這些東西。這意味著你將需要更多的警察、消防隊、法院,而且不可避免,需要更多的低收入住房,更多的福利,更多的貧民醫療保健,更多的貧民學校——無限循環。你會錯過車站,連一絲趕上去的希望也沒有。”
市長一言不發。
“我要說的是,”州長又說道,“我們這座嶄新的、閃閃發光的、漂亮的世界大廈根本不是什麽進步的象徵,它是退化的標誌,是又一個為恐龍蓋的棚子。”他將白蘭地一飲而盡,嘆了口氣。“我們還是去吧,告訴大家,我們今天奉獻的大廈是未來的象徵,人類希望的象徵,是出現紡車以來最偉大的事物。”他厭煩不堪地站起來。“我們他媽的還能說什麽?”
〖8〗2:30—3:02
消防局副局長蒂莫西·奧雷利·布朗是個高個子。紅頭髮,熱情,容易激動。他不認識納特,但認識遠近聞名的世界大廈。此時他對納特說道:“你給我講的事純屬內部問題。我不想摻合進去。你,麥克勞,還有業主完全可以自己協商解決。”
“當然,你比我更懂行,”納特說,“如果你把特殊情況按時間表來處理,那麽防火條例就毫無用處。”他使出渾身解數,做出一副老練的樣子。
“不會出什麽事的,”副局長說。
“絕對不會?”
“我已經說了。門就在你背後,要走就走吧。我不知道你在玩什麽鬼把戲,但我不想再聽這一套了。出去。”
納特沒動。“假定,就算假定——”
“我叫你出去!”
“我不信你個兒大,能把我轟出去,”納特說,“你要是把我轟出去,大樓又的確出了事,那就是副局長布朗插手了某種事情,不是嗎?你總不至於連這一點也不考慮吧?”
蒂姆·布朗本來已經從椅子上支起半身,這會兒又坐下了。每一位公職人員最討厭的事莫過於受到玩忽職守的指控。他猶豫起來。
納特說:“我不希望鬧出一樁毀謗案。但我要說的是電路設計已經改動了,這些改動可能減少乃至抵消設計好了的保險係數。如果為了不影響今天舉行的開張典禮,允許放寬防火條例,萬一大樓發生什麽事,代價也許就太高了。”
布朗苦苦地思考著,依然沒有吭聲。他最後說道:“你需要我幹什麽?你跑到這兒來吆喝‘失火了’,然後又說什麽都不知道。你——”
“你什麽時候放下架子,”納特說,“也許我們就能講得通了。”他站起來朝門口走去。
“回來!”布朗說。他深深地吸了口氣,重新冷靜下來,慢吞吞地說:“上個星期我損失了兩個人,兩個消防隊員因為接到假警報送了命,你知道嗎?”他搖搖頭。“不要緊,這是我的事。”他打開抽屜,取出一盒香菸,把一支煙抖抖鬆,又折成兩截,氣沖沖地扔進紙簍裏。“今天是我戒菸的第14天,”他平靜地坐直身子。“現在談正事吧,你到底掌握了什麽情況?”
州長咧嘴笑起來。“那是胡扯,夥計。就跟馬克·吐溫一樣,你花了大量時間準備你的即席講話,聽的人卻沒長耳朵。我們都是這樣,幹嗎不承認呢?”
“我本想告訴你,我還沒考慮好講什麽。”
州長話題一轉。“你認為大樓怎麽樣?”
蘭賽又呷了一口咖啡,藉機揣摸了一下這個問題以免上當。“大概我們都認為這是一座可愛的建築,是本·考德威爾的傑作之一。”
“我將表示贊同,”州長說。
“大樓帶來了額外的空間。”
“這是本市迫切需要的。”
蘭賽不急不慢地喝完咖啡,放下杯子。“本市更需要的是大樓所配備的良好設施,還有全國每一個城市都必不可少的輔助設備。”
“是的,”州長說著,看了看表。“我們還有一點時間,隨便聊聊。假定我提出這樣一種觀念,上百萬人口的大城市已經脫離時代,就和恐龍一樣,你對這一點有何見教?”
市長作了一個深呼吸,沒有說話。
“我不是開玩笑,”州長說道。“發展百萬人口的城市。各城市都有必要的服務設施,郊外是提供就業的各行各業,但沒有無可救藥的貧民窟,沒有艱巨的福利問題以及由福利問題產生的犯罪問題,可能嗎?”
市長說:“我們得把這個都市區域切成130個分開的城市,各自發展。”
“象豬在冰上那樣,各搞備的,”州長點了點頭。“因勢利導壞不了事,要以此製訂政策。”
“我真搞不清,”市長說道,“你是認真的呢,還是嘴閑不住。”
州長又是嘻嘻一笑,“這一次,”他說道,“我完全是認真的。不管怎樣,你的城市正在瓦解,新的貧窮遷進來,中產階級的有力支持正在往外轉移。要不了多久,你就隻剩下住在棚戶區、出入靠交通車的人了。貧民窟裏的人就在大街上、地鐵裏彼此做鬼臉吧。”州長不再笑了。“你能否認?”
市長無法否認。“可你把事情說得一點希望也沒有了,不是這樣的。你把稅返還一部分給我們,州裏收的,聯邦政府收的,還有——”
“還有,你將為收入低的人提供更多的住房,更多的福利,更多的貧民醫療保健,更多的貧民學校。”他停了一下以便增強效果。“你隻會引來更多的人,他們需要這些東西。這意味著你將需要更多的警察、消防隊、法院,而且不可避免,需要更多的低收入住房,更多的福利,更多的貧民醫療保健,更多的貧民學校——無限循環。你會錯過車站,連一絲趕上去的希望也沒有。”
市長一言不發。
“我要說的是,”州長又說道,“我們這座嶄新的、閃閃發光的、漂亮的世界大廈根本不是什麽進步的象徵,它是退化的標誌,是又一個為恐龍蓋的棚子。”他將白蘭地一飲而盡,嘆了口氣。“我們還是去吧,告訴大家,我們今天奉獻的大廈是未來的象徵,人類希望的象徵,是出現紡車以來最偉大的事物。”他厭煩不堪地站起來。“我們他媽的還能說什麽?”
〖8〗2:30—3:02
消防局副局長蒂莫西·奧雷利·布朗是個高個子。紅頭髮,熱情,容易激動。他不認識納特,但認識遠近聞名的世界大廈。此時他對納特說道:“你給我講的事純屬內部問題。我不想摻合進去。你,麥克勞,還有業主完全可以自己協商解決。”
“當然,你比我更懂行,”納特說,“如果你把特殊情況按時間表來處理,那麽防火條例就毫無用處。”他使出渾身解數,做出一副老練的樣子。
“不會出什麽事的,”副局長說。
“絕對不會?”
“我已經說了。門就在你背後,要走就走吧。我不知道你在玩什麽鬼把戲,但我不想再聽這一套了。出去。”
納特沒動。“假定,就算假定——”
“我叫你出去!”
“我不信你個兒大,能把我轟出去,”納特說,“你要是把我轟出去,大樓又的確出了事,那就是副局長布朗插手了某種事情,不是嗎?你總不至於連這一點也不考慮吧?”
蒂姆·布朗本來已經從椅子上支起半身,這會兒又坐下了。每一位公職人員最討厭的事莫過於受到玩忽職守的指控。他猶豫起來。
納特說:“我不希望鬧出一樁毀謗案。但我要說的是電路設計已經改動了,這些改動可能減少乃至抵消設計好了的保險係數。如果為了不影響今天舉行的開張典禮,允許放寬防火條例,萬一大樓發生什麽事,代價也許就太高了。”
布朗苦苦地思考著,依然沒有吭聲。他最後說道:“你需要我幹什麽?你跑到這兒來吆喝‘失火了’,然後又說什麽都不知道。你——”
“你什麽時候放下架子,”納特說,“也許我們就能講得通了。”他站起來朝門口走去。
“回來!”布朗說。他深深地吸了口氣,重新冷靜下來,慢吞吞地說:“上個星期我損失了兩個人,兩個消防隊員因為接到假警報送了命,你知道嗎?”他搖搖頭。“不要緊,這是我的事。”他打開抽屜,取出一盒香菸,把一支煙抖抖鬆,又折成兩截,氣沖沖地扔進紙簍裏。“今天是我戒菸的第14天,”他平靜地坐直身子。“現在談正事吧,你到底掌握了什麽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