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地安人內魯托模稜兩可地進行了天氣預報,他是聰明的。下午開始的時候,天氣突然發生了變化。
風向轉南,氣溫上升到零攝氏度。這是十分明顯的徵兆。有理由相信寒冷的季節接近尾聲,冰雪融化,紅河湖泊上很快就可以行船了。
貝尼特湖的湖麵已經不是完全冰封雪凍了。在冰層與冰層之間有一些彎彎曲曲的可以行船的通道,條件是要延長航程。
傍晚時分,溫度還在上升;冰雪融化的速度加快,一些冰淩開始從岸邊脫落,從北麵漂流而去。因此,除非夜裏又突然降溫,到達湖的北端不會有太多困難。
氣溫在夜裏沒有降低,5月2日天亮時,比爾·斯特爾看到船隻可以在相當有利的條件下航行。南風如果繼續刮下去,還可以使用風帆。
黎明時分,當偵察兵打算將行李和給養裝上船時,發現這項工作已經完成了。伊迪絲和簡從昨天夜裏開始就進行這個工作了。在她們的指揮下,所有的東西都按部就班,完好無損地裝上了船,偵察兵肯定做不到這一點。最小的角落都利用上了,所有的行李物品、從最大件到最小件、碼放得齊齊整整,看著舒服,拿著方便。
當兩兄弟在岸邊見到偵察兵時,後者把自己驚奇的感受告訴了他們。
“對,”本·拉多回答,“她們兩人都令人驚嘆,簡小姐活躍,總是樂嗬嗬的;伊迪絲小姐堅韌不拔、柔中帶剛,我開始擔心真的做了一筆好買賣。”
“什麽買賣?”比爾·斯特爾問。
“您不明白……不過,請告訴我,偵察兵,”本·拉多接著說,“您對天氣怎麽想?冬天是不是結束了?”
“我不想發表絕對的意見,”偵察兵回答,“不過,紅河湖泊似乎很快就會解凍。況且,經過山穀時,咱們就是延長陸路,咱們的船……”
“也不會脫離它的自然環境,”薩米·斯金接著說,“這更好了。”
“內魯托怎麽想?”本·拉多問。
“內魯托認為,”印地安人正兒八經地說,“如果氣溫不下降,就不必要擔心冰雪會停止融化。”
“太好啦!”本·拉多笑著贊同,“小夥子,您用不著擔心說錯話……不過,漂浮的冰塊有沒有危險呢?”
“噢!船很結實,”比爾·斯特爾肯定地說,“船在淌淩中航行過,經受過考驗。”
本轉向印地安人。
“喂,內魯托,”他再次要求,“您不想把您的看法更清楚地告訴我嗎?”
“第一批冰塊開始運動已經有兩天了,”印地安人回答,“這證明湖的北麵已經解凍了。”
“啊!啊!”本說,他現出滿意的神情,“終於有了一個看法。那麽,您對風有什麽想法?”
“天亮前兩小時起的風,對咱們有利。”
“這是事實,不過,風能持續下去嗎?”
內魯托轉過身去,用目光掃視被奇爾庫特山脈部分遮擋的南部地平線。極輕的薄霧在山腰間浮動。舵手用手指著這個方向回答:
“先生,我認為風可以持續到晚上……”
“好極了!”
“……除非從現在起到晚上會有變化,”舵手非常認真地說完全話。
“謝謝,舵手,”有些惱火的本說,“我現在心中有數了。”
偵察兵的船是一條長35尺的小艇,或者可以說是一條無甲板的小漁船。船尾有一個油布篷子,白天或者夜晚,下大雪和下暴雨的時候,兩三個人可以躲在裏麵。船為平底,阻力很小,寬為6尺,使其可以攜帶較大麵積的篷布。它的帆剪裁得和漁船的前桅帆差不多,係在船的頂端,撐在15尺高的小桅杆上。天氣不好時,很容易將這個小桅從桅座上折下來,放倒在橫凳上。
這樣的小船不能堅持逆風航行,不過後側風可以使船繼續前進。當冰塊中間曲曲折折的通道迫使舵手逆風行船時,就把帆收起來用槳劃;4個加拿大人粗壯有力的胳膊劃槳,可以使船達到更快的速度。
貝尼特湖的麵積不大,不能與美洲北部暴風雨肆虐的寬闊的內海相比。對於這次的航行來說,偵察兵帶的給養無疑是足夠了:保存良好的肉、餅幹、茶、咖啡、一小桶燒酒、還有燒爐子的木炭。此外,還可以釣魚與狩獵,湖水中魚很多,湖岸上常有山鶉和鬆雞出沒。
內魯托在船尾的篷子後麵掌航,伊迪絲和簡坐在篷子下麵,薩米·斯金與本·拉多靠在船的翼處,與比爾·斯特爾呆在一起,4個男人在船頭用篙杆撥開冰淩;小船於8點鍾離岸起航。
通道內有許多船隻,故航行變得相當困難。為了利用淌淩期和順風,幾百隻船離開了貝尼特湖的營地。在這樣的船隊中間,難免互相碰撞,這時,四麵八方響起了斥責聲、謾罵聲、威脅聲,甚至拳打腳踢。
下午碰到了一條警察的船,船上的人出來幹預的情況真是太多了。
這個警察班的班長認識偵察兵,就叫他:
“您好,偵察兵!……還是從斯卡圭到克朗代克去的移民嗎?……”
風向轉南,氣溫上升到零攝氏度。這是十分明顯的徵兆。有理由相信寒冷的季節接近尾聲,冰雪融化,紅河湖泊上很快就可以行船了。
貝尼特湖的湖麵已經不是完全冰封雪凍了。在冰層與冰層之間有一些彎彎曲曲的可以行船的通道,條件是要延長航程。
傍晚時分,溫度還在上升;冰雪融化的速度加快,一些冰淩開始從岸邊脫落,從北麵漂流而去。因此,除非夜裏又突然降溫,到達湖的北端不會有太多困難。
氣溫在夜裏沒有降低,5月2日天亮時,比爾·斯特爾看到船隻可以在相當有利的條件下航行。南風如果繼續刮下去,還可以使用風帆。
黎明時分,當偵察兵打算將行李和給養裝上船時,發現這項工作已經完成了。伊迪絲和簡從昨天夜裏開始就進行這個工作了。在她們的指揮下,所有的東西都按部就班,完好無損地裝上了船,偵察兵肯定做不到這一點。最小的角落都利用上了,所有的行李物品、從最大件到最小件、碼放得齊齊整整,看著舒服,拿著方便。
當兩兄弟在岸邊見到偵察兵時,後者把自己驚奇的感受告訴了他們。
“對,”本·拉多回答,“她們兩人都令人驚嘆,簡小姐活躍,總是樂嗬嗬的;伊迪絲小姐堅韌不拔、柔中帶剛,我開始擔心真的做了一筆好買賣。”
“什麽買賣?”比爾·斯特爾問。
“您不明白……不過,請告訴我,偵察兵,”本·拉多接著說,“您對天氣怎麽想?冬天是不是結束了?”
“我不想發表絕對的意見,”偵察兵回答,“不過,紅河湖泊似乎很快就會解凍。況且,經過山穀時,咱們就是延長陸路,咱們的船……”
“也不會脫離它的自然環境,”薩米·斯金接著說,“這更好了。”
“內魯托怎麽想?”本·拉多問。
“內魯托認為,”印地安人正兒八經地說,“如果氣溫不下降,就不必要擔心冰雪會停止融化。”
“太好啦!”本·拉多笑著贊同,“小夥子,您用不著擔心說錯話……不過,漂浮的冰塊有沒有危險呢?”
“噢!船很結實,”比爾·斯特爾肯定地說,“船在淌淩中航行過,經受過考驗。”
本轉向印地安人。
“喂,內魯托,”他再次要求,“您不想把您的看法更清楚地告訴我嗎?”
“第一批冰塊開始運動已經有兩天了,”印地安人回答,“這證明湖的北麵已經解凍了。”
“啊!啊!”本說,他現出滿意的神情,“終於有了一個看法。那麽,您對風有什麽想法?”
“天亮前兩小時起的風,對咱們有利。”
“這是事實,不過,風能持續下去嗎?”
內魯托轉過身去,用目光掃視被奇爾庫特山脈部分遮擋的南部地平線。極輕的薄霧在山腰間浮動。舵手用手指著這個方向回答:
“先生,我認為風可以持續到晚上……”
“好極了!”
“……除非從現在起到晚上會有變化,”舵手非常認真地說完全話。
“謝謝,舵手,”有些惱火的本說,“我現在心中有數了。”
偵察兵的船是一條長35尺的小艇,或者可以說是一條無甲板的小漁船。船尾有一個油布篷子,白天或者夜晚,下大雪和下暴雨的時候,兩三個人可以躲在裏麵。船為平底,阻力很小,寬為6尺,使其可以攜帶較大麵積的篷布。它的帆剪裁得和漁船的前桅帆差不多,係在船的頂端,撐在15尺高的小桅杆上。天氣不好時,很容易將這個小桅從桅座上折下來,放倒在橫凳上。
這樣的小船不能堅持逆風航行,不過後側風可以使船繼續前進。當冰塊中間曲曲折折的通道迫使舵手逆風行船時,就把帆收起來用槳劃;4個加拿大人粗壯有力的胳膊劃槳,可以使船達到更快的速度。
貝尼特湖的麵積不大,不能與美洲北部暴風雨肆虐的寬闊的內海相比。對於這次的航行來說,偵察兵帶的給養無疑是足夠了:保存良好的肉、餅幹、茶、咖啡、一小桶燒酒、還有燒爐子的木炭。此外,還可以釣魚與狩獵,湖水中魚很多,湖岸上常有山鶉和鬆雞出沒。
內魯托在船尾的篷子後麵掌航,伊迪絲和簡坐在篷子下麵,薩米·斯金與本·拉多靠在船的翼處,與比爾·斯特爾呆在一起,4個男人在船頭用篙杆撥開冰淩;小船於8點鍾離岸起航。
通道內有許多船隻,故航行變得相當困難。為了利用淌淩期和順風,幾百隻船離開了貝尼特湖的營地。在這樣的船隊中間,難免互相碰撞,這時,四麵八方響起了斥責聲、謾罵聲、威脅聲,甚至拳打腳踢。
下午碰到了一條警察的船,船上的人出來幹預的情況真是太多了。
這個警察班的班長認識偵察兵,就叫他:
“您好,偵察兵!……還是從斯卡圭到克朗代克去的移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