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都玩得很快活,又取了我的貨。”


    “是啊,真的很高明。切諾普斯一開始時故意把事情搞得很簡單,價格公道,


    交貨地點認真選擇。一旦你上了鉤,他就不那麽認真了。模式很清楚:


    這裏一次,那裏一次。”海倫說。她想起了拉德隆公司的頭頭被人操縱的方式


    與此有幾分相像,但他扮演的角色不同。海倫不能確定這不同的角色是怎樣安排的,


    但共同的模式已顯示出來。她馬上接著說:“我感謝你的坦率。


    再告訴我,你買的東西是假貨還是偷來的真跡?你認為自己買的是什麽?”


    麥爾不慌不忙,早已料到會碰到這個問題。他看著海倫,點點頭,似乎在稱讚


    她。


    “你問得真是正中要害——問到了切諾普斯如此有趣的事情。我們到目前所談


    的一切符合邏輯的東西,跟這相比都不重要了。你知道,我無法告訴你我買的是贗


    品還是偷來的真跡。”


    “欸,麥爾,我知道有時候難分真假,專家也會被愚弄,但是肯定……


    不管怎麽說吧,拿我給你帶來的油畫作例子。那是一幅多米埃油畫,根據國際


    刑警組織說,真跡現在正安全地陳列在蘇格蘭一家收藏館裏。”


    “啊,是嗎?我承認其中一幅是偽作,但哪一幅才是呢?它是不是以前某個時


    候被盜走,後來又突然被人找到了呢?哈!”


    “專家能否分辨歸還的那幅是真跡還是假畫嗎?”


    “也許能,也許不能。誰知道呢?”


    “保險公司很滿意,我這樣想。”


    “隻要油畫的主人對歸還的油畫很滿意,保險公司也就很滿意。保險公司感興


    趣的就是讓油畫被認為是真跡。不是嗎?”


    “對。你知道,這種事越來越可恥。”


    “哈!我告訴你的,太棒了。你還沒有聽到最精彩的部分呢。”


    “哦?”


    “那就是關於那些贗品、假畫、拷貝、複製品,你怎麽稱呼它們都可以,它們


    做得幾乎能以假亂真。即使你把真畫和假畫並排放在一起也不見得能區分出來。當


    然,沒人有機會去將假畫與真跡相互比較。就算是能把真假兩幅油畫放在一起,誰


    知道哪幅是真跡?假畫是按被偷的真跡畫的,出自技藝高超的權威之手。它們的來


    源在此後也使人懷疑。一旦複製出來,誰說得清楚哪幅是照著哪幅繪的呢?”


    “能不能用高科技方法在畫和其他藝術品上作標記?博物館不是這樣做的嗎?”


    海倫停了下來,她有點不太理解。麥爾笑了。


    “是有這種方法,不過花費很大,而且,隻要是既可憐又蠢笨的博物館能做出


    的事情,切諾普斯也能做出,它能複製一切東西!瞧,切諾普斯有一種能夠複製原


    畫實際分子結構的方法,你還沒有了解這種完美無缺的複製,真的沒有。聽著,切


    諾普斯能賣出不止一幅臨摹某幅真跡的假畫,而買到偷來東西的人則不會以此炫耀


    或者互相交換意見。這很像是買彩票摸獎,買了也就買了,中了也就中了。我們每


    個人都認為、相信和希望自己買到的油畫是真跡,或者可能是同一主題的另一版本,


    因為許多藝術家創作過多種版本。


    既然那些油畫價格總是比市價低得很多,畫又完美,那麽,每個人就都很高興。”


    麥爾特別喜歡談這個不知重複了多少遍的話題,他得意地坐在椅子上向後仰仰身子。


    “沒什麽新東西,隻有技術除外。我來給你講個故事。1911年,‘不可思議的事情


    ’發生了。李奧納多·達·芬奇的《蒙娜·麗莎》被人從巴黎羅浮宮盜走。你聽說


    過嗎?”


    “沒有。那時候我還沒出生呢。”


    “似乎是一個當時在羅浮宮工作的義大利木匠偷的。最後他被抓住,油畫也完


    璧歸趙。這些都是眾所周知的。不大為人所知的是在油畫失蹤的這兩年時間,非常


    專業化的複製品出籠了,並以每幅三十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六位收藏家。所有這六


    個人當然都是美國人,每人都相信自己是世界上最著名油畫的唯一擁有者!精彩的


    故事,對不對?”


    “真精彩!不過我們還是談談現在的事情。如果這些假畫一旦公然流入市場會


    怎麽樣?它們遲早會露餡的。”


    “隻要假定的真跡仍掛在某地的美術館裏,就很難將一幅油畫冒充真跡出手,


    但如果兩幅或更多的假畫同時露麵,人們終於明白已經不可能知道哪幅是真和哪幅


    是假……唉,藝術品市場就會大亂。”


    “切諾普斯必須小心謹慎地選擇偷什麽和複製什麽。”海倫幾乎是在喃喃自語。


    “沒錯。這傢夥又得了一枚金質獎章,了不起。”


    “接著講!”


    “嗯,有各種各樣的藝術作品已經不會、也可能永遠不會再在市場上出售。在


    油畫方麵,大部分是歐洲的東西,它們都已被買走。買主有億萬富翁辦的博物館和


    收藏館,比如加州的蓋蒂家族或英國皇室。有一些畫是世界名畫,如《蒙娜·麗莎


    》和大畫家的畫,又如凡·高1的《向日葵》,它在一九八九年以三千九百萬美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蝴蝶效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加]伊芙·薩倫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加]伊芙·薩倫巴並收藏蝴蝶效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