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見那玉璧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光彩奪目,便索要過來仔細查看一番,道:“好,我要了。你這就跟我回家取錢去。”
呂不韋有意狠壓價格,眼見著與上好的玉璧失之交臂,不免有些後悔,但隨即認出新買主是宦者令繆賢,國君身邊的大紅人,絕對不能得罪,忙跟出來笑道:“恭喜令君,這可是件極品玉璧,至少價值千金。”
一旁僕人聽見,恨恨地道:“你適才不是才出八十金麽?”呂不韋笑道:“我是商人,令君是識貨之人,怎可相提並論?”
繆賢聞言心下大悅,喜滋滋地帶了玉璧,乘車回來家中,命管家取了五百金給那僕人。又召來門客一齊觀賞玉璧。眾門客紛紛讚賞不已,獨有藺相如一人皺緊眉頭,默不作聲。
繆賢心中大奇,等眾門客退去,特意留下藺相如問道:“先生適才為何一言不發?莫非覺得這玉璧不值五百金?”
藺相如道:“臣不是玉工,無法斷定這塊玉璧是否值得五百金,但此玉品相不凡,必是珍品,對令君而言,怕不是什麽好事。”
繆賢更是不解,道:“先生不妨直言。”藺相如道:“昔日楚國垂涎隨國的隨侯珠,出兵滅了隨國。楚國又有和氏璧,一度引來多方爭奪,聽說秦相張儀、秦將甘茂、秦相魏冉先後全力對付楚國,均與和氏璧引發的風波有關。人性貪婪,隻要是奇珍異寶,就會有人覬覦,禍事往往因此而生。臣擔心這玉璧也會給令君帶來禍端。”
繆賢素來信服藺相如的見識,聞言道:“先生言之有理。就算僥倖我得了佳璧,還是不要張揚的好。”
繆賢心中究竟好奇這塊玉璧到底價值幾何,於是特意請趙王城玉工汲恩來家中相璧。
汲恩小心翼翼地拿起錦緞包著的玉,仔細一看,立即大吃了一驚。他是王宮玉工,見多識廣,識玉的本領當然遠在玉器商人呂不韋之上。繆賢見他神色,一顆心立即提了起來,問道:“怎麽,成色不好麽?我可是花了五百金。”
汲恩搖搖頭,嘖嘖連聲道:“這是和氏璧啊。和氏璧失落已久,想不到居然被令君無意中買到,恭喜。好玉,真是好玉,小人磨了一輩子玉,也沒有見過這麽好的玉。”
繆賢大喜過望,一把搶過玉璧,反覆看了許久,又問道:“這就是名聞天下的和氏璧?玉工,你沒弄錯吧?”
汲恩十分肯定地道:“小人絕不會看錯。和氏璧又稱夜光之璧,黑暗中可以自然發光,令君不信的話,將玉璧拿到暗室,一試便知。”
繆賢“啊”了一聲,忙道:“我們這就去內室試一試。”
試璧的結果令繆賢欣喜若狂——那玉璧果真能在陰暗中發出幽光,如星辰一般柔和安詳,仿若夢境,見之令人傾醉。
繆賢不斷地撫摸著和氏璧,當真是愛不釋手,直到外麵門客一再叫喚,這才收好和氏璧,不情願地出了內室。臨出門又叮囑汲恩道:“和氏璧一事,千萬不可對外張揚。”
汲恩料想他是怕旁人知道和氏璧下落,心道:“讖語有雲:‘得和氏璧者得天下。’你不過是個寺人,難道還想要爭奪天下麽?這璧在主父或當今大王手裏還差不多。”他心中嘀咕,表麵還是不敢得罪,連聲應道:“小人知道。”
繆賢命人取了一些財物送給汲恩,這才問那門客道:“慌慌張張地做什麽?”
那門客名叫李銀,道:“令君還不知道麽?奉陽君李兌昨晚被人殺了,現在滿大街都在議論這件事,說是新相國望諸君派人下的手。”
繆賢“啊”了一聲,呆在了那裏。
李銀忙提醒道:“令君還不趕快進宮看看麽?”繆賢這才回過神來,道:“你說得極對,快叫人準備車子,我要進宮。”又迭聲叫道,“快去叫藺先生來。”
李銀與藺相如同鄉,均是代地1人,二人同時投到繆賢門下當舍人已有三年。他見繆賢遇大事隻叫藺相如一人,頗為不悅,但惱色也隻是一閃而現。
1代:今山西。
過了一會兒,藺相如趕來堂中,見繆賢不停地絞動雙手,一會兒驚,一會兒喜,一會兒嘆,一會兒愁,忙見禮問道:“令君如此不安,是為那塊玉璧麽?”繆賢道:“正是。”命從人退下,這才壓低聲音道:“那就是和氏璧。”
即使性格沉靜的藺相如,聽聞“和氏璧”的名字時也吃了一驚,但他旋即鎮定下來,道:“和氏璧名氣太大,多少年來,天下不知道有多少人想得到它,也有不少人為了它無辜喪命。如若讓別人知道和氏璧在令君手中,必然要帶來許多風波。如此珍貴之物,令君不宜留為己用。”
繆賢道:“先生放心,而今知道這件事的隻有你、我和玉工三人,我已封住汲恩的嘴,隻要先生不說,就再也沒人知道和氏璧在我這裏了。”
藺相如道:“那賣璧人呢?他是什麽來歷?”繆賢道:“我叫先生來正是為了他。本來今日我買玉璧時並沒有認出那人,隻依稀覺得他眼熟,適才李銀來報,李兌昨夜被人殺死,我才陡然想了起來,我曾在李兌府上見過那賣璧人,他是李兌的心腹僕人。和氏璧恐怕正是從李兌府上流出來的。”
呂不韋有意狠壓價格,眼見著與上好的玉璧失之交臂,不免有些後悔,但隨即認出新買主是宦者令繆賢,國君身邊的大紅人,絕對不能得罪,忙跟出來笑道:“恭喜令君,這可是件極品玉璧,至少價值千金。”
一旁僕人聽見,恨恨地道:“你適才不是才出八十金麽?”呂不韋笑道:“我是商人,令君是識貨之人,怎可相提並論?”
繆賢聞言心下大悅,喜滋滋地帶了玉璧,乘車回來家中,命管家取了五百金給那僕人。又召來門客一齊觀賞玉璧。眾門客紛紛讚賞不已,獨有藺相如一人皺緊眉頭,默不作聲。
繆賢心中大奇,等眾門客退去,特意留下藺相如問道:“先生適才為何一言不發?莫非覺得這玉璧不值五百金?”
藺相如道:“臣不是玉工,無法斷定這塊玉璧是否值得五百金,但此玉品相不凡,必是珍品,對令君而言,怕不是什麽好事。”
繆賢更是不解,道:“先生不妨直言。”藺相如道:“昔日楚國垂涎隨國的隨侯珠,出兵滅了隨國。楚國又有和氏璧,一度引來多方爭奪,聽說秦相張儀、秦將甘茂、秦相魏冉先後全力對付楚國,均與和氏璧引發的風波有關。人性貪婪,隻要是奇珍異寶,就會有人覬覦,禍事往往因此而生。臣擔心這玉璧也會給令君帶來禍端。”
繆賢素來信服藺相如的見識,聞言道:“先生言之有理。就算僥倖我得了佳璧,還是不要張揚的好。”
繆賢心中究竟好奇這塊玉璧到底價值幾何,於是特意請趙王城玉工汲恩來家中相璧。
汲恩小心翼翼地拿起錦緞包著的玉,仔細一看,立即大吃了一驚。他是王宮玉工,見多識廣,識玉的本領當然遠在玉器商人呂不韋之上。繆賢見他神色,一顆心立即提了起來,問道:“怎麽,成色不好麽?我可是花了五百金。”
汲恩搖搖頭,嘖嘖連聲道:“這是和氏璧啊。和氏璧失落已久,想不到居然被令君無意中買到,恭喜。好玉,真是好玉,小人磨了一輩子玉,也沒有見過這麽好的玉。”
繆賢大喜過望,一把搶過玉璧,反覆看了許久,又問道:“這就是名聞天下的和氏璧?玉工,你沒弄錯吧?”
汲恩十分肯定地道:“小人絕不會看錯。和氏璧又稱夜光之璧,黑暗中可以自然發光,令君不信的話,將玉璧拿到暗室,一試便知。”
繆賢“啊”了一聲,忙道:“我們這就去內室試一試。”
試璧的結果令繆賢欣喜若狂——那玉璧果真能在陰暗中發出幽光,如星辰一般柔和安詳,仿若夢境,見之令人傾醉。
繆賢不斷地撫摸著和氏璧,當真是愛不釋手,直到外麵門客一再叫喚,這才收好和氏璧,不情願地出了內室。臨出門又叮囑汲恩道:“和氏璧一事,千萬不可對外張揚。”
汲恩料想他是怕旁人知道和氏璧下落,心道:“讖語有雲:‘得和氏璧者得天下。’你不過是個寺人,難道還想要爭奪天下麽?這璧在主父或當今大王手裏還差不多。”他心中嘀咕,表麵還是不敢得罪,連聲應道:“小人知道。”
繆賢命人取了一些財物送給汲恩,這才問那門客道:“慌慌張張地做什麽?”
那門客名叫李銀,道:“令君還不知道麽?奉陽君李兌昨晚被人殺了,現在滿大街都在議論這件事,說是新相國望諸君派人下的手。”
繆賢“啊”了一聲,呆在了那裏。
李銀忙提醒道:“令君還不趕快進宮看看麽?”繆賢這才回過神來,道:“你說得極對,快叫人準備車子,我要進宮。”又迭聲叫道,“快去叫藺先生來。”
李銀與藺相如同鄉,均是代地1人,二人同時投到繆賢門下當舍人已有三年。他見繆賢遇大事隻叫藺相如一人,頗為不悅,但惱色也隻是一閃而現。
1代:今山西。
過了一會兒,藺相如趕來堂中,見繆賢不停地絞動雙手,一會兒驚,一會兒喜,一會兒嘆,一會兒愁,忙見禮問道:“令君如此不安,是為那塊玉璧麽?”繆賢道:“正是。”命從人退下,這才壓低聲音道:“那就是和氏璧。”
即使性格沉靜的藺相如,聽聞“和氏璧”的名字時也吃了一驚,但他旋即鎮定下來,道:“和氏璧名氣太大,多少年來,天下不知道有多少人想得到它,也有不少人為了它無辜喪命。如若讓別人知道和氏璧在令君手中,必然要帶來許多風波。如此珍貴之物,令君不宜留為己用。”
繆賢道:“先生放心,而今知道這件事的隻有你、我和玉工三人,我已封住汲恩的嘴,隻要先生不說,就再也沒人知道和氏璧在我這裏了。”
藺相如道:“那賣璧人呢?他是什麽來歷?”繆賢道:“我叫先生來正是為了他。本來今日我買玉璧時並沒有認出那人,隻依稀覺得他眼熟,適才李銀來報,李兌昨夜被人殺死,我才陡然想了起來,我曾在李兌府上見過那賣璧人,他是李兌的心腹僕人。和氏璧恐怕正是從李兌府上流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