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恨
從法盲到律神,我經曆了什麽! 作者:不二法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於汪中茫,還有他身邊的人進行調查是需要慎重的。但如果出現叛逃國外的情況,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時峰話鋒一轉,點出了最新的變化。
“叛逃?劉傑他出國算不上叛逃吧。”
“劉傑是國家工作人員,沒有經過組織允許,私自出逃國外,這是一件性質非常嚴重的事情。劉傑常年在省人大工作,掌握著重要的國家機密。他現在人在國外,不管他是出於什麽目的,都是不允許的。”時峰說道。
“劉傑出國是一件嚴重的事情,那也就意味著……”田詩看向時峰。
“意味著,調查汪中茫及其身邊的人已經沒有障礙。”時峰說道。
“那麽我們下一步怎麽辦?”這個時候,田詩也隻能聽從時峰的指揮。畢竟對於這種情況,她也不知道如何應對。
“我先向上級匯報,然後申請通緝。必要時可以要求國際刑警組織介入。”時峰說道。這個案件牽涉到汪中茫,如何應對一直都是時峰的一塊心病。現在劉傑出國,這讓時峰終於找到破解這個問題的突破口。
“老汪呀,你坐。”省人大常委會陳白主任揮了揮手,指向會議桌對麵的椅子。
“陳主任,你找我有事?”對於陳白找自己談話,汪中茫早有準備。這種時候,要是組織不找自己那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對於自己的政治生涯,汪中茫本來還是非常驕傲的。他同別人不一樣,他出身於平民家庭,能夠走到今天這一步,非常不容易。對於自己的一生,他本來已經沒有遺憾了。現在卻不得不為自己的兒子,而不得不為一生沾染上汙點。
“老汪呀,今天找你是來談話的。這兩位是省委組織部和省紀委的同誌。”陳白指了指旁邊坐的兩位。
這兩個人,實際上汪中茫早就注意到了。不用陳白介紹,他也認識這兩個人是誰。有人說,他汪中茫是白山省政界活地圖,這一點其實也沒有錯。這些年來,他走過不少地方,認識不少人。尤其是省委省政府這一塊,很少有他不認識的人。
“你們好。”汪中茫向二人點了點頭。
“老汪,這次談話主要是關於你兒子汪喜斌的事情。我剛剛接到有關部門的通報,你兒子涉嫌殺害一名女性未成年人,已經被采取強製措施了。這一點你知道嗎?”陳白的表情很嚴肅。作為省班子成員,他對於自己的機構裏出現這種事,還是非常關注的。
陳白也是無奈。他不是不想多做一些事,實在是手下的部門負責人,比自己的年齡還大。就算是有那個心氣,也沒有那個身體了。
好在,省人大的隊伍建設正逐漸年輕化,陳白還是有人可用的。另外,汪中茫這個常務副主任,也是非常得力的。
汪中茫這個人性格上非常隨和,平時也願意服從自己的領導,在白山各界都是人頭熟,為陳白開展工作減輕了不少壓力。但是沒有想到,偏偏就是這個汪中茫出了大事。
“我也是剛剛收到通知。我兒子出了這樣的事,我是有責任的。我沒有教育好自己的子女,為組織添了麻煩。我願意承擔一切責任。”汪中茫態度還是誠懇的。他的一生,為官要訣就是身段一定要柔軟。
汪中茫沒有強勢的背景,在官場一直處於弱勢地位。時間一長,汪中茫也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不論是誰與汪中茫打起交道來,都挑不出他的毛病來。他本人也幾乎沒有對立麵。汪中茫始終保持一個柔性的處事態度,周旋於白山省政界。
“你兒子是你兒子,你是你。這次找你,一是關於你兒子的事情,要找你進行談話。希望你能夠正確理解這件事情。”
“陳主任,你放心。我也是有二十年黨齡的老黨員了。這些事情我還是分得清的。涉及犯罪問題,不管是我的什麽人,包括我的兒子,我絕不袒護。我堅決支持組織對汪喜斌的任何處置。”不論汪中茫是不是真心,他說的話還是讓人挑不出毛病的。
“很好,老汪,組織對你還是信任的。這次找你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要談,就是你的秘書劉傑。”
“劉傑?他已經不是我的秘書了。根據最新的工作安排,他已經調到人大法工委工作了。”汪中茫說道。
一直以來劉傑都是他身邊最為重要的親信,跟隨他走遍了多個地方。這次把劉傑安排到法工委,也是有一點提前安排的意思。
“劉傑的工作雖然調整了。但他還沒有到新的崗位報到。根據國安部門的報告,劉傑未經批準出國。這件事,你知道嗎?”
“不知道。”汪中茫一怔。他是真的不知道這件事。劉傑出國,將會讓整個事情更加複雜。最為重要的是,政府高級工作人員未經批準出國,可能對國家安全產生影響。這一直是各級領導幹部的底線。
經濟問題,是需要嚴肅處理的。不過,經濟問題形成的原因是複雜的。在經濟社會的形勢下,你往往會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做出一些決定或決策。不能因為出現了問題,就對一個幹部去追究責任。要知道誰也不是神,當然不可能預料一切。
忠誠問題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如果經濟問題是不可預測的,忠誠就是聽從內心的指引了。一個人對黨和政府忠誠不忠誠,並不需要特別的要求,隻是一個內心的選擇而已。
當一個高級幹部忠誠出現了問題,那後果是非常嚴重的。組織部門對幹部每年都要進行審查,就是怕在這方麵出現問題。
如果說家風不嚴,自己這個家長在承擔一些責任。那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情。畢竟誰犯的事,誰來承擔責任。家長如果沒有參與進來,也不會太大的事情。最多是一個組織處理。
忠誠方麵要是出了問題,那就意味著一個人評價的改變。汪中茫莫名感覺到一陣慌亂。
“劉傑一直是你的秘書,也是你一手提拔的。他今天做出這樣的事情,性質是非常惡劣的。老汪,對於這件事你需要承擔起責任來。如果有渠道,你要勸他回來自首。組織上會給他機會的。”陳白說道。
“我一定盡力。”話雖如此,汪中茫心中也沒有底。劉傑出國為了什麽,他心裏大概還是有底的。也許出國對於劉傑來說並不是一個壞的選擇。案件已經查到這個地步了,他要是不到國外,就真的是避無可避了。
讓劉傑回來,當年的事情可能會露底。不讓劉傑回來,組織上一定對自己進行處理。處理,汪中茫是不太怕的。這個年齡了,他早就沒有上進的動力了。無非是未來的道路受到影響。他這個年齡都退二線了,還擔心什麽未來呀。
汪中茫擔心的是自己的曆史評價。他這種人,來自平民家庭,在這一代開創了自己的事業。汪中茫一直希望自己能夠有一個好的曆史定位。這對於他自己,對於他的後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偏偏到了最後的階段,他似乎沒有青史留名的機會了。
“劉傑。”
“老領導,是你嗎。”劉傑接到了汪中茫的電話,這讓他感到一絲親切。
劉傑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他這種出身能夠幹到科級就算是家族有史以來最高的職位了。誰也沒有想到,自己被分配到了汪中茫的身邊的工作,從而改變了自己一生的走向。
“劉傑,你怎麽回國了。你不知道,咱們是有紀律的嗎。”汪中茫在電話中說道。
“……,老領導,這件事你就不要管了。我……,我……現在挺好的。你自己要多保重。”劉傑不知道對麵還有誰在汪中茫身邊。他不敢說太多。
一直以來,汪喜斌的事情都是他一手辦下來的。就連這次組織李勇喬越掩護汪喜斌逃脫,也是他在遠程指揮。對於這件事,他也好,王遠行也好,都不太看好。
因為他們麵對是公安機關。多年的交道打下來,他知道公安機關的力量。
“奇跡不可能總是出現。”這是王遠行對劉傑說出的最後一句話。
“如果他們被抓了,怎麽辦?”劉傑問王遠行。對於劉傑來說,王遠行可是一個真正的能人。總是在關鍵時刻,想出辦法破解亂局。
不過這次,王遠行讓劉傑失望了。他隻是搖搖頭,然後離開兩個人會麵的茶樓。再也不接劉傑的電話了。
劉傑知道,王遠行已經拋棄自己了。當年兩個人共同設局為汪喜斌開脫。每次出麵都是自己來,王遠行則是躲在後麵。唯有與羅家交涉的那次,王遠行不得不出麵。
現在羅家人已經全死了。案件又被複查了。這個時候的王遠行離開自己,然後什麽都不再承認。所有的證據隻能是指向自己。想到這裏,劉傑心裏不由生起一陣寒意。這個王遠行不會是早就設想好一切了吧。
這一刻劉傑不是沒想過去找汪中茫。但是就算找到汪中茫又能如何呢。對於自己的老領導,劉傑是太了解了。他一定會勸自己投案自首。投案自首,劉傑是絕對不甘心的。要知道劉傑奮鬥今天,他付出了自己的所有。他不甘心自己多年奮鬥得來的一切,一朝全部清零。
怎麽辦?找王遠行商量,對方已經不理自己了。劉傑隻能自己想辦法。想來想去,他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跑。跑到國外去。國外,是國內調查機構無法涉及的法域,在國外躲上段時間,然後再回來。
自己不在國內,口供就取不下來。事情逐步就會冷下來。在合適的機會,自己再運作一遍,就可以重回白山省,就可以保住自己的地位了。
劉傑想得很好。但是他忘記了一點,他的行蹤,尤其是出入境記錄,怎麽可能隱藏。一旦他這種廳級幹部未經允許出境,那就不再是簡單的紀律問題,還涉及國家安全問題。
也正是他自己擅作主張,讓汪中茫更加被動。甚至連幫他說一句話都不敢。劉傑走了一條絕路,誰也幫不了他了。
“汪喜斌,我這可是第二次提審你了。希望你能夠老實交代,爭取從寬處理。”
“沒有問題。你問什麽我都交代。”這個時候的汪喜斌已經沒有興趣再反抗了。他知道自己犯的是什麽事情。他不是三歲的小孩子。這幾年他在京都政法大學上學,對於法律,尤其是刑法也是特別學習過的。
“劉傑是什麽人。”
“劉傑是我父親的秘書。”
“你殺害劉惠後,是怎麽運作的?”
“我隻是把劉惠的屍體藏在廁所了。後來的事情,都交給劉傑了。”
“為什麽要交給劉傑。”
“劉傑是我爸的秘書,實際上我們家最親近的人。家裏所有的事都不瞞他。出了這樣的事情,我隻能交給他處理。”
“你父親知不知道你殺人的事情?”鄭平問了一個非常敏感的問題。按理說關於汪中茫的情況,不屬於他調查的範圍。他沒有調查中管幹部的權力。但案件已經到了這裏。如果劉傑這邊進展不下去,就隻能從汪中茫這邊突破。這個案件,不論是時峰,還是田詩、鄭平,全都沒了回頭路。辦下來可能算是大功一件。辦不下來,那就是後患無窮。
“他應該知道。”汪喜斌根本就不顧及什麽。對於汪中茫,汪喜斌的心裏一直是有一種恨的感覺。如果他對汪喜斌的成長更關心一些。如果他不是經常更換生活環境。如果他當初處理汪喜斌的初戀時沒有那麽剛性。可能汪喜斌不會有今天。汪喜斌認為,別人的優秀,在於父母一開始就已經為子女付出了,著想了,甚至是奉獻了。
在汪家,則是一切圍繞著汪中茫轉。哪怕是自己還沒有長大的時候,哪怕是自己還隻是一個孩子的時候,都是一樣。在成長最為關鍵的時候,汪喜斌沒有得到應有的關心與幫助。時至今日,汪喜斌對汪中茫隻有恨。他寧肯自己生長在一個普通人家的家庭,也不想成為汪中茫的兒子。
“叛逃?劉傑他出國算不上叛逃吧。”
“劉傑是國家工作人員,沒有經過組織允許,私自出逃國外,這是一件性質非常嚴重的事情。劉傑常年在省人大工作,掌握著重要的國家機密。他現在人在國外,不管他是出於什麽目的,都是不允許的。”時峰說道。
“劉傑出國是一件嚴重的事情,那也就意味著……”田詩看向時峰。
“意味著,調查汪中茫及其身邊的人已經沒有障礙。”時峰說道。
“那麽我們下一步怎麽辦?”這個時候,田詩也隻能聽從時峰的指揮。畢竟對於這種情況,她也不知道如何應對。
“我先向上級匯報,然後申請通緝。必要時可以要求國際刑警組織介入。”時峰說道。這個案件牽涉到汪中茫,如何應對一直都是時峰的一塊心病。現在劉傑出國,這讓時峰終於找到破解這個問題的突破口。
“老汪呀,你坐。”省人大常委會陳白主任揮了揮手,指向會議桌對麵的椅子。
“陳主任,你找我有事?”對於陳白找自己談話,汪中茫早有準備。這種時候,要是組織不找自己那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對於自己的政治生涯,汪中茫本來還是非常驕傲的。他同別人不一樣,他出身於平民家庭,能夠走到今天這一步,非常不容易。對於自己的一生,他本來已經沒有遺憾了。現在卻不得不為自己的兒子,而不得不為一生沾染上汙點。
“老汪呀,今天找你是來談話的。這兩位是省委組織部和省紀委的同誌。”陳白指了指旁邊坐的兩位。
這兩個人,實際上汪中茫早就注意到了。不用陳白介紹,他也認識這兩個人是誰。有人說,他汪中茫是白山省政界活地圖,這一點其實也沒有錯。這些年來,他走過不少地方,認識不少人。尤其是省委省政府這一塊,很少有他不認識的人。
“你們好。”汪中茫向二人點了點頭。
“老汪,這次談話主要是關於你兒子汪喜斌的事情。我剛剛接到有關部門的通報,你兒子涉嫌殺害一名女性未成年人,已經被采取強製措施了。這一點你知道嗎?”陳白的表情很嚴肅。作為省班子成員,他對於自己的機構裏出現這種事,還是非常關注的。
陳白也是無奈。他不是不想多做一些事,實在是手下的部門負責人,比自己的年齡還大。就算是有那個心氣,也沒有那個身體了。
好在,省人大的隊伍建設正逐漸年輕化,陳白還是有人可用的。另外,汪中茫這個常務副主任,也是非常得力的。
汪中茫這個人性格上非常隨和,平時也願意服從自己的領導,在白山各界都是人頭熟,為陳白開展工作減輕了不少壓力。但是沒有想到,偏偏就是這個汪中茫出了大事。
“我也是剛剛收到通知。我兒子出了這樣的事,我是有責任的。我沒有教育好自己的子女,為組織添了麻煩。我願意承擔一切責任。”汪中茫態度還是誠懇的。他的一生,為官要訣就是身段一定要柔軟。
汪中茫沒有強勢的背景,在官場一直處於弱勢地位。時間一長,汪中茫也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不論是誰與汪中茫打起交道來,都挑不出他的毛病來。他本人也幾乎沒有對立麵。汪中茫始終保持一個柔性的處事態度,周旋於白山省政界。
“你兒子是你兒子,你是你。這次找你,一是關於你兒子的事情,要找你進行談話。希望你能夠正確理解這件事情。”
“陳主任,你放心。我也是有二十年黨齡的老黨員了。這些事情我還是分得清的。涉及犯罪問題,不管是我的什麽人,包括我的兒子,我絕不袒護。我堅決支持組織對汪喜斌的任何處置。”不論汪中茫是不是真心,他說的話還是讓人挑不出毛病的。
“很好,老汪,組織對你還是信任的。這次找你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要談,就是你的秘書劉傑。”
“劉傑?他已經不是我的秘書了。根據最新的工作安排,他已經調到人大法工委工作了。”汪中茫說道。
一直以來劉傑都是他身邊最為重要的親信,跟隨他走遍了多個地方。這次把劉傑安排到法工委,也是有一點提前安排的意思。
“劉傑的工作雖然調整了。但他還沒有到新的崗位報到。根據國安部門的報告,劉傑未經批準出國。這件事,你知道嗎?”
“不知道。”汪中茫一怔。他是真的不知道這件事。劉傑出國,將會讓整個事情更加複雜。最為重要的是,政府高級工作人員未經批準出國,可能對國家安全產生影響。這一直是各級領導幹部的底線。
經濟問題,是需要嚴肅處理的。不過,經濟問題形成的原因是複雜的。在經濟社會的形勢下,你往往會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做出一些決定或決策。不能因為出現了問題,就對一個幹部去追究責任。要知道誰也不是神,當然不可能預料一切。
忠誠問題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如果經濟問題是不可預測的,忠誠就是聽從內心的指引了。一個人對黨和政府忠誠不忠誠,並不需要特別的要求,隻是一個內心的選擇而已。
當一個高級幹部忠誠出現了問題,那後果是非常嚴重的。組織部門對幹部每年都要進行審查,就是怕在這方麵出現問題。
如果說家風不嚴,自己這個家長在承擔一些責任。那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情。畢竟誰犯的事,誰來承擔責任。家長如果沒有參與進來,也不會太大的事情。最多是一個組織處理。
忠誠方麵要是出了問題,那就意味著一個人評價的改變。汪中茫莫名感覺到一陣慌亂。
“劉傑一直是你的秘書,也是你一手提拔的。他今天做出這樣的事情,性質是非常惡劣的。老汪,對於這件事你需要承擔起責任來。如果有渠道,你要勸他回來自首。組織上會給他機會的。”陳白說道。
“我一定盡力。”話雖如此,汪中茫心中也沒有底。劉傑出國為了什麽,他心裏大概還是有底的。也許出國對於劉傑來說並不是一個壞的選擇。案件已經查到這個地步了,他要是不到國外,就真的是避無可避了。
讓劉傑回來,當年的事情可能會露底。不讓劉傑回來,組織上一定對自己進行處理。處理,汪中茫是不太怕的。這個年齡了,他早就沒有上進的動力了。無非是未來的道路受到影響。他這個年齡都退二線了,還擔心什麽未來呀。
汪中茫擔心的是自己的曆史評價。他這種人,來自平民家庭,在這一代開創了自己的事業。汪中茫一直希望自己能夠有一個好的曆史定位。這對於他自己,對於他的後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偏偏到了最後的階段,他似乎沒有青史留名的機會了。
“劉傑。”
“老領導,是你嗎。”劉傑接到了汪中茫的電話,這讓他感到一絲親切。
劉傑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他這種出身能夠幹到科級就算是家族有史以來最高的職位了。誰也沒有想到,自己被分配到了汪中茫的身邊的工作,從而改變了自己一生的走向。
“劉傑,你怎麽回國了。你不知道,咱們是有紀律的嗎。”汪中茫在電話中說道。
“……,老領導,這件事你就不要管了。我……,我……現在挺好的。你自己要多保重。”劉傑不知道對麵還有誰在汪中茫身邊。他不敢說太多。
一直以來,汪喜斌的事情都是他一手辦下來的。就連這次組織李勇喬越掩護汪喜斌逃脫,也是他在遠程指揮。對於這件事,他也好,王遠行也好,都不太看好。
因為他們麵對是公安機關。多年的交道打下來,他知道公安機關的力量。
“奇跡不可能總是出現。”這是王遠行對劉傑說出的最後一句話。
“如果他們被抓了,怎麽辦?”劉傑問王遠行。對於劉傑來說,王遠行可是一個真正的能人。總是在關鍵時刻,想出辦法破解亂局。
不過這次,王遠行讓劉傑失望了。他隻是搖搖頭,然後離開兩個人會麵的茶樓。再也不接劉傑的電話了。
劉傑知道,王遠行已經拋棄自己了。當年兩個人共同設局為汪喜斌開脫。每次出麵都是自己來,王遠行則是躲在後麵。唯有與羅家交涉的那次,王遠行不得不出麵。
現在羅家人已經全死了。案件又被複查了。這個時候的王遠行離開自己,然後什麽都不再承認。所有的證據隻能是指向自己。想到這裏,劉傑心裏不由生起一陣寒意。這個王遠行不會是早就設想好一切了吧。
這一刻劉傑不是沒想過去找汪中茫。但是就算找到汪中茫又能如何呢。對於自己的老領導,劉傑是太了解了。他一定會勸自己投案自首。投案自首,劉傑是絕對不甘心的。要知道劉傑奮鬥今天,他付出了自己的所有。他不甘心自己多年奮鬥得來的一切,一朝全部清零。
怎麽辦?找王遠行商量,對方已經不理自己了。劉傑隻能自己想辦法。想來想去,他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跑。跑到國外去。國外,是國內調查機構無法涉及的法域,在國外躲上段時間,然後再回來。
自己不在國內,口供就取不下來。事情逐步就會冷下來。在合適的機會,自己再運作一遍,就可以重回白山省,就可以保住自己的地位了。
劉傑想得很好。但是他忘記了一點,他的行蹤,尤其是出入境記錄,怎麽可能隱藏。一旦他這種廳級幹部未經允許出境,那就不再是簡單的紀律問題,還涉及國家安全問題。
也正是他自己擅作主張,讓汪中茫更加被動。甚至連幫他說一句話都不敢。劉傑走了一條絕路,誰也幫不了他了。
“汪喜斌,我這可是第二次提審你了。希望你能夠老實交代,爭取從寬處理。”
“沒有問題。你問什麽我都交代。”這個時候的汪喜斌已經沒有興趣再反抗了。他知道自己犯的是什麽事情。他不是三歲的小孩子。這幾年他在京都政法大學上學,對於法律,尤其是刑法也是特別學習過的。
“劉傑是什麽人。”
“劉傑是我父親的秘書。”
“你殺害劉惠後,是怎麽運作的?”
“我隻是把劉惠的屍體藏在廁所了。後來的事情,都交給劉傑了。”
“為什麽要交給劉傑。”
“劉傑是我爸的秘書,實際上我們家最親近的人。家裏所有的事都不瞞他。出了這樣的事情,我隻能交給他處理。”
“你父親知不知道你殺人的事情?”鄭平問了一個非常敏感的問題。按理說關於汪中茫的情況,不屬於他調查的範圍。他沒有調查中管幹部的權力。但案件已經到了這裏。如果劉傑這邊進展不下去,就隻能從汪中茫這邊突破。這個案件,不論是時峰,還是田詩、鄭平,全都沒了回頭路。辦下來可能算是大功一件。辦不下來,那就是後患無窮。
“他應該知道。”汪喜斌根本就不顧及什麽。對於汪中茫,汪喜斌的心裏一直是有一種恨的感覺。如果他對汪喜斌的成長更關心一些。如果他不是經常更換生活環境。如果他當初處理汪喜斌的初戀時沒有那麽剛性。可能汪喜斌不會有今天。汪喜斌認為,別人的優秀,在於父母一開始就已經為子女付出了,著想了,甚至是奉獻了。
在汪家,則是一切圍繞著汪中茫轉。哪怕是自己還沒有長大的時候,哪怕是自己還隻是一個孩子的時候,都是一樣。在成長最為關鍵的時候,汪喜斌沒有得到應有的關心與幫助。時至今日,汪喜斌對汪中茫隻有恨。他寧肯自己生長在一個普通人家的家庭,也不想成為汪中茫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