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帝國政界往事 明王朝紀事 作者:李亞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未來的歲月裏,我們將一再有機會看到,太多的帝國施政與此相關,太多的人為此稀裏糊塗地丟掉了性命。
元順帝至正十二年,是為公元1352年。這一年,天下已然大亂。朱元璋24歲,投奔造反的郭子興部隊,當了一名普通士兵。
四年後,即公元1356年,已經成為這支部隊副元帥的朱元璋,率兵攻下集慶,更名應天府,並以此作為自己的根據地。
又過了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創建大明帝國,建年號為洪武元年,將應天府改名為南京,此後六百多年一直叫到今天。這一年,朱元璋40歲,是為洪武皇帝,史稱明太祖,在位三十一年。(《明史》太祖本紀)
描述朱元璋奪得天下的過程,是一件相當乏味的事情。與歷朝歷代遍地血腥和殺戮的改朝換代比較起來,似乎沒有太大的不同。但是,無論如何,從一個身無分文的遊方和尚也就是流浪漢,經過短短的十六年,便坐上大一統帝國的皇帝寶座,在這驚險的一跳中,總會有一些耐人尋味之處。
從秦朝末年的天下大亂開始,西漢末,東漢末,隋朝末年,唐朝末年,都曾經發生過席捲全國的農民大起義,其間,小型起義與暴動不計其數。用一個肯定不夠嚴謹的籠統說法形容,這些農民起義,基本上都是當時中央政權舉措乖戾人心喪盡、貪官汙吏遍地橫行的結果。就是所謂官逼民反的意思。元朝末年,除了蒙元少數民族政權的一些特殊之處外,情況也大抵如此。
此時,談論成吉思汗橫掃歐亞大陸的光榮與夢想,顯然已經不合時宜,他那些不成器的子孫們,肯定會令他的在天之靈痛心疾首寢食難安。
當年,這位海洋般的大汗橫刀立馬,注視著中原萬萬裏江山時,他手下的大將別迭曾經仰天長嘯,提議:殺光這些毫無用處的中國人,使那廣袤土地變成豐美牧場,用來牧放征服世界所需要的戰馬。(《蒙古帝國史》,《元史》)
如今,假如能夠俯視這裏發生的罪惡,成吉思汗的心頭定會掠過陣陣悔恨,若知道這塊土地能夠讓自己的子孫們腐爛墮落如斯,當初真就該聽了那位勇猛戰將的建議。以長生天恩賜給他們的手段與力量,這不是不可能的。在他們手下,種族滅絕之類的事情,在中西亞地區已經發生過不止一次。(《世界征服者史》)
然而,甚至在忽必烈還沒有逝世時,那持續了近百年的狂風霹靂已經悄然停息,大元帝國以驚人的速度開始了從生機勃勃向腐爛發臭的衰退。討論這一意味深長的過程是另一本書的任務,我們現在隻要知道,幾十年後,到元朝末年,就是朱元璋的時代,這個帝國幾乎爛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就足夠了。
此時,那總是站在他們一邊的長生天似乎也已經厭煩,不再賜福給他們,而是頻繁地降下天災人禍。終於,大元帝國這匹百病纏身的老駱駝轟然倒地。最後壓垮它的,肯定不是一根稻草,而是真正的泰山壓頂。
翻檢元帝國不到一百年的歷史,下列兩個由客觀條件形成的心理因素可能對其施政產生了重要影響。
征服世界的赫赫武功,大約使這些蒙古武士們很難不蔑視那些被征服的人們。既然能夠在馬背上打下天下,憑什麽就不能在馬背上治理之?從東海之濱到伏爾加河畔,那億兆之民難道是跪在別人麵前的嗎?全然生活在另一個世界之中、相當長時間裏都不知華夏政治傳統與儒家文化為何物的人們,的確有理由懷疑諸如此類的古老智慧。在這些兇猛的戰士眼裏,那些滿口之乎者也仁義道德的儒生們,既虛偽又沒用,繁瑣囉唆,令人無比厭煩。——世界上居然有人將讀書作為終身事業,而且還能據此專業做官?這樣的事實,曾經讓他們完全無法理解。(《蒙古帝國史》,《元史》)
其次,與其治下龐大的汪洋大海般的人口比較起來,蒙古騎士的人口實在過於稀少,滿打滿算也才一百多萬人口,哪怕加上那些早期臣服的色目人也是如此。不管他們多麽兇猛,這種似乎被淹沒了的情形與感覺都實在太不好,令人十分不安。何況在那潮水般的浸潤下,他們已經越來越不勇猛。
這些,可能構成了元帝國堅定地打壓這種文化及其人民的理由。我們知道,在任何時代、任何國家,這種政治上、文化上的刻意打壓,都沒有可能使被打壓者心悅誠服,從而也就找不到成功的先例。
據說,當時在元大都,就是今天的北京,曾經流傳著一個段子,很是曲折有致溫文和婉地表達了這種情形。
明人陸容在他那本相當有名的著作《菽園雜記》中記載了這個段子:
元世祖忽必烈入主中華以後,下令華人必須梳胡人亦即蒙古人的髮式,穿蒙古人的衣冠。有一次,他去太學就是國立大學視察,發現孔子及其聖子賢孫們的塑像還都是冠冕堂皇的中華樣式,於是命令有關部門全部將其改成蒙古式。這令孔子的弟子子路大為惱火,立即動身到昊天上帝那裏去投訴。上帝聽完子路的苦惱後,“撲哧”一笑,開導他說:你怎麽如此不識時務?打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都管我叫天,現在,連我的名字都被改成了蒙古話,叫騰吉理,我也隻能答應他。此乃時勢使然。別著急,小夥子,耐心點兒,肯定有一天會翻過來的。
元順帝至正十二年,是為公元1352年。這一年,天下已然大亂。朱元璋24歲,投奔造反的郭子興部隊,當了一名普通士兵。
四年後,即公元1356年,已經成為這支部隊副元帥的朱元璋,率兵攻下集慶,更名應天府,並以此作為自己的根據地。
又過了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創建大明帝國,建年號為洪武元年,將應天府改名為南京,此後六百多年一直叫到今天。這一年,朱元璋40歲,是為洪武皇帝,史稱明太祖,在位三十一年。(《明史》太祖本紀)
描述朱元璋奪得天下的過程,是一件相當乏味的事情。與歷朝歷代遍地血腥和殺戮的改朝換代比較起來,似乎沒有太大的不同。但是,無論如何,從一個身無分文的遊方和尚也就是流浪漢,經過短短的十六年,便坐上大一統帝國的皇帝寶座,在這驚險的一跳中,總會有一些耐人尋味之處。
從秦朝末年的天下大亂開始,西漢末,東漢末,隋朝末年,唐朝末年,都曾經發生過席捲全國的農民大起義,其間,小型起義與暴動不計其數。用一個肯定不夠嚴謹的籠統說法形容,這些農民起義,基本上都是當時中央政權舉措乖戾人心喪盡、貪官汙吏遍地橫行的結果。就是所謂官逼民反的意思。元朝末年,除了蒙元少數民族政權的一些特殊之處外,情況也大抵如此。
此時,談論成吉思汗橫掃歐亞大陸的光榮與夢想,顯然已經不合時宜,他那些不成器的子孫們,肯定會令他的在天之靈痛心疾首寢食難安。
當年,這位海洋般的大汗橫刀立馬,注視著中原萬萬裏江山時,他手下的大將別迭曾經仰天長嘯,提議:殺光這些毫無用處的中國人,使那廣袤土地變成豐美牧場,用來牧放征服世界所需要的戰馬。(《蒙古帝國史》,《元史》)
如今,假如能夠俯視這裏發生的罪惡,成吉思汗的心頭定會掠過陣陣悔恨,若知道這塊土地能夠讓自己的子孫們腐爛墮落如斯,當初真就該聽了那位勇猛戰將的建議。以長生天恩賜給他們的手段與力量,這不是不可能的。在他們手下,種族滅絕之類的事情,在中西亞地區已經發生過不止一次。(《世界征服者史》)
然而,甚至在忽必烈還沒有逝世時,那持續了近百年的狂風霹靂已經悄然停息,大元帝國以驚人的速度開始了從生機勃勃向腐爛發臭的衰退。討論這一意味深長的過程是另一本書的任務,我們現在隻要知道,幾十年後,到元朝末年,就是朱元璋的時代,這個帝國幾乎爛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就足夠了。
此時,那總是站在他們一邊的長生天似乎也已經厭煩,不再賜福給他們,而是頻繁地降下天災人禍。終於,大元帝國這匹百病纏身的老駱駝轟然倒地。最後壓垮它的,肯定不是一根稻草,而是真正的泰山壓頂。
翻檢元帝國不到一百年的歷史,下列兩個由客觀條件形成的心理因素可能對其施政產生了重要影響。
征服世界的赫赫武功,大約使這些蒙古武士們很難不蔑視那些被征服的人們。既然能夠在馬背上打下天下,憑什麽就不能在馬背上治理之?從東海之濱到伏爾加河畔,那億兆之民難道是跪在別人麵前的嗎?全然生活在另一個世界之中、相當長時間裏都不知華夏政治傳統與儒家文化為何物的人們,的確有理由懷疑諸如此類的古老智慧。在這些兇猛的戰士眼裏,那些滿口之乎者也仁義道德的儒生們,既虛偽又沒用,繁瑣囉唆,令人無比厭煩。——世界上居然有人將讀書作為終身事業,而且還能據此專業做官?這樣的事實,曾經讓他們完全無法理解。(《蒙古帝國史》,《元史》)
其次,與其治下龐大的汪洋大海般的人口比較起來,蒙古騎士的人口實在過於稀少,滿打滿算也才一百多萬人口,哪怕加上那些早期臣服的色目人也是如此。不管他們多麽兇猛,這種似乎被淹沒了的情形與感覺都實在太不好,令人十分不安。何況在那潮水般的浸潤下,他們已經越來越不勇猛。
這些,可能構成了元帝國堅定地打壓這種文化及其人民的理由。我們知道,在任何時代、任何國家,這種政治上、文化上的刻意打壓,都沒有可能使被打壓者心悅誠服,從而也就找不到成功的先例。
據說,當時在元大都,就是今天的北京,曾經流傳著一個段子,很是曲折有致溫文和婉地表達了這種情形。
明人陸容在他那本相當有名的著作《菽園雜記》中記載了這個段子:
元世祖忽必烈入主中華以後,下令華人必須梳胡人亦即蒙古人的髮式,穿蒙古人的衣冠。有一次,他去太學就是國立大學視察,發現孔子及其聖子賢孫們的塑像還都是冠冕堂皇的中華樣式,於是命令有關部門全部將其改成蒙古式。這令孔子的弟子子路大為惱火,立即動身到昊天上帝那裏去投訴。上帝聽完子路的苦惱後,“撲哧”一笑,開導他說:你怎麽如此不識時務?打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都管我叫天,現在,連我的名字都被改成了蒙古話,叫騰吉理,我也隻能答應他。此乃時勢使然。別著急,小夥子,耐心點兒,肯定有一天會翻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