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歲月的流逝,倍感痛苦的人們開始採取行動以改變這種情形。


    馬可—波羅在他那本著名的遊記中寫道:“所有中國人都厭惡大可汗的政府”,“他們視中國人如奴隸,令人無法容忍”,致使在這個國家裏,“經常有謀反的趨向”。(《馬可波羅遊記》)後來,這些“謀反的趨向”,變成越來越多的敵對行動。關於這些行動的記載,則遍布於元帝國中後期的編年史冊。到朱元璋的時代,整個國家猶如一個大幹柴庫或巨型火藥桶,幾乎所有人都在等待著點燃它的那一點星星之火。


    在中國歷史上,有兩個宿命般的來自大自然的地理因素,對中華民族的命運發生著特別重大的影響。這兩個因素盡管被我們今天的歷史學家們有意無意地予以忽視——一種相當可恥的忽視,但它們真實地存在著。並且,事實上,正是它們,而不是別的什麽,在我國古代社會整體塑造上發生著巨大的影響。


    這兩個因素——一個是裸露在北方的萬裏邊防線,一個就是越來越黏稠混濁的黃河。


    如今,在這些來自北方大草原的騎士們心中和頭腦裏,一再出來發揮那夢魘般作用的,則是黃河。


    從元代的紀錄裏,我們可以看到關於黃河決口的十數次記載。屆時,幾萬、幾十萬平方公裏的城鎮村莊頓成“平地水二丈”的汪洋澤國,肥田沃土霎時淪為魚鱉之域。公元1344年即元至正四年,在黃河又一次大決口,淹沒河南、山東數州縣後,帝國政府決定下大力治河。這不是元帝國規模最大的一次治河行動,卻是它的最後一次。(《元史紀事本末》卷13,治河)


    在做出治河的決定之前,帝國決策層曾經發生過激烈的爭論。反對一派認為:山東連年饑饉,民不聊生,聚眾於此地治河,“恐他日之憂又有重於河患者”。(《元史紀事本末》卷13,治河)此種高論,顯然隻能出自缺少人類心肝情懷的政治動物之口。不幸的是,確也道出了當日的實情。原因是,那些遍地橫行的貪官汙吏們,已經不容許自己的政府施行此類善舉德政。


    果然,史料記載說,17萬治河民工與軍隊聚集起來,開始這個造福社會的宏大工程後,“朝廷所降食錢,官吏多不盡給,河夫多怨”。(《元史紀事本末》卷13,治河)也就是說,各級官吏上下其手,層層剋扣,致使國家撥下來的工錢,大多在各級管理者手中蒸發了,治河民工隻能得其餘唾。由此引發的憎恨可以想見。


    這種情形導致了兩個結果——


    其一,主持這次工程的賈魯是一位優秀的水利專家,此次工程也堪稱中國黃河治理史上的傑作。然而,因為上述原因,此人遂在中國民間傳奇中變成了一個陰險、奸詐的惡棍,一個徹頭徹尾的小人。雖然實際情況遠非如此。


    其二,終於,星星之火被擦燃,幹柴烈火剎那間騰空而起。


    事情起因於治河工地上的一個怪異發現。


    公元1351年,即元至正十一年四月底,在今天山東曹縣西南黃陵崗工地上,民工們突然在河道底下挖出了一個獨眼石頭人,石人背部刻著一句話,曰: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這一石人的出現,與幾年來流行於黃河南北廣大地區的一句童謠完全吻合: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元史紀事本末》卷13,治河)


    此種手段,從秦朝末年陳勝吳廣揭竿而起時就在使用,到朱元璋的時代以及朱元璋後六百年的今天,仍然被人們甚至連手法都不變地在廣泛使用著。在中國,其越用越爛卻常用長鮮之功效,實令人目瞪口呆。中國歷史一再證明該方式之屢試不爽,在人心浮動之際,其功效遠勝過任何堂皇說教千萬倍。


    一時間,人心大騷動。


    幾天後,五月初三,河南潁州,也就是今天安徽省阜陽縣白鹿莊發生了韓山童、杜遵道、劉福通等領導的白蓮教暴動。是次暴動雖被鎮壓,其登高一呼之效應卻也彰顯無疑。幾個月後,到該年八月,黃河以南到長江流域,已然烽煙四起。到第二年朱元璋投奔紅巾軍時,今日中國的河南、河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四川等地已經差不多到處都可以看到頭上包裹著紅布的造反農民了。他們分屬十數個甚至更多小山頭,遙相呼應,勢成燎原。(《明史》卷122,韓林兒傳)


    此時,導致朱元璋等坐大一方的宏觀因素,可能有下列四點:


    其一,公元1260年忽必烈打敗自己的弟弟、自稱大可汗之後,構成蒙古大帝國的、遠在中西亞地區的幾個蒙古汗國並沒有歸服他的領導,甚至在理論上和名義上都是如此。公元1271年元朝建立後,其勢力範圍也基本局限於以中國為主的遠東地區。(參見黃仁宇《中國大歷史》第13章;另見《蒙古帝國史》)事實上,直到公元1294年忽必烈去世,他與他那些同宗兄弟間的衝突都沒有停息。因此,長期以來,元帝國精銳的主力部隊主要部署在北方與西北地區。這種情形,可能是紅巾軍能夠在黃河以南四處蔓延的重要原因。


    其二,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元帝國手握重權、重兵的權臣武將們相互攻伐內訌,極大削弱了這個政權的力量。


    其三,帝國各級政府與軍隊已經腐爛,其曾經有過的排山倒海般的攻擊力量早已無影無蹤。當時,一位相當於今天國防部副部長的帝國大將,率領號稱精銳的十數萬大軍開赴前敵,鎮壓暴動。敵人的旌旗剛剛遙遙出現,此人便連呼“阿卜、阿卜”揮鞭策馬而逃,導致大軍潰散。阿卜阿卜,乃快走快走之意。(《庚申外史》卷上)宰相脫脫的弟弟率三十萬精兵###汝寧紅巾軍,軍需錢糧堆積如山,後勤保障可謂充足。汝寧的治下在今天的河南省汝南一帶。當日,汝寧城下,尚未交戰,大軍先發生夜驚。這位統帥上馬就跑,一位地方官拉住他的馬韁繩不讓他走,他大叫:“難道我的命就不是命?”拔刀便砍,遂揚長而去。三十萬大軍就此星散。而此君逃回北京後,他的宰相哥哥向皇帝報告的是——汝寧大捷。(《草木子》克謹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國政界往事 明王朝紀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亞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亞平並收藏帝國政界往事 明王朝紀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