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在楚地曾出現了一些阻力,但也未影響大局,十萬五千裏外調派的兵員提前完成任務,再加上從關中招募的五萬戰士,總共二十萬士兵如今已經出發前往嶺南方向,抵達後將開始訓練新的部隊。但這事與秦長青的關聯已不算太大,他在軍隊中的事務上並不能直接插手。某日,他像往常一樣去到了尚書台辦公室,達匆匆走過來行禮道:


    “公子,收到了來自魏國的一封信。”


    秦長青微微揚起眉毛,不置可否地說:“魏國麽?”最近確實有不少這樣的推薦信件,但他並未立即接受任何人。他明白許多士人逐漸認識到當前的政治風向標正在變化,並願意此時加入,不過,秦長青對他們的了解有限,並不會輕易錄用,畢竟這關係到未來的治理和發展。


    達解釋:


    “確實來自魏國。公子以前曾經叮囑過,隻要有用紙筆寫來的信必須送到您手中。”


    聽聞這句話,秦長青猛然睜大雙眼,露出一絲驚喜之情。“是真的麽?那封信真是用紙寫的嗎?”


    “確切無疑。”


    說完秦長青連忙起身催促:“趕緊拿來。”


    達微低著頭呈上那信件。長青細細審視後放聲大笑,“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啊。先前有了蒯徹以及李左車投奔而來,眼下還有陳平願意出仕相助。有了這麽多傑出之人才助陣,大秦的安定指日可待!”於是將這封信焚掉,以示決心。


    這封正是魏國戶牖地方的陳平發出,信的內容簡單直白,就是表達了願意效忠秦長青的願望,雖然漢初三位大功臣中未見陳平的身影,但其貢獻同樣顯著並且成為了丞相之一,如果不是後來陳平與周勃共同平定了呂後的叛亂,那麽西漢的命運或將改寫。因此,陳平主動歸附的意義極其深遠。


    秦長青背著手在房間裏緩緩移動,思考應該如何安排陳平的職務問題——重金求聘,這是不同於通過他人舉薦的方式。對於一個如此有聲譽和影響力的人物自願來輔佐秦朝的信號,無疑會極大地提高人們對秦國的看法,那些曾經對秦國持有輕視態度的士人或許會重新評價現在的形勢,發現秦國依然堅固如鐵。這一消息傳出,相信會激勵更多的賢士選擇支持大秦國,反之則減弱那些意圖反對秦國的力量。然而,安排職位成了難題,畢竟尚書台的主要職務已經確定下來了;如何既不失體麵又要顧及其他同事的感受,則是一個挑戰,但無論如何不能因這點失誤而失卻士人們對秦國的信心和期望,否則會弄巧成拙。對於這個問題他也是一頭霧水。


    他並沒有預料過會那麽早就受到名流前來歸順。


    ### 246


    原計劃中,當他與始皇約定的半年期限一到,尚書司的政績將會震動四方。屆時,尚書司必將名聲大噪,吸引大量人才的關注。接下來,他就可以有條不紊地擴展他的官署。


    一方麵鞏固民心;另一方麵提升自己的聲望;第三則是吸納各地的人才,確保官署內部能夠保持穩定。


    陳平突然的來信打破了秦長青的既定計劃。他眉頭緊鎖道:


    “朝歌那邊是斷然不能派陳平去。”


    “現在最好的辦法,便是先把陳平安排到鹹陽來。”


    “這段時間主動上書推薦自己的文書太多,可以讓陳平負責這些事,並從中挑選有用之才。”


    思慮片刻。


    秦長青點頭認同了自己的方案。


    他抬頭看向站在一旁的達。


    說道:“我要寫封信,你直接把信交給陳平,並親自護送他來鹹陽。告訴他,我對他會另有任用。”


    聽到這句話。


    達心中微微一顫。


    他很少見秦長青如此激動。


    連忙應道:“下吏遵命。”


    秦長青點了點頭。


    從竹筐中拿出一張空白的竹簡,輕輕蘸了點墨汁後,開始奮筆疾書。


    不多時。


    信件就完成了。為了快速讓墨汁幹燥,他在爐火上稍微烤了一番。隨後,封好信,用繩子紮牢,並未用封泥封固。


    達恭敬地接過來。


    躬身說道:


    “下吏必定親手將此信送到陳平手上。”


    “請公子放心!”


    秦長青提醒道:“一路注意安全。”


    達回道:“下吏告退。”


    他腳步緩緩地退出大廳。


    秦長青重新坐在座席上,陷入了沉思。


    他甚至設想了蕭何與韓信前來投奔的情景。


    然而,


    他也明白目前形勢:蕭何與扶蘇交情深厚,自己雖然有一定優勢,但尚未真正占據主動,短期內蕭何不可能轉向自己。


    至於韓信,


    可能還在四處漂泊。


    若能得到蕭何和韓信這樣的輔佐,一人主內,一人主外,內外結合。哪怕六國殘餘勢力多麽猖獗,也難以撼動大秦江山一分一毫。


    ……


    另一邊,在豪華府邸的書房裏,


    殷通正在背著手來回踱步,神情陰晴不定。


    不久,


    他轉身看向自己的弟弟殷越。


    問道:


    “你如何看待項梁的提議?”


    殷越聲音低沉地說:


    “兄長,我覺得有些危險。”


    “據項梁來信提到,楚地的景氏、昭氏和屈氏不斷打壓項氏,意圖瓜分其領土。項氏不得不先下手,以除去威脅。但他們忘了之前兄長明確表示不再介入他們的紛爭。此時介入豈不是言行不一致?”


    “更何況兄長你也應當看得出來,”


    “大秦國勢依舊穩健,新政策已經漸次平穩,隻要朝廷不再倒行逆施,那麽六國貴族難以掀起多大的浪潮。隨著日子流逝,六國貴族處境將會更加困難,萬一將來事情暴露,兄長恐會遭受連帶影響。”


    “所以,我不認為兄長應插手此事。”


    殷通點頭同意。


    說道:


    “事實上,我與你的觀點相同。”


    “但我們之前已和項氏建立了聯係,為穩定會稽,我們不能完全置之不理。自從景氏、昭氏和屈氏從鹹陽逃回後,不斷試圖收複失去的地盤,與其他貴族發生衝突,導致矛盾不斷升級。三大氏族的態度傲慢,地方 ** 也對他們不感興趣。”


    “目前看起來這隻是針對項氏一家的問題,實則可能是整個楚地豪族共同麵臨的問題。”


    “楚民苦三大氏族之害已久。”


    殷越不解地問道:


    “兄長,你是何意?”


    殷通冷笑一聲。


    說道:


    “既然大家都對他們反感,我何不做個順水人情?畢竟這三大氏族是從鹹陽逃出去的,本身就遭到朝廷通緝。如果我呈奏,肯定不會遇到反對意見。再加上這兩年間,這些氏族已經占據了很多田產,這對我們的家族也大有助益。”


    “你的擔憂我知道。”


    “但是我們也別逼迫項氏走上極端道路。若是項氏走上絕境,後果很難預料。”


    “項氏貪婪得很,想分得三大家一半的領地。但他們敗家已久,有何資格開如此獅子大口。”


    “但我估計我們家能夠接受的是分一半的限度。過多地占取會激怒地方官府及其背後的勢力。那時候必然會引發內部鬥爭。來日不多人識的人也不多,被那些官僚纏上,隻會徒增困擾。”


    “所以我殷氏隻能拿走一


    “我對楚係三氏並沒有惡意,無奈他們自身得罪太多人,我不過是借勢而行,順便取些應得的好處罷了。”


    “我在鹹陽已有段時間了,也該在朝堂上有所作為。”


    長青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好大的口氣!”


    嬴政聞言,勃然大怒。整個大殿頓時寂靜無聲。嬴政冷冷地看向殷通,問道:“既然你聽到楚地傳聞,那你就告訴朕,楚國這所謂的三戶到底是哪三家?當年數十萬楚軍都不是秦國的對手,何以如今如此囂張。”


    殷通從座位上站起。


    沉聲答道:“陛下,楚地流傳的這句話,臣最近調查過,據說這讖語出自 ** 之際的楚南公,三戶分別是屈、昭、景三大家族。而在這 ** 之時,這三家已被陛下遷徙到了鹹陽。”


    “然而一年多前,陛下身體不適,給六國餘孽留下機會。他們借機逃離鹹陽。據臣探聽到的情況,這三家現在都留在壽春,那是楚國舊都。這三大家族聚集此處,怕是仍有複辟之心。”


    “其次,”


    “這三大家族本是朝廷逃犯,現在卻在壽春公然現身,卻沒有一個官吏去捉拿。臣擔心這些官吏已與這三家族暗中勾結。”


    “臣以為,這事不可大意。”


    “這幫六國餘孽一心想要恢複昔日舊國。如果放任不管,久而久之,必將引發混亂。因此臣懇請陛下立即派人抓捕這三個家族,並捉拿所有通敵的地方官吏,確保楚地安寧。”


    “此乃臣忠告!”


    殷通一臉正氣。


    嬴政凝視了一番殷通,繼而望向眾大臣,問了一句:“你們對於殷通所說的六國餘孽和官僚暗通曲款之事有什麽看法?”


    百官互相看了幾眼,無人敢先行發表意見。秦長青掃視了一下殷通,眼裏閃過一絲疑慮。


    他覺得這事有些詭異。


    屈、昭、景三大家族乃是楚地的老牌家族,曆史悠久達數百多年,在楚地的影響不可忽視。自從楚國 ** 後,三大家族一直遭到嚴格監管,即便有勾結當地官員的行為,也不可能如此囂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開局秦淮如送上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偉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偉棟並收藏四合院:開局秦淮如送上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