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未置可否
四合院:開局秦淮如送上門 作者:偉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繼續說道,“不過僅此還不行。單憑項氏獨霸本地土地資源也難動搖強大的秦廷,因而需要實行更複雜的連橫策略。根據最近了解,他區同樣出現了內鬥不斷現象,可以考慮借助這些對立局麵助力反抗秦政,進一步提升自身優勢”。
魏地·戶牖!
陳平正在家中靜候,妻子在屋裏織布。
士人盛會結束後,陳平返回了戶牖。借助此次盛會,他的聲望提升了許多。過去因家中不參與勞動而備受鄰裏指責,如今再沒有人議論。原本許多人曾質疑張負將其孫女嫁給陳平,但現在也沒有什麽質疑聲了。
自從世人大會結束以來已經有些時日了,大家都認為陳平借此東風應當能飛黃騰達。然而一年多過去了,他依然如故,毫無變化。剛開始時,戶牖縣的官員曾幾度邀請陳平做官,但遭到多次婉拒後,也就不再來找他了。
近一段時間,戶牖縣再次傳出流言蜚語,傳言陳平恃才傲物,看不起地方上的職位,惹惱了當地官員,以至於無人敢再舉薦他出來做官。
陳平聽到了這些傳聞,卻未置可否。
室內,陳平手持一片竹簡,眼中閃爍著一絲猶豫和遲疑。
在一旁,張負沉聲道:
“陳平,我知道你心有大誌,但長久待在家裏終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遲早你要踏入仕途。”
“上一次士人大會在當時確實是聲名鵲起。但是距離盛會已有一年多了,現今局勢有所變化。大秦正重新調整,各地征募士兵,各地年輕人都有了一些動靜。你也應該抓住這個機會,畢竟你以前曾認識十公子。現在寫信給他,他或許會讓你發揮所長。”
“我知道你以前有顧慮,怕隨意出來任職可能對未來產生不良影響。但在我看來,大秦依然是非常穩固的,特別是那位十公子是個敢於擔當的大丈夫,不顧世俗偏見率先行事。他是可信賴的領導者。”
“這個人確實可以成為雄圖霸業之主。”
張負在旁邊勸說。
當年陳平家貧時,正是張負看中他並將孫女嫁給他。因此依靠張家的幫助,陳平的家境才逐漸好轉,盡管尚未富貴,但也算過得不錯。如果他願外出工作賺點錢貼補家裏的開支,那麽他們的生活應該更為充裕。
放下手中的竹簡,陳平點了點頭:
“祖父所言極是。”
“現在外邊謠言滿天飛。”
“我隻是普通寒生,沒有那樣的傲氣。”
“縣裏的官員確實邀請過我任職,但我隻是個有名無實的角色,隻是為了博得愛才之名。這樣的閑職雖然身份卑微,但也實在不值一提。”
“我對最近秦廷的變化已略有所聞。如果猜測沒錯,這一切都是十公子所策劃。這位十公子我不算陌生,近年來經過多次曆練後肯定更加成熟。現在掌控尚書司,涉及南海事務,已有超越長公子之勢。”
“倘若出來從政……”
“我其實也隻有選擇十公子這一條路。”
聽了這話,張負眼中閃爍一絲驚喜。他經常前來,就是希望陳平不再遲疑。
他很清楚陳平的能力,所以當年才會讓孫女嫁給他。但他遲遲未入仕途讓張負很是頭疼。背地裏他也遭受不少議論,心中不免有些不滿。
如今聽到陳平說出“從政”二字,自然喜形於色。
陳平緩緩道:
“祖父,先前我之所以不願出仕,並非因為我桀驁不馴,而是在局勢不明朗時貿然進入政壇可能一步踏錯萬劫不複。”
“大秦建國時間尚短,六國貴族仍存複辟之心。”
“這兩方必定還有一番激鬥!”
“這是命中注定的!”
“正因為考慮到這一點,我才不敢輕率入仕。若投入秦國陣營,憑借其殘暴手段,一旦失利便會瞬間崩塌。那時我也難逃劫難;若助六國貴族,則麵對秦軍的勇猛無敵,若再不團結一心,恐怕還會重複以前的敗局。”
“那時……”
“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雖然參加士人大會的人才輩出,但您這兩年可曾聽說過誰有所成就?大多數和我一樣,要麽隱居不露麵,要麽隱姓埋名,等待形勢變化。”
張負眉頭緊皺,凝聲道:
“那你為何現在產生入仕念頭?”
陳平深吸一口氣,凝重道:
“其實我並不願意入仕。”
“如今形勢不明朗,提前出仕會有不少風險。”
“但同樣有種感覺,如果再等下去,很難獲得信任。”
“而且……”
“大秦已發生變化。”
“大部分這種變化源自十公子。”
“如果繼續讓十公子掌控局麵,大家預期的變化就會越來越少。等他確定為儲君後再投效就沒那麽容易了。”
“錦上添花怎麽比得上雪中送炭?”
張負疑惑:
“雪中送炭?”
“你說了,十公子現在掌握一個重要部門,軍中也有他的親信,哪還有什麽危機需要幫忙呢?”
陳平嘴角微微揚起,淡淡說道:
“有!”
“十公子手下缺少人才!”
“大父是否熟悉過尚書司?”
張負點點頭,接著又看了看陳平,急忙搖搖頭:
“我隻是有所耳聞。”
陳平無所謂地說:
“尚書司內的高級官員大多是關中世家出身,可最初的尚書仆射卻是一位名為固的人。他和其它官吏不同,雖然家世普通,但最後成為了尚書仆射。另外,尚書司還有兩個人,李晟和鄭如,他們都來自六地一脈。”
“這說明什麽?”張負不解。
陳平笑了笑:
“說明了很多!”
“盡管我們遠在魏地,依然聽到關於十公子背後的支持是關中世家的消息。顯然,作為其主管的部門,本該以關中的力量為主,可是十公子是怎麽安排的?最開始任用的仆射是固,後來換成與十公子親近的華要,從頭到尾並沒有考慮換成更能力強的關中家族成員。”
“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十公子不願完全受限於關中世家。”
“他想要一個平衡的局麵。”
“然而,十公子身邊缺少六地出身的輔助。”
“而我正來自於魏地!”
聞言,張負陷入沉思,似乎悟到了些什麽,看向陳平:
“你是想去尚書司?”
陳平點頭:
“我對軍事並不擅長,雖然現在很多人都認為去南方參戰是獲得軍功的好途徑,但在我看來,進入軍隊沒有直接加入尚書司有價值。”
“為什麽?”張負追問。
陳平解釋道:
“盡管十公子有幹預軍事的心願,但隻要秦始皇還在,他的權限終歸是有限的。”
“就算取得軍功,結果也不過是在另一地方為官。還不如直接加入尚書司。目前,尚書司雖然是個有名無權的機構,但它畢竟是十公子親手建立起來的。”
“十公子若有地位鞏固的一天,尚書司的地位難道不會隨之上升嗎?”
“而且……”
“困境方見真情。”
“六地出身的人才大多偏向長公子。”
“我此時前去投效的話,必然得到十公子的高度器重。現在的尚書司工作艱巨,假如我現在能有效解決問題,就能更顯才華,畢竟十公子如果希望借助六地的官員來平衡關中家族,自然也是要那些有真材實料的。”
“現在,六地出生的官員在尚書司屈指可數,早去無疑是占據先機。”
聽了這些,張負有所觸動,緩緩說:
“既然你已有定決,就隨你所願吧。”
陳平點頭:
“原以為天下將很快大亂,隨之再步入太平之路,卻沒料到大秦竟是這般變幻無常,使許多人期望落空。”
“這也好。”
“大多數人都想著一鳴驚人,卻忘掉了默默積蓄。”
“一直等待大亂的到來,不斷自我隱居,其實這浪費時間,到最後或許生命消亡卻仍未出山,這樣哪怕有過人之才也無法發揮作用。”
“正如道家所說的:治大國如烹小鮮。”
“其理淺顯,實踐不易。知道再多的道理卻沒有實際行動都是徒勞。
直到竹簡中提及蒯徹的名字,蒯徹現在已經年過五十,若是沒有猜錯,蒯徹恐怕也是當初士人聚會中入選的名士之一。如此有名之士,尚且要冒險去集結二十萬大軍的意誌,如果自己仍然畏畏縮縮,恐怕與他人之間的差距會逐漸拉大。
勇氣,也同樣是一種智慧!
張負問道:“你打算如何行動?”
陳平沉思了一會兒,慢慢答道:“上次士人的聚會上,我得到了幾張紙,一直沒有使用,現在是時候拿出一封信來,給十公子。”
張負不解地問道:“這封信真的能夠傳達到十公子的手中?”
眼中帶著些許懷疑。
陳平淡淡一笑:
“一定能送達。”
“即便尚書台遷至朝歌,但在鹹陽必定還有官方聯絡點,十公子若依然在乎權力的平衡,必然不會忽視這些信息的更新,因為還需要有人為他效力。”
---
在進入二月下半月的時候,
原先嚴寒的天氣開始略有轉暖。鹹陽也比以往充滿了更多的活力。自 ** 命令下達以來已經足足過去了一個月,在這一月的時間裏,關於秦國從楚地征召士卒的消息已經傳遍全國,並取得了意料之外的成功。
魏地·戶牖!
陳平正在家中靜候,妻子在屋裏織布。
士人盛會結束後,陳平返回了戶牖。借助此次盛會,他的聲望提升了許多。過去因家中不參與勞動而備受鄰裏指責,如今再沒有人議論。原本許多人曾質疑張負將其孫女嫁給陳平,但現在也沒有什麽質疑聲了。
自從世人大會結束以來已經有些時日了,大家都認為陳平借此東風應當能飛黃騰達。然而一年多過去了,他依然如故,毫無變化。剛開始時,戶牖縣的官員曾幾度邀請陳平做官,但遭到多次婉拒後,也就不再來找他了。
近一段時間,戶牖縣再次傳出流言蜚語,傳言陳平恃才傲物,看不起地方上的職位,惹惱了當地官員,以至於無人敢再舉薦他出來做官。
陳平聽到了這些傳聞,卻未置可否。
室內,陳平手持一片竹簡,眼中閃爍著一絲猶豫和遲疑。
在一旁,張負沉聲道:
“陳平,我知道你心有大誌,但長久待在家裏終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遲早你要踏入仕途。”
“上一次士人大會在當時確實是聲名鵲起。但是距離盛會已有一年多了,現今局勢有所變化。大秦正重新調整,各地征募士兵,各地年輕人都有了一些動靜。你也應該抓住這個機會,畢竟你以前曾認識十公子。現在寫信給他,他或許會讓你發揮所長。”
“我知道你以前有顧慮,怕隨意出來任職可能對未來產生不良影響。但在我看來,大秦依然是非常穩固的,特別是那位十公子是個敢於擔當的大丈夫,不顧世俗偏見率先行事。他是可信賴的領導者。”
“這個人確實可以成為雄圖霸業之主。”
張負在旁邊勸說。
當年陳平家貧時,正是張負看中他並將孫女嫁給他。因此依靠張家的幫助,陳平的家境才逐漸好轉,盡管尚未富貴,但也算過得不錯。如果他願外出工作賺點錢貼補家裏的開支,那麽他們的生活應該更為充裕。
放下手中的竹簡,陳平點了點頭:
“祖父所言極是。”
“現在外邊謠言滿天飛。”
“我隻是普通寒生,沒有那樣的傲氣。”
“縣裏的官員確實邀請過我任職,但我隻是個有名無實的角色,隻是為了博得愛才之名。這樣的閑職雖然身份卑微,但也實在不值一提。”
“我對最近秦廷的變化已略有所聞。如果猜測沒錯,這一切都是十公子所策劃。這位十公子我不算陌生,近年來經過多次曆練後肯定更加成熟。現在掌控尚書司,涉及南海事務,已有超越長公子之勢。”
“倘若出來從政……”
“我其實也隻有選擇十公子這一條路。”
聽了這話,張負眼中閃爍一絲驚喜。他經常前來,就是希望陳平不再遲疑。
他很清楚陳平的能力,所以當年才會讓孫女嫁給他。但他遲遲未入仕途讓張負很是頭疼。背地裏他也遭受不少議論,心中不免有些不滿。
如今聽到陳平說出“從政”二字,自然喜形於色。
陳平緩緩道:
“祖父,先前我之所以不願出仕,並非因為我桀驁不馴,而是在局勢不明朗時貿然進入政壇可能一步踏錯萬劫不複。”
“大秦建國時間尚短,六國貴族仍存複辟之心。”
“這兩方必定還有一番激鬥!”
“這是命中注定的!”
“正因為考慮到這一點,我才不敢輕率入仕。若投入秦國陣營,憑借其殘暴手段,一旦失利便會瞬間崩塌。那時我也難逃劫難;若助六國貴族,則麵對秦軍的勇猛無敵,若再不團結一心,恐怕還會重複以前的敗局。”
“那時……”
“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雖然參加士人大會的人才輩出,但您這兩年可曾聽說過誰有所成就?大多數和我一樣,要麽隱居不露麵,要麽隱姓埋名,等待形勢變化。”
張負眉頭緊皺,凝聲道:
“那你為何現在產生入仕念頭?”
陳平深吸一口氣,凝重道:
“其實我並不願意入仕。”
“如今形勢不明朗,提前出仕會有不少風險。”
“但同樣有種感覺,如果再等下去,很難獲得信任。”
“而且……”
“大秦已發生變化。”
“大部分這種變化源自十公子。”
“如果繼續讓十公子掌控局麵,大家預期的變化就會越來越少。等他確定為儲君後再投效就沒那麽容易了。”
“錦上添花怎麽比得上雪中送炭?”
張負疑惑:
“雪中送炭?”
“你說了,十公子現在掌握一個重要部門,軍中也有他的親信,哪還有什麽危機需要幫忙呢?”
陳平嘴角微微揚起,淡淡說道:
“有!”
“十公子手下缺少人才!”
“大父是否熟悉過尚書司?”
張負點點頭,接著又看了看陳平,急忙搖搖頭:
“我隻是有所耳聞。”
陳平無所謂地說:
“尚書司內的高級官員大多是關中世家出身,可最初的尚書仆射卻是一位名為固的人。他和其它官吏不同,雖然家世普通,但最後成為了尚書仆射。另外,尚書司還有兩個人,李晟和鄭如,他們都來自六地一脈。”
“這說明什麽?”張負不解。
陳平笑了笑:
“說明了很多!”
“盡管我們遠在魏地,依然聽到關於十公子背後的支持是關中世家的消息。顯然,作為其主管的部門,本該以關中的力量為主,可是十公子是怎麽安排的?最開始任用的仆射是固,後來換成與十公子親近的華要,從頭到尾並沒有考慮換成更能力強的關中家族成員。”
“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十公子不願完全受限於關中世家。”
“他想要一個平衡的局麵。”
“然而,十公子身邊缺少六地出身的輔助。”
“而我正來自於魏地!”
聞言,張負陷入沉思,似乎悟到了些什麽,看向陳平:
“你是想去尚書司?”
陳平點頭:
“我對軍事並不擅長,雖然現在很多人都認為去南方參戰是獲得軍功的好途徑,但在我看來,進入軍隊沒有直接加入尚書司有價值。”
“為什麽?”張負追問。
陳平解釋道:
“盡管十公子有幹預軍事的心願,但隻要秦始皇還在,他的權限終歸是有限的。”
“就算取得軍功,結果也不過是在另一地方為官。還不如直接加入尚書司。目前,尚書司雖然是個有名無權的機構,但它畢竟是十公子親手建立起來的。”
“十公子若有地位鞏固的一天,尚書司的地位難道不會隨之上升嗎?”
“而且……”
“困境方見真情。”
“六地出身的人才大多偏向長公子。”
“我此時前去投效的話,必然得到十公子的高度器重。現在的尚書司工作艱巨,假如我現在能有效解決問題,就能更顯才華,畢竟十公子如果希望借助六地的官員來平衡關中家族,自然也是要那些有真材實料的。”
“現在,六地出生的官員在尚書司屈指可數,早去無疑是占據先機。”
聽了這些,張負有所觸動,緩緩說:
“既然你已有定決,就隨你所願吧。”
陳平點頭:
“原以為天下將很快大亂,隨之再步入太平之路,卻沒料到大秦竟是這般變幻無常,使許多人期望落空。”
“這也好。”
“大多數人都想著一鳴驚人,卻忘掉了默默積蓄。”
“一直等待大亂的到來,不斷自我隱居,其實這浪費時間,到最後或許生命消亡卻仍未出山,這樣哪怕有過人之才也無法發揮作用。”
“正如道家所說的:治大國如烹小鮮。”
“其理淺顯,實踐不易。知道再多的道理卻沒有實際行動都是徒勞。
直到竹簡中提及蒯徹的名字,蒯徹現在已經年過五十,若是沒有猜錯,蒯徹恐怕也是當初士人聚會中入選的名士之一。如此有名之士,尚且要冒險去集結二十萬大軍的意誌,如果自己仍然畏畏縮縮,恐怕與他人之間的差距會逐漸拉大。
勇氣,也同樣是一種智慧!
張負問道:“你打算如何行動?”
陳平沉思了一會兒,慢慢答道:“上次士人的聚會上,我得到了幾張紙,一直沒有使用,現在是時候拿出一封信來,給十公子。”
張負不解地問道:“這封信真的能夠傳達到十公子的手中?”
眼中帶著些許懷疑。
陳平淡淡一笑:
“一定能送達。”
“即便尚書台遷至朝歌,但在鹹陽必定還有官方聯絡點,十公子若依然在乎權力的平衡,必然不會忽視這些信息的更新,因為還需要有人為他效力。”
---
在進入二月下半月的時候,
原先嚴寒的天氣開始略有轉暖。鹹陽也比以往充滿了更多的活力。自 ** 命令下達以來已經足足過去了一個月,在這一月的時間裏,關於秦國從楚地征召士卒的消息已經傳遍全國,並取得了意料之外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