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麵一度陷入了尷尬,就在鄭蕁盡力縮小存在感,後悔自己又沒管住嘴巴時


    朱熹正了正衣冠,一臉嚴肅邁步到鄭蕁跟前,“後世人鄭蕁?你很討厭老夫嗎?還是老夫的思想你有別的見解?”


    鄭蕁看著眼前這人一副要跟自己論道的架勢,閉了閉眼,心道,反正話都放出來了,總不能說自己剛剛是腦子不清楚了吧


    於是鄭蕁對著朱熹禮貌行了一禮才道,“夫子,晚輩不敢妄稱有深刻見解 ,隻是卻有話說


    您強調“存天理,滅人欲”,這種觀念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壓抑了人性,但從社會秩序維護的角度看,有助於規範人們的行為,提升社會的道德水平


    您的理學思想滲透到社會的各個層麵,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和行為準則的重要指導,促進了社會的穩定。


    不過,朱熹理學也存在一些消極影響!“存天理,滅人欲”的觀念在後期被極端化理解,對人性產生了過度的壓抑,尤其在封建禮教對女性的束縛等方麵表現明顯!


    同時,理學的僵化也在一定程度上禁錮了人們的思想,阻礙了學術的多元發展!當然仔細想想,“八股文”和“文字獄”這些晚輩不能說是您的錯,“貞潔牌坊”和“裹小腳”也不是您的鍋,所以晚輩不是討厭您,而是討厭曲解了您的思想,更甚至曲解了孔孟思想的腐儒!”


    旁邊感覺無端被抽了好幾巴掌的老朱顫巍巍牽著好大兒朱標的手,試圖從他那汲取力量


    朱標無奈上前一步將老爹扶穩了,心裏還嘀咕感情這後世人今天討厭的是咱爹啊?額,也不能這麽說,好歹鄭蕁很給老朱麵子了,沒有指著他的鼻子輸出


    而鄭蕁這邊絲毫沒有關注到老朱這邊,因為她真的是在一本正經地跟朱熹告狀哩!為了避免這個老頭不重視,鄭蕁還叫係統列舉了很多有關貞潔牌坊,婦女裹腳以及棄嬰塔的事件和數據給老祖宗們展示


    鄭蕁,“江西是紅軍長征起點所在,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有一些傳統觀念束縛下裹腳的女性亦參加了紅軍!


    這些女性展現出巨大的勇氣和堅韌精神,如鄧六金等女紅軍戰士,她們克服了裹腳帶來的行動不便,跟隨隊伍曆經艱難險阻,跨越雪山草地等險惡地形,在長征途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如擔任宣傳、後勤保障等諸多工作,為長征的勝利作出了貢獻!


    夫子,晚輩曾在見到孔夫子時也給他看了這些數據,告訴他明清乃至民國婦女的生活如何水深火熱,今日再說,晚輩還是認為那些個腐儒,實在妄為聖人之徒!”


    朱熹聽鄭蕁說了這麽多,最後歎了口氣,“吾以為,所謂腐儒,不過是儒門不肖之徒,他們或為功名利祿所惑,隻知死記硬背章句,卻未真正領悟聖賢經典的精髓,更談不上將所學用於濟世安民!後世人你說他們不配稱聖人之徒也不錯”


    隨即又看向身邊自己的學生,朱熹義正言辭,“真正之儒者,誌在窮究天理、明辨人倫、宣講聖言、洞達世故 。後世人今日所呈諸事,汝等皆需銘記於心,萬不可再蹈覆轍。至於後世人稱有腐儒曲解孔孟之道,吾等亦當借此機緣,悉心與孔孟先師神交,而後著書立說,為後世指明正途!”


    鄭蕁見此吐了好大一口氣,真好,這下也算解決了心頭一根刺了,而就是眾人準備進書院參觀時,朱熹又返了回來,“小蕁,吾聽聞你曾送孔子藤鞭?”


    鄭蕁???


    難不成這老頭也要?她可聽聞孔子在現代是走到哪裏抽到哪裏的!不管哪個時空哪個朝代,隻要被孔聖人抓到,又將先賢思想曲解了的人,統統逃不過孔子的一頓“德”教!那場麵就是殺瘋了,誰都別想好過!


    心著鄭蕁去係統空間掏了掏,很快給朱熹也拿了一大捆,見他有些糾結,鄭蕁一把塞進他懷裏道,“夫子您就拿著吧,您好歹也是唯一非孔子親傳弟子而享祀孔廟的人,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哩!


    別的不說,教育明清那幫子腦子有坑的,您已經非常夠格了,更何況這麽多時空這麽多人呢!您就當給孔夫子他老人家分擔了!”


    說完這個,鄭蕁還給在場的二程及王陽明等人也塞了藤條,不在場但鄭蕁感覺配得起自己一句“夫子”的人也不能忘,主要一個大批發,哪怕是係統要收費都要送!抽不死那群有事沒事挑女人毛病的腐儒!


    朱熹是一氣之下才想找鄭蕁要藤條想揍人,話說出口後,他也糾結過自己在後世眼中到底配不配如同孔聖人般以“德”服人,後麵看鄭蕁的反應,他也是大大鬆了口氣,至少不是叫孔聖人來抽他!


    最後鄭蕁也收到了朱熹的回禮,白鹿洞書院中,先賢書院的丹桂亭下的桂花樹枝


    朱熹,“後生,此桂花乃老夫親植,已於書院綻數百年,曆經風雨仍馥鬱芬芳。恰似儒學,雖經波折,卻始終閃耀。願汝等以格物致知為徑,以誠意正心為基,研習經典,傳承大道。莫為一時之困而棄學,莫為功利所惑而失本心。望此桂枝,能助汝等在求知路上,堅守正道,蟾宮折桂,成為棟梁之材,將儒家的智慧與美德,代代相傳 。”


    鄭蕁見狀趕忙整理了一番衣著,然後用前所未有鄭重地姿態接過,“夫子在上,晚生代所有後學,向您致以最崇高敬意!


    久聞夫子大名,您的學說在漫長歲月裏,啟迪無數華夏兒女。在校園中,我們從書本汲取您的智慧,“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早已成為治學座右銘。


    當下時代,知識更新迅猛,科技飛速發展,可您的教誨依舊熠熠生輝。我們將以“格物致知”為指引,麵對複雜的專業知識與社會萬象,保持探索精神,力求學深悟透。


    麵對未來挑戰,晚生定不負所望。把個人成長融入家國發展,用所學推動社會進步。會將這承載厚望的桂枝,化作前進動力,激勵自身與同窗,傳承儒家精神,為民族複興拚搏努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有個乖崽崽叫扶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爬呀爬呀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爬呀爬呀蟲並收藏我有個乖崽崽叫扶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