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太子實乃聰明絕頂之人,用一半的心思讀書都能讀到如此地步,若他能全心全意專注學業,何愁不能四海承風,天下大治呢?然而,事實證明,確實是王先生想多了。


    朱厚照道:“說來說去無非是一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車軲轆話,難不成不按儒生們說得做,就一定不是好皇帝了。”


    他一見王華又怫然變色,不由笑道:“先生莫急,我且問先生,唐太宗如何解釋。他弑兄奪位,完全悖離了孝悌之道,這修身一項,做得可謂糟糕至極,可影響他治國平天下了嗎?”


    王華的雙眼圓睜,他萬萬想不到,太子竟然會舉出這樣一個例子來。這究竟是童言無忌,還是……奪位一事在朱明一朝實屬極端敏感話題。他並非無法反駁,而是不能反駁。


    眾所周知,明太宗【2】永樂陛下便是打著靖難的旗號奪了建文帝的皇位。他若是指責唐太宗,就不得不說出諸如亂臣賊子,來位不正,難掩天下悠悠眾口的話語,這不就是在影射辱罵明太宗嗎,可他若是讚頌唐太宗,這又是在自打耳光啊。


    朱厚照眼見他的麵色青了又白,猶自不滿足:“看來這個問題王先生還需要點時間仔細想想,那不如我們談下一個如何。我記得亞聖曾說過: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看來孝之道關鍵在於順從尊長,王先生以為然否?”


    明明是在說治國之道,話題如何又轉到倫理了,王華一頭霧水,但仍謹慎地答道:“正是。孔聖人也曾道,無違為孝。”


    朱厚照驀然笑道:“那我明白,為何孔聖人會說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之語了。他若是學習其兄,順從父親晉獻公之命,以母之禮尊奉驪姬,便會得到孔聖人的讚賞了吧?”


    王華又驚又怒,看著麵前這個粉雕玉琢的男孩。他現在完全能夠確定了,他是故意的。不過十一歲的孩子,竟然有這樣的心機。他說得每句話都暗藏殺機。唐太宗影射成祖,而所謂驪姬晉文,則是直接喻指當今與先帝萬貴妃的恩怨。


    而世人皆知,先帝專寵萬貴妃,貴妃積年無子,為獨占聖寵,竟戕害皇嗣,以致宮中飲藥傷墜者無數。幸得太監張敏之助,才留下當今聖上這一根獨苗,在太後的庇佑下,這才活了下來。


    今上長成被立為太子,萬貴妃仍然諸多留難,恰合晉文公重耳因驪姬誣陷,流亡國外。而以母之禮,則指憲宗有意讓今上認萬貴妃為母,結果被今上嚴詞拒絕之事。


    這樣的宮闈之事,人人諱莫如深,唯有這位太子爺,膽大包天,竟敢當眾以此來給他下套,他要麽否定聖人之語,要麽將萬歲得罪徹底,無論哪條路,都足以讓他今後舉步維艱,甚至有性命之憂。


    朱厚照滿意地欣賞他額頭沁出的細密汗珠,過了好一會兒,方大發慈悲道:“王先生想是為國操勞過度,太疲憊了,不若今日就上到這裏,先生還是回去好生歇著吧。劉公公,還不去扶扶王先生。”


    一直緘默不言的宦官劉瑾忙合上書,上前做攙扶狀。王華還能怎麽說,他深深地看了朱厚照一眼,躬身謝恩。朱厚照還特特送他到門前,就在二人即將分別之際,他又來了一句:“我依稀記得,‘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是出自韓昌黎的《進學解》吧。”


    王華的心又高高提起,他點點頭道:“正是。”


    朱厚照頷首,頭頂火珀束發冠在日頭下熠熠生輝,更襯得他麵色皎然,唇紅齒白:“這篇文章很好,我念誦過多次,先生也不妨多讀幾次,特別是後幾段。時候不早了,先生請慢行,我就不遠送了。”


    第20章 赫赫金盆海裏湧


    焦侍郎,焦芳?


    王華走在長長的宮道上一頭霧水,他到底是什麽意思。他勉強定了定心神,索性從頭開始默誦:“國子先生晨入太學……”


    直背到“今先生學雖勤而不繇其統,言雖多而不要其中。”時才恍然大悟,他搖著頭苦笑,原是在拐著罵他呢。接下來的幾句是——“文雖奇而不濟於用,行雖修而不顯於眾。猶且月費俸錢,歲靡廩粟;子不知耕,婦不知織;乘馬從徒,安坐而食。踵常途之役役,窺陳編以盜竊。然而聖主不加誅,宰臣不見斥,茲非其幸歟?”


    這幾句話本是韓愈自嘲,大致意思是指他自己文章雖然寫得好卻於實用無益,雖有幾分德行在眾人中也是平平無奇。這樣的人卻能享受國家的俸錢,消耗倉庫的糧食,其全家出入有車馬仆從,安坐著吃飯。他整日隻知道按舊規行事,從過往的書籍中引用陳詞濫調。聖明的君主卻未施懲戒,宰相大臣也未加以斥責,實乃他的萬分幸運。


    韓愈是在感歎自己懷才不遇,所以這句句都是反語,可因由朱厚照提及,這些話就變成了實指,變成了對他的嘲諷。王華長歎一聲,一個髒字不帶,一句出格的話都未提,就將他活生生罵成了一個隻知道引用聖人之言,不知經世致用的迂夫子。而最後一句,“聖主不加誅,宰臣不見斥”甚至還帶了威脅的意味,意指若是他再不識抬舉,授課時對太子指指點點,怕是前途堪憂。


    “他才堪堪十一歲,十一歲啊……”王華喃喃茫然道,“而且,他為什麽會……”


    王華沒有說出口的是,他才剛剛教了太子不足五日,言談舉止都是依禮而行,偶有的忠言逆耳,竟然就讓他如此不滿。不,他並非是隻針對他這個人,而是……一陣急促的馬蹄打斷了他的思緒。


    他回頭一看,他才出文華門不到一炷香的時間,皇太子一行人竟然就已經追了上來。領頭的太子外著寶藍對襟罩甲,內著赤色窄袖戎衣,上麵繡著織金夔紋,他騎得一匹銀鞍駿馬,奔馳如風。而太子左右的宦官則是穿著紫花罩甲,各騎得高頭大馬,就連那個五十多歲的劉瑾也在其中。一行人旗幟鮮明,手挽雕弓,直奔校場而去。朱厚照還對王華舉了舉鞭子,算是打了招呼。


    吃了一路灰的王華:“……”


    他就這般灰頭土臉地出了承天門,卻又遇到了一位另一位大人物,正是月池與唐伯虎數次談及的吏部尚書馬文升。王華一見他,便深揖一禮,態度不可謂不恭謹。


    他之所以如此作為,自然有原因,一是因馬尚書資曆老,他是景泰二年的進士,乃是四朝元老,二是因其官位高,吏部被稱為天下第一衙門,其尚書被稱為天官,主管天下官吏考察進退,其權不可謂不大。三則是因為,他算是王華的上司,他同樣是太子的講讀官,並且當年還曾教導過當今聖上。


    他的為人的確如唐伯虎所述,個性檢介,剛直不阿,一見王華這個時辰出宮門,即刻皺起了眉頭,問道:“德輝,你不為太子授課,緣何到了此處?”德輝乃是王華的字。


    “老尚書,您有所不知。”王華長歎一聲,“隻是此處並非是長談之地……”


    馬文升會意道:“那就勞煩德輝去吏部後堂稍坐片刻。待我麵見聖上奏事完畢後,再與德輝詳談。”


    王華點點頭,便往吏部衙門去了。吏部差役自然識得王華,忙奉了一盞金雀舌甜水茶上來。王華慢慢品過,等候一會兒,馬文升方回來。這二人,一個滿腹鬱悶,一個憂心太子,都無心寒暄,當下就進入正題。王華便將今日之事一五一十地說將出來。聽得馬文升的麵色也漸漸凝重起來。


    王華麵對這位德高望重的儒臣,吐露了自己的擔憂:“老尚書,太子好騎射,輕孔孟,如此下去,後果不堪設想。”


    馬文升點點頭道:“德輝所言甚是,隻是,聖上與我等耳提麵命皆是聖賢之道,殿下何故如此?”


    王華一怔:“這也是我萬般不解之處。殿下年紀尚幼,如無人教唆,怎會如此。”


    馬文升沉吟片刻:“東宮之中,現得寵的宦官有幾人?”


    王華想了想道:“現共有八人,分是劉瑾、馬永成、高鳳、羅祥、魏彬、丘聚、穀大用和張永。是了,這群國之腐蛀,日夜想些新玩意兒引誘殿下玩樂。想必是我們再三勸諫太子惹得他們不滿,這才在殿下麵前進讒言,讓殿下疏遠文臣!”


    明時圍繞著權力,文臣與宦官多年來幾乎展開的是殊死搏鬥,鮮有文臣沒有在宦官手下吃過虧。坐在這裏的馬文升甚至曾被太監逼得下了獄。那還是憲宗年間的事了,太監汪直為排擠馬文升,在憲宗弘治帝麵前誣陷他行事乖僻,擅自禁止邊人買賣農具,以致邊人叛亂。[1]


    憲宗就將馬文升捕入詔獄,貶去戍守重慶衛。直到汪直被免職後,他才恢複官職。有這樣經曆的他,自然也對這些盜皇家之威福,謀一己之私利的太監深惡痛絕。


    他道:“必是如此。不能再放任下去了,我現在就寫一封奏折,稍後便上本彈劾這八個宦豎,還請德輝幫忙斧正。唉,宮中有奸宦作祟,文臣之中還有焦芳這樣的敗類,實在讓老夫……”


    王華忙道:“斧正不敢當,隻是我也願與老尚書一道,為國盡忠。您剛剛提及焦侍郎,他又是怎麽……”


    馬文升濃眉皺起:“你道老夫為何早朝過後又入宮一趟,就是為著他,他竟因收受賄賂,在刑部與吏部四處鑽營,希望替池州府梅龍縣令將一樁命案掩過去!他還真是手眼通天,若非偶然得到消息,老夫也險些被他瞞了過去。老夫已然年邁,雖無力將其繩之以法,但其若將手伸入吏部來,老夫就算隻有一口氣也要彈劾他!”


    王華聽罷感佩不已,對焦芳同樣也是義憤填膺。馬文升擺擺手道:“聖上英明,自有公斷,咱們還是看看太子這邊要如何規勸吧。”


    王華點點頭,兩人都是飽學之事,才華橫溢,不多時便寫出一篇奏疏來,立時遞進了宮門。而即將被批評的太子朱厚照,對此事全然不知情,尚在校場忙得熱火朝天呢。


    校場的盡頭整整齊齊列著七個熊皮靶,朱厚照挽著一把牛角金桃皮弓,三個小太監各抱著一袋箭候在他身後。朱厚照站在原地張弓搭箭,雖說射個十箭也未必能正中五箭,可隻要中上一箭,周圍的小太監們就開始大聲喝彩,誇得天上有,地上無,好像後羿在世也不過如此。


    誇得實在太過誇張了,就連朱厚照本人都有些受不了。在又一箭射空後,他徹底失了興致,將弓隨手往一旁的小太監身上一丟,轉身便走。小太監忙道:“爺莫生氣啊,爺的箭術本來是數一數二的,都是這弓不好,或者是這靶子擺得不好……”


    朱厚照反身就是一腳:“拖下去打他二十板子。”


    這個嚼舌頭根的小太監摔了個狗吃屎,又聽聞噩耗,當即就想哭。他不明白,他掏空積蓄,求爺爺告奶奶買來這個肥差,還正好碰見太子駕幸,不是說太子爺最喜歡聽人拍馬屁了嗎,為什麽輪到他拍,就一下拍到馬後蹄子上去了。


    太子爺是喜歡聽人拍馬屁,但是他不喜歡別人把他當傻子哄,以為他就和那些史書上的昏君一樣,隨便誇幾句就能讓他暈頭轉向,那他就是大大錯了主意!


    朱厚照氣呼呼地坐在主位上。高鳳搶先捧了一盞陽羨茶上前:“爺先喝杯茶,消消火。”


    這手腳可真是快,其餘七人在心裏嘀咕。朱厚照一飲而盡,麵色仍然不虞,丘聚見狀忙抓住機會道:“爺何必與此等沒見識的小畜生一般見識。爺的箭術依奴才看,已是很了不得了。”


    朱厚照斜睨了他一眼:“自相矛盾,你既是說他說得不對,緣何又說了一樣的話來?還是說,你心裏也覺得孤的箭術不過爾爾,也是拿些好聽的話敷衍塞責而已?”


    丘聚忙道:“奴才怎敢,奴才句句可都是肺腑之言。”


    朱厚照嗤笑一聲:“是嗎,那你倒說說,剛剛那個狗奴才說得是對還是錯?”


    這能怎麽說,說對也是錯,說錯更是錯,丘聚一時張口結舌。馬永成與丘聚素來交好,他的資曆又較老,此時賠笑道:“爺請恕罪,奴才們心雖誠,奈何笨嘴拙舌不會說話,還請爺饒了奴才們這一遭吧。”


    朱厚照哼了一聲。一旁的張永度其意思道:“爺不必懊惱,爺習箭不過一年時間,隻能隔三差五尋空閑出來射兩箭,又沒有一個正經的武師傅,能到這個地步,已經是爺天資聰慧了。您再多練些時日,必能有所成就的。”


    朱厚照聞言卻是徹底惱了,他一下就將手裏蓮花紋蓋碗摔在地上:“好呀,終於說出真心話了,你們這些狗奴才,剛剛是不是都在瞧孤的笑話呢,都覺得我這箭術上不了台麵!”


    在場所有人都是一驚,忙跪地請罪。


    然而,隻有劉瑾說出這樣一篇話來:“奴才們連弓都拉不開,怎敢厚顏無恥笑爺呢。依奴才看,爺就是對自己太過求全責備了,奴才雖沒讀過幾本書,但也知道,就算是後羿,也不是剛生下就能射日了。爺如今的技藝已然純熟,隻是年紀較小,氣力不足罷了。您隻需要養好身子,待再過些年歲,還愁不能像太祖爺一般百步穿楊嗎?”


    這番話言辭懇切無比,配上劉太監幾道皺紋一臉忠厚的模樣,頗能使人信服,而且他剛好說到了朱厚照的心坎上。他的氣惱,麵上是由於那小太監一言觸怒,實際卻是對自己十箭中了四五箭的戰績不滿。可驕傲如他,既不喜歡人家一味瞎捧,又不能接受別人的安慰。隻有劉瑾言辭恰到好處,正能討得他的歡心。


    朱厚照這才顏色稍霽:“你倒是會說話。”


    劉瑾笑道:“奴才生來就是直腸子,笨嘴拙舌,也隻能說幾句大實話罷了。”


    朱厚照聞言也撲哧一聲笑出來:“老劉啊,若你都是直腸子,那世上就沒有玲瓏心肝的人了。行了,都起來吧。”


    眾人這才起身。此時,剛剛沒了臉麵的高鳳、丘聚、馬永成與張永皆目光灼灼盯著劉瑾。而劉瑾渾不在意,他對魏彬使了個眼色,魏彬會意,即刻走開。


    魏彬出去不過片刻就捧了一碟點心回來,瓷盤圓如滿月,其上放有七八隻品種不一的鳥兒,環繞在一朵粉紅的牡丹花周圍,個個不過拇指大小,卻是色彩斑斕,雕琢精細,栩栩如生。朱厚照見狀揚揚眉:“這又是哪兒弄來的新鮮物件。”


    魏彬忙開口介紹道:“啟稟爺,這就是名揚天下的太湖船點。這外麵是糯米做得麵皮,用什麽紅花、梔子、染成這般繽紛的顏色,而裏麵的餡兒有山楂、薄荷、棗泥等等。這是劉哥特意尋極好的點心師傅做得,為得就是讓爺補補身子嘞。”


    一直未曾開口的羅祥與穀大用的臉已然是僵住了,隻因他們倆素來掌管東宮的膳食,而劉瑾當著他們的麵給太子進獻美食,不是當麵打臉嗎!不過,即便他們的臉色再不好,也無法影響太子的心情。


    朱厚照笑罵道:“幾色點心而已,又不是什麽珍貴東西,能補什麽身子。不過,念在你們一片孝心,拿過來給爺試試。”


    太子本就年紀尚小,折騰了這一上午,早就餓了。不出劉瑾所料,他幾下就將點心吃完,還讚道:“不錯,酥軟可口,味純香濃,你們倆和這廚子,都有賞。”


    劉瑾和魏彬忙開口謝恩。這下,剛剛還隻是羞惱的六個太監,都恨不得當場把劉瑾和魏彬吃下去了。不過,不論他們在怎麽嫉恨,也不敢在太子麵前公然造次,還隻能笑嗬嗬跟著太子誇劉瑾做事周道。


    劉瑾得了便宜還賣乖,對朱厚照道:“魏彬這孩子實誠,一心將功勞歸在奴才身上,可是奴才也不能忘了他的好。這點心之所以現在還熱乎著,多虧他往來奔波於宮中與焦侍郎府上。”


    朱厚照眉頭一皺:“焦侍郎,焦芳?”


    劉瑾笑道:“正是呢,奴才哪裏有什麽人脈,不過是一次偶爾與焦侍郎提了一句,誰知他如此盡心,將爺的事放在了心上,辦得妥妥當當。”


    朱厚照不置一詞,劉瑾的笑容漸漸凝固,正在氣氛逐漸變質時,忽有太監形色匆匆來到校場,一見朱厚照便道:“殿下,萬歲有旨,命殿下往乾清宮見駕。”


    朱厚照皺眉,這群老東西,告狀就連一刻都等不得了嗎。他對太監道:“知道了,待孤更衣後就去。”


    第21章 追思往事好沾巾


    他登上帝位的第一塊墊腳石就是親生母親的屍體。


    親爹召見,爹還是皇帝,即便知道去了沒什麽好事,也還是得去。朱厚照踏著正午的金霞步入乾清宮的大門,司禮監太監蕭敬正在門口候著他。一見他來,蕭敬忙道:“太子這邊請,萬歲在暖閣中等您呢。”


    蕭敬今年六十三歲,乃是內廷中的老資曆,他自太子爺的曾祖父英宗皇帝在位時就在宮中服侍,因聰明機靈,被選入相當於太監國子監的內學堂讀書,他勤學苦練,不僅將典籍製度爛熟於心,還精通琴棋書畫,熟諳弓馬騎射。


    然而,在宮中浮沉,才學都是其次,關鍵還是要世事洞明,人情練達。難得的是,蕭敬在這方麵也是無可挑剔,故而皇帝迄今都換到了第三個,他卻還能在這乾清宮有一席之地。


    朱厚照素來恣意,但對這位老仆還是有幾分尊重。而他也心知肚明,以蕭敬的身份,再怎麽樣也不至於做這種帶路的活,必是來刻意提醒他的。他上前幾步,低聲道:“蕭公公,父皇心情如何,今晨王先生可來過嗎?”


    蕭敬瞧著這位小祖宗,不由在心底暗歎一聲。英宗皇帝寵信奸佞王振以致土木堡大禍,憲宗皇帝迷戀萬貴妃險些斷子絕孫,當今聖上卻是個好人,可好人在帝位之上就顯得有些軟弱,並且萬歲的身子骨也有些……


    好不容易養下一個身建體壯,穎悟絕倫的繼承人,可他又偏偏不務正業。不過太子年紀尚幼,貪玩也是常理,隻要萬歲肯下狠心管教,何愁他沒有上進之日呢。


    想到此處,蕭敬口中也不由帶了些勸說的口氣:“殿下既知王諭德不會輕易息事寧人,為何又要故意為之呢?不過,王諭德即便如此,也是為殿下著想。老奴鬥膽,殿下乃一國儲君,身份貴重,任重道遠,還請以學業為重啊。”


    朱厚照聽了卻道:“連蕭公公都開始相勸,想來父皇這次氣得不輕。不過,一國儲君,該重難道不該是國事麽?”


    蕭敬一時不解其意,怎奈人已經走到了暖閣前,侍奉在門外的小太監忙推開彩畫隔扇門。朱厚照一進去,正對上自己的父親。弘治帝現年三十一歲,本正當壯齡,可惜多年的疾病一步一步吞噬著他的活力。


    他麵無血色,兩頰凹陷,就連嘴唇都泛著白,隻有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彰顯他的不尋常。因為見得是兒子,弘治帝並未戴冠,著一件明黃圓領團龍窄袖袍,斜倚在軟塌上的小桌上。


    還未待朱厚照行禮完畢,弘治帝就屏退左右,當門合上的一刹那,他就開始罵兒子了:“你真是越來越過分了。往昔你借口探望太後與你母後,頻頻告假,朕都在大臣麵前替你遮掩過去,可如今你竟然當眾趕走先生,跑去騎射。就連馬尚書都看不下去上表,這下連朕也不能再縱容你了!”


    朱厚照反倒是一臉委屈:“父皇恕罪,兒子不是有意給父皇添麻煩的。兒子隻是,實在受不了他們張口閉口之乎者也,聖人之言了。”


    “滿口胡言。”弘治帝斥道,“先生們是在用心教導你學問,你怎可如此輕慢。”


    朱厚照哼了一聲:“他們未必是先生,教我的是不是學問也兩說。”


    弘治帝這下是真的大怒了:“混賬東西,尊師重道的道理你都學到狗肚子裏去了嗎,你安可如此放肆!”


    弘治帝說著就抽起戒尺,命他把手伸出來。朱厚照又吃驚又難過:“父皇,你居然為了幾個酸儒打我!”


    弘治帝氣喘籲籲道:“再不好好教訓你,你怕是要把天捅個窟窿了。手伸出來,你犯了大錯,必要受罰。”


    朱厚照梗著脖子道:“我沒錯,孔子要是真是那種亙古不滅的聖人,他在活著的時候為什麽不被重視,反而像條喪家之犬似得到處流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貴極人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姽嫿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姽嫿娘並收藏貴極人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