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求海船單刀赴會
由於淮安府屬於劉澤清的勢力範圍,劉澤清沉浸在自己是弘光朝廷的元勳武臣的美好鏡像之中無法自拔,失去了進取之心。
在淮安城對麵的安東城,以大河衛城為基礎,為自己修建了規模龐大、非常豪華的東平伯府。
雖然南京朝廷偶有賞賜,但是主要軍餉還是得自己籌備。
劉澤清則是把權限下放給自己的主要部下負責執行,深受劉澤清信賴的部將柏永馥(淮安總兵)、王遵坦(安東總兵)和馬化豹(海州總兵)分守各地,劉澤清樂得一個清閑,還派自己的部將劉可成、阮應兆回山東曹縣把自己的家人給接到了安東,一起享受。
但是柏永馥、王遵坦和馬化豹三人當中沒有一個是好鳥,失去了劉澤清約束的三人,逐漸放飛自我,任由將士欺辱百姓。
甚至於連大明官家,包括沈廷揚、黃蜚所部的船隻,都遭到過劉澤清所部的搶劫。
此時的劉澤清所部的軍紀已經混亂不堪,導致地方不寧。
張鹿安為了以防萬一,不得不將整個船隊保持嚴密的迎戰隊形,向前航行,所以一路上雖然有不少王遵坦的部下,在不斷覬覦著張鹿安的船隊,但是始終沒有敢於發動進攻。
隻是張鹿安這樣的姿態,卻讓身在廟灣的黃蜚警惕起來。
自從黃蜚從登萊離開後,就已經算是失去了信地,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
不得不選擇廟灣這個之前沒有別的武裝勢力範圍的地方,逐漸安定下來。
經過數月的發展,加上黃蜚嚴格執行軍隊紀律,與劉澤清所部形成了氣質鮮明的對比,讓老百姓覺得黃蜚所部更像是官軍,因此紛紛湧向廟灣,尋求黃蜚的庇護。
黃蜚為了加強防守,在老百姓中間招募精壯當兵,逐漸恢複了以往的軍力。
為了解決糧餉問題,黃蜚還通過舊有的關係,聯係上崇明的沈家,沈廷揚便將之前籌備,準備運往鬆錦戰場的糧餉,直接給了黃蜚,才讓黃蜚在廟灣逐漸站穩了腳跟。
隻是黃蜚的特立獨行和老百姓的態度,更加遭到了王遵坦的記恨,所以才會不斷派兵襲擊黃蜚所部,黃蜚疲於應對。
正好這個時候接到了朝廷的旨意,令他前往鎮江駐防,這對黃蜚來說不嚳於天外之音。
隻是黃蜚在組織部下準備撤離前的準備的時候,突然發現了張鹿安的艦隊出現,便下令部下參將薛去疾和遊擊唐世榮率領吃水較淺的戰船,進入內河逆流而上進行防禦。
張鹿安看清狀況後,派遣小船上前交涉,得知確認是黃蜚所部後,為了防止誤會的發生,張鹿安要求本部人馬立刻靠岸停下來,嚴肅防備劉澤清部下的襲擊,然後決定獨自去拜會黃蜚說明情況。
薛去疾和唐世榮便將張鹿安帶到了黃蜚的麵前。
“哈哈,想不到浮山伯年紀輕輕,竟然有如此膽量敢於單刀赴會啊。”
黃蜚笑著說道,然後把張鹿安延請上座。
“欣聞黃提督即將蒞任鎮江,鹿安特來恭喜和問候。
鹿安雖然年輕,但是從軍已近十餘載,想起之前在東江與黃總兵並肩作戰的日子,仿佛就在眼前一般。
鹿安非常敬佩黃老前輩,明明可以從旅順撤離的情況下,最後選擇了為國為民,光榮犧牲,黃老前輩是我等的榜樣,鹿安至今不敢望。”
張鹿安一開口就將自己和已故總兵黃龍聯係起來,黃蜚立刻斂去笑容嚴肅地說道:
“蜚當時在登萊運兵,恨不能與舅舅……同爹,同死於旅順城。”
“事情已經過去,也不必再提。但是鹿安與黃提督有幾乎相同的遭遇,家伯於登州戰死於孔、耿之亂、家父於巨鹿殉國於清軍南侵之役,我們都與建奴、與孔耿有著切齒仇恨。
加上如今建奴入主北京,巧言令色,害得不少朝廷大員被清廷所迷惑,竟然生出感激之情,認為清廷是在為先帝報仇?
真是不知所謂,可悲可歎!
他們卻不知道,清廷是想入主中原,是想把我們漢家百姓全部貶為奴隸,是想抽調我們漢家的脊梁骨,滅亡我們的血性。”
“浮山伯所言極是,簡直是振聾發聵。眼下山東各地起義不斷,就是反對清廷的‘剃發令’。”
“正是如此。
鹿安覺得這是一個大好機會。如果時間長了,大明失去山東百姓之民心,那麽山東就將完全為清廷所有。
所以鹿安雖然身在安慶,遠離清軍,但是鹿安不敢隻是待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而是抬起頭向北望來。
所以毀家紓難,籌備軍餉,招募義勇,就是為了收複我漢家河山。”
“可是請恕黃某直言,足下的兵力還是太過於單薄。”
黃蜚毫不掩飾地說道。
“黃提督看的很準,但是常言道‘雖千萬人,吾往矣’,為了心中的理想,鹿安別無他求,隻是希望黃提督能夠將在下的軍隊運往登萊,此後生死無悔。”
“可是我部剛剛接到朝廷旨意,要移師鎮江……”
“鹿安為山東百姓懇求黃提督能夠成全!”
張鹿安突然站起身來,一躬到底請求道。
旁邊的薛去疾和唐世榮看上去也是憋的滿麵通紅,兩人都是遼東人士,對於家鄉的淪陷,父母親眷的被殺,有著切身的體會。
黃蜚自然也是看出來這一點,經過一番內心的鬥爭後,最後還是決定成人之美,當即問道:
“薛去疾、唐世榮,你二人可願意隨同浮山伯前往登萊,抗擊清軍?”
“屬下願往。”
薛去疾和唐世榮幾乎異口同聲地說道。
“可是此行凶多吉少,九死一生,爾等可有心理準備?”
“我等義無反顧,九死無悔。”
“哎,那就去吧……”
黃蜚擺擺手說道。
薛去疾與唐世榮立刻跪下,向黃蜚表達了收留之情和告別之意,隨著張鹿安走了出去。
張鹿安對著這個意外之喜,內心是非常激動,強壓住內心的喜悅,讓薛去疾和唐世榮二人抓緊把各自人馬準備好,然後向張鹿安率領的主力人馬匯合。
(本章完)
由於淮安府屬於劉澤清的勢力範圍,劉澤清沉浸在自己是弘光朝廷的元勳武臣的美好鏡像之中無法自拔,失去了進取之心。
在淮安城對麵的安東城,以大河衛城為基礎,為自己修建了規模龐大、非常豪華的東平伯府。
雖然南京朝廷偶有賞賜,但是主要軍餉還是得自己籌備。
劉澤清則是把權限下放給自己的主要部下負責執行,深受劉澤清信賴的部將柏永馥(淮安總兵)、王遵坦(安東總兵)和馬化豹(海州總兵)分守各地,劉澤清樂得一個清閑,還派自己的部將劉可成、阮應兆回山東曹縣把自己的家人給接到了安東,一起享受。
但是柏永馥、王遵坦和馬化豹三人當中沒有一個是好鳥,失去了劉澤清約束的三人,逐漸放飛自我,任由將士欺辱百姓。
甚至於連大明官家,包括沈廷揚、黃蜚所部的船隻,都遭到過劉澤清所部的搶劫。
此時的劉澤清所部的軍紀已經混亂不堪,導致地方不寧。
張鹿安為了以防萬一,不得不將整個船隊保持嚴密的迎戰隊形,向前航行,所以一路上雖然有不少王遵坦的部下,在不斷覬覦著張鹿安的船隊,但是始終沒有敢於發動進攻。
隻是張鹿安這樣的姿態,卻讓身在廟灣的黃蜚警惕起來。
自從黃蜚從登萊離開後,就已經算是失去了信地,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
不得不選擇廟灣這個之前沒有別的武裝勢力範圍的地方,逐漸安定下來。
經過數月的發展,加上黃蜚嚴格執行軍隊紀律,與劉澤清所部形成了氣質鮮明的對比,讓老百姓覺得黃蜚所部更像是官軍,因此紛紛湧向廟灣,尋求黃蜚的庇護。
黃蜚為了加強防守,在老百姓中間招募精壯當兵,逐漸恢複了以往的軍力。
為了解決糧餉問題,黃蜚還通過舊有的關係,聯係上崇明的沈家,沈廷揚便將之前籌備,準備運往鬆錦戰場的糧餉,直接給了黃蜚,才讓黃蜚在廟灣逐漸站穩了腳跟。
隻是黃蜚的特立獨行和老百姓的態度,更加遭到了王遵坦的記恨,所以才會不斷派兵襲擊黃蜚所部,黃蜚疲於應對。
正好這個時候接到了朝廷的旨意,令他前往鎮江駐防,這對黃蜚來說不嚳於天外之音。
隻是黃蜚在組織部下準備撤離前的準備的時候,突然發現了張鹿安的艦隊出現,便下令部下參將薛去疾和遊擊唐世榮率領吃水較淺的戰船,進入內河逆流而上進行防禦。
張鹿安看清狀況後,派遣小船上前交涉,得知確認是黃蜚所部後,為了防止誤會的發生,張鹿安要求本部人馬立刻靠岸停下來,嚴肅防備劉澤清部下的襲擊,然後決定獨自去拜會黃蜚說明情況。
薛去疾和唐世榮便將張鹿安帶到了黃蜚的麵前。
“哈哈,想不到浮山伯年紀輕輕,竟然有如此膽量敢於單刀赴會啊。”
黃蜚笑著說道,然後把張鹿安延請上座。
“欣聞黃提督即將蒞任鎮江,鹿安特來恭喜和問候。
鹿安雖然年輕,但是從軍已近十餘載,想起之前在東江與黃總兵並肩作戰的日子,仿佛就在眼前一般。
鹿安非常敬佩黃老前輩,明明可以從旅順撤離的情況下,最後選擇了為國為民,光榮犧牲,黃老前輩是我等的榜樣,鹿安至今不敢望。”
張鹿安一開口就將自己和已故總兵黃龍聯係起來,黃蜚立刻斂去笑容嚴肅地說道:
“蜚當時在登萊運兵,恨不能與舅舅……同爹,同死於旅順城。”
“事情已經過去,也不必再提。但是鹿安與黃提督有幾乎相同的遭遇,家伯於登州戰死於孔、耿之亂、家父於巨鹿殉國於清軍南侵之役,我們都與建奴、與孔耿有著切齒仇恨。
加上如今建奴入主北京,巧言令色,害得不少朝廷大員被清廷所迷惑,竟然生出感激之情,認為清廷是在為先帝報仇?
真是不知所謂,可悲可歎!
他們卻不知道,清廷是想入主中原,是想把我們漢家百姓全部貶為奴隸,是想抽調我們漢家的脊梁骨,滅亡我們的血性。”
“浮山伯所言極是,簡直是振聾發聵。眼下山東各地起義不斷,就是反對清廷的‘剃發令’。”
“正是如此。
鹿安覺得這是一個大好機會。如果時間長了,大明失去山東百姓之民心,那麽山東就將完全為清廷所有。
所以鹿安雖然身在安慶,遠離清軍,但是鹿安不敢隻是待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而是抬起頭向北望來。
所以毀家紓難,籌備軍餉,招募義勇,就是為了收複我漢家河山。”
“可是請恕黃某直言,足下的兵力還是太過於單薄。”
黃蜚毫不掩飾地說道。
“黃提督看的很準,但是常言道‘雖千萬人,吾往矣’,為了心中的理想,鹿安別無他求,隻是希望黃提督能夠將在下的軍隊運往登萊,此後生死無悔。”
“可是我部剛剛接到朝廷旨意,要移師鎮江……”
“鹿安為山東百姓懇求黃提督能夠成全!”
張鹿安突然站起身來,一躬到底請求道。
旁邊的薛去疾和唐世榮看上去也是憋的滿麵通紅,兩人都是遼東人士,對於家鄉的淪陷,父母親眷的被殺,有著切身的體會。
黃蜚自然也是看出來這一點,經過一番內心的鬥爭後,最後還是決定成人之美,當即問道:
“薛去疾、唐世榮,你二人可願意隨同浮山伯前往登萊,抗擊清軍?”
“屬下願往。”
薛去疾和唐世榮幾乎異口同聲地說道。
“可是此行凶多吉少,九死一生,爾等可有心理準備?”
“我等義無反顧,九死無悔。”
“哎,那就去吧……”
黃蜚擺擺手說道。
薛去疾與唐世榮立刻跪下,向黃蜚表達了收留之情和告別之意,隨著張鹿安走了出去。
張鹿安對著這個意外之喜,內心是非常激動,強壓住內心的喜悅,讓薛去疾和唐世榮二人抓緊把各自人馬準備好,然後向張鹿安率領的主力人馬匯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