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匯聚
崇禎五年某夏日,因為沒有日曆,張鹿安也不知道是哪一天。
大地剛下過雨,小草就已經迫不及待的冒出來了。聞著泥土上花草帶來的芬芳氣息,張鹿安一路上的心情還是很不錯的。
看著兩旁走著的陰六和張撿,長得都更壯實了,張鹿安點點頭,故作深沉:嗯不錯,都算是一個打手了,但是不要驕傲,要繼續努力訓練,要知道平時多流汗,急時少流血。懂吧。
“知道了”。兩個人不知所謂的答應道。
張鹿安一行人,昨日就向昆崳山陸淩風等人辭行,好在陸淩風深明大義,安排丘無極繼續跟隨,直到護送到江寧再返回。有了丘無極在,這一路也更加安心了。
七十裏的路程,眾人次日午前即趕到寧海州的嶽王廟。
張鹿安還有個疑問,本來不是說在寧海聖水觀的嗎?怎麽又到了嶽王廟?
原來張可大殉國後,被登州城某人偷偷找了一個薄棺草草埋葬,防止屍身被人破壞。後來雙方經過道家協商溝通,聖水觀派人將棺槨接出來後,一直停放在聖水觀內。後來寧海知州李鳴環覺得不合適,聖水觀偏僻,不易拜祭,就讓同知李士標派人一起把棺槨移往城東的嶽王廟,此後一直停棲在此。
能夠與忠義無雙的嶽王為鄰,張可大若是泉下有知,也算心有慰籍。
張可仕、陳利昭等人依次見過,眾人重新匯聚,受限於氣氛所致,免不了一陣低沉的問候。
張可道帶著一行人來到了停棺處,趴在棺槨上,嚎啕大哭。張鹿安隱約可以聞到一股臭味,此情此景,也唯有傷心地伏在地上。
張可仕走過來,與陳新薄等人一起拉起了張可道,張可仕說道:屍身已經開始腐爛,不便於瞻仰儀容了。眼下得抓緊聯係,爭取盡快南下。
陳新薄趕緊接道:我等明日就到福山去,爭取盡快解決。
“另外,可度和娘已經到了京城,已經派人通知他們,接上在京城求學讀書的鹿征一起,先行沿著運河返回江寧,做前期準備”張可仕轉身對張可道說道。
“也好,省的到時候臨時準備。盡可能風光一點,我們做兄弟的也隻能如此盡心了。”
“大哥生平節儉,差不多就行了。目前來說隻能按照朝廷的製度來走了,大哥的諡號和撫恤已經下來了”
“朝廷怎麽說?”
“朝廷旨意昨天已經通過海運送來了,陛下恩準:禮部言贈特進榮祿大夫、太子少傅,諡莊節,賜祭葬,予嫡子張鹿征世蔭警衣衛千戶,建祠曰《旌忠》。戶部遵照上意賜銀三千兩用於喪葬。都在這裏了”張可仕邊說邊讓旁邊人拿出來一個小包裹。
“這裏有銀票?”
“沒有,都是銀子,各種成色都有,全在這裏了”
陳新薄剛想罵人,看到周邊那麽多人,包括張鹿安都已經站過來了,勉強把話咽了下去。
陳新薄強壓著怒氣,打開了包裹:來回說了兩遍“先不說成色問題,這哪裏是三千兩?這連兩百兩都不夠”
“官差說是海運路途遙遠,漂沒了”
“我了個去,撫恤銀子也能漂沒?還有沒有人性?關鍵這也太狠了吧,三千兩竟然到手隻有不到兩百兩?他媽的,這幫狗賊真的太狠了。如果這樣下去,大明的江山遲早會讓他們給敗完……”
張可道趕緊打斷道:新薄兄慎言。
把張可仕拉到一邊,輕聲問道:“我們張家本家還薄有積蓄,可以承受。朝廷對於大哥都這樣,那對於那些英勇陣亡的將士的撫恤是如何處理的?”
張可仕唉聲歎口氣,“這也是我要找你商量的一個原因。朝廷的意見是叛軍叛亂以來,投降的官軍太多,如今叛亂還在繼續,根本就分不清將士們是投降了還是陣亡了。朝廷甚至還懷疑過大哥,不過如今證據確鑿,才認的。所以包括陳良謨、盛洛以下,均暫時未有撫恤”。
“還暫時?恐怕以後也難吧”
“哎,國朝維艱,確實早就入不敷出了。陛下肯定是國庫能少出錢就少出。”
“關鍵的是本來就不多,還被那些纛蟲們各種克扣、各種漂沒,真正立功勞的連零頭都拿不到……這可是賣命錢。確實可惡至極”
“更可惡的是宣旨的小寺人(宦官)還公然索要賄賂,我還自掏腰包奉上了三十兩,人家還嫌少”
“真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這樣的話,以後還有誰願意為大明拚死奮戰?”
“話是如此,可是我等無法解決。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但是畢竟這些英勇的將士都是追隨大哥多年東征西戰的,我們張家不能不吭聲,那樣會讓還活著的人寒心,逝去的英烈們也會不得安寧”
“是的,這筆錢,大明不出,我們自己也要出。誰出來打仗還不是為了養家糊口,如今沙場捐軀,很多家庭的頂梁柱就塌了。我們不能棄之不管。可仕,你算過沒有,需要支出多少?”
“就算將士平均一樣,每個人按照50兩來撫恤,四千人也得20萬兩”
“20萬兩?”張可道倒吸一口氣,“這麽大一筆錢恐怕得由家裏的老祖宗來決定和調動了。雖然這筆錢應該給,可是真要20萬兩出去了,我們的生意資金很可能就徹底跨了。可不可以少點?要麽一半吧,畢竟現在的大明很多地方早就欠餉了,糧餉都發不出來,更何況是撫恤了,就更加沒有了。估計剪掉一半,老祖宗才能同意。畢竟我們還有家族要養,生意還得做”
“哎,我也知道是這種情況,可是入征前說好的撫恤金50兩,突然折了一半,這是要失信於天下啊。”
“也隻能說先付一半了,等後麵有錢了,我們再付另一半。畢竟是為國而戰,國朝未曾撫恤,我們掏腰包撫恤了,能有一半也算不錯了。而且最怕的就是,萬一被朝廷知曉了,恐怕我等也撈不著好。到時候別被告以收買人心,圖謀不軌,到那個時候我們就有口難辨了。”
“這也是個問題。大明的各級官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我麽老百姓替他們做好了,反而撈不著好,反而是蓄意收買人心,真的是沒有天理。”
“不得不防啊,所以到時候盡量以開礦開工場的名義來招募這些烈士家屬過來,以發月錢的形式把撫恤金慢慢的給他們……”
“到時候也隻能先這樣了”。張可仕此時此刻對大明也算是失望透頂了。
福山城:
張可道和陳新薄經過商量,綜合考慮還是覺得海運凶險,就把陳利昭、陳利民、張鹿安、陰六、張撿給留在福山,讓張喜帶著比較機靈的許由和李大勇負責護衛。
福山距離寧海州州治牟平不到四十裏,加上從寧海州找了馬匹,一行人中午就都到了。
張鹿安一行來到福山縣衙門,道明來意後,門衛即通傳引入。
一行人經過縣衙大堂,來到二進的會客廳。朱國梓看到眾人到來,從主位上站起來,走出來歡迎道“貴客光臨,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大人言重了。在下張可道,南直隸壽州霍丘人(注1),見過朱大人。朱大人阻擋叛軍數十天,擊敗叛軍毛承祿部,威名早已傳遍大江南北。我等升鬥小民早就如雷貫耳,今日能夠有幸參見,實乃三生有幸”
“哈哈,都是虛名而已,為國效忠乃是我等本分。倒是張公觀甫力戰殉國,為國捐軀,實乃我大明武將之楷模。可惜了。如今贈恤可曾下來?”
“回大人,禮部言贈特進榮祿大夫、太子少傅,諡莊節,賜祭葬,予世蔭,建祠曰<旌忠>”撫恤金飄沒的事沒必要提。
“嗯,陛下聖明,光榮啊,光宗耀祖!”
“大人,如今棺槨還停留在寧海州外,我等今日過來就是為了商量海運的事”
“是的。來,本官給諸位介紹一下,這位是蘇州崇明的沈家大公子沈廷揚,字季明。季明不光航海經驗豐富,是在讀監生,還俠骨好義,崇明堡城百姓無不愛戴有加”。
張可道等人紛紛作揖,沈廷揚立刻還禮。
其實朱國梓還沒有沈廷揚年齡大,但是一個是官一個民,沈廷揚也不好計較。
張鹿安觀察了一下沈廷揚,隻見沈廷揚身材魁偉,以後世來看絕對一米八以上,不像此時的南方人,倒像是遼東大漢,禿頂而健壯有力,站姿筆直,挺如鬆柏。
“學生慚愧,年進不惑之年,還未能中舉,真的有失抬舉”。
“非也,如今國朝惟艱,各種各樣人才都有用武之地,隻要忠於大明,總有出頭之日。”朱國梓安慰道,其實朱國梓自己也是貢生出仕,並非科舉正途出生。
“張掌櫃,你也介紹一下?”朱國梓轉而看向張可道。
張可道趕忙讓身,一一介紹了一下一同進來的陳新薄、陳利昭和張鹿安,陳利昭和張鹿安則行了子侄禮。
朱國梓含笑商務誇獎了一番,然後眾人聊了一些,就開席了,席間賓主盡歡。
席後決定,沈家出船,張可道、張可仕、陳新薄、陳利國、張財帶著其餘的鏢師護棺先行南下,張鹿安和陳新薄等人則留在福山,以師事朱國梓,朱國梓答應會代為照顧,並安排張鹿安、陰六和張撿臨時進入縣學學習。張喜負責照顧。陳新薄則帶著許由和李大勇負責到處看鋪子,準備打造一個經營轉運基地。丘無極則以現在無事為由,返回了槎山延壽宮。
張可道帶著眾人在第二天返回了寧海州,還要舉辦儀式,儀式後,張可鹿等人再返回福山。
逝者為大,臨行前還要招魂祭拜一下,寓意著肉身即將遠行,希望靈魂能夠跟的上,等到江寧祖地後入土為安,靈魂才能和肉身合二為一,得到徹底的安息。
雖然不能瞻仰儀容,並且非正式葬禮,但是該有的流程不能少。主持葬禮的司祭是寧海州的吏目魏世達。
根據司祭的安排,張可大親弟張可仕居上,張可道次之,披麻跪在棺槨的左邊,遇有來往祭奠者,下跪還禮。
張鹿安作為逝者的堂侄,屬於三服親,披麻戴白布冠、腳蹬白色繭布鞋,跪在張可道之側後,依次學樣。
午後,喇叭嗩呐響起,祭文有念:
“有生必有死,遇死忽如歸”
“耿耿丹心在,誰能計死生”
“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
“君自垂千古,吾猶敬一生”
“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
魏世達那渾厚的嗓音,朗誦下來,餘音顫顫。
張鹿安、張撿等人懷著崇敬的心情注視著張可大的棺槨被緩緩抬上牛車,隨著叮鈴鈴的牛車鈴鐺聲越行越遠,眾人開始各自返回。
不遠處的人群裏,許嫣帶著頭紗和左忠禹也在觀看,這一切都彷如夢裏,真到了這一步,曾經的往事許許,真的有那麽刻骨銘心的仇恨嗎?突然之間,許嫣的記憶中,出現了一個畫麵:那個劊子手在行刑的時候,表情非常痛苦;而那個被行刑的父親,卻是麵含微笑。一切是那麽的詭異。
“走吧,小姐”左忠禹還是忠於自己的信念的。
“嗯。左叔,這下對方的管事人都離開了,我們怎麽辦”許嫣自從“聖女”的神壇下來後,突然釋然了,麵對著這個照顧自己很多年的長者,開始稱呼左叔。
“請容我先行試探一下”左忠禹道。
眾人一起往城內走,張鹿安等人距離城門遠,先行返回。左忠禹等人距離近,差不多幾方同時到。
張鹿安突然看見前麵有一個身穿白衣,身材高挑,頭戴白襲遮頂紗的少女,正是許嫣。
張鹿安在一行中身高最矮,看到如仙子般的少女從旁飄過,不禁輕輕出聲:快看快看,真是美女啊。眾人紛紛向前看去。
張撿稀裏糊塗“美女在哪呢?”那家夥天生手大腳大嘴巴大,大嗓門一出,連城門口的衛兵都能聽得見。
許嫣等人見狀趕緊快步走開,張撿又來了一句“是不是正在走開的那個?”
這下石錘了,許嫣的丫鬟許紫衣回頭罵道“登徒子!”
陳利昭等人臉羞的通紅,張撿還茫然問道“登徒子是誰?認錯人了吧”
注1:今天的安徽省霍邱縣,在明朝末年行政上一直歸屬於南直隸鳳陽府壽州直隸州轄縣,寫作霍丘縣。清朝乾隆年間,自稱“十全老人”的那個老人因縣名大怒:區區一個縣怎麽能用孔聖人的“丘”字?立馬改正。使得這座從隋朝開皇十九年就開始行政建縣,在當時行政建縣至少也有1200年曆史中名稱一直未曾變過的霍丘城,不得不更名為霍邱。乾隆不知道的是霍丘得名於更早的霍叔,霍叔是周文王姬昌第八子,歸隱之地,霍叔之丘,多麽有曆史內涵的名字,沒文化的乾隆說改就改了,還一直沿用至今。本書為了貼近實際,全部寫為霍丘。
崇禎五年某夏日,因為沒有日曆,張鹿安也不知道是哪一天。
大地剛下過雨,小草就已經迫不及待的冒出來了。聞著泥土上花草帶來的芬芳氣息,張鹿安一路上的心情還是很不錯的。
看著兩旁走著的陰六和張撿,長得都更壯實了,張鹿安點點頭,故作深沉:嗯不錯,都算是一個打手了,但是不要驕傲,要繼續努力訓練,要知道平時多流汗,急時少流血。懂吧。
“知道了”。兩個人不知所謂的答應道。
張鹿安一行人,昨日就向昆崳山陸淩風等人辭行,好在陸淩風深明大義,安排丘無極繼續跟隨,直到護送到江寧再返回。有了丘無極在,這一路也更加安心了。
七十裏的路程,眾人次日午前即趕到寧海州的嶽王廟。
張鹿安還有個疑問,本來不是說在寧海聖水觀的嗎?怎麽又到了嶽王廟?
原來張可大殉國後,被登州城某人偷偷找了一個薄棺草草埋葬,防止屍身被人破壞。後來雙方經過道家協商溝通,聖水觀派人將棺槨接出來後,一直停放在聖水觀內。後來寧海知州李鳴環覺得不合適,聖水觀偏僻,不易拜祭,就讓同知李士標派人一起把棺槨移往城東的嶽王廟,此後一直停棲在此。
能夠與忠義無雙的嶽王為鄰,張可大若是泉下有知,也算心有慰籍。
張可仕、陳利昭等人依次見過,眾人重新匯聚,受限於氣氛所致,免不了一陣低沉的問候。
張可道帶著一行人來到了停棺處,趴在棺槨上,嚎啕大哭。張鹿安隱約可以聞到一股臭味,此情此景,也唯有傷心地伏在地上。
張可仕走過來,與陳新薄等人一起拉起了張可道,張可仕說道:屍身已經開始腐爛,不便於瞻仰儀容了。眼下得抓緊聯係,爭取盡快南下。
陳新薄趕緊接道:我等明日就到福山去,爭取盡快解決。
“另外,可度和娘已經到了京城,已經派人通知他們,接上在京城求學讀書的鹿征一起,先行沿著運河返回江寧,做前期準備”張可仕轉身對張可道說道。
“也好,省的到時候臨時準備。盡可能風光一點,我們做兄弟的也隻能如此盡心了。”
“大哥生平節儉,差不多就行了。目前來說隻能按照朝廷的製度來走了,大哥的諡號和撫恤已經下來了”
“朝廷怎麽說?”
“朝廷旨意昨天已經通過海運送來了,陛下恩準:禮部言贈特進榮祿大夫、太子少傅,諡莊節,賜祭葬,予嫡子張鹿征世蔭警衣衛千戶,建祠曰《旌忠》。戶部遵照上意賜銀三千兩用於喪葬。都在這裏了”張可仕邊說邊讓旁邊人拿出來一個小包裹。
“這裏有銀票?”
“沒有,都是銀子,各種成色都有,全在這裏了”
陳新薄剛想罵人,看到周邊那麽多人,包括張鹿安都已經站過來了,勉強把話咽了下去。
陳新薄強壓著怒氣,打開了包裹:來回說了兩遍“先不說成色問題,這哪裏是三千兩?這連兩百兩都不夠”
“官差說是海運路途遙遠,漂沒了”
“我了個去,撫恤銀子也能漂沒?還有沒有人性?關鍵這也太狠了吧,三千兩竟然到手隻有不到兩百兩?他媽的,這幫狗賊真的太狠了。如果這樣下去,大明的江山遲早會讓他們給敗完……”
張可道趕緊打斷道:新薄兄慎言。
把張可仕拉到一邊,輕聲問道:“我們張家本家還薄有積蓄,可以承受。朝廷對於大哥都這樣,那對於那些英勇陣亡的將士的撫恤是如何處理的?”
張可仕唉聲歎口氣,“這也是我要找你商量的一個原因。朝廷的意見是叛軍叛亂以來,投降的官軍太多,如今叛亂還在繼續,根本就分不清將士們是投降了還是陣亡了。朝廷甚至還懷疑過大哥,不過如今證據確鑿,才認的。所以包括陳良謨、盛洛以下,均暫時未有撫恤”。
“還暫時?恐怕以後也難吧”
“哎,國朝維艱,確實早就入不敷出了。陛下肯定是國庫能少出錢就少出。”
“關鍵的是本來就不多,還被那些纛蟲們各種克扣、各種漂沒,真正立功勞的連零頭都拿不到……這可是賣命錢。確實可惡至極”
“更可惡的是宣旨的小寺人(宦官)還公然索要賄賂,我還自掏腰包奉上了三十兩,人家還嫌少”
“真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這樣的話,以後還有誰願意為大明拚死奮戰?”
“話是如此,可是我等無法解決。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但是畢竟這些英勇的將士都是追隨大哥多年東征西戰的,我們張家不能不吭聲,那樣會讓還活著的人寒心,逝去的英烈們也會不得安寧”
“是的,這筆錢,大明不出,我們自己也要出。誰出來打仗還不是為了養家糊口,如今沙場捐軀,很多家庭的頂梁柱就塌了。我們不能棄之不管。可仕,你算過沒有,需要支出多少?”
“就算將士平均一樣,每個人按照50兩來撫恤,四千人也得20萬兩”
“20萬兩?”張可道倒吸一口氣,“這麽大一筆錢恐怕得由家裏的老祖宗來決定和調動了。雖然這筆錢應該給,可是真要20萬兩出去了,我們的生意資金很可能就徹底跨了。可不可以少點?要麽一半吧,畢竟現在的大明很多地方早就欠餉了,糧餉都發不出來,更何況是撫恤了,就更加沒有了。估計剪掉一半,老祖宗才能同意。畢竟我們還有家族要養,生意還得做”
“哎,我也知道是這種情況,可是入征前說好的撫恤金50兩,突然折了一半,這是要失信於天下啊。”
“也隻能說先付一半了,等後麵有錢了,我們再付另一半。畢竟是為國而戰,國朝未曾撫恤,我們掏腰包撫恤了,能有一半也算不錯了。而且最怕的就是,萬一被朝廷知曉了,恐怕我等也撈不著好。到時候別被告以收買人心,圖謀不軌,到那個時候我們就有口難辨了。”
“這也是個問題。大明的各級官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我麽老百姓替他們做好了,反而撈不著好,反而是蓄意收買人心,真的是沒有天理。”
“不得不防啊,所以到時候盡量以開礦開工場的名義來招募這些烈士家屬過來,以發月錢的形式把撫恤金慢慢的給他們……”
“到時候也隻能先這樣了”。張可仕此時此刻對大明也算是失望透頂了。
福山城:
張可道和陳新薄經過商量,綜合考慮還是覺得海運凶險,就把陳利昭、陳利民、張鹿安、陰六、張撿給留在福山,讓張喜帶著比較機靈的許由和李大勇負責護衛。
福山距離寧海州州治牟平不到四十裏,加上從寧海州找了馬匹,一行人中午就都到了。
張鹿安一行來到福山縣衙門,道明來意後,門衛即通傳引入。
一行人經過縣衙大堂,來到二進的會客廳。朱國梓看到眾人到來,從主位上站起來,走出來歡迎道“貴客光臨,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大人言重了。在下張可道,南直隸壽州霍丘人(注1),見過朱大人。朱大人阻擋叛軍數十天,擊敗叛軍毛承祿部,威名早已傳遍大江南北。我等升鬥小民早就如雷貫耳,今日能夠有幸參見,實乃三生有幸”
“哈哈,都是虛名而已,為國效忠乃是我等本分。倒是張公觀甫力戰殉國,為國捐軀,實乃我大明武將之楷模。可惜了。如今贈恤可曾下來?”
“回大人,禮部言贈特進榮祿大夫、太子少傅,諡莊節,賜祭葬,予世蔭,建祠曰<旌忠>”撫恤金飄沒的事沒必要提。
“嗯,陛下聖明,光榮啊,光宗耀祖!”
“大人,如今棺槨還停留在寧海州外,我等今日過來就是為了商量海運的事”
“是的。來,本官給諸位介紹一下,這位是蘇州崇明的沈家大公子沈廷揚,字季明。季明不光航海經驗豐富,是在讀監生,還俠骨好義,崇明堡城百姓無不愛戴有加”。
張可道等人紛紛作揖,沈廷揚立刻還禮。
其實朱國梓還沒有沈廷揚年齡大,但是一個是官一個民,沈廷揚也不好計較。
張鹿安觀察了一下沈廷揚,隻見沈廷揚身材魁偉,以後世來看絕對一米八以上,不像此時的南方人,倒像是遼東大漢,禿頂而健壯有力,站姿筆直,挺如鬆柏。
“學生慚愧,年進不惑之年,還未能中舉,真的有失抬舉”。
“非也,如今國朝惟艱,各種各樣人才都有用武之地,隻要忠於大明,總有出頭之日。”朱國梓安慰道,其實朱國梓自己也是貢生出仕,並非科舉正途出生。
“張掌櫃,你也介紹一下?”朱國梓轉而看向張可道。
張可道趕忙讓身,一一介紹了一下一同進來的陳新薄、陳利昭和張鹿安,陳利昭和張鹿安則行了子侄禮。
朱國梓含笑商務誇獎了一番,然後眾人聊了一些,就開席了,席間賓主盡歡。
席後決定,沈家出船,張可道、張可仕、陳新薄、陳利國、張財帶著其餘的鏢師護棺先行南下,張鹿安和陳新薄等人則留在福山,以師事朱國梓,朱國梓答應會代為照顧,並安排張鹿安、陰六和張撿臨時進入縣學學習。張喜負責照顧。陳新薄則帶著許由和李大勇負責到處看鋪子,準備打造一個經營轉運基地。丘無極則以現在無事為由,返回了槎山延壽宮。
張可道帶著眾人在第二天返回了寧海州,還要舉辦儀式,儀式後,張可鹿等人再返回福山。
逝者為大,臨行前還要招魂祭拜一下,寓意著肉身即將遠行,希望靈魂能夠跟的上,等到江寧祖地後入土為安,靈魂才能和肉身合二為一,得到徹底的安息。
雖然不能瞻仰儀容,並且非正式葬禮,但是該有的流程不能少。主持葬禮的司祭是寧海州的吏目魏世達。
根據司祭的安排,張可大親弟張可仕居上,張可道次之,披麻跪在棺槨的左邊,遇有來往祭奠者,下跪還禮。
張鹿安作為逝者的堂侄,屬於三服親,披麻戴白布冠、腳蹬白色繭布鞋,跪在張可道之側後,依次學樣。
午後,喇叭嗩呐響起,祭文有念:
“有生必有死,遇死忽如歸”
“耿耿丹心在,誰能計死生”
“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
“君自垂千古,吾猶敬一生”
“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
魏世達那渾厚的嗓音,朗誦下來,餘音顫顫。
張鹿安、張撿等人懷著崇敬的心情注視著張可大的棺槨被緩緩抬上牛車,隨著叮鈴鈴的牛車鈴鐺聲越行越遠,眾人開始各自返回。
不遠處的人群裏,許嫣帶著頭紗和左忠禹也在觀看,這一切都彷如夢裏,真到了這一步,曾經的往事許許,真的有那麽刻骨銘心的仇恨嗎?突然之間,許嫣的記憶中,出現了一個畫麵:那個劊子手在行刑的時候,表情非常痛苦;而那個被行刑的父親,卻是麵含微笑。一切是那麽的詭異。
“走吧,小姐”左忠禹還是忠於自己的信念的。
“嗯。左叔,這下對方的管事人都離開了,我們怎麽辦”許嫣自從“聖女”的神壇下來後,突然釋然了,麵對著這個照顧自己很多年的長者,開始稱呼左叔。
“請容我先行試探一下”左忠禹道。
眾人一起往城內走,張鹿安等人距離城門遠,先行返回。左忠禹等人距離近,差不多幾方同時到。
張鹿安突然看見前麵有一個身穿白衣,身材高挑,頭戴白襲遮頂紗的少女,正是許嫣。
張鹿安在一行中身高最矮,看到如仙子般的少女從旁飄過,不禁輕輕出聲:快看快看,真是美女啊。眾人紛紛向前看去。
張撿稀裏糊塗“美女在哪呢?”那家夥天生手大腳大嘴巴大,大嗓門一出,連城門口的衛兵都能聽得見。
許嫣等人見狀趕緊快步走開,張撿又來了一句“是不是正在走開的那個?”
這下石錘了,許嫣的丫鬟許紫衣回頭罵道“登徒子!”
陳利昭等人臉羞的通紅,張撿還茫然問道“登徒子是誰?認錯人了吧”
注1:今天的安徽省霍邱縣,在明朝末年行政上一直歸屬於南直隸鳳陽府壽州直隸州轄縣,寫作霍丘縣。清朝乾隆年間,自稱“十全老人”的那個老人因縣名大怒:區區一個縣怎麽能用孔聖人的“丘”字?立馬改正。使得這座從隋朝開皇十九年就開始行政建縣,在當時行政建縣至少也有1200年曆史中名稱一直未曾變過的霍丘城,不得不更名為霍邱。乾隆不知道的是霍丘得名於更早的霍叔,霍叔是周文王姬昌第八子,歸隱之地,霍叔之丘,多麽有曆史內涵的名字,沒文化的乾隆說改就改了,還一直沿用至今。本書為了貼近實際,全部寫為霍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