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滯留
“我陳某人答應過了,就會全力以赴做到,定然不負所望”陳新薄從寧海州趕回到昆崳山,見到了張可道,告知了相關情況。
張可道對於吳安邦的補充物資的邀請心存疑慮,畢竟涉及到軍用物資,如果完不成或者出現紕漏,那是要掉腦袋的,而且他聽張可大生前說過,兩個人在聞香教餘孽問題的處理上好像意見頗為分歧,關係並沒有多好,甚至各有戒備。因此心存疑慮。
但是因為陳新薄頗為堅持,張可道無奈,隻能耐心一起探討可行性。
“物資的事情,可以從長計議,我們可以想辦法籌措,隻是我們現在不在家裏,不清楚物料儲備情況,生產進度也不好安排,不確定性因素太多。而且就算確定好了,我們怎麽把貨物運過來”。張可道質疑道。
“所以我們得盡快返回一趟,而且馬上天氣慢慢變得炎熱了,逝者也耽誤不起了”
“那現在山外的情形如何?”張可道問道。
“叛軍陳有時部目前已經封鎖了平度一線,李九成和孔有德率領主力還在萊州城下猛攻。新任山東巡撫徐從治和登萊巡撫謝漣均在城內……京東總兵楊禦藩和副總兵王洪的援軍被叛軍擊敗,楊禦藩僅帶幾百人衝進了萊州城……靖海衛目前將叛軍阻擊在乳山一線,相持著,也不知道能支撐多久”陳新薄邊吃東西邊說著話。
“那也就是說我們其實一時半會還是回不了江寧了?”張可道感覺很失望。
“最起碼陸上是被堵住了,暫時隻能算是滯留在此了”
“海上呢”張鹿安插嘴道。上輩子也沒有出過遠洋的張鹿安對現在的海上生活充滿了好奇。
陳新薄停下吃飯,笑笑道;“海上那可是九死一生。一來現在海船幾乎都被叛軍擄走,一時半會籌集不了,漁船倒是可以找到幾條,但是咱們的人比較多,漁船運力有限,風高浪急,風險也太大。二來海盜肆虐,倭寇時常橫行,沒有戰船護衛的船隊海運,那是自找死路啊”
“既然不能南下,那您回來是有什麽事嗎?”
“鹿安,你出去,為父和你陳伯父有事情要談”張可道對於張鹿安的插嘴很不滿意“沒大沒小的。對了新薄兄,是什麽事還讓你親自跑一趟”
“那邊的線已經接上了,正好吳總兵也接到了朝廷調令,他吩咐管家過來與我談了,需要我們提供大量的物資裝備。”
“文登營武庫裏的兵器裝備堆積如山,倉儲豐富,真的還需要我等嗎?”
“那隻是明麵上的,依照我大明官員的習性,能有多少好用的?這次是個商業機會,也是我們支持國朝,打擊叛軍的一個機會。於情於理,為國為家,我們都得抓住這個機會。”
“大生意?”張可道反問。
“大生意!”陳新薄很肯定的回答道。
“可是你我滯留在此地,陸路行不通,如何組織搜集物資,又怎麽運過來呢”
“陸路行不通了,隻有通過海運了”
“可是我們沒有海船,如果有海船,我們也不會被耽誤在這裏了。新薄兄,你有辦法?”
“我們是沒有海船,眼下登萊或者山東的民船都被征用了,哪裏來的海船給我們。但是我們可以借雞生蛋啊”
“怎麽個借雞生蛋法?按照以往的人情來往,我們在漕運上或許能夠找人通融,可是海運一事,一向為他人禁臠,我等豈能涉足?東江通商幾乎為沈家所有;東海之前有李旦和許心素,現在則是鄭家發旗收稅;兩廣則有林家和諸家。除了的東江一直都是官家經營以外,其他都是亦商亦盜,水滴不入、油潑不進的情況,外人根本調不動。隻是東江這個時候能抽調那麽多船過來嗎?”
“不是東江。東江經過三次大的內亂,早已今非昔比了。不光戰船銳減,戰鬥力也弱了許多。李九成和孔有德叛變後,因為搜刮到了海量的金銀珠寶,派人前往東江招降納叛,結果大量的精兵強將都被陳有時、毛承祿等人帶到登萊了。東江僅剩下的精兵主要集中在中軍遊擊李惟鸞和巡防遊擊尚可喜手中。其他的不值一提,不過聽說黃龍總兵正在抓緊訓練新兵,黃總兵有意派兵進入登萊參與平定叛亂。畢竟耿仲明曾經殺了他全家老少,國仇家恨,不得不報。”
“是的,曾經的自己人自相殘殺才是最令人痛心的。毛帥留下的精兵強將,經過這次叛亂以後,不知道還能剩下多少。”
“我看東江軍和登萊軍必受重創。國朝曾經的三方布置策略,關寧、東江和登萊,如今三者已經去其二,恐怕東奴會更加囂張啊。”
“所言極是,我等升鬥小民,也隻能盡人事而順天命了。既然不是東江,難道是福建那邊派人過來?”
“不是,是崇明沈家。”
“崇明沈家?”張可道充滿了疑問。
“不錯,沈家是南直隸蘇州府崇明新河鎮豪富海商,經常有船往來於東江和登萊。隻是他們的船基本上是沙船,單船運力有限,但是勝在數量眾多。現在當家人是沈鄘,為人低調,但是通過海貿積累了萬千家資”。
“那你的意思是?”
“大家的傷勢也好的差不多的,我這次回來就是要帶你們一起走的。眼下局勢比較穩定,可仕已經與福山(注1)知縣朱國梓聯係上,原來他們還有舊。故右都督觀甫還曾與朱國梓之父,朱梅,朱海峰有過並肩作戰的經曆。朱知縣文武全才,不光打退了敵人的進攻,還使得叛軍投鼠忌器,根本不敢全力外攻,留下了悍將耿仲明駐守登州城。目前朝廷有意在東線策動進攻,以緩解西線的壓力,主力就是吳安邦率領的文登營。寧海州(注2)李知州命令朱知縣除了派兵支援外,還要負責協助籌備糧餉”
“打算什麽時候動身?”
“越快越好,明天早上就走。朱國榟知縣告知沈家船隊會在近日到福山,我們得趕快過去談一下,如果有可能,讓他們先把我等經海路運到江寧。畢竟雖然生意要做,可是眼下最重要的還是讓觀甫兄早日入土為安”
“所言極是。我等明日一大早即出發,先往寧海州拜祭,然後再去福山。對了,這次對方是沈鄘親自過來談嗎?”
“非也,聽說是沈家大公子沈廷揚押船……”
“陳伯父,您說誰?崇明沈廷揚嗎?”張鹿安進門找水喝,聽到長輩說話,忍不住貿然插話道。
張可道不樂意訓斥道,“還有沒有一點規矩了……”
陳新薄擺擺手,問道:怎麽?你這個小鬼也見過沈廷揚?
張鹿安哪裏見過沈廷揚,隻是對於崇明沈廷揚這個名字卻如雷灌耳。
沈廷揚家族豪富,有沙田千頃,但是人家並不欺淩佃農,反而樂善好施,故蓄養數百人人樂意效勞的死士。崇禎二年六月,崇明風潮大作,七八月複作,溺死民眾甚多,沈廷揚時為國子監生,捐助四千餘金,在崇明堡城關帝廟設廠施粥,賑濟災民。崇禎八年,捐資授武英殿中書舍人。後來見到國家多難,毅然毀家紓難,將家庭財產變賣,換成物資送往遼西戰場,大大緩解了時任督師洪承疇的壓力,加上洪承疇年長一歲,兩人因此相交莫逆。但是後來洪承疇認賊作父,沈廷揚卻帶領全族老少抗清到底,直到遇到颶風船隻不得不靠岸後。沈廷揚覺得是天意導致,故而對前途灰心喪氣,失去了重新再來的勇氣。麵對蜂擁而來的清兵,主動承認了自己的身份。洪承疇一開始不願意殺他,借口聽說沈廷揚已經出家當和尚去了,說他是假冒的。可是他卻視死如歸,拒絕了洪承疇的好意,洪承疇歎道:鍾鼎山林,各有天性,不可強也。隨後命令手下把沈廷揚押到淮清橋下斬首。
張鹿安當時看到這位地主階級的另類傳記的時候,敬佩不已,因此多加留意。
但是此時卻不能承認。
張鹿安連忙說道:“沒有見過,但是我突然記得曾經聽身邊有人提過,崇禎二年崇明生員沈廷揚捐資救助老百姓活民無數的故事,因此記下來了。”
“哦,原來如此。你去通知其他人,我們明天要離開這裏了,去寧海州,順利的話,咱們就可以從海路離開登萊了”陳新薄也並未多想,隻是吩咐張鹿安去通知其他人。
張鹿安趕忙答應,快步走出去了。腳傷確實已經好的差不多了。
邊走邊想,沈廷揚也許將是自己穿越以後見到的第一個大拿啊,自己無論如何也要跟著過去看看,這個明末的民族英雄到底是什麽樣子的。畢竟此時的沈廷揚應該還算是白身一個,捐貢得到的監生還不能算科舉功名吧。他應該不會有那麽多的腐儒氣息。
由於陳利昭堅決要求隨父去寧海,張鹿安一時沒有了文化課老師。
閑來無事,張可道和張鹿安坐在台階上,看著下方的丘無極對著陰六和張撿進行魔鬼式訓練。兩人的鬼哭狼嚎的叫聲,就可以看出來強度很大。看的張鹿安一陣牙酸。
張可道好像看出來一樣:以後你的傷徹底好透了,你也得這樣練。練好了身手,才能保護自己。
“爹,這天下如果大亂,隻是練好了身手又有何用呢?功夫再高一磚撂倒,身手再好一銃斃命……”
“你這是從哪裏聽來的謬論,練好了功夫,哪怕是強身健體也是好的。你的大伯父當初拚命搏殺,為的就是天下太平,讓老百姓有好日過。這個世界哪怕再難,也總會有更多的人在前赴後繼。你現在最重要的是練好本領,多讀書,讀好書。你們兄弟倆有朝一日若均能登科高中,為父我睡覺都能笑醒”。
“可是爹,我們家也不是書香世家啊,我們是商人,好像商人的子弟不能夠參加科考吧……”
“誰說的?我們是官宦之家。我們族中有大官,文臣武將均有”
“比如呢?”
“這你就先別管了,還不是你應該知道的時候”張可道很明顯不想回答,這在張鹿安看來多少有點故弄玄虛。
“爹,我一直有個問題想問,大伯父是軍人,身在登萊情有可原,您和陳伯父為何會在這裏呢?我們家是商人,主要是做什麽的?陳伯父又具體是做什麽的?”
“你個小鬼頭,年紀輕輕的怎麽對做生意這麽感興趣?還是凡事都想弄個明白?”
“爹,您老是說生意,可是我的記憶裏很少見到有什麽貨物之類的,難道咱們家做的是人口生意?”
“啪”,張可道輕拍了一下張鹿安的後腦勺,“又胡扯什麽。罷了,你既然想知道,跟你說說也罷。我們家確實是做生意的不假,但是眼下的大明大家都是抱團經營或者有所依賴。而我們家很大一部分的依賴就是你大伯父。之前為父接到你大伯父傳來的消息,他被朝廷調往南直隸,升任右都督,僉書應天左府兼督池河和浦口二軍。讓吾拜見一些故舊和孫撫台,以便於後來在他走後能有依靠。隻是後來遇到叛軍叛亂才未能成行。至於你陳伯父,因為路上並不太平,是準備讓他隨同保護家眷的。”
“那咱們家主要做什麽生意呢?為何一定要來登萊?大明畢竟那麽大,江南那麽富裕,為何不去南直隸和浙江呢?”
“咱們家做的是軍需生意。刀劍長矛、糧食、衣帽、皮靴、鞍轡、食鹽、茶葉、黑油等。雖然朝廷工部有營造槍炮軍械,但是質量堪憂,你大伯父在海南平亂的時候就意識到了這一點。由自己人供貨,一來可以賺點差價辛苦錢,二來也能保證質量。時間久了,我們也跟東江鎮做生意,隻是東江好耍賴,欠款收回比較難,還得上峰領導打好招呼,這就是你大伯父當初為何讓為父過來打好關係的原因。”
“您說的黑油就是石油吧,大宋沈括寫的《夢溪筆談》就已經有提及和描述了。咱們家主要在哪裏找石油呢?”
“這是你什麽時候聽到的?”張可道感覺不可思議。“沒錯,黑油就是石油,吾與你陳伯父就是從陝西膚施縣將黑油運回的,再賣給河南、東江等地,用作守城之用”
“產量多麽?”
“那都是地底自然冒出,想必是取之不竭吧。隻是點燃後燒起來特別難聞,大家不太愛用。”
很明顯張可道對石油並不了解。張鹿安作為穿越者那是知道石油的巨大作用的,不光是動力能源,還可以提煉瀝青做建築材料,如果能夠提純出汽油,那還將是強大的助燃武器。雖然以現有的科學技術,還難以立刻實現。可是此時的大明還不是愚昧落後的清末,士大夫如徐光啟、李中藻、畢懋康、宋應星、王宣和更年輕的方以智等人都是傑出的科學家,也許有機緣巧合,能夠提前研究出來一些東西出來呢?
“爹,這個石油可是寶物,咱們應該大量囤點,現在國朝艱難,戰爭頻繁,運到遼西去,那裏可是前線,常年打仗,需求量一定很大。”
“傻孩子,遼西那是關寧的地盤,外人是根本插不進去的。”
“爹,沈括所寫的《夢溪筆談》中有明確記載,石油並不是取之不盡的,一個地方總有用完的那一天,我們可以多囤積一點,到時候產地沒有油了,晉商也好,關寧也罷,都得找我們購買。”
“那用什麽來裝那麽多呢?而且膚施那邊雖然源源不斷湧出,但是產量並不高。山西那邊更近,路程更短,成本更低。現在我們是用拋釉後的陶罐裝油,口子處再包布封泥,可是仍然損耗比較大。這個生意不賺錢的,如果不是東江那邊特別提到,我們都不願意去做的”。
張鹿安自以為發現的這個商機就這樣中斷了。
“好了不說了,休息一下準備用膳,今晚早點睡,明天一大早還得趕路去寧海”。
注1:明末福山縣在今山東煙台。
注2:明末登萊寧海州州治在今山東牟平。
“我陳某人答應過了,就會全力以赴做到,定然不負所望”陳新薄從寧海州趕回到昆崳山,見到了張可道,告知了相關情況。
張可道對於吳安邦的補充物資的邀請心存疑慮,畢竟涉及到軍用物資,如果完不成或者出現紕漏,那是要掉腦袋的,而且他聽張可大生前說過,兩個人在聞香教餘孽問題的處理上好像意見頗為分歧,關係並沒有多好,甚至各有戒備。因此心存疑慮。
但是因為陳新薄頗為堅持,張可道無奈,隻能耐心一起探討可行性。
“物資的事情,可以從長計議,我們可以想辦法籌措,隻是我們現在不在家裏,不清楚物料儲備情況,生產進度也不好安排,不確定性因素太多。而且就算確定好了,我們怎麽把貨物運過來”。張可道質疑道。
“所以我們得盡快返回一趟,而且馬上天氣慢慢變得炎熱了,逝者也耽誤不起了”
“那現在山外的情形如何?”張可道問道。
“叛軍陳有時部目前已經封鎖了平度一線,李九成和孔有德率領主力還在萊州城下猛攻。新任山東巡撫徐從治和登萊巡撫謝漣均在城內……京東總兵楊禦藩和副總兵王洪的援軍被叛軍擊敗,楊禦藩僅帶幾百人衝進了萊州城……靖海衛目前將叛軍阻擊在乳山一線,相持著,也不知道能支撐多久”陳新薄邊吃東西邊說著話。
“那也就是說我們其實一時半會還是回不了江寧了?”張可道感覺很失望。
“最起碼陸上是被堵住了,暫時隻能算是滯留在此了”
“海上呢”張鹿安插嘴道。上輩子也沒有出過遠洋的張鹿安對現在的海上生活充滿了好奇。
陳新薄停下吃飯,笑笑道;“海上那可是九死一生。一來現在海船幾乎都被叛軍擄走,一時半會籌集不了,漁船倒是可以找到幾條,但是咱們的人比較多,漁船運力有限,風高浪急,風險也太大。二來海盜肆虐,倭寇時常橫行,沒有戰船護衛的船隊海運,那是自找死路啊”
“既然不能南下,那您回來是有什麽事嗎?”
“鹿安,你出去,為父和你陳伯父有事情要談”張可道對於張鹿安的插嘴很不滿意“沒大沒小的。對了新薄兄,是什麽事還讓你親自跑一趟”
“那邊的線已經接上了,正好吳總兵也接到了朝廷調令,他吩咐管家過來與我談了,需要我們提供大量的物資裝備。”
“文登營武庫裏的兵器裝備堆積如山,倉儲豐富,真的還需要我等嗎?”
“那隻是明麵上的,依照我大明官員的習性,能有多少好用的?這次是個商業機會,也是我們支持國朝,打擊叛軍的一個機會。於情於理,為國為家,我們都得抓住這個機會。”
“大生意?”張可道反問。
“大生意!”陳新薄很肯定的回答道。
“可是你我滯留在此地,陸路行不通,如何組織搜集物資,又怎麽運過來呢”
“陸路行不通了,隻有通過海運了”
“可是我們沒有海船,如果有海船,我們也不會被耽誤在這裏了。新薄兄,你有辦法?”
“我們是沒有海船,眼下登萊或者山東的民船都被征用了,哪裏來的海船給我們。但是我們可以借雞生蛋啊”
“怎麽個借雞生蛋法?按照以往的人情來往,我們在漕運上或許能夠找人通融,可是海運一事,一向為他人禁臠,我等豈能涉足?東江通商幾乎為沈家所有;東海之前有李旦和許心素,現在則是鄭家發旗收稅;兩廣則有林家和諸家。除了的東江一直都是官家經營以外,其他都是亦商亦盜,水滴不入、油潑不進的情況,外人根本調不動。隻是東江這個時候能抽調那麽多船過來嗎?”
“不是東江。東江經過三次大的內亂,早已今非昔比了。不光戰船銳減,戰鬥力也弱了許多。李九成和孔有德叛變後,因為搜刮到了海量的金銀珠寶,派人前往東江招降納叛,結果大量的精兵強將都被陳有時、毛承祿等人帶到登萊了。東江僅剩下的精兵主要集中在中軍遊擊李惟鸞和巡防遊擊尚可喜手中。其他的不值一提,不過聽說黃龍總兵正在抓緊訓練新兵,黃總兵有意派兵進入登萊參與平定叛亂。畢竟耿仲明曾經殺了他全家老少,國仇家恨,不得不報。”
“是的,曾經的自己人自相殘殺才是最令人痛心的。毛帥留下的精兵強將,經過這次叛亂以後,不知道還能剩下多少。”
“我看東江軍和登萊軍必受重創。國朝曾經的三方布置策略,關寧、東江和登萊,如今三者已經去其二,恐怕東奴會更加囂張啊。”
“所言極是,我等升鬥小民,也隻能盡人事而順天命了。既然不是東江,難道是福建那邊派人過來?”
“不是,是崇明沈家。”
“崇明沈家?”張可道充滿了疑問。
“不錯,沈家是南直隸蘇州府崇明新河鎮豪富海商,經常有船往來於東江和登萊。隻是他們的船基本上是沙船,單船運力有限,但是勝在數量眾多。現在當家人是沈鄘,為人低調,但是通過海貿積累了萬千家資”。
“那你的意思是?”
“大家的傷勢也好的差不多的,我這次回來就是要帶你們一起走的。眼下局勢比較穩定,可仕已經與福山(注1)知縣朱國梓聯係上,原來他們還有舊。故右都督觀甫還曾與朱國梓之父,朱梅,朱海峰有過並肩作戰的經曆。朱知縣文武全才,不光打退了敵人的進攻,還使得叛軍投鼠忌器,根本不敢全力外攻,留下了悍將耿仲明駐守登州城。目前朝廷有意在東線策動進攻,以緩解西線的壓力,主力就是吳安邦率領的文登營。寧海州(注2)李知州命令朱知縣除了派兵支援外,還要負責協助籌備糧餉”
“打算什麽時候動身?”
“越快越好,明天早上就走。朱國榟知縣告知沈家船隊會在近日到福山,我們得趕快過去談一下,如果有可能,讓他們先把我等經海路運到江寧。畢竟雖然生意要做,可是眼下最重要的還是讓觀甫兄早日入土為安”
“所言極是。我等明日一大早即出發,先往寧海州拜祭,然後再去福山。對了,這次對方是沈鄘親自過來談嗎?”
“非也,聽說是沈家大公子沈廷揚押船……”
“陳伯父,您說誰?崇明沈廷揚嗎?”張鹿安進門找水喝,聽到長輩說話,忍不住貿然插話道。
張可道不樂意訓斥道,“還有沒有一點規矩了……”
陳新薄擺擺手,問道:怎麽?你這個小鬼也見過沈廷揚?
張鹿安哪裏見過沈廷揚,隻是對於崇明沈廷揚這個名字卻如雷灌耳。
沈廷揚家族豪富,有沙田千頃,但是人家並不欺淩佃農,反而樂善好施,故蓄養數百人人樂意效勞的死士。崇禎二年六月,崇明風潮大作,七八月複作,溺死民眾甚多,沈廷揚時為國子監生,捐助四千餘金,在崇明堡城關帝廟設廠施粥,賑濟災民。崇禎八年,捐資授武英殿中書舍人。後來見到國家多難,毅然毀家紓難,將家庭財產變賣,換成物資送往遼西戰場,大大緩解了時任督師洪承疇的壓力,加上洪承疇年長一歲,兩人因此相交莫逆。但是後來洪承疇認賊作父,沈廷揚卻帶領全族老少抗清到底,直到遇到颶風船隻不得不靠岸後。沈廷揚覺得是天意導致,故而對前途灰心喪氣,失去了重新再來的勇氣。麵對蜂擁而來的清兵,主動承認了自己的身份。洪承疇一開始不願意殺他,借口聽說沈廷揚已經出家當和尚去了,說他是假冒的。可是他卻視死如歸,拒絕了洪承疇的好意,洪承疇歎道:鍾鼎山林,各有天性,不可強也。隨後命令手下把沈廷揚押到淮清橋下斬首。
張鹿安當時看到這位地主階級的另類傳記的時候,敬佩不已,因此多加留意。
但是此時卻不能承認。
張鹿安連忙說道:“沒有見過,但是我突然記得曾經聽身邊有人提過,崇禎二年崇明生員沈廷揚捐資救助老百姓活民無數的故事,因此記下來了。”
“哦,原來如此。你去通知其他人,我們明天要離開這裏了,去寧海州,順利的話,咱們就可以從海路離開登萊了”陳新薄也並未多想,隻是吩咐張鹿安去通知其他人。
張鹿安趕忙答應,快步走出去了。腳傷確實已經好的差不多了。
邊走邊想,沈廷揚也許將是自己穿越以後見到的第一個大拿啊,自己無論如何也要跟著過去看看,這個明末的民族英雄到底是什麽樣子的。畢竟此時的沈廷揚應該還算是白身一個,捐貢得到的監生還不能算科舉功名吧。他應該不會有那麽多的腐儒氣息。
由於陳利昭堅決要求隨父去寧海,張鹿安一時沒有了文化課老師。
閑來無事,張可道和張鹿安坐在台階上,看著下方的丘無極對著陰六和張撿進行魔鬼式訓練。兩人的鬼哭狼嚎的叫聲,就可以看出來強度很大。看的張鹿安一陣牙酸。
張可道好像看出來一樣:以後你的傷徹底好透了,你也得這樣練。練好了身手,才能保護自己。
“爹,這天下如果大亂,隻是練好了身手又有何用呢?功夫再高一磚撂倒,身手再好一銃斃命……”
“你這是從哪裏聽來的謬論,練好了功夫,哪怕是強身健體也是好的。你的大伯父當初拚命搏殺,為的就是天下太平,讓老百姓有好日過。這個世界哪怕再難,也總會有更多的人在前赴後繼。你現在最重要的是練好本領,多讀書,讀好書。你們兄弟倆有朝一日若均能登科高中,為父我睡覺都能笑醒”。
“可是爹,我們家也不是書香世家啊,我們是商人,好像商人的子弟不能夠參加科考吧……”
“誰說的?我們是官宦之家。我們族中有大官,文臣武將均有”
“比如呢?”
“這你就先別管了,還不是你應該知道的時候”張可道很明顯不想回答,這在張鹿安看來多少有點故弄玄虛。
“爹,我一直有個問題想問,大伯父是軍人,身在登萊情有可原,您和陳伯父為何會在這裏呢?我們家是商人,主要是做什麽的?陳伯父又具體是做什麽的?”
“你個小鬼頭,年紀輕輕的怎麽對做生意這麽感興趣?還是凡事都想弄個明白?”
“爹,您老是說生意,可是我的記憶裏很少見到有什麽貨物之類的,難道咱們家做的是人口生意?”
“啪”,張可道輕拍了一下張鹿安的後腦勺,“又胡扯什麽。罷了,你既然想知道,跟你說說也罷。我們家確實是做生意的不假,但是眼下的大明大家都是抱團經營或者有所依賴。而我們家很大一部分的依賴就是你大伯父。之前為父接到你大伯父傳來的消息,他被朝廷調往南直隸,升任右都督,僉書應天左府兼督池河和浦口二軍。讓吾拜見一些故舊和孫撫台,以便於後來在他走後能有依靠。隻是後來遇到叛軍叛亂才未能成行。至於你陳伯父,因為路上並不太平,是準備讓他隨同保護家眷的。”
“那咱們家主要做什麽生意呢?為何一定要來登萊?大明畢竟那麽大,江南那麽富裕,為何不去南直隸和浙江呢?”
“咱們家做的是軍需生意。刀劍長矛、糧食、衣帽、皮靴、鞍轡、食鹽、茶葉、黑油等。雖然朝廷工部有營造槍炮軍械,但是質量堪憂,你大伯父在海南平亂的時候就意識到了這一點。由自己人供貨,一來可以賺點差價辛苦錢,二來也能保證質量。時間久了,我們也跟東江鎮做生意,隻是東江好耍賴,欠款收回比較難,還得上峰領導打好招呼,這就是你大伯父當初為何讓為父過來打好關係的原因。”
“您說的黑油就是石油吧,大宋沈括寫的《夢溪筆談》就已經有提及和描述了。咱們家主要在哪裏找石油呢?”
“這是你什麽時候聽到的?”張可道感覺不可思議。“沒錯,黑油就是石油,吾與你陳伯父就是從陝西膚施縣將黑油運回的,再賣給河南、東江等地,用作守城之用”
“產量多麽?”
“那都是地底自然冒出,想必是取之不竭吧。隻是點燃後燒起來特別難聞,大家不太愛用。”
很明顯張可道對石油並不了解。張鹿安作為穿越者那是知道石油的巨大作用的,不光是動力能源,還可以提煉瀝青做建築材料,如果能夠提純出汽油,那還將是強大的助燃武器。雖然以現有的科學技術,還難以立刻實現。可是此時的大明還不是愚昧落後的清末,士大夫如徐光啟、李中藻、畢懋康、宋應星、王宣和更年輕的方以智等人都是傑出的科學家,也許有機緣巧合,能夠提前研究出來一些東西出來呢?
“爹,這個石油可是寶物,咱們應該大量囤點,現在國朝艱難,戰爭頻繁,運到遼西去,那裏可是前線,常年打仗,需求量一定很大。”
“傻孩子,遼西那是關寧的地盤,外人是根本插不進去的。”
“爹,沈括所寫的《夢溪筆談》中有明確記載,石油並不是取之不盡的,一個地方總有用完的那一天,我們可以多囤積一點,到時候產地沒有油了,晉商也好,關寧也罷,都得找我們購買。”
“那用什麽來裝那麽多呢?而且膚施那邊雖然源源不斷湧出,但是產量並不高。山西那邊更近,路程更短,成本更低。現在我們是用拋釉後的陶罐裝油,口子處再包布封泥,可是仍然損耗比較大。這個生意不賺錢的,如果不是東江那邊特別提到,我們都不願意去做的”。
張鹿安自以為發現的這個商機就這樣中斷了。
“好了不說了,休息一下準備用膳,今晚早點睡,明天一大早還得趕路去寧海”。
注1:明末福山縣在今山東煙台。
注2:明末登萊寧海州州治在今山東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