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神話和聖經中夏娃的故事有太多相似之處。夏娃是把罪惡帶進伊甸園的女人。潘多拉不僅取代了夏娃的位置成為第一個女人(這是極其異端的說法),而且和教會的要求相反,她是一個帶來祝福的女人。在教會眼中,這種事情怎麽能發生在女人身上呢!所以她的故事被改寫,她裝滿祝福的玉瓶也就成了裝滿邪惡的盒子。教會從此不允許畫家把神聖的女性和盒子畫在一起。
法國畫家讓·古尚於1550年更大膽地打破了傳統,他創作了《夏娃,第一個潘多拉》(現存於羅浮宮),但就算是她也沒有拿盒子。古尚改變了潘多拉原來的故事,在她身邊畫了兩個瓶子和一個髑髏。雖然他把她的名字寫在了畫中,這位潘多拉卻沒有受到任何直接批評,因為所有人都把這幅畫看作又一幅描繪抹大拉在山洞中生活的作品。它被稱為第一幅偉大的法國斜倚裸體畫。直到19世紀,這幅潘多拉作品的藝術價值才廣受認可。這是因為在浪漫的維多利亞時期,以英國為首出現了一場藝術運動,法國和美國也被席捲進來。
還有一幅名為《神聖的寓言》的繪畫作品,它和《阿諾菲尼的婚禮》同為藝術領域難以猜透的謎。但是這幅畫和揚·範·艾克的雙人肖像的不同之處在於,畫麵的寓意其實非常明顯。人們之所以對它爭論不休主要是因為沒有弄清畫麵中瑪利亞·抹大拉的地位。這幅板畫是由和達文西同時代的維也納畫家喬凡尼·貝利尼於1500年左右創作的。
在基督教藝術領域,其實隻有一個真正的隱喻。正如揚·普羅弗所解釋的一樣,它就是耶穌和瑪利亞·抹大拉的關係。其他基督教繪畫也可能是隱喻性的作品,畫麵充滿象徵符號,但它們的基本含意都是很容易弄清的。但是和抹大拉相關的隱喻總是謎一般的寓言故事,懂得密碼的人馬上就能明白,但對此不熟悉的人將會永遠困惑。
把王室血統比喻為葡萄樹已經成為聖杯傳說的一部分,這是從《舊約·以賽亞書》第11章開始的:“從耶西的本必發一條,從他根生的枝子必結果實”.耶西是以色列的大衛王的父親,是波阿斯和摩押女子路得的孫子。猶大王室就是耶西的後代,他們像葡萄樹一樣代代相傳。用《聖經》中耶穌自己的話說就是:“我是真葡萄樹”(《約翰福音》)。
貝利尼的《神聖的寓言》(見圖49)用一幅畫就傳遞了這個生生不息的主題,而且表達出這是通過瑪利亞·抹大拉傳遞下去的。在畫麵中,耶西穿著紅袍,手中拿著一把劍(象徵著王權,和普羅弗的畫中一樣),一根樹枝從他的胳膊上生長出來,代表“從耶西的本必發一條”,正如《以賽亞書》中所描述的一樣。在畫麵左邊,路得(聖經故事中的寡婦)雙眼向上看著,而耶穌的母親瑪利亞從一個石雕的王座上起身。在瑪利亞身後,耶穌站在湖邊凝視著湖水。在耶西右邊,瑪利亞的丈夫約瑟倚在欄杆上看著幾個孩子玩耍。但是這幅畫的中心坐著表情謙虛低頭沉思的瑪利亞·抹大拉,她戴著表明救世主新娘身份的王冠。從聖母瑪利亞和耶西的身體語言上看,他們顯然是在向她致敬。加圖49《神聖的寓言》
為什麽抹大拉被描繪成悔過的妓女?
如今在各美術館和藝術博物館中,瑪利亞·抹大拉的肖像館藏已經很豐富了。她是被畫家選用最多的古典人物,但畫家們當時並不是在為美術館和博物館畫像。當然,那時也有一些自由創作的作品,但大多數作品主題還是由出資人指定的。文藝復興時期最主要的資助人和購買者是富有的貴族和王室。大多數義大利繪畫作品是由教會資助的。這就引出了一個自相矛盾的地方。既然教會想方設法要掩蓋瑪利亞·抹大拉真正的身份和經歷,為什麽他們出資購買她的繪畫和雕塑呢?主教們指責抹大拉是罪人和妓女,那麽為什麽他們想用她的形象來裝飾神聖的教堂呢?
最近,維吉尼亞斯威特布萊爾學院藝術史係的克裏斯多佛·維特科姆調查了16世紀一次教會委託畫家作畫的過程。隨後他發表了一篇出色的報告,闡述了教會和瑪利亞·抹大拉在藝術品領域的關係。他的文章發表在2002年6月的《藝術論壇》中,題為《交際花的禮拜堂》,其中提到了文藝復興運動鼎盛時期的畫家拉斐爾的畫室。
拉斐爾曾經師從達文西和米開朗基羅,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創作出無數傑作,其中大部分是在他生命的最後十年完成的。在建築師布拉曼特的建議下,教皇儒略二世於1508年把他召到羅馬,他成為備受尊敬的“繪畫王子”.但拉斐爾在1520年就去世了,死時年僅37歲。他的畫室由最出色的兩個弟子朱利奧·羅馬諾和吉恩弗朗西斯科·佩尼共同繼承。不久後,他們受委託為羅馬聖三一教堂裏的瑪利亞·抹大拉禮拜堂作畫。他們的任務是畫一組“不要擁抱我”場景的祭壇組畫和四幅與瑪利亞·抹大拉相關的壁畫。喬爾喬·瓦薩裏於1568年曾經寫到這件事,他確認委託人是一名“妓女”(unameretrice)。而且在他寫作的時候,禮拜堂裏已經有了很像“羅馬一個著名交際花”(unafamosissimacortigianadiroma)的大理石雕像。
1537年,另一位畫家皮裏諾·德爾·瓦加被請來在禮拜堂中畫更多抹大拉的肖像。禮拜堂中的所有藝術品一直保存到19世紀重新裝修的時候。這在今天看來真不可思議,那時出自拉斐爾畫室的藝術品僅僅被當成裝飾品,就像起居室裏的舊家具一樣被隨意丟棄。但幸運的是,其中一部分作品被保存下來。“不要擁抱我”祭壇組畫現存於馬德裏的普拉多美術館。一幅抹大拉被天使包圍的壁畫現存於倫敦國家美術館。皮埃爾-讓·馬裏特(1694-1774年),百科全書《流行建築》的出版者,曾經提到禮拜堂在被重新裝修之前有一幅瑪利亞·抹大拉的壁畫,是她在西門家中為耶穌的腳塗油的情景,畫中有馬大、聖母和耶穌;還有一幅描繪抹大拉在荒野中的壁畫。
法國畫家讓·古尚於1550年更大膽地打破了傳統,他創作了《夏娃,第一個潘多拉》(現存於羅浮宮),但就算是她也沒有拿盒子。古尚改變了潘多拉原來的故事,在她身邊畫了兩個瓶子和一個髑髏。雖然他把她的名字寫在了畫中,這位潘多拉卻沒有受到任何直接批評,因為所有人都把這幅畫看作又一幅描繪抹大拉在山洞中生活的作品。它被稱為第一幅偉大的法國斜倚裸體畫。直到19世紀,這幅潘多拉作品的藝術價值才廣受認可。這是因為在浪漫的維多利亞時期,以英國為首出現了一場藝術運動,法國和美國也被席捲進來。
還有一幅名為《神聖的寓言》的繪畫作品,它和《阿諾菲尼的婚禮》同為藝術領域難以猜透的謎。但是這幅畫和揚·範·艾克的雙人肖像的不同之處在於,畫麵的寓意其實非常明顯。人們之所以對它爭論不休主要是因為沒有弄清畫麵中瑪利亞·抹大拉的地位。這幅板畫是由和達文西同時代的維也納畫家喬凡尼·貝利尼於1500年左右創作的。
在基督教藝術領域,其實隻有一個真正的隱喻。正如揚·普羅弗所解釋的一樣,它就是耶穌和瑪利亞·抹大拉的關係。其他基督教繪畫也可能是隱喻性的作品,畫麵充滿象徵符號,但它們的基本含意都是很容易弄清的。但是和抹大拉相關的隱喻總是謎一般的寓言故事,懂得密碼的人馬上就能明白,但對此不熟悉的人將會永遠困惑。
把王室血統比喻為葡萄樹已經成為聖杯傳說的一部分,這是從《舊約·以賽亞書》第11章開始的:“從耶西的本必發一條,從他根生的枝子必結果實”.耶西是以色列的大衛王的父親,是波阿斯和摩押女子路得的孫子。猶大王室就是耶西的後代,他們像葡萄樹一樣代代相傳。用《聖經》中耶穌自己的話說就是:“我是真葡萄樹”(《約翰福音》)。
貝利尼的《神聖的寓言》(見圖49)用一幅畫就傳遞了這個生生不息的主題,而且表達出這是通過瑪利亞·抹大拉傳遞下去的。在畫麵中,耶西穿著紅袍,手中拿著一把劍(象徵著王權,和普羅弗的畫中一樣),一根樹枝從他的胳膊上生長出來,代表“從耶西的本必發一條”,正如《以賽亞書》中所描述的一樣。在畫麵左邊,路得(聖經故事中的寡婦)雙眼向上看著,而耶穌的母親瑪利亞從一個石雕的王座上起身。在瑪利亞身後,耶穌站在湖邊凝視著湖水。在耶西右邊,瑪利亞的丈夫約瑟倚在欄杆上看著幾個孩子玩耍。但是這幅畫的中心坐著表情謙虛低頭沉思的瑪利亞·抹大拉,她戴著表明救世主新娘身份的王冠。從聖母瑪利亞和耶西的身體語言上看,他們顯然是在向她致敬。加圖49《神聖的寓言》
為什麽抹大拉被描繪成悔過的妓女?
如今在各美術館和藝術博物館中,瑪利亞·抹大拉的肖像館藏已經很豐富了。她是被畫家選用最多的古典人物,但畫家們當時並不是在為美術館和博物館畫像。當然,那時也有一些自由創作的作品,但大多數作品主題還是由出資人指定的。文藝復興時期最主要的資助人和購買者是富有的貴族和王室。大多數義大利繪畫作品是由教會資助的。這就引出了一個自相矛盾的地方。既然教會想方設法要掩蓋瑪利亞·抹大拉真正的身份和經歷,為什麽他們出資購買她的繪畫和雕塑呢?主教們指責抹大拉是罪人和妓女,那麽為什麽他們想用她的形象來裝飾神聖的教堂呢?
最近,維吉尼亞斯威特布萊爾學院藝術史係的克裏斯多佛·維特科姆調查了16世紀一次教會委託畫家作畫的過程。隨後他發表了一篇出色的報告,闡述了教會和瑪利亞·抹大拉在藝術品領域的關係。他的文章發表在2002年6月的《藝術論壇》中,題為《交際花的禮拜堂》,其中提到了文藝復興運動鼎盛時期的畫家拉斐爾的畫室。
拉斐爾曾經師從達文西和米開朗基羅,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創作出無數傑作,其中大部分是在他生命的最後十年完成的。在建築師布拉曼特的建議下,教皇儒略二世於1508年把他召到羅馬,他成為備受尊敬的“繪畫王子”.但拉斐爾在1520年就去世了,死時年僅37歲。他的畫室由最出色的兩個弟子朱利奧·羅馬諾和吉恩弗朗西斯科·佩尼共同繼承。不久後,他們受委託為羅馬聖三一教堂裏的瑪利亞·抹大拉禮拜堂作畫。他們的任務是畫一組“不要擁抱我”場景的祭壇組畫和四幅與瑪利亞·抹大拉相關的壁畫。喬爾喬·瓦薩裏於1568年曾經寫到這件事,他確認委託人是一名“妓女”(unameretrice)。而且在他寫作的時候,禮拜堂裏已經有了很像“羅馬一個著名交際花”(unafamosissimacortigianadiroma)的大理石雕像。
1537年,另一位畫家皮裏諾·德爾·瓦加被請來在禮拜堂中畫更多抹大拉的肖像。禮拜堂中的所有藝術品一直保存到19世紀重新裝修的時候。這在今天看來真不可思議,那時出自拉斐爾畫室的藝術品僅僅被當成裝飾品,就像起居室裏的舊家具一樣被隨意丟棄。但幸運的是,其中一部分作品被保存下來。“不要擁抱我”祭壇組畫現存於馬德裏的普拉多美術館。一幅抹大拉被天使包圍的壁畫現存於倫敦國家美術館。皮埃爾-讓·馬裏特(1694-1774年),百科全書《流行建築》的出版者,曾經提到禮拜堂在被重新裝修之前有一幅瑪利亞·抹大拉的壁畫,是她在西門家中為耶穌的腳塗油的情景,畫中有馬大、聖母和耶穌;還有一幅描繪抹大拉在荒野中的壁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