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倫佐·瓦拉對《君士坦丁禦賜教產諭》的調查結果就是公開指責它是8世紀的騙局。在他的報告裏,他寫道:“我知道已經過了很長時間了,現在人們的耳朵正渴望聽到我對羅馬教皇的指責和冒犯。實際上,我的指責是很嚴重的。”然而,正是這份文件產生了一種新的教皇製度。這一巧妙的騙局讓羅馬教會掌握了政治權力,在羅馬帝國崩潰後掩蓋了耶穌和抹大拉後代的光輝。
盡管瓦拉在1450年的發現引起了爭論,教會還是安然度過了文藝復興時期,把許多那一時期的傑出思想家貶為異端。因此瓦拉的著作(被稱為《批判》)也悄悄消失在梵蒂岡檔案館。一百多年後,17世紀在梵蒂岡圖書館裏工作的神父瑪拉托才再次發現它。
後來,英國聖公會牧師亨利·愛德華·曼寧(1808-92)重新開始討論《君士坦丁禦賜教產諭》的性質。但他卻跟隨庫薩的尼古拉斯的足跡,從聖公會改信天主教,成為梵蒂岡會議的成員,並成為威斯敏斯特的大主教。後來他於1862年出版了著作《耶穌基督的代表的世俗權力》。
美國的克裏斯多佛·科爾曼開始繼續揭露騙局。1924年,他就任印地安那州立圖書館歷史委員會和重大歷史事件辦公署的負責人。他出版了最新調查結果,名為《洛倫佐·瓦拉關於君士坦丁禦賜教產諭的評論》.現在它成為這一領域最權威的著作。
在西羅馬帝國覆滅後,教皇紮迦利設計了一出影響重大的騙局,加強了教會,尤其是羅馬教皇的權力。雖然《君士坦丁禦賜教產諭》是偽造的,但它把教皇推到了至高無上的地位。雖然紮迦利稱這是君士坦丁給教皇西爾威斯特一世的詔書,但實際上,當時的文件隻是君士坦丁的遺囑,把拉特蘭宮和其他財產以及建築物捐贈給了新成立的羅馬教會。
從751年《君士坦丁禦賜教產諭》被執行起,一直沒有任何正式文件提到它,除了1054年教皇利奧九世寫給君士坦丁堡大主教麥可·瑟盧拉裏斯的一封信。然而到了12世紀,它卻成為天主教執行教皇製度的最重要的依據,所有君主都臣服於它。
抹大拉的真假墳墓
盡管梵蒂岡教會做了許多手腳,人們對於瑪利亞·抹大拉的尊敬也不可能被完全抹煞。對一些貴族來說,desposynic血統是至關重要的。許多修道院裏都保存著抹大拉的遺物。
從411年到文藝復興時期,一千多年來,卡西尼教派的信徒一直守衛著神聖的聖香山遺蹟.他們甚至把修道院裏的泉水稱為《舊約·雅歌》中的“活水的泉”.抹大拉和這一比喻有密切的關係。《撒迦利亞書》中預言“必有活水從耶路撒冷出來,一半往前海流,一半往後海流。”修道士們認為這就是暗指基督教分裂成兩派,而抹大拉的海上之旅代表著desposyni的源泉。正由於此,她被稱dompadquae:活水聖母。
在8世紀早期,阿拉伯人和非洲西北部的柏柏爾人大規模入侵普羅旺斯和西班牙北部。西班牙人把他們稱為摩爾人,而法國人把他們稱為撒拉遜人.這些黑皮膚的巴格達哈裏發穆斯林不久就控製了整個伊比利亞半島,統治了這裏300年.撒拉遜人的首都在納博訥,靠近馬賽的海岸,在郎格多克的尼姆也有一個很強的立足點。聖香山的修士們非常驚慌。後來,他們把抹大拉的遺骨從雪花石膏墓遷到了同一個地穴的艾克斯主教聖西德尼亞的大理石墓中。為了不讓後世遺忘,他們還在墓中放置了一份記錄這次行動的文件。
大約40年後,《君士坦丁禦賜教產諭》出台。當時法國南部和西班牙大部分地區都在伊斯蘭教徒撒拉遜人的控製下。查理曼大帝的父親丕平被任命為法國加洛林王朝的國王,他決定向納博訥猶太人尋求幫助。這座城市desposynic有很大勢力,他們的領導人就是吉蘭·德·土魯斯,他擁有大衛王的皇室血統,是公認的統治者。丕平許諾,如果吉蘭幫助他把撒拉遜人趕到西班牙去,他就在法國南部建立一個猶太人王國。吉蘭答應了。768年,塞普提曼尼亞王國建立,吉蘭成為國王.第22節:在哥德式大教堂中長眠
從771年起,丕平的兒子查爾斯成為法蘭克國王查理曼大帝。800年,他又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他認可了吉蘭家族統治塞普提曼尼亞的權力,這也得到了巴格達哈裏發和羅馬教皇史蒂芬的許可。他們都承認出自猶大王國的吉蘭擁有真正的大衛王血統,是名副其實的desposynic.
三百多年後,大衛王室在塞普提曼尼亞和西班牙米迪仍然存在著,雖然塞普提曼尼亞王國已經成為一個自治州。1144年,英國修道士劍橋的西奧博爾德寫道:
居住在西班牙的猶太人領袖和拉比都聚集在納博訥。王室的後代就居住在這裏,他們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1166年,編年史作家圖德拉的班傑明提到大衛王的繼承人還擁有大量的財產:
納博訥是摩西五經中的古城市…在那裏有賢人、富翁和王子,他們的領袖是卡羅尼摩斯。按照家譜,他是偉大的王子托德羅斯的兒子,是大衛王的後代。他從王國的統治者那裏繼承了財產和土地,沒有人可以剝奪。
同時,卡西尼修道士繼續在聖香山的聖馬西摩修道院守衛著。但11世紀,抹大拉的墳墓是座空墳的消息泄露出去,謠言四起。有人說普羅旺斯總督傑拉爾德·德·魯西永把抹大拉的屍骨帶到了韋茲萊的修道院裏,埋在祭壇下。
盡管瓦拉在1450年的發現引起了爭論,教會還是安然度過了文藝復興時期,把許多那一時期的傑出思想家貶為異端。因此瓦拉的著作(被稱為《批判》)也悄悄消失在梵蒂岡檔案館。一百多年後,17世紀在梵蒂岡圖書館裏工作的神父瑪拉托才再次發現它。
後來,英國聖公會牧師亨利·愛德華·曼寧(1808-92)重新開始討論《君士坦丁禦賜教產諭》的性質。但他卻跟隨庫薩的尼古拉斯的足跡,從聖公會改信天主教,成為梵蒂岡會議的成員,並成為威斯敏斯特的大主教。後來他於1862年出版了著作《耶穌基督的代表的世俗權力》。
美國的克裏斯多佛·科爾曼開始繼續揭露騙局。1924年,他就任印地安那州立圖書館歷史委員會和重大歷史事件辦公署的負責人。他出版了最新調查結果,名為《洛倫佐·瓦拉關於君士坦丁禦賜教產諭的評論》.現在它成為這一領域最權威的著作。
在西羅馬帝國覆滅後,教皇紮迦利設計了一出影響重大的騙局,加強了教會,尤其是羅馬教皇的權力。雖然《君士坦丁禦賜教產諭》是偽造的,但它把教皇推到了至高無上的地位。雖然紮迦利稱這是君士坦丁給教皇西爾威斯特一世的詔書,但實際上,當時的文件隻是君士坦丁的遺囑,把拉特蘭宮和其他財產以及建築物捐贈給了新成立的羅馬教會。
從751年《君士坦丁禦賜教產諭》被執行起,一直沒有任何正式文件提到它,除了1054年教皇利奧九世寫給君士坦丁堡大主教麥可·瑟盧拉裏斯的一封信。然而到了12世紀,它卻成為天主教執行教皇製度的最重要的依據,所有君主都臣服於它。
抹大拉的真假墳墓
盡管梵蒂岡教會做了許多手腳,人們對於瑪利亞·抹大拉的尊敬也不可能被完全抹煞。對一些貴族來說,desposynic血統是至關重要的。許多修道院裏都保存著抹大拉的遺物。
從411年到文藝復興時期,一千多年來,卡西尼教派的信徒一直守衛著神聖的聖香山遺蹟.他們甚至把修道院裏的泉水稱為《舊約·雅歌》中的“活水的泉”.抹大拉和這一比喻有密切的關係。《撒迦利亞書》中預言“必有活水從耶路撒冷出來,一半往前海流,一半往後海流。”修道士們認為這就是暗指基督教分裂成兩派,而抹大拉的海上之旅代表著desposyni的源泉。正由於此,她被稱dompadquae:活水聖母。
在8世紀早期,阿拉伯人和非洲西北部的柏柏爾人大規模入侵普羅旺斯和西班牙北部。西班牙人把他們稱為摩爾人,而法國人把他們稱為撒拉遜人.這些黑皮膚的巴格達哈裏發穆斯林不久就控製了整個伊比利亞半島,統治了這裏300年.撒拉遜人的首都在納博訥,靠近馬賽的海岸,在郎格多克的尼姆也有一個很強的立足點。聖香山的修士們非常驚慌。後來,他們把抹大拉的遺骨從雪花石膏墓遷到了同一個地穴的艾克斯主教聖西德尼亞的大理石墓中。為了不讓後世遺忘,他們還在墓中放置了一份記錄這次行動的文件。
大約40年後,《君士坦丁禦賜教產諭》出台。當時法國南部和西班牙大部分地區都在伊斯蘭教徒撒拉遜人的控製下。查理曼大帝的父親丕平被任命為法國加洛林王朝的國王,他決定向納博訥猶太人尋求幫助。這座城市desposynic有很大勢力,他們的領導人就是吉蘭·德·土魯斯,他擁有大衛王的皇室血統,是公認的統治者。丕平許諾,如果吉蘭幫助他把撒拉遜人趕到西班牙去,他就在法國南部建立一個猶太人王國。吉蘭答應了。768年,塞普提曼尼亞王國建立,吉蘭成為國王.第22節:在哥德式大教堂中長眠
從771年起,丕平的兒子查爾斯成為法蘭克國王查理曼大帝。800年,他又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他認可了吉蘭家族統治塞普提曼尼亞的權力,這也得到了巴格達哈裏發和羅馬教皇史蒂芬的許可。他們都承認出自猶大王國的吉蘭擁有真正的大衛王血統,是名副其實的desposynic.
三百多年後,大衛王室在塞普提曼尼亞和西班牙米迪仍然存在著,雖然塞普提曼尼亞王國已經成為一個自治州。1144年,英國修道士劍橋的西奧博爾德寫道:
居住在西班牙的猶太人領袖和拉比都聚集在納博訥。王室的後代就居住在這裏,他們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1166年,編年史作家圖德拉的班傑明提到大衛王的繼承人還擁有大量的財產:
納博訥是摩西五經中的古城市…在那裏有賢人、富翁和王子,他們的領袖是卡羅尼摩斯。按照家譜,他是偉大的王子托德羅斯的兒子,是大衛王的後代。他從王國的統治者那裏繼承了財產和土地,沒有人可以剝奪。
同時,卡西尼修道士繼續在聖香山的聖馬西摩修道院守衛著。但11世紀,抹大拉的墳墓是座空墳的消息泄露出去,謠言四起。有人說普羅旺斯總督傑拉爾德·德·魯西永把抹大拉的屍骨帶到了韋茲萊的修道院裏,埋在祭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