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洗牌


    回去輾轉反側, 昭文帝還是強壓下心緒準備睡覺,明天還有事情要處理,宮裏的事還要善後。


    他對朱宛凝的話並不是沒有絲毫感觸, 朱宛凝每一步都差一點, 但有一點目的還是達到了, 昭文帝確實對朱家完全沒有了好感。


    太後, 他的生母,她能不知道皇後不育嗎?她能不知道皇後是個什麽性子嗎?她都知道, 隻是在家族和兒子之間選擇了家族。她至死都沒有告訴他真相讓他做好防備。


    他的兩個舅舅,全是混賬東西, 一天到晚除了招東惹西頂著皇親國戚的名頭惹事, 其他什麽都不做。禦史參幾本都隻是壓下來,連帶著自己的名聲都受損。


    他親愛的表妹,他的皇後,做的事就更不用提了。當妃子的時候還好,做了皇後之後, 事事處理不了, 人人按壓不住。現在還整一個巫蠱出來了。


    朱家除了給他增加難度, 好像半毛錢好處都沒有。


    心情沉重的處理完政事,昭文帝決定讓自己放鬆一下,尋個清淨的地方靜一靜。


    王永是知道主子不愉, 便依照往常方法。禦花園沒有清場, 消息靈通一點就知道這正是個偶遇的時機,按照平常踩點的形象趕來。


    今天或許是因為時間特殊, 妃嬪都蔫了,在暗中觀察,走了一路昭文帝都沒有碰見。生著悶氣的昭文帝找了個亭子坐下, 終於等來了第一個挑戰的勇士。


    季淑女低下頭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首飾,遠遠的看到昭文帝的車架,歎息了一聲,準備上前製造心知肚明的“偶遇”。


    這一次搭訕絕對討不了好,握著端榮華給的“命題作文”,季淑女知道這是往昭文帝槍口上撞,然而也不得不這樣做。她並沒有什麽想往上爬的決心,隻是想安安穩穩的活得長久,混個太嬪的位置。而這,就要依靠端榮華的照拂。


    現在轟轟烈烈的“倒後運動”已經接近了尾聲,端榮華作為最直接的受益者卻並沒有在過程中貢獻力量,這顯然是說不過去的,現在就剩下查看成果進度這一項,端榮華為了之後不被小團體排除在外也會爭取到參與其中,而這個不討好的任務,自然由季淑女分憂了。


    “妾參見皇上。”季淑女蹲身說道。


    昭文帝視線從上往下的過一遍,看到身段記起了這是延禧宮的人,卻還是忘了她叫什麽名字。俗話說小別勝新婚,昭文帝倒還是起了一些興致。


    “起。”昭文帝說道,“你怎麽到這裏來了。”


    季淑女麵帶紅暈,好像有些嬌羞,略帶點磕巴的說道:“端榮華閉門不出,宮裏的氛圍著實不好。妾,妾隻是有些嚇壞了。”


    昭文帝笑容淡了,撫摸季淑女的手收了回來,強行掀過話題:“季淑女頭上這支簪子插得妙,簡單大方但是不單調。”


    “這還是皇上賜給妾的。”季淑女嬌羞的笑了,好像聽不懂昭文帝的意思,還是繞回了原來的話題,小心翼翼的試探著,“不知道昨天是出了什麽事,又有人說溫貴人,又有說皇後娘娘的。”


    “端榮華做的不錯,如果你也能和端榮華一樣知道怎麽做就好了。”昭文帝徹底冷了臉,“你還是回延禧宮等著吧。”


    王永趕緊示意平安將季淑女送回去,以為遞上來個解語花,誰知道又是個沒眼色的。王永隻得上前消解昭文帝的不快:“皇上要不要去哪位主子那坐坐?”


    昭文帝沉吟一下,說道:“去鍾粹宮。”


    現在去哪都是問題,昭文帝不想在對付妃嬪的小心思,想著去看看樂安。等到了地方才想起來樂安已經搬到乾東所去了,現在這個情況肯定是沒有回來的。


    但用很多人深惡痛絕的一句話來說,來都來了,昭文帝又不是不待見江又晴,沒有必要到門口了又打道回府。


    鍾粹宮也荒涼了很多,禦侍監的宮人才撤去,鍾粹宮本身的宮人還沒有完全開始活動。


    昭文帝走進門的時候,江又晴正在烹茶。昭文帝看著江又晴行雲流水充滿美感的動作,緊皺的眉頭稍微放鬆了,坐在江又晴旁邊拿了一杯茶去品。有些東西是做不得假的。


    江又晴的茶藝算不得頂尖,但也算是不錯。排除了江又晴裝樣子的選項後,昭文帝的心情好了許多,兩個人很有默契的不提之前的事,一起吃過了晚飯。


    昭文帝來到了書房,隨手拿到一本書發現是看過的,又換了一本,還是看過的。江又晴見到了趕忙從裏麵拿出幾冊新書,解釋道:“這些是一會兒要拿到藏書閣去換的,放外麵比較好拿。”


    看到昭文帝接過了新書才鬆了一口氣。原本江又晴打算用舊書這件事給朱宛凝上個眼藥,補刀的。但是昭文帝來的時候心情就不大好,而且多疑了許多,江又晴就知道有人已經先一步刺激了,自己在用這個明示就顯得自己過於迫不及待,反而不好。


    “七皇子出生也有一陣了,皇上有沒有想好叫什麽?”江又晴轉移了話題。


    剛才兩次拿到舊書的昭文帝是不愉的,心裏想著江又晴怕不是也是再提醒他什麽,滿宮上下竟然都看出了他對太後那一點隱秘的期待,認為即使朱宛凝做出了這等事,他還是會對朱家高高拿起輕輕放下。等到發現不是的時候心氣就順多了,也開始思考了起來,最近事情太多,還真有些忘記了。


    “這可不能隨口說說,等讓禮部取了名,在讓欽天監合一合,從裏麵再挑一個。”昭文帝說道,“到時候順帶也把兩個皇女的名字取了。”


    又隔了兩日便是早朝,不像每日都有的常朝,早朝要正式的多。


    早朝才將流程走過,棘手的事情先處理了,才開始自由發言,沈禦史就有事向前啟奏。


    看到沈禦史向前,滿朝文武心裏都緊了緊,這人原本在大理寺就喜歡狗拿耗子,現在成了禦史就更加專業對口了,還半點不知道避諱灰色地帶,直接掀出來大家都不好做。現在看他這個樣子,不知道是哪個人又倒黴了。


    “啟奏陛下,臣聽聞皇後母家兄弟在國子監之中胡作非為,調戲同窗之妹。”沈禦史說道。


    這消息還是他從沈貴嬪那裏尋摸出來的。沈含月遭了這麽大的罪,沒道理這個時候不上來補兩腳。她知道要家裏為自己出氣是行不通的,從良嬪那裏知道了國子監的事,自己在不經意的和家裏說起皇後要保朱家的事,沈家自然會把朱家盯得死死的。


    昭文帝問道:“哦?蘇愛卿,可有此事?”


    “確有此事,此事臣具體已經寫在奏折之中了。”蘇海安出列說道,展示自己並沒有瀆職,“人已經暫時控製住了,聽候皇上發落。”


    真是瞌睡來了送枕頭。昭文帝從麵前收上來的奏折中找出蘇海安的,上麵記載朱家兩兄弟的行為還是言語調戲的那一套。


    還是看到個長得好看的就上去問人家婚配否,願不願意做妾。人家本來就是給哥哥送飯的,誰知道遇上了這麽兩個渾人。那哥哥出來正好碰見這一幕,上前阻止卻被羞辱,說這麽窮還不如做妾,導致那哥哥和朱家兩個兄弟撕打在一起。就在國子監正門,不少人都看見了,鬧得挺大。


    “放肆,竟敢做出如此之事!身為皇後母家兄弟竟然如此有辱斯文。責令兩人各杖四十,親自道歉。”昭文帝在眾臣麵前勃然大怒,原本這件事輕輕放過去就好,但現在昭文帝不想忍了,給大臣一個信號,朱家可以往死裏錘了。


    蘇海安非常震驚於昭文帝的處置,畢竟他知道自己寫了什麽,朱家兩兄弟知道什麽不能做,根本沒有碰那女子,這事真算不上有多麽嚴重。沈禦史倒是非常滿意,之前他參了多少本都沒有結果,這一次自己的履曆上得加上參倒皇後母家的功績。


    “還有其他事要稟報嗎?”昭文帝平穩了心情問道。


    又有一人出列說道:“臣有事啟奏。”


    “張愛卿請講。”昭文帝示意他講話。


    吏部侍郎繼續說道:“前段時間地方考核結果出來,根據上、中、下三等將官員調任安排好了,請皇上複查有無需要更改的。”


    “朕知道了。”昭文帝說道,將奏折挑出來準備下朝就看。


    “臣有本奏。”


    ……


    下了朝,昭文帝對王永說道:“找人恭喜皇後,說因為皇後生病,朕對朱家大加封賞,讓她兩個兄弟都做了官以示恩寵。”


    現在就可以著手準備朱宛凝的死亡了。昭文帝並不打算讓她知道自己對朱家沒有好感,朱宛凝的做法確實給他造成了一定的麻煩,他也不打算讓她死的舒心。相信得知了兄弟高升的消息,朱宛凝一定十分高興。


    至於對外,皇後是聽到兄弟如此不爭氣被氣死的,這樣還順帶給了收拾朱家的理由。朱家被自己捧出來的朱家的榮耀給壓垮,這一定很有意思。


    昭文帝走到養心殿,皇後可以緩兩天死,但是政事不能有一刻拖延。


    再等兩天,等宗人府把玉碟上了,皇後就可以病逝了。


    第83章 新局麵


    乾清宮中, 昭文帝坐在椅子上看著麵前呈上來的一盤紙條,上麵是和欽天監共同擬出的名字:雍、珣、諶、旻。


    昭文帝首先排除了“旻”字。字是好字,隻是他怕這個字落下去孩子長不大。旻者, 天也, 猶指碩果累累的秋天。這個字指向性太過明顯, 他考慮太子是誰絕對不會選擇一個還不清醒的奶娃娃, 但保不齊別人這麽認為。


    其次再劃去了雍,雍代表著團結、和睦、從容不迫以及擁有。昭文帝私心裏挺屬意這個字, 但還是同樣的問題,不想讓大臣有別的念頭。雍字很好, 但是本朝有個雍州, 一旦傳成“擁有雍州”就更加麻煩。就像不想讓大家以為他屬意七皇子做太子一樣,也不希望排除他登位的可能。


    剩下的珣與諶,選擇哪個昭文帝有些猶豫。


    珣,美玉。玉在大眾的心中不是普通寶石能夠代替的,所謂君子如玉, 讚美一個人品德高尚, 也有代表權力的意思。兩者兼有, 且不會讓人產生誤會。


    諶是誠然、相信的意思。單獨用字表達一種對子女人品的期許。曆史上用這個字的人也多,荀諶、王諶都是青史留名的人才。昭文帝注意的不是這個字的意義,而是日後和封號搭起來很好, 就拿他之前的封號趙王來說, 趙王諶,誠然是趙王, 相信趙王,一下子在麵上就讓人安穩許多。


    思來想去,昭文帝決定還是用諶這個字, 反正按照排行小七不至於連個王都混不上,他相信小七不會長歪。


    解決了七皇子李諶的名字,剩下的四皇女、五皇女的名字也很快就定了下來。


    顧良媛所出的四皇女取名李懿安。昭文帝希望她能夠活下來,之前夭折的孩子太多了,看著這個身體不太好,這麽長時間也沒去看幾次,就怕養不住。


    五皇女就忌諱的多,昭文帝從不掩飾對子女的喜惡,成貴人都被杖斃了,當時沒有考慮到她還有個皇女,這會兒就更不可能對她有什麽好聲氣了,順手指了個安平。


    原本江又晴對於是否真的捶死了皇後還有些不確定,就像明明關上了窗戶但總疑心沒關一樣,總是要確定一下才敢相信。但是等到宗人府將玉碟打開,名字加上時,皇後一係竟然沒有派人參加,隻有乾清宮的人去操辦後,江又晴才放下了心。


    果然,這個年還沒過,皇後就薨了。


    一回生二回熟,當初文賢皇後故去的時候滿宮上下還有兩分悲傷,朱宛凝這次去世就純粹的是作戲了,昭文帝借口皇後鬱氣於心是朱家做出來的,找個理由將朱家遷往苦寒之地,離京城遠不能及時告狀,朱家皇親國戚的牌子算是垮了,有沒有頂門立事的人,一下子就垮了。


    宮裏喪事辦的更加隨便了,妃嬪強忍著不笑,做出悲傷的表情。過來坐鎮的人又是平安,知道昭文帝對這位皇後是個什麽態度,放水就更加明顯,隻要表麵上過得去就好。


    朱宛凝確實把昭文帝膈應的不行,昭文帝連命婦送別都免了,說是皇後節儉,真假就見仁見智,反正沒有人敢當麵質疑。


    繼後畢竟不是元後,一切從簡也沒有人叫嚷於禮不合。朱宛凝前腳剛死,後腳朝臣已經再打皇後之位的主意了。


    昭文帝以最快的速度走完流程,給朱宛凝冠上承孝皇後的諡號,以侄女侍奉姑姑為名,將朱宛凝葬在了太後的陵寢旁。意思意思的服孝幾天,就讓天下眾人嫁娶如常,不用忌諱。


    處理完了這些,昭文帝自然也發覺了底下的暗潮湧動。現在的他比之之前,對朝堂的掌控力更強了,這些想法自然也瞞不過他的眼睛。


    昭文帝也在思考皇後位置的問題。他現在還要立後嗎,立誰又是個問題。


    不管內裏是什麽原因,昭文帝都死了兩任皇後了,坊間已經有流傳他克妻惡說法,這在任何情況下都算不著什麽好詞。


    皇後,中宮之主。協助他管理朝政,會見朝廷命婦,管理後宮,為他撫養子嗣。文賢皇後做的有多麽好,讓他感到有多麽便利,朱宛凝就做的多差,給他製造多少不便。


    現在的昭文帝不是之前隻看的到皇後好的一麵,看不到差的一麵的人,親身體驗過就更能明白這把“雙刃劍”的殺傷力。


    更要命的是,皇後的好壞就跟抽盲盒一樣,朱宛凝以前也沒有這麽瘋,他也不能把未來皇後的生平查的清清楚楚,萬一立了新皇後,突然有一天,皇後又有什麽想不開的,突然給他來一下。到那時候再重複現在的操作,把她送走,再喜迎第四任皇後?


    可不立皇後也有許多弊病,最重要的就是後宮事務的繁雜,以及皇後與朝廷命婦之間比他與官員更好的溝通橋梁。少了這些,精力也要耗費許多。


    昭文帝想了想,再立一個皇後要比不立皇後的麻煩要多,首先就是人選問題,前朝和後宮的格局都會再次打破,而不知道這種打破的結果是好是壞,而現在他能彈壓住朝臣,不立皇後的風波反而更小一些。


    將目光轉到不立皇後上,昭文帝開始思考怎樣平衡格局。


    皇後權力主要就是與他一起祭天等禮儀問題,朝臣命婦的接見以及紫禁城這一小片的人員調度。


    首先禮儀是不能下放給妃嬪的,國之大器在戎與祀,唯名與器不可假人。剩下的權力隻要把鳳印收好,不讓妃嬪有懿旨的出現,都可以下放給妃嬪。這麽一想其實也沒有很困難。


    而好處就多了。首先朝堂上的投機分子能安生一點,後宮也不會出現自己解決不了的大問題。最重要的就是下一任皇帝的選拔。沒有皇後自然沒有嫡子,到時候他看中哪個就扶持誰做皇後,讓太子的即位更具正統性。


    打定了主意,昭文帝開始正視後宮,規劃一下未來的格局。


    後宮不可群龍無首,自然要提幾位高位妃嬪帶著,這提哪幾位就有講究了。單獨提一個就是名不正言不順的皇後,兩個容易你死我活,三個各自為營還好,兩個人聯合總是容易的,達不成製衡的目的。昭文帝把目標訂到了四個。


    現下最高是從二品,這一次就要封幾個妃位,就像前朝的官職一樣,一品是留著追封用的。


    昭文帝再想選取哪四個妃嬪上去。


    榮昭儀首先要占據一個位置,這沒有什麽好說的。姚詩跟隨他最久,又為他生育了最大的一個皇子,於情於理都應該有她一個位置。


    第二個就是怡昭媛。江家在清流中有一定的號召力,他又喜歡樂安,現在江又晴也生育了七皇子,平時也沒有做什麽錯事,宮裏名聲不錯,給一個名額也不是什麽奇怪的事。


    在向婉儀和孫芳儀之間,昭文帝猶豫了一會兒。向詩雲是惠州知州之女,代表的是地方官員,孫寄淩是振威將軍之女,代表的是武將。但仔細斟酌下來昭文帝還是選擇了向婉儀。原因無他,向婉儀生育了四皇子,而孫芳儀無所出。


    最後一個名額昭文帝在沈貴嬪和端榮華中間徘徊。兩人是一起進宮的,端榮華生育了第一個有條件能夠繼承皇位的二皇子李恭,而沈貴嬪手握兩個皇子,但第一個三皇子李盈可以說是太後看著長大的,他有些不放心,另一個六皇子李潤。兩相對照之下竟然戰了一個平手。


    後宮的事掰扯不明白,那就看看前朝的表現。劉家拿了不少灰色錢財,事辦的不錯,朝堂上人員關係不錯。沈家昭文帝想了想,好像也沒有跟那個走的近的,是真的沒拿不該拿的,就是滿場子找人參一本有點煩,但確實找出了不少問題。


    相比之下昭文帝還是略微偏向沈貴嬪。


    在紙上劃下了四個名字,後宮的權力就在這四個人身上牽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宮鬥圍觀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時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時秋並收藏宮鬥圍觀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