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依靠文臣才順利登基秉政,載垕對儒臣頗為信任,一度想要更改古法;然而此時,歷史潮流浩浩蕩蕩,已經不完全由個人意誌。宗室勛臣就反覆上言當年汪太後創業艱難,幾代帝王經營辛勞,何況現在有了蒸汽輪船、蒸汽機車,你用得著放棄嗎?——還記得汪太後的《清寧絮語》嗎?
再說,這些人撤回來,你怎麽安置?國內就那麽大,放得下嗎?要不你們把位子空出來?
更別說,現在中原地區就有近三億人口,有高產糧食倒是可以養活,但也得幹活!否則全在家吃救濟照樣天下大亂!再說每年收那麽多賦稅,怎麽花?
蒸汽機車已經試驗成功了,速度不快,每個時辰40裏,但是可以晝夜不歇,而且不要草料,隻要煤炭,多好的東西。這麽多鋼鐵,正好拿去修鐵路!當年汪太後可是規劃了四縱四橫,200年都修不完!——那種小車就算了,頭大身子小,還需要進一步實驗。
——大紡織廠的效率太高,老百姓家的爭不過,索性砸了機器,甚至跑去工廠那裏取鬧?刁民抓起來,看不是還有很多人跑到工廠裏去做工,包括很多婦女?好啊,這不就是當年汪皇後提到過的嗎?生產多了,是不是以後就不愁穿了?別擔心賣不出去,東南西北,咱們有的是疆域,有的是人口!誰要是敢割據亂加稅就削他,讓他知道什麽叫堅船利炮!
這個時候,即便文臣內部也不會隻有一個聲音,他剛剛花了二十八年時間編完《古今圖書集成》的舅舅、也是當今天下第一才子,還是集賢院大學士的楊慎,就旗幟鮮明的反對盲目崇古。
楊慎十歲入宮為顯宗伴讀,二十四歲為狀元,文名滿天下,又侍奉武宗讀書,深得顯宗、武宗兩代皇帝信賴。紹治十六年父親楊廷和去世,守滿起復為禮部尚書,後為弘義閣大學士,進文華殿大學士。兩次主考會試、多次參與殿試讀卷,皆稱得人;凡朝廷編撰大典,都由他牽頭;重要文書製詔,大多出自其手;海內外名山大川、寺院道觀,王公重臣墓道的碑銘,都以得到他的文章為榮;甚至海外諸國諸侯遣使朝覲,也必要到他門下求文。隆慶五年,改集賢院,凡朝廷大事,武宗都會徵求他的意見。
莊敬太子薨逝,武宗在兒子孫子間猶豫不定,他進言:「聖上難道不見太祖皇帝立建文的後果?」武宗於是立載垕為太子。
武宗禪讓為太上皇,卻不肯移交玉璽,他進言:「自古帝王繼位,無玉璽不能稱為正統。」
建極殿大學士徐階進言:「皇帝年少,仍需太上扶持。」
武宗這才交出玉璽,卻遲遲不肯還政;楊慎曲為協調,終於讓太上皇交出了部分權力。
此時楊慎已經八十一歲,拉著皇帝說起平生見聞,語重心長:「不要走回頭路,我們沒有回頭路可走,已經回不去了」,這才溘然長逝。
當年楊慎從北京出發,經馬六甲到達仁和省;回程時卻走了另外一條路,這也是這些年來建極以西各省官員回京普遍走的路:往西前往景泰,過了景泰河,有個叫明德的縣城,原先叫做瓜德爾。建極末年以來,有不少商人從漢昌跋涉山水到達這裏,這是當年元朝人曾經走過的路,比走海路更為便捷。
沐琮去世後,這裏的盜匪一度相當猖獗。弘治十二年沐飛承襲公爵,兩年後回景德府,就沿著這條路西行。次年,十七歲的沐飛帶兵掃清道路,確保商路暢通;又在這裏設立了明德港,由此富庶起來。
從天津港出發,經馬六甲赴任;再由此路回京,帝國大好山河、各地民俗風情,自可一覽無餘。
對於楊慎來說,走這條道,除了拜會沐飛,還有一個不能不見的人。
一路商旅不絕,經過一個多月的跋涉,來到了漢昌省的大中府,然後一路往東,在迪化城外的長亭,漢昌左布政使田去疾正帶人等著他。兩人舉酒共酌、攜手同遊,駕鷹驅狗、騎馬射獵,長歌相答、極論世事,徘徊半個多月,這才踏上歸程。
載垕原就不是一個有主見的人,父親餘威尚在,哪敢輕易改弦易轍。於是既不銳意革新,也懶得作為,隻是「體父皇之心為心,本父皇之治為治」,凡事按著父親和祖宗的意思來,依樣畫葫蘆地執行貫徹。
崇德十年,武宗駕崩,年七十;兩年後,穆宗載垕去世,年三十六歲,皇後李氏早亡,嫡子翊釴亦夭折,於是傳位給十三歲的庶長子翊鐸,是為成宗,改年號承德,前後二十七年。
這時候北方越來越冷、越來越旱,南方雖然水災不斷,但也能生產糧食,要想放棄南方,更不可能了!朝廷還指著蒸汽輪船能多運點糧食回來;對了,這麽多百姓沒事幹也不是事,要不修鐵路吧,反正國庫有錢,不要著急,一條條修!不要擔心,朝廷給工錢不拉壯丁!你們工部戶部是不是也可以,兩便,都懂。
因為皇帝年幼,聖母皇太後徐氏很是想仿效汪太後垂簾聽政,到底被群臣打了回去:「當年顯宗十三歲及冠,如今聖上也十三歲,可以親政。」接著言官彈劾太後寵愛的幾個太監,成宗終於得以親政。
首輔張居正幼年以神童入翰林,被魏國公徐璧奎挑中做了孫女婿,入仕後到建極省為官,打擊豪強、核量地畝,興辦工廠、嚴格徵收,政績突出。他性格沉深機警,通識時變,勇於任事,大膽推動政治革新,推進技術革新和基礎設施建設,用以緩解社會矛盾。當然這也是需要錢的,那就要想辦法,除了嚴格徵稅,還大力推行士紳一體納糧和改土歸流,同時提高科舉錄取名額,嚴格各省考錄紀律,得罪了不少人。不過成宗皇帝是他的學生,知道老師聯合群臣從母後手裏奪權的辛勞,也知道國家局勢艱難,倒是全力支持。
汪太後神文聖武高瞻遠矚是一回事,不管是皇帝還是群臣,都不願意再冒一次風險。
偏偏這時候剛剛統一的日本國又鬧騰起來。弘治以來,秦皇府就是太平洋航線的重要港口;又兼盛產金銀,每年至少生產150萬兩白銀,以及一萬兩黃金和二三十萬貫銅。當時幾乎北京城一半的宗室官員俸祿出自這裏,順便還要附帶朝鮮省的軍需和官餉。
眼看著秦皇府這樣富饒,日本人當然眼熱;尤其國王後土禦門去世後,幕府無錢,以至於停靈43天無法下葬。
幕府和大名們暫時不敢得罪明朝:明朝在秦皇府雖然隻設立了千戶所,但是隔海相望就是朝鮮省,惹不起;但畢竟不滿在滋生。尤其明朝明明答應了幕府幫助他們統一全國,卻一魚多吃,多頭下注,和各個大名私通曲款做生意,向他們出售鐵器乃至火器;甚至派遣使者前往明朝學習富民強國之術,明朝也不允許,隻讓他們學習四書五經,說這是汪太後的遺詔,他們隻有好好學習聖賢之道,才能正心修身,齊家治國。
日本國雖然國小民貧,資源匱乏,但主要是缺少耕地資源,金銀生產在大航海之前反而是世界性大國。除了石見銀山,還有大大小小的礦臧分布各地,掌握在大名們手裏,尤其前些年到處勘測,新發現了佐渡金礦,每年能產金20萬兩,並不弱於秦皇府。
但是每年,有至少300萬兩運送到了明朝,換來了武器殺害日本人,當然,也有一些茶葉布匹;好在明朝在秦皇府紮根,自然要推廣土豆、紅薯等高產作物,日本自然也就得到了,這才讓百姓生計不那麽艱難。
必須把秦皇府搶回來!這成了幾代日本人的夙願。
但因為明朝的阻擾,直到承德十二年,關白豐臣秀吉統一了日本,圖謀朝鮮、窺視中華。他的首要目標就是秦皇府,隻有占據這裏,才能募集軍費,進一步實施他的宏圖大誌。
明朝在秦皇府留的軍馬有限,但是火炮威力很大,如果不是之前日本內戰不計成本的買了火炮,幾乎就被壓製了。
原來大明並不是不可戰勝!
隻是讓豐臣秀吉頗為鬱悶的是,秦皇府的金銀似乎已經開採的差不多了,至少比傳說中的少了一半,如今開採出的多是銅礦。
他整頓軍馬,準備北上占領朝鮮,卻沒有想到秦皇府的丟失讓成宗皇帝大為震怒,朝臣也同仇敵愾。大家再次想到紹治初年退讓的後果。
當時遠在天邊確實是不得已,就這顯宗皇帝還被戳脊梁骨,一輩子難以釋懷,所以武宗皇帝不顧當時剛剛打完幾場大仗,急吼吼的西征,就是為了讓老爹安心閉上眼睛;如今近在咫尺,不把你們打出屎來就不知道花兒為什麽這樣紅!
派去通知明朝以後不再稱臣、要求割讓朝鮮、並將公主下嫁國王為妃的使者直接被成宗砍了;日軍才剛剛出港,朝鮮都司的軍馬已經趕來一陣猛轟。
直到此時,豐臣秀吉才知道自己好像招惹了不該招惹的人。
在兵部尚書戚繼光的指揮下,明朝官軍舍舟登岸,討伐逆臣。豐臣秀吉死了,在北京被淩遲處死,傳首九邊;日本國王親自來京奉表稱臣,退還秦皇府,撫恤死難者家屬,同時向明朝開放港口,免徵關稅。
成宗考慮到日本國多地震火山,人口又多,真要占領了還得倒貼錢,何況目前南邊仍然緊要,於是同意。
一切回到了原點。
戚繼光的曾祖戚諫官至指揮使,祖父戚寧能力一般,父親戚景通在隆慶年間依靠平叛也做到指揮使;隆慶初,戚繼光考中武狀元後,得到時任武英殿大學士湛若水的青睞,將孫女許配給他。後來參與平定土司和海盜,為南海海軍都督,坐鎮傲來縣。他軍紀嚴明、為官清正廉潔,深得士民百姓愛戴,首輔張居正深愛其才,推薦為兵部尚書。戚繼光不僅喜歡研究陣法、研究練兵,還喜歡研究軍械,在戴誌連珠銃的基礎上進一步改良,製成可以連續射擊28發的扳動燧發槍機,而且精度和射程都有提高,武宗想到曾祖母提到的機關槍,高興地把這個名字賜給了這把新槍,並裝備精銳部隊。湛氏出身名門,溫柔賢惠,夫妻感情倒是很好。
隆慶是古典時代武功的巔峰,蒸汽機讓朝廷的觸角前所未有的延伸;承德則是新時代武功的開端,戚氏機關槍的推廣使用震懾著所有野心家。
承德二十三年,在紅海邊,官軍依靠機關槍在一天內擊殺三萬敵軍,當年九月將「明」字大旗再次插到開羅城頭。
成宗皇帝親自到太廟獻俘,告慰顯宗以及列祖列宗。
與此同時,西方也鬧騰起來。西方學者對中國的推崇讓各國君主深感不安;自從當年孝宗皇帝允許在北京設立一處教堂,傳教士和歐洲商人欣喜若狂。朝廷不捨得花錢,他們就不惜重金歷時數年在朝廷圈定的宣武門外大街附近的胡同裏建造了一座規模極其宏大的教堂,主體採用羅馬穹頂風格,外麵又用漢白玉石欄圍繞,柱頂的石獅子與基督教聖像和諧共處。中西合璧,在當時的北京別具一格。
宣武門外大街是北京交通主幹道之一,商旅雲集,會館林立。但奇怪的是,教堂建成以後,一直門可羅雀;甚至有不少士子百姓指指點點。眼瞅著隔壁的道觀佛寺尼姑庵喇嘛廟甚至土地廟都是人聲鼎沸,更別說遠一點的旌忠祠,傳教士們實在眼饞;平時受招入朝,除了皇帝還和他們說幾句話,別的重臣像看瘟疫一樣離他們遠遠的。
他們遠涉重洋,到中國也有些年頭,漢語還是說得挺溜,漸漸地倒也打聽到當年贊瑪提歐等人不僅得罪了太後,還讓整個朝野震怒;此前設立教堂,朝廷上下爭論了好一陣子,據說有不少大臣撼門而哭,哭聲動地,最後皇帝說太後同意了,再三保證不讓他們出來傳教,這才消停了。
上層路線一時走不通,傳教士們開動腦筋,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搞布施、搞展覽、搞義診,後代營銷員能夠想到的,他們都在想,先把人哄進來再說!別說,靠著點硌牙的硬麵包,還真吸引了不少窮苦百姓,尤其婦女小孩,不要白不要。洋和尚喜歡念經是他們的事,坐一會兒就能得點麵包過一頓飯,憑什麽不幹——再說,咱們都講究進廟燒香,管他哪路神仙,咱們進去磕個頭,總不至於害咱們吧?
日子久了,也開始有宗室勛貴跑去和洋和尚們結交——耶穌會的傳教士們有很多確實有才華的,他們擅長繪畫、數學、音律、天文學,朝廷要考封、有特科,大家都想來找點靈感。
於承業在歐洲走馬觀花看稀奇的時候,聽完贊瑪提歐的工作匯報,英諾森八世連夜召集眾人商議,中國太後不親近天主,士大夫妒忌傳教士得到皇帝的信賴,恐怕不會直接同意傳教,那就要嚐試用新的傳教方式向中國滲透——不穿僧衣,不過隱修生活,積極參與各種活動。他們在北京和重要的大城市開辦學校、醫院、養濟院、圖書館、投資工商業,以此傳教。人家不是洋和尚,隻是信仰宗教,平時交流一下,不算犯法吧?
耶穌傳教會提前五十年成立,當然管理辦法需要逐漸完善,但是目的是明確的——讓億萬中國人沐浴到天主的榮光之下!
——至於美洲,也不能放棄,不過那邊地廣人稀,不用費那麽多力氣。
盡管此時的明朝在西方人眼裏遍地都是黃金,但說到底,還是農耕文明,社會福利沒那麽好,聽說洋和尚們肯免費教孩子們讀書,還管一頓午飯,當然有家長願意把孩子送過去,甚至勤奮好學的孩子自己跑過去,一時間人滿為患——洋和尚也不怕,又不吃人,何況人家用中文教學。聽傳教士們唱一會兒詩,然後就開始念書,當然除了四書五經,還有講述宗教故事的小冊子;圖書館也是,有不少中國本土的典籍,也夾雜了不少西方的書籍,包括《聖經》。
就這樣,近一百年來,基督教逐漸在中國打開了局麵。
羅馬教廷看著信徒越來越多,決定不再忍了;隆慶二十年明朝敗退出紅海,來自龐然大物的直接威脅沒有了;庇護五世要求嚴禁中國信徒祭天祭祖祭孔,向羅馬教廷輸送賦稅。
這當然招到明朝政府的抵製,當年三教齊心協力批判基督的盛況猶在眼前,隻是這些年他們老實了,大家忙,就沒心情理會他們;如今舊事重提,免不得又是一場大論辯。
耶穌會向教宗申辯,並帶來了皇帝陛下的親筆書信,措辭嚴厲的提出了十七個問題,包括中國信徒是否可以祭祖祭孔,皇帝應否用「萬歲」字樣等等,要求教廷方麵予以明確回復。
庇護五世顯然不想失去中國這個潛在的大市場,見時機不夠成熟,也就暫緩施行。
但是十年後,格列高利十三世當選教宗。麵對越來越加嚴重的內憂外患,他著手整頓天主教會,推行反宗教改革運動,首要的就是樹立自己的威望,於是態度堅決的要求中國信徒遵守教義,派遣使臣羅鐸來華向穆宗皇帝解釋教義。太上皇大怒,穆宗無奈,派遣傳教士和禮部右侍郎王世貞出訪羅馬,卻沒能改變這一禁令。三年後,他發出終極禁令,禁止中國教徒參與中國禮儀。
此時太上皇剛剛崩逝,穆宗又遣王世貞出訪,揚言全麵禁止傳教。
格列高利十三世不得已,做出妥協,派遣傳教士樂嘉提出八條寬恕條約,被稱為「樂嘉八條」,包括準許供奉祖宗牌位,但要加注天主教孝敬父母的道理;準許祭祖,但應屬非宗教性質的社會禮節;準許非宗教性質的敬孔典禮,但孔子牌位不能書寫「靈位」等等。
使者回到中國,穆宗已經崩逝,成宗剛剛登基,十三歲的孩子自然不能做主。建極殿大學士高拱是個虔誠的儒家子弟,早就看這些洋和尚不順眼,儒釋道三家也一擁而上,進行深刻揭批,得出結論:「覽此條約,隻可說得西洋等小人如何言得中國之大理。今見來臣條約,竟與和尚道士異端小教相同。彼此亂言者,莫過如此。以後不必西洋人在中國行教,禁止可也,免得多事。」
偏偏格列高利十三世自己也反悔,認為這八條與教義不合。
消息傳到北京,此時的首輔已經是張居正,他認為:「中國道理無窮,文義深奧,非西洋人所可妄論。中國有中國之教,西洋有西洋之教;彼西洋之教,不必行於中國,亦如中國之教,豈能行於西洋?」
他倒是沒有下令全麵禁止傳教士的活動,而是針鋒相對的提出:「眾西洋人,自今以後,若不遵天朝規矩,斷不準在中國住,必逐回去。」
你可以留下,但必須守我的規矩,否則滾蛋,別廢話。
我們要拒絕他們的歪理邪說,但我們不能拒絕他們的金子。
至於學校、醫院這些,好像不是洋和尚辦的,把它們關了,是不是所有的洋鬼子都要滾蛋?
西方人也不全是信仰耶穌的,其中還有不少出色的工匠和學者;隻要不亂中國的規矩法度,朝廷能忍,反正也不多一樣。
再說,這些人撤回來,你怎麽安置?國內就那麽大,放得下嗎?要不你們把位子空出來?
更別說,現在中原地區就有近三億人口,有高產糧食倒是可以養活,但也得幹活!否則全在家吃救濟照樣天下大亂!再說每年收那麽多賦稅,怎麽花?
蒸汽機車已經試驗成功了,速度不快,每個時辰40裏,但是可以晝夜不歇,而且不要草料,隻要煤炭,多好的東西。這麽多鋼鐵,正好拿去修鐵路!當年汪太後可是規劃了四縱四橫,200年都修不完!——那種小車就算了,頭大身子小,還需要進一步實驗。
——大紡織廠的效率太高,老百姓家的爭不過,索性砸了機器,甚至跑去工廠那裏取鬧?刁民抓起來,看不是還有很多人跑到工廠裏去做工,包括很多婦女?好啊,這不就是當年汪皇後提到過的嗎?生產多了,是不是以後就不愁穿了?別擔心賣不出去,東南西北,咱們有的是疆域,有的是人口!誰要是敢割據亂加稅就削他,讓他知道什麽叫堅船利炮!
這個時候,即便文臣內部也不會隻有一個聲音,他剛剛花了二十八年時間編完《古今圖書集成》的舅舅、也是當今天下第一才子,還是集賢院大學士的楊慎,就旗幟鮮明的反對盲目崇古。
楊慎十歲入宮為顯宗伴讀,二十四歲為狀元,文名滿天下,又侍奉武宗讀書,深得顯宗、武宗兩代皇帝信賴。紹治十六年父親楊廷和去世,守滿起復為禮部尚書,後為弘義閣大學士,進文華殿大學士。兩次主考會試、多次參與殿試讀卷,皆稱得人;凡朝廷編撰大典,都由他牽頭;重要文書製詔,大多出自其手;海內外名山大川、寺院道觀,王公重臣墓道的碑銘,都以得到他的文章為榮;甚至海外諸國諸侯遣使朝覲,也必要到他門下求文。隆慶五年,改集賢院,凡朝廷大事,武宗都會徵求他的意見。
莊敬太子薨逝,武宗在兒子孫子間猶豫不定,他進言:「聖上難道不見太祖皇帝立建文的後果?」武宗於是立載垕為太子。
武宗禪讓為太上皇,卻不肯移交玉璽,他進言:「自古帝王繼位,無玉璽不能稱為正統。」
建極殿大學士徐階進言:「皇帝年少,仍需太上扶持。」
武宗這才交出玉璽,卻遲遲不肯還政;楊慎曲為協調,終於讓太上皇交出了部分權力。
此時楊慎已經八十一歲,拉著皇帝說起平生見聞,語重心長:「不要走回頭路,我們沒有回頭路可走,已經回不去了」,這才溘然長逝。
當年楊慎從北京出發,經馬六甲到達仁和省;回程時卻走了另外一條路,這也是這些年來建極以西各省官員回京普遍走的路:往西前往景泰,過了景泰河,有個叫明德的縣城,原先叫做瓜德爾。建極末年以來,有不少商人從漢昌跋涉山水到達這裏,這是當年元朝人曾經走過的路,比走海路更為便捷。
沐琮去世後,這裏的盜匪一度相當猖獗。弘治十二年沐飛承襲公爵,兩年後回景德府,就沿著這條路西行。次年,十七歲的沐飛帶兵掃清道路,確保商路暢通;又在這裏設立了明德港,由此富庶起來。
從天津港出發,經馬六甲赴任;再由此路回京,帝國大好山河、各地民俗風情,自可一覽無餘。
對於楊慎來說,走這條道,除了拜會沐飛,還有一個不能不見的人。
一路商旅不絕,經過一個多月的跋涉,來到了漢昌省的大中府,然後一路往東,在迪化城外的長亭,漢昌左布政使田去疾正帶人等著他。兩人舉酒共酌、攜手同遊,駕鷹驅狗、騎馬射獵,長歌相答、極論世事,徘徊半個多月,這才踏上歸程。
載垕原就不是一個有主見的人,父親餘威尚在,哪敢輕易改弦易轍。於是既不銳意革新,也懶得作為,隻是「體父皇之心為心,本父皇之治為治」,凡事按著父親和祖宗的意思來,依樣畫葫蘆地執行貫徹。
崇德十年,武宗駕崩,年七十;兩年後,穆宗載垕去世,年三十六歲,皇後李氏早亡,嫡子翊釴亦夭折,於是傳位給十三歲的庶長子翊鐸,是為成宗,改年號承德,前後二十七年。
這時候北方越來越冷、越來越旱,南方雖然水災不斷,但也能生產糧食,要想放棄南方,更不可能了!朝廷還指著蒸汽輪船能多運點糧食回來;對了,這麽多百姓沒事幹也不是事,要不修鐵路吧,反正國庫有錢,不要著急,一條條修!不要擔心,朝廷給工錢不拉壯丁!你們工部戶部是不是也可以,兩便,都懂。
因為皇帝年幼,聖母皇太後徐氏很是想仿效汪太後垂簾聽政,到底被群臣打了回去:「當年顯宗十三歲及冠,如今聖上也十三歲,可以親政。」接著言官彈劾太後寵愛的幾個太監,成宗終於得以親政。
首輔張居正幼年以神童入翰林,被魏國公徐璧奎挑中做了孫女婿,入仕後到建極省為官,打擊豪強、核量地畝,興辦工廠、嚴格徵收,政績突出。他性格沉深機警,通識時變,勇於任事,大膽推動政治革新,推進技術革新和基礎設施建設,用以緩解社會矛盾。當然這也是需要錢的,那就要想辦法,除了嚴格徵稅,還大力推行士紳一體納糧和改土歸流,同時提高科舉錄取名額,嚴格各省考錄紀律,得罪了不少人。不過成宗皇帝是他的學生,知道老師聯合群臣從母後手裏奪權的辛勞,也知道國家局勢艱難,倒是全力支持。
汪太後神文聖武高瞻遠矚是一回事,不管是皇帝還是群臣,都不願意再冒一次風險。
偏偏這時候剛剛統一的日本國又鬧騰起來。弘治以來,秦皇府就是太平洋航線的重要港口;又兼盛產金銀,每年至少生產150萬兩白銀,以及一萬兩黃金和二三十萬貫銅。當時幾乎北京城一半的宗室官員俸祿出自這裏,順便還要附帶朝鮮省的軍需和官餉。
眼看著秦皇府這樣富饒,日本人當然眼熱;尤其國王後土禦門去世後,幕府無錢,以至於停靈43天無法下葬。
幕府和大名們暫時不敢得罪明朝:明朝在秦皇府雖然隻設立了千戶所,但是隔海相望就是朝鮮省,惹不起;但畢竟不滿在滋生。尤其明朝明明答應了幕府幫助他們統一全國,卻一魚多吃,多頭下注,和各個大名私通曲款做生意,向他們出售鐵器乃至火器;甚至派遣使者前往明朝學習富民強國之術,明朝也不允許,隻讓他們學習四書五經,說這是汪太後的遺詔,他們隻有好好學習聖賢之道,才能正心修身,齊家治國。
日本國雖然國小民貧,資源匱乏,但主要是缺少耕地資源,金銀生產在大航海之前反而是世界性大國。除了石見銀山,還有大大小小的礦臧分布各地,掌握在大名們手裏,尤其前些年到處勘測,新發現了佐渡金礦,每年能產金20萬兩,並不弱於秦皇府。
但是每年,有至少300萬兩運送到了明朝,換來了武器殺害日本人,當然,也有一些茶葉布匹;好在明朝在秦皇府紮根,自然要推廣土豆、紅薯等高產作物,日本自然也就得到了,這才讓百姓生計不那麽艱難。
必須把秦皇府搶回來!這成了幾代日本人的夙願。
但因為明朝的阻擾,直到承德十二年,關白豐臣秀吉統一了日本,圖謀朝鮮、窺視中華。他的首要目標就是秦皇府,隻有占據這裏,才能募集軍費,進一步實施他的宏圖大誌。
明朝在秦皇府留的軍馬有限,但是火炮威力很大,如果不是之前日本內戰不計成本的買了火炮,幾乎就被壓製了。
原來大明並不是不可戰勝!
隻是讓豐臣秀吉頗為鬱悶的是,秦皇府的金銀似乎已經開採的差不多了,至少比傳說中的少了一半,如今開採出的多是銅礦。
他整頓軍馬,準備北上占領朝鮮,卻沒有想到秦皇府的丟失讓成宗皇帝大為震怒,朝臣也同仇敵愾。大家再次想到紹治初年退讓的後果。
當時遠在天邊確實是不得已,就這顯宗皇帝還被戳脊梁骨,一輩子難以釋懷,所以武宗皇帝不顧當時剛剛打完幾場大仗,急吼吼的西征,就是為了讓老爹安心閉上眼睛;如今近在咫尺,不把你們打出屎來就不知道花兒為什麽這樣紅!
派去通知明朝以後不再稱臣、要求割讓朝鮮、並將公主下嫁國王為妃的使者直接被成宗砍了;日軍才剛剛出港,朝鮮都司的軍馬已經趕來一陣猛轟。
直到此時,豐臣秀吉才知道自己好像招惹了不該招惹的人。
在兵部尚書戚繼光的指揮下,明朝官軍舍舟登岸,討伐逆臣。豐臣秀吉死了,在北京被淩遲處死,傳首九邊;日本國王親自來京奉表稱臣,退還秦皇府,撫恤死難者家屬,同時向明朝開放港口,免徵關稅。
成宗考慮到日本國多地震火山,人口又多,真要占領了還得倒貼錢,何況目前南邊仍然緊要,於是同意。
一切回到了原點。
戚繼光的曾祖戚諫官至指揮使,祖父戚寧能力一般,父親戚景通在隆慶年間依靠平叛也做到指揮使;隆慶初,戚繼光考中武狀元後,得到時任武英殿大學士湛若水的青睞,將孫女許配給他。後來參與平定土司和海盜,為南海海軍都督,坐鎮傲來縣。他軍紀嚴明、為官清正廉潔,深得士民百姓愛戴,首輔張居正深愛其才,推薦為兵部尚書。戚繼光不僅喜歡研究陣法、研究練兵,還喜歡研究軍械,在戴誌連珠銃的基礎上進一步改良,製成可以連續射擊28發的扳動燧發槍機,而且精度和射程都有提高,武宗想到曾祖母提到的機關槍,高興地把這個名字賜給了這把新槍,並裝備精銳部隊。湛氏出身名門,溫柔賢惠,夫妻感情倒是很好。
隆慶是古典時代武功的巔峰,蒸汽機讓朝廷的觸角前所未有的延伸;承德則是新時代武功的開端,戚氏機關槍的推廣使用震懾著所有野心家。
承德二十三年,在紅海邊,官軍依靠機關槍在一天內擊殺三萬敵軍,當年九月將「明」字大旗再次插到開羅城頭。
成宗皇帝親自到太廟獻俘,告慰顯宗以及列祖列宗。
與此同時,西方也鬧騰起來。西方學者對中國的推崇讓各國君主深感不安;自從當年孝宗皇帝允許在北京設立一處教堂,傳教士和歐洲商人欣喜若狂。朝廷不捨得花錢,他們就不惜重金歷時數年在朝廷圈定的宣武門外大街附近的胡同裏建造了一座規模極其宏大的教堂,主體採用羅馬穹頂風格,外麵又用漢白玉石欄圍繞,柱頂的石獅子與基督教聖像和諧共處。中西合璧,在當時的北京別具一格。
宣武門外大街是北京交通主幹道之一,商旅雲集,會館林立。但奇怪的是,教堂建成以後,一直門可羅雀;甚至有不少士子百姓指指點點。眼瞅著隔壁的道觀佛寺尼姑庵喇嘛廟甚至土地廟都是人聲鼎沸,更別說遠一點的旌忠祠,傳教士們實在眼饞;平時受招入朝,除了皇帝還和他們說幾句話,別的重臣像看瘟疫一樣離他們遠遠的。
他們遠涉重洋,到中國也有些年頭,漢語還是說得挺溜,漸漸地倒也打聽到當年贊瑪提歐等人不僅得罪了太後,還讓整個朝野震怒;此前設立教堂,朝廷上下爭論了好一陣子,據說有不少大臣撼門而哭,哭聲動地,最後皇帝說太後同意了,再三保證不讓他們出來傳教,這才消停了。
上層路線一時走不通,傳教士們開動腦筋,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搞布施、搞展覽、搞義診,後代營銷員能夠想到的,他們都在想,先把人哄進來再說!別說,靠著點硌牙的硬麵包,還真吸引了不少窮苦百姓,尤其婦女小孩,不要白不要。洋和尚喜歡念經是他們的事,坐一會兒就能得點麵包過一頓飯,憑什麽不幹——再說,咱們都講究進廟燒香,管他哪路神仙,咱們進去磕個頭,總不至於害咱們吧?
日子久了,也開始有宗室勛貴跑去和洋和尚們結交——耶穌會的傳教士們有很多確實有才華的,他們擅長繪畫、數學、音律、天文學,朝廷要考封、有特科,大家都想來找點靈感。
於承業在歐洲走馬觀花看稀奇的時候,聽完贊瑪提歐的工作匯報,英諾森八世連夜召集眾人商議,中國太後不親近天主,士大夫妒忌傳教士得到皇帝的信賴,恐怕不會直接同意傳教,那就要嚐試用新的傳教方式向中國滲透——不穿僧衣,不過隱修生活,積極參與各種活動。他們在北京和重要的大城市開辦學校、醫院、養濟院、圖書館、投資工商業,以此傳教。人家不是洋和尚,隻是信仰宗教,平時交流一下,不算犯法吧?
耶穌傳教會提前五十年成立,當然管理辦法需要逐漸完善,但是目的是明確的——讓億萬中國人沐浴到天主的榮光之下!
——至於美洲,也不能放棄,不過那邊地廣人稀,不用費那麽多力氣。
盡管此時的明朝在西方人眼裏遍地都是黃金,但說到底,還是農耕文明,社會福利沒那麽好,聽說洋和尚們肯免費教孩子們讀書,還管一頓午飯,當然有家長願意把孩子送過去,甚至勤奮好學的孩子自己跑過去,一時間人滿為患——洋和尚也不怕,又不吃人,何況人家用中文教學。聽傳教士們唱一會兒詩,然後就開始念書,當然除了四書五經,還有講述宗教故事的小冊子;圖書館也是,有不少中國本土的典籍,也夾雜了不少西方的書籍,包括《聖經》。
就這樣,近一百年來,基督教逐漸在中國打開了局麵。
羅馬教廷看著信徒越來越多,決定不再忍了;隆慶二十年明朝敗退出紅海,來自龐然大物的直接威脅沒有了;庇護五世要求嚴禁中國信徒祭天祭祖祭孔,向羅馬教廷輸送賦稅。
這當然招到明朝政府的抵製,當年三教齊心協力批判基督的盛況猶在眼前,隻是這些年他們老實了,大家忙,就沒心情理會他們;如今舊事重提,免不得又是一場大論辯。
耶穌會向教宗申辯,並帶來了皇帝陛下的親筆書信,措辭嚴厲的提出了十七個問題,包括中國信徒是否可以祭祖祭孔,皇帝應否用「萬歲」字樣等等,要求教廷方麵予以明確回復。
庇護五世顯然不想失去中國這個潛在的大市場,見時機不夠成熟,也就暫緩施行。
但是十年後,格列高利十三世當選教宗。麵對越來越加嚴重的內憂外患,他著手整頓天主教會,推行反宗教改革運動,首要的就是樹立自己的威望,於是態度堅決的要求中國信徒遵守教義,派遣使臣羅鐸來華向穆宗皇帝解釋教義。太上皇大怒,穆宗無奈,派遣傳教士和禮部右侍郎王世貞出訪羅馬,卻沒能改變這一禁令。三年後,他發出終極禁令,禁止中國教徒參與中國禮儀。
此時太上皇剛剛崩逝,穆宗又遣王世貞出訪,揚言全麵禁止傳教。
格列高利十三世不得已,做出妥協,派遣傳教士樂嘉提出八條寬恕條約,被稱為「樂嘉八條」,包括準許供奉祖宗牌位,但要加注天主教孝敬父母的道理;準許祭祖,但應屬非宗教性質的社會禮節;準許非宗教性質的敬孔典禮,但孔子牌位不能書寫「靈位」等等。
使者回到中國,穆宗已經崩逝,成宗剛剛登基,十三歲的孩子自然不能做主。建極殿大學士高拱是個虔誠的儒家子弟,早就看這些洋和尚不順眼,儒釋道三家也一擁而上,進行深刻揭批,得出結論:「覽此條約,隻可說得西洋等小人如何言得中國之大理。今見來臣條約,竟與和尚道士異端小教相同。彼此亂言者,莫過如此。以後不必西洋人在中國行教,禁止可也,免得多事。」
偏偏格列高利十三世自己也反悔,認為這八條與教義不合。
消息傳到北京,此時的首輔已經是張居正,他認為:「中國道理無窮,文義深奧,非西洋人所可妄論。中國有中國之教,西洋有西洋之教;彼西洋之教,不必行於中國,亦如中國之教,豈能行於西洋?」
他倒是沒有下令全麵禁止傳教士的活動,而是針鋒相對的提出:「眾西洋人,自今以後,若不遵天朝規矩,斷不準在中國住,必逐回去。」
你可以留下,但必須守我的規矩,否則滾蛋,別廢話。
我們要拒絕他們的歪理邪說,但我們不能拒絕他們的金子。
至於學校、醫院這些,好像不是洋和尚辦的,把它們關了,是不是所有的洋鬼子都要滾蛋?
西方人也不全是信仰耶穌的,其中還有不少出色的工匠和學者;隻要不亂中國的規矩法度,朝廷能忍,反正也不多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