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老實的不老實的土司和僧眾如今都跟著王越來到北京。
自太祖皇帝以來,中原王朝的皇帝就是藏民眼中文殊菩薩的化身,稱為「文殊皇帝」。
歷代文殊皇帝對藏傳佛教也很感興趣。
元代第一次大規模地把藏傳佛教傳播到中原。明承元製,吸收元廷在治理西藏方麵的成功經驗,並進一步向前推進,改「獨崇薩迦」為「多封眾建」,在兩京大興土木,營建寺院。當時留京藏僧亦多至數千人之巨。往來於內地和西藏之間的僧人、使者和商人更是絡繹不絕,川流不息。
汪舜華執政後清理冗官冗員,首當其衝的不是別人,就是這些寄居在北京的藏僧,一口氣清理了三千餘人,在京藏僧基本被打發回鄉,讓朝野大為振奮。
不過隨著茶馬互市的興盛,又有更多的藏僧來到內地,各個教派都有。
皇帝在建極門上召見了他們,接受了他們進獻的五彩哈達。
噶舉派高僧徹坦巴,呈上了剛剛完成的皇皇巨著《青史》。
今年已經八十徹坦巴是吐蕃貴族出身。9歲時出家,曾跟隨眾多高僧學習佛法;熟諳藏傳佛教各派的發展歷史,寫成了這部作品。
徹坦巴雖然年老,但是精神矍鑠。
汪舜華翻著書,聽他滔滔不絕的介紹各派教法源流、烏斯藏王朝世係,前後弘期佛教史;皇帝有贊瑪提歐的教訓在前,沒有輕易開口。
雖然那些年西藏被文青們營銷成世界上最後一片淨土,但汪舜華對藏傳佛教的了解實在有限,大體停留在按照帽子眼色區別教派、黃教影響最大之類的常識上,反而是署名倉央嘉措的幾首情詩念的很順口。
藏區特殊的人文地理,決定了朝廷必須藉助宗教;但即便是宗教,也必須是有選擇的,酒肉和尚肯定不行。
和尚嘛,還是要清心寡欲的,尤其是對付剛剛投降的蒙古人。
徹坦巴是噶舉派高僧,雖關上門來會對本派弟子發牢騷,但向文殊皇帝匯報的時候還是很講究原則的,著重闡述自家的學說。不過皇帝之前沒事,也喜歡和這些傳統意義上的非主流人士來往,連語言都學了好幾種,如今反而指點母後:「佛教在吐蕃王朝鬆贊幹布時期,由文成公主帶進來,而後發揚光大,引起貴族的不滿。差不多在唐武宗會昌滅佛的同時,吐蕃王朝發生了朗達瑪滅佛。後來朗達瑪被僧人刺殺。兩個兒子相互爭位,吐蕃分裂。百餘年後,佛教後來由原西康地區和衛藏地區再度傳入,以此為界限,分為前弘期和後弘期;根據佛教傳入路線的不同,分為上路弘傳和下路弘傳。」
這些算基本常識,餘下的就是王越補充:「如今藏區有五大教派,寧瑪派、薩迦派、噶舉派、噶當派、格魯派。其中格魯派是近些年來剛剛興起的,僧眾都帶黃色僧帽,故而稱為黃教。他們的創建人宗喀巴永樂末年圓寂。他生前抨擊各派,倡導改革,提出僧人嚴格持戒、不事農作、獨身不娶。」
宗喀巴早已圓寂,八大弟子也都已經去世,但有很多再傳弟子,其中不少跟著到了北京。格魯派還算新秀,雖然傳播很快,但影響力還比較局限在拉薩附近;此番推翻貢噶雷巴,他們率先前來投效,戰場上很是賣力。
他們賣力的跟皇帝匯報師父師祖的功德,皇帝也饒有興趣的聽他們說起戒律,甚至還探討起轉世靈童來。
六年前,宗喀巴的最小弟子根敦朱巴圓寂。弟子們採用噶舉派的轉世辦法,由根敦朱巴的親屬及部分高僧指定後藏達納地方出生的一名男孩為根敦朱巴的轉世。這孩子兩歲時,一見著宗喀巴的像,就合掌作禮注視,俯首敬禮。他能憶念前生處所,常常說出根敦主在世時話。特別是在三歲時,護法天女軍刀母為他現身,他就作了《軍刀天女贊》,所以大家都相信他是化身而來的靈童。
弟子們說的很虔誠,群臣互相交換了眼神,沒有說話。
汪舜華也想起來:黃教,是在清朝以後大行其道,號稱「一座喇嘛廟,勝抵十萬兵」。
汪舜華和皇帝商量,扶持黃教,為我所用。
但是不必獨尊,否則一家獨大,就很難為朝廷所用了。
貢噶雷巴的帕竹政權已經滅亡,封號自然要取消,其地改為府縣,派遣官員,不世襲。
皇帝認為:「朝廷本就缺官,西藏地處高寒,語言也不通,派遣進士舉人前去,實在糟蹋了。」
汪舜華點頭:「朝廷是要掌握藏區的人事權,卻不能泥足深陷,在那裏耗費太多的功夫。」
想了想:「北京有藏僧,讓他們去任職。」
皇帝稱是:「還是要考試,擇優而用——在北京這麽些年,該學會漢話了。」
汪舜華點頭,心說這些年朝廷上下都習慣了考試,不管文的武的化外的,也不管宗室進士舉人秀才,或是資格賽選拔賽,甭管怎樣,要進體製內,基本都免不了來一遭——當然土司、新省的和尚,以及戰場上掙到的和特長生除外。
不過怎麽考試是個問題。
商輅站出來說:「雖是用漢語考,但考試內容也應該明確。」
章綸道:「自然是要以四書五經為考試內容。」
商輅道:「整個藏區能說漢語的人都算得上鳳毛麟角,遑論四書五經!便是通讀的都不多。」
章綸道:「那也不能考佛法。」
徐溥道:「要不考《大明律》?讓他們也知道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
丘浚道:「土官治土民,壓根兒不照《大明律》來;何況那書很厚。」
這是實情,汪舜華想了想,看向皇帝:「經過這次的事,該給那些土霸王立規矩了。皇帝,這件事你來主持,擬定章程,作為藏區遵循的準則,也作為他們考試唯一的內容。文殊皇帝的話,諒他們不敢不從。」
帕竹政權雖然實力強盛,但畢竟隻是地方政權,況且造反之後有不少抗命不遵甚至迎接王師的,趁著朝廷無暇顧及,擴充勢力,朝廷也隻能認了,因此第一批土官的規模不會很大。
然後是藏僧的管理。
明朝對各派僧人賜予封號,等級很多。除了三個法王和五個地方王,還有二個西天佛子、九個灌頂大國師、十八個灌頂國師和數量眾多的禪師、都綱、剌麻等僧官。其中大國師為四品,國師五品,禪師為六品,品級不高,但是名頭很能唬人。
章綸就憤慨的提出:「番僧乃異端外教,蠱惑人心,汙染華夏;尤其此輩欺罔惑世、縻財蠹政,堪為濁亂聖世之大者。」
夏時正更是慷慨陳詞:「西番之教,邪妄不經。從北京到拉薩,涉數萬之程,歷數歲之久,道途絕無郵置,人馬安從供頓?虧中國之體,納外番之侮,無一可者。」
楊守陳同樣憤恨不平:「前者,朝廷寵遇番僧,有佛子、國師、法王名號,儀衛過於王侯,服玩擬於供禦,錦衣玉食,徒類數百,竭百姓之脂膏,中外莫不切齒。其間甚至有中原百姓學習番教,以圖寵貴。」
用了「前者」,大抵因為汪舜華對這些番僧不感興趣,執政後就都打發走了,留下的都在四譯館辦差,翻譯書籍,出使藏區。
但是景泰以前番僧相當得寵,前幾年皇帝在東宮,也喜歡召見番僧,不能不讓群臣驚心。
皇帝想了想,同意了,現有的不必革除,待其自然消亡;將來隻冊封禪師、都綱、剌麻等職位,法王、王等名目則換成闡化、輔教、闡教、贊善、護教。
皇帝親自召集此番入京朝賀的西藏土司和番僧,反覆商討,呈上了章程,大致有五:
一是明確青海、西藏、四川三省藏區的範圍。西寧等府循漢俗,其他地區從藏俗。
二是駐軍。朝廷派遣三千人馬,前後藏各駐1000名,江孜駐500名,定日駐500名,前藏由駐拉薩遊擊統轄,日喀則、江孜、定日由日喀則都司統轄。
三是駐藏大臣督辦藏內事務,所有地方官員以至活佛,無論大小都得服從駐藏大臣。
四藏區管理原則。土官治土民,這沒什麽可說的,但是官員和僧官的品級、選任都要明確。土官要經過北京考試,除非犯法被奪職,否則任職終身。僧官你們要轉世,可以,但是也要考試合格才行。朝廷改崇福寺為法源寺,專向西藏、景泰等省高級僧侶傳授戒法。
五是差徭標準,肯定沒辦法執行,但可以用來削人。
皇帝很高興,拿著這東西來見汪舜華。汪舜華記得當年幹隆製定了三十來條,畢竟是第一步,跨出去了就好,很爽快的同意了,隻是加了一條:「他們的那些僧官都要轉世,萬一同時有幾個孩子出生,該怎麽好?」
皇帝一怔,摩挲著下巴:「母後顧慮周全,臣倒是沒有想過。」
汪舜華道:「我看,就以你的名義,賜給他們一個金瓶,供奉在布達拉宮。凡有番僧轉世,確定靈童,就由駐藏大臣匯聚各派高僧,將幾個孩子的名字寫於紙上,放入瓶中,由駐藏大臣撚取,撚著就算。」
說得好聽,就是抓鬮。
皇帝很高興:「母後吩咐的事,如此一來,就免得他們互相串聯作弊。」
盡管製度不同,但人性相通。藏區信奉轉世,但指著剛出生的孩子說他上輩子是高僧,估計比趙高高不到哪裏去;還不是幾個實權家族相互指認,然後養作傀儡。
既然朝廷要冊封你,你就必須也隻能為朝廷所用!靈童必須由朝廷來確定,確定後送到指定的寺廟學習,考試通過後才能坐床,這樣相互牽製,誰也別想一家獨大!
想了想,汪舜華又加了一句:「還要加一條:僧官不論品級,若犯十惡,必須奪職,不許轉世。」
皇帝稱是。
自太祖皇帝以來,中原王朝的皇帝就是藏民眼中文殊菩薩的化身,稱為「文殊皇帝」。
歷代文殊皇帝對藏傳佛教也很感興趣。
元代第一次大規模地把藏傳佛教傳播到中原。明承元製,吸收元廷在治理西藏方麵的成功經驗,並進一步向前推進,改「獨崇薩迦」為「多封眾建」,在兩京大興土木,營建寺院。當時留京藏僧亦多至數千人之巨。往來於內地和西藏之間的僧人、使者和商人更是絡繹不絕,川流不息。
汪舜華執政後清理冗官冗員,首當其衝的不是別人,就是這些寄居在北京的藏僧,一口氣清理了三千餘人,在京藏僧基本被打發回鄉,讓朝野大為振奮。
不過隨著茶馬互市的興盛,又有更多的藏僧來到內地,各個教派都有。
皇帝在建極門上召見了他們,接受了他們進獻的五彩哈達。
噶舉派高僧徹坦巴,呈上了剛剛完成的皇皇巨著《青史》。
今年已經八十徹坦巴是吐蕃貴族出身。9歲時出家,曾跟隨眾多高僧學習佛法;熟諳藏傳佛教各派的發展歷史,寫成了這部作品。
徹坦巴雖然年老,但是精神矍鑠。
汪舜華翻著書,聽他滔滔不絕的介紹各派教法源流、烏斯藏王朝世係,前後弘期佛教史;皇帝有贊瑪提歐的教訓在前,沒有輕易開口。
雖然那些年西藏被文青們營銷成世界上最後一片淨土,但汪舜華對藏傳佛教的了解實在有限,大體停留在按照帽子眼色區別教派、黃教影響最大之類的常識上,反而是署名倉央嘉措的幾首情詩念的很順口。
藏區特殊的人文地理,決定了朝廷必須藉助宗教;但即便是宗教,也必須是有選擇的,酒肉和尚肯定不行。
和尚嘛,還是要清心寡欲的,尤其是對付剛剛投降的蒙古人。
徹坦巴是噶舉派高僧,雖關上門來會對本派弟子發牢騷,但向文殊皇帝匯報的時候還是很講究原則的,著重闡述自家的學說。不過皇帝之前沒事,也喜歡和這些傳統意義上的非主流人士來往,連語言都學了好幾種,如今反而指點母後:「佛教在吐蕃王朝鬆贊幹布時期,由文成公主帶進來,而後發揚光大,引起貴族的不滿。差不多在唐武宗會昌滅佛的同時,吐蕃王朝發生了朗達瑪滅佛。後來朗達瑪被僧人刺殺。兩個兒子相互爭位,吐蕃分裂。百餘年後,佛教後來由原西康地區和衛藏地區再度傳入,以此為界限,分為前弘期和後弘期;根據佛教傳入路線的不同,分為上路弘傳和下路弘傳。」
這些算基本常識,餘下的就是王越補充:「如今藏區有五大教派,寧瑪派、薩迦派、噶舉派、噶當派、格魯派。其中格魯派是近些年來剛剛興起的,僧眾都帶黃色僧帽,故而稱為黃教。他們的創建人宗喀巴永樂末年圓寂。他生前抨擊各派,倡導改革,提出僧人嚴格持戒、不事農作、獨身不娶。」
宗喀巴早已圓寂,八大弟子也都已經去世,但有很多再傳弟子,其中不少跟著到了北京。格魯派還算新秀,雖然傳播很快,但影響力還比較局限在拉薩附近;此番推翻貢噶雷巴,他們率先前來投效,戰場上很是賣力。
他們賣力的跟皇帝匯報師父師祖的功德,皇帝也饒有興趣的聽他們說起戒律,甚至還探討起轉世靈童來。
六年前,宗喀巴的最小弟子根敦朱巴圓寂。弟子們採用噶舉派的轉世辦法,由根敦朱巴的親屬及部分高僧指定後藏達納地方出生的一名男孩為根敦朱巴的轉世。這孩子兩歲時,一見著宗喀巴的像,就合掌作禮注視,俯首敬禮。他能憶念前生處所,常常說出根敦主在世時話。特別是在三歲時,護法天女軍刀母為他現身,他就作了《軍刀天女贊》,所以大家都相信他是化身而來的靈童。
弟子們說的很虔誠,群臣互相交換了眼神,沒有說話。
汪舜華也想起來:黃教,是在清朝以後大行其道,號稱「一座喇嘛廟,勝抵十萬兵」。
汪舜華和皇帝商量,扶持黃教,為我所用。
但是不必獨尊,否則一家獨大,就很難為朝廷所用了。
貢噶雷巴的帕竹政權已經滅亡,封號自然要取消,其地改為府縣,派遣官員,不世襲。
皇帝認為:「朝廷本就缺官,西藏地處高寒,語言也不通,派遣進士舉人前去,實在糟蹋了。」
汪舜華點頭:「朝廷是要掌握藏區的人事權,卻不能泥足深陷,在那裏耗費太多的功夫。」
想了想:「北京有藏僧,讓他們去任職。」
皇帝稱是:「還是要考試,擇優而用——在北京這麽些年,該學會漢話了。」
汪舜華點頭,心說這些年朝廷上下都習慣了考試,不管文的武的化外的,也不管宗室進士舉人秀才,或是資格賽選拔賽,甭管怎樣,要進體製內,基本都免不了來一遭——當然土司、新省的和尚,以及戰場上掙到的和特長生除外。
不過怎麽考試是個問題。
商輅站出來說:「雖是用漢語考,但考試內容也應該明確。」
章綸道:「自然是要以四書五經為考試內容。」
商輅道:「整個藏區能說漢語的人都算得上鳳毛麟角,遑論四書五經!便是通讀的都不多。」
章綸道:「那也不能考佛法。」
徐溥道:「要不考《大明律》?讓他們也知道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
丘浚道:「土官治土民,壓根兒不照《大明律》來;何況那書很厚。」
這是實情,汪舜華想了想,看向皇帝:「經過這次的事,該給那些土霸王立規矩了。皇帝,這件事你來主持,擬定章程,作為藏區遵循的準則,也作為他們考試唯一的內容。文殊皇帝的話,諒他們不敢不從。」
帕竹政權雖然實力強盛,但畢竟隻是地方政權,況且造反之後有不少抗命不遵甚至迎接王師的,趁著朝廷無暇顧及,擴充勢力,朝廷也隻能認了,因此第一批土官的規模不會很大。
然後是藏僧的管理。
明朝對各派僧人賜予封號,等級很多。除了三個法王和五個地方王,還有二個西天佛子、九個灌頂大國師、十八個灌頂國師和數量眾多的禪師、都綱、剌麻等僧官。其中大國師為四品,國師五品,禪師為六品,品級不高,但是名頭很能唬人。
章綸就憤慨的提出:「番僧乃異端外教,蠱惑人心,汙染華夏;尤其此輩欺罔惑世、縻財蠹政,堪為濁亂聖世之大者。」
夏時正更是慷慨陳詞:「西番之教,邪妄不經。從北京到拉薩,涉數萬之程,歷數歲之久,道途絕無郵置,人馬安從供頓?虧中國之體,納外番之侮,無一可者。」
楊守陳同樣憤恨不平:「前者,朝廷寵遇番僧,有佛子、國師、法王名號,儀衛過於王侯,服玩擬於供禦,錦衣玉食,徒類數百,竭百姓之脂膏,中外莫不切齒。其間甚至有中原百姓學習番教,以圖寵貴。」
用了「前者」,大抵因為汪舜華對這些番僧不感興趣,執政後就都打發走了,留下的都在四譯館辦差,翻譯書籍,出使藏區。
但是景泰以前番僧相當得寵,前幾年皇帝在東宮,也喜歡召見番僧,不能不讓群臣驚心。
皇帝想了想,同意了,現有的不必革除,待其自然消亡;將來隻冊封禪師、都綱、剌麻等職位,法王、王等名目則換成闡化、輔教、闡教、贊善、護教。
皇帝親自召集此番入京朝賀的西藏土司和番僧,反覆商討,呈上了章程,大致有五:
一是明確青海、西藏、四川三省藏區的範圍。西寧等府循漢俗,其他地區從藏俗。
二是駐軍。朝廷派遣三千人馬,前後藏各駐1000名,江孜駐500名,定日駐500名,前藏由駐拉薩遊擊統轄,日喀則、江孜、定日由日喀則都司統轄。
三是駐藏大臣督辦藏內事務,所有地方官員以至活佛,無論大小都得服從駐藏大臣。
四藏區管理原則。土官治土民,這沒什麽可說的,但是官員和僧官的品級、選任都要明確。土官要經過北京考試,除非犯法被奪職,否則任職終身。僧官你們要轉世,可以,但是也要考試合格才行。朝廷改崇福寺為法源寺,專向西藏、景泰等省高級僧侶傳授戒法。
五是差徭標準,肯定沒辦法執行,但可以用來削人。
皇帝很高興,拿著這東西來見汪舜華。汪舜華記得當年幹隆製定了三十來條,畢竟是第一步,跨出去了就好,很爽快的同意了,隻是加了一條:「他們的那些僧官都要轉世,萬一同時有幾個孩子出生,該怎麽好?」
皇帝一怔,摩挲著下巴:「母後顧慮周全,臣倒是沒有想過。」
汪舜華道:「我看,就以你的名義,賜給他們一個金瓶,供奉在布達拉宮。凡有番僧轉世,確定靈童,就由駐藏大臣匯聚各派高僧,將幾個孩子的名字寫於紙上,放入瓶中,由駐藏大臣撚取,撚著就算。」
說得好聽,就是抓鬮。
皇帝很高興:「母後吩咐的事,如此一來,就免得他們互相串聯作弊。」
盡管製度不同,但人性相通。藏區信奉轉世,但指著剛出生的孩子說他上輩子是高僧,估計比趙高高不到哪裏去;還不是幾個實權家族相互指認,然後養作傀儡。
既然朝廷要冊封你,你就必須也隻能為朝廷所用!靈童必須由朝廷來確定,確定後送到指定的寺廟學習,考試通過後才能坐床,這樣相互牽製,誰也別想一家獨大!
想了想,汪舜華又加了一句:「還要加一條:僧官不論品級,若犯十惡,必須奪職,不許轉世。」
皇帝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