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城一片紛紛擾擾的時候,皇帝帶著皇後嬪妃及文武官員繼續南下,經過丹陽、常州,來到蘇州。
此時的蘇州,已經是名滿天下的天堂之城。這裏河網密布,農業發達,號稱「天下糧倉」「魚米之鄉」。有宋便稱「蘇湖熟,天下足」。
皇帝帶人視察了太湖和農業生產,秋收已經差不多了,但田間的事還是不少的。地方官府正在組織丁壯進行水利設施建設;農婦們更不會閑著,現在是養殖桂花蠶的好時機,這也是今年最後一茬蠶。大家抓緊時間採桑養蠶織布,片刻也不得清閑。
江南地區的人民顯然殷實很多,不管是氣色還是膚色,都明顯透著滋潤;富裕些的農民甚至穿上羅衣。
蘇州人民對於明朝的觀感其實不太好。
當年張士誠占據蘇州,禮賢下士,輕徭薄賦,興修水利,發展生產,深得百姓擁戴,稱為「張王」;太祖因此心存忌憚,對蘇州徵收重稅。據《諸司職掌》記載,天下夏稅、秋糧以石計者,總二千九百四十三萬,浙江布政司二百七十五萬二千,蘇州府二百八十萬九千,是宋朝的七倍、元朝的四倍。
前些年田賦改革,蘇州等地的田賦雖然還是比其他地方多出一倍,但比以前少了不止一半,尤其加上漕運的部分,農民的負擔大大減輕。
麵對皇帝略帶關切的詢問,農人雖然還是緊張,到底利索很多,老老實實的回每年的收成、稅賦,極力稱頌朝廷的恩德。鄭廣是前些年做漕軍,朝廷改革之後,這才回鄉從事生產的。當下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跟皇帝說起從前的遭遇:「那真是和《運河柳》說的一樣。漕船是岸上有人挽拽的,大船甚至有二三百人,遇到急流險灘,纜繩中斷,舡隨糧摧,一舟撞損,後麵的三五艘船相繼沉沒,搶救不及時就有可能葬身魚腹;運氣好船隻是磕了碰了,但也讓當差的下令沉了——因為船沉了就不用賠錢,不沉就要自己貼補賠償;就這樣,日子越過越慘,差點流亡。」
他的鄰居們也紛紛稱頌:「從前漕運一項,運費甚至比田賦還多;還有修造等各項雜課,也鬧不清名目,如今可好。聽說是什麽公司運糧,咱們隻把糧食交到官府就成。這都是太後皇上的恩德啊。」
皇帝看著他們質樸的笑臉,屋裏屋外都看了一遭,覺得心裏踏實。
皇後則帶著嬪妃們參觀了震澤鎮,這是天下蠶桑的中心。「千家城廓蠶桑地,萬頃煙波魚米香」。
聽知府邱霽恭人謝氏說:「如今正是蠶繭豐收的時候。蠶農請戲班在先蠶祠唱戲,酬謝蠶花娘娘,稱為『謝蠶花』,有的人家把演出用的紙幕拿回去,待下一個蠶季來臨時,裱糊在蠶匾上。這種紙叫『蠶花紙』,蠶農相信,這是再獲豐收的吉兆。」
錦鸞回宮,和皇帝說起這裏的風俗,又提到了那首唐詩:「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皇帝點頭:「民生多艱吶。」
他的目光飄到很遠: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辦完這些事,這才召集了才子們觀看崑曲,品嚐了清淡香甜的蘇幫菜和蘇式糕點、蘇式小吃、蘇式蜜餞;給蘇州進貢的「嚇煞人香」賜名「碧螺春」。
蘇州多才子,前些年被朝廷收割了一輪又一輪,如今見了皇帝,有悲憤,有憋屈,也有期待。
沈周自陳年老多病,去年汪太後賜金放還。如今故人重逢,皇帝拉著他的手敘說寒溫,稱讚他書畫又有進益,可追步王羲之、吳道子,又賜了羅綺白金,沈周道謝,作詩頌聖,士子們也跟著唱和,一起稱頌皇帝英明睿哲,祖宗江山有人;皇帝也品評文章,吩咐有賞。
一片和樂。
可惜此時光福山的梅花尚未開放。這裏的梅花衍亙五六十裏,窈無窮際,堪稱海內第一。好在這裏諸峰連綿,重嶺疊翠。四時有不謝之花,八節有常春之景。此時枯荷聽雨,桂香浮動,仍然是無限風光;皇帝聽邱霽說起:「每當冬末春初,梅花淩寒開放,一眼望去,如海蕩漾,若雪滿地。」欣然賜名「香雪海」。
崑曲發源於元朝崑山人顧堅,嘉靖年間魏良輔對崑山腔進行大膽改革,形成了新的聲腔,廣受歡迎。萬曆年間,崑曲出現爆發式發展,湧現了大量優秀的劇本,演出也非常繁榮。
這一次,因為朝廷的鼓勵和經濟社會的繁榮發展,加上一大批士子因為各種原因落拓江湖,隻能以小說戲曲謀生,崑曲提前迎來了發展的春天,僅蘇州一地,專業演員就達六千人。除了民間作家,朝堂之上程敏政、李東陽、倪嶽等人都寫過崑曲劇本,風靡天下;甚至還有李瑩、盧允貞等女作家。
士大夫和江南才子的合流,造就了崑曲唱腔華麗婉轉、念白儒雅、表演細膩、舞蹈飄逸的特點,加上完美的舞台置景,達到了戲曲表演的高境界。
如今的崑曲,不僅劇本多種多言,演出的場合也各式各樣:家裏、別墅裏、草台鄉間,甚至樓船上也能演崑曲;不僅女眷們喜歡外出觀劇,甚至和男人一起看劇。大型演出中,萬人齊聲吶喊也不足為怪。
看著台上演出的最新劇目《清河公主》。改編自和親王世子妃沈瓊蓮的同名小說。這部三年前刊刻的皇皇巨著,以晉惠帝之女清河公主跌宕起伏的人生為線索,再現了西晉由盛而衰的歷史。氣象宏大,人物鮮明,情節跌宕,語言優美,不僅和親王世子讚不絕口,更引發搶購熱潮,一時天下傳抄,洛陽紙貴。
錦鸞對皇帝讚嘆:「沈妃真不愧是才女,寫得出這樣的巨著,天家真是濟濟有人。」
皇帝點頭:「我家有這樣的才女,太祖皇帝在天有靈,該瞑目了。」
他沉吟了一下:「連金枝玉葉都顛沛流離,不知道當時的士民百姓,又是何等命運。」
他的目光飄遠:
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在蘇州稍事停留,前往江南省的省會鬆江府。當初到底是把江南省的治所定在淮安、揚州、蘇州還是鬆江,朝廷上下很是爭論了一陣;汪舜華也是猶豫不決,一邊感嘆江蘇就是不一樣,備選項這麽多,換做其他省份,估計就一棵獨苗,充其量花開並蒂。
最後定在鬆江,這裏底蘊不及前麵幾個,但是經濟發展不相上下,尤其占據海運的優勢,未來潛力無限。
因為已經基本走遍了江南省,該匯報的江南省的領導們也早就跟皇帝匯報了;這回皇帝除了視察農業和織造業,主要去看了上海港,這是天下第二的進出港口,僅次於廣州。
因為朝廷的鼓勵,鬆江府提前迎來了繁盛時代;尤其是經過十年前徐貫的治理,水患得到了有效的遏製,實現了「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繁盛。
皇帝早就聽說過「衣被天下」,如今親眼見到,才知道所謂「買不盡鬆江布,收不盡魏塘紗」絕不是虛妄。
歷史上的鬆江,在弘治時期,每年貢獻賦稅八十萬,僅上海一縣達十六萬;如今,這個數字直接翻倍。
鬆江府是重要的糧食產地。白粳、薄稻貢獻朝廷、皇室;除此之外,穀物品種就有五十餘種之多,其中播種期最短的六十日稻,三月種,五月熟;質量最佳的箭子稻,粒長而細,色白味甘;糯稻品種繁多,都是釀酒上品。
鬆江既是水鄉,又多旱地。因地製宜,豆類作物也不少。皇帝聽知府李恆介紹:「南園地最貴,民間蒔蔥薤於盆盎之中,植竹木於宅舍之側,在郊桑麻,在水菱藕。幾乎把每寸土地,都充分利用起來,生產出了大批糧食。」
近些年來,朝廷在江南地區推廣雙季稻。雖然晚稻口感並不如早稻,產量也差不多少一半,但於百姓來說,已然是不小的收入了。因此,在建極初年試種成功後,百姓相繼開始種植雙季稻。
按照戶部的估算,如今江南地區的水稻畝產大約為1.6石;而鬆江府畝產最高2.5石,平均2石左右。官府在冊的墾田約600萬畝,每年出產水稻1200萬石,這還不包括春花作物的產量,也就是是指小麥與豆類等作物;而按照當時的說法,「春花之利居半。」
手裏有糧才能心裏不慌,沒有什麽比糧食安全更重要。皇帝看著稻田裏立秋前才插種的秧苗此時一片青碧,不由想起那句民謠「蘇湖熟,天下足。」
汪舜華執政以後,放寬了對人丁的限製,農民種植棉花等經濟作物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尤其棉花方格育苗移栽技術的推廣,單產翻倍,農民的熱情被完全激發了。目下僅上海縣墾田凡二百萬畝,大半種棉,接近150萬畝。除了官辦的紡織工廠,民間家家都紡紗織布,每天民間織出的布匹,就以萬計;市場交易高達千萬匹。這裏的紡織品,產品精美,品種繁多,花樣新穎,冠於全國,馳名中外。
李誕不無自得的誇耀:「棉布天下都有,但織造就屬鬆江。」
皇帝看著鬆江府目不暇接的牙行和商賈,堆積如山的貨物和來來往往的商人,想到史書中有關漢唐盛世以及宋朝富庶的描述,似乎不遑多讓。
這樣的地方,皇帝是要好好看看的。
鬆江府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在於土地資源的利用和作物的栽培技術有重大進步,使作物產量和勞動生產率有了明顯提高。先進行「外延式開發」,即建造規模較大的圩田,圩田中間還有河渠、池塘和不少的荒地。然後逐步進行「內涵式開發」,消除「內部邊疆」,實行幹田化,把一個個大圩分成眾多小圩。不僅可以充分開發利用大圩內尚存的荒地,而且能夠有效地排出農田積水,使之幹燥化,不僅有利於水稻種植,還能麵種植冬季旱地作物,使得水旱輪作成為可能。
與此同時,部分農民開始進行追肥技術改進的探索。盡管大家一直重視施肥,但主要是施基肥,即在下種或移栽以前給稻田施肥。掌握水田適時追肥情況與時間極為複雜,難以為農民所普遍掌握,直到清朝才得到普及。而如今,因為農民負擔減輕,漸漸富餘,開始進行探索。他們發現用紅花草作為基肥,第一次追肥用的「豬踐」,也就是豬欄中經豬踐踏過並泡進了大量糞便的稻草或其他幹草,肥力極強;第二次用豆餅,即大豆榨油後的副產品。
江南人民非常注意精耕細作,如耕耘除草,已講究三耘,即在插秧之後進行「三盪」,數日後曰頭盪,越十日後曰二盪,又越十餘日後曰三盪,以便補苗護苗,清除雜草。
與此同時,鐵搭、耕盪等農具也開始推廣使用;棉花移栽技術的成熟也在刺激農民探索其他的套作間作技術,不斷提升產量。
江南地區種植業的成功經驗,在其他有條件的地區逐步開始推行;皇帝此前多少聽說過,如今眼見為實,又有對比數據,自然表示很滿意。
除了實地走訪,還要好好看看並支持這裏的水利工程。
《明實錄》稱:「蘇鬆地方延袤千裏,財賦所入為天下三分之一,由外濱大海,內阻江湖,大河環列於郡縣,以吐納江海之流;支河錯綜於原野,以分析大河之派,寸土尺地皆獲灌溉,此東南財賦之源也。」
對於鬆江的水利工程而言,其要有三:一要防止海潮浸蝕、壅塞;二要防江湖泛濫;三要治溝恤灌溉。
好在隨著經濟的發展,地方官府手裏的可支配收入越來越多,自然是要拿來用的,水利工程就是最大的用項。
如今皇帝親自視察江浦合流,也就是吳淞江和黃浦江合流工程。
吳淞江古稱鬆江,源出蘇州吳縣以南的太湖口。鬆江、婁江和東江是當時太湖的三大泄洪水道,而其中鬆江是太湖流域最大的泄洪水道,也是上海地區最大的河流。因河道深廣,鬆江唐時「闊二十裏」,外洋及內地的船隻進出頻繁,雲集於大港青龍鎮。北宋中期以後,受北方經濟重心南移帶來的地理影響,上遊來水流勢減弱,泥沙淤積較快,河道越來越窄,太湖口逐漸淤沒,鬆江遂以瓜涇口為正源。
可以說,上海港口的興衰,關鍵是解決吳淞江下遊出海口的泥沙淤塞問題。永樂二年,戶部尚書夏元吉接受葉宗行建議,疏浚吳淞江南北兩岸支流,引太湖水入瀏河、白茆直注長江(「掣淞入瀏」),又疏浚上海縣城東北的範家浜(即黃浦江外白渡橋至復興島段),使黃浦從今復興島向西北流至吳淞口入注長江,此後吳淞口實際成了黃浦口,故有「黃浦奪淞」之說。
也就是從這時候起,吳淞江成了一條波瀾不驚的內河,吳淞江和黃浦江完成了一次幹流變支流的的位置更換。
江浦合流,不但暢通了泄水道,有利於農田水利建設,更促進了交通和航運事業的發展。鬆江地區以上海為中心,逐漸形成了內河航運、長江航運,及沿海的北洋、南洋航運和國際航運等五條航線,使上海成為「襟江帶海」的國際化大都市,並在去年後來居上成為江南省的首府。
此時的蘇州,已經是名滿天下的天堂之城。這裏河網密布,農業發達,號稱「天下糧倉」「魚米之鄉」。有宋便稱「蘇湖熟,天下足」。
皇帝帶人視察了太湖和農業生產,秋收已經差不多了,但田間的事還是不少的。地方官府正在組織丁壯進行水利設施建設;農婦們更不會閑著,現在是養殖桂花蠶的好時機,這也是今年最後一茬蠶。大家抓緊時間採桑養蠶織布,片刻也不得清閑。
江南地區的人民顯然殷實很多,不管是氣色還是膚色,都明顯透著滋潤;富裕些的農民甚至穿上羅衣。
蘇州人民對於明朝的觀感其實不太好。
當年張士誠占據蘇州,禮賢下士,輕徭薄賦,興修水利,發展生產,深得百姓擁戴,稱為「張王」;太祖因此心存忌憚,對蘇州徵收重稅。據《諸司職掌》記載,天下夏稅、秋糧以石計者,總二千九百四十三萬,浙江布政司二百七十五萬二千,蘇州府二百八十萬九千,是宋朝的七倍、元朝的四倍。
前些年田賦改革,蘇州等地的田賦雖然還是比其他地方多出一倍,但比以前少了不止一半,尤其加上漕運的部分,農民的負擔大大減輕。
麵對皇帝略帶關切的詢問,農人雖然還是緊張,到底利索很多,老老實實的回每年的收成、稅賦,極力稱頌朝廷的恩德。鄭廣是前些年做漕軍,朝廷改革之後,這才回鄉從事生產的。當下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跟皇帝說起從前的遭遇:「那真是和《運河柳》說的一樣。漕船是岸上有人挽拽的,大船甚至有二三百人,遇到急流險灘,纜繩中斷,舡隨糧摧,一舟撞損,後麵的三五艘船相繼沉沒,搶救不及時就有可能葬身魚腹;運氣好船隻是磕了碰了,但也讓當差的下令沉了——因為船沉了就不用賠錢,不沉就要自己貼補賠償;就這樣,日子越過越慘,差點流亡。」
他的鄰居們也紛紛稱頌:「從前漕運一項,運費甚至比田賦還多;還有修造等各項雜課,也鬧不清名目,如今可好。聽說是什麽公司運糧,咱們隻把糧食交到官府就成。這都是太後皇上的恩德啊。」
皇帝看著他們質樸的笑臉,屋裏屋外都看了一遭,覺得心裏踏實。
皇後則帶著嬪妃們參觀了震澤鎮,這是天下蠶桑的中心。「千家城廓蠶桑地,萬頃煙波魚米香」。
聽知府邱霽恭人謝氏說:「如今正是蠶繭豐收的時候。蠶農請戲班在先蠶祠唱戲,酬謝蠶花娘娘,稱為『謝蠶花』,有的人家把演出用的紙幕拿回去,待下一個蠶季來臨時,裱糊在蠶匾上。這種紙叫『蠶花紙』,蠶農相信,這是再獲豐收的吉兆。」
錦鸞回宮,和皇帝說起這裏的風俗,又提到了那首唐詩:「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皇帝點頭:「民生多艱吶。」
他的目光飄到很遠: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辦完這些事,這才召集了才子們觀看崑曲,品嚐了清淡香甜的蘇幫菜和蘇式糕點、蘇式小吃、蘇式蜜餞;給蘇州進貢的「嚇煞人香」賜名「碧螺春」。
蘇州多才子,前些年被朝廷收割了一輪又一輪,如今見了皇帝,有悲憤,有憋屈,也有期待。
沈周自陳年老多病,去年汪太後賜金放還。如今故人重逢,皇帝拉著他的手敘說寒溫,稱讚他書畫又有進益,可追步王羲之、吳道子,又賜了羅綺白金,沈周道謝,作詩頌聖,士子們也跟著唱和,一起稱頌皇帝英明睿哲,祖宗江山有人;皇帝也品評文章,吩咐有賞。
一片和樂。
可惜此時光福山的梅花尚未開放。這裏的梅花衍亙五六十裏,窈無窮際,堪稱海內第一。好在這裏諸峰連綿,重嶺疊翠。四時有不謝之花,八節有常春之景。此時枯荷聽雨,桂香浮動,仍然是無限風光;皇帝聽邱霽說起:「每當冬末春初,梅花淩寒開放,一眼望去,如海蕩漾,若雪滿地。」欣然賜名「香雪海」。
崑曲發源於元朝崑山人顧堅,嘉靖年間魏良輔對崑山腔進行大膽改革,形成了新的聲腔,廣受歡迎。萬曆年間,崑曲出現爆發式發展,湧現了大量優秀的劇本,演出也非常繁榮。
這一次,因為朝廷的鼓勵和經濟社會的繁榮發展,加上一大批士子因為各種原因落拓江湖,隻能以小說戲曲謀生,崑曲提前迎來了發展的春天,僅蘇州一地,專業演員就達六千人。除了民間作家,朝堂之上程敏政、李東陽、倪嶽等人都寫過崑曲劇本,風靡天下;甚至還有李瑩、盧允貞等女作家。
士大夫和江南才子的合流,造就了崑曲唱腔華麗婉轉、念白儒雅、表演細膩、舞蹈飄逸的特點,加上完美的舞台置景,達到了戲曲表演的高境界。
如今的崑曲,不僅劇本多種多言,演出的場合也各式各樣:家裏、別墅裏、草台鄉間,甚至樓船上也能演崑曲;不僅女眷們喜歡外出觀劇,甚至和男人一起看劇。大型演出中,萬人齊聲吶喊也不足為怪。
看著台上演出的最新劇目《清河公主》。改編自和親王世子妃沈瓊蓮的同名小說。這部三年前刊刻的皇皇巨著,以晉惠帝之女清河公主跌宕起伏的人生為線索,再現了西晉由盛而衰的歷史。氣象宏大,人物鮮明,情節跌宕,語言優美,不僅和親王世子讚不絕口,更引發搶購熱潮,一時天下傳抄,洛陽紙貴。
錦鸞對皇帝讚嘆:「沈妃真不愧是才女,寫得出這樣的巨著,天家真是濟濟有人。」
皇帝點頭:「我家有這樣的才女,太祖皇帝在天有靈,該瞑目了。」
他沉吟了一下:「連金枝玉葉都顛沛流離,不知道當時的士民百姓,又是何等命運。」
他的目光飄遠:
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在蘇州稍事停留,前往江南省的省會鬆江府。當初到底是把江南省的治所定在淮安、揚州、蘇州還是鬆江,朝廷上下很是爭論了一陣;汪舜華也是猶豫不決,一邊感嘆江蘇就是不一樣,備選項這麽多,換做其他省份,估計就一棵獨苗,充其量花開並蒂。
最後定在鬆江,這裏底蘊不及前麵幾個,但是經濟發展不相上下,尤其占據海運的優勢,未來潛力無限。
因為已經基本走遍了江南省,該匯報的江南省的領導們也早就跟皇帝匯報了;這回皇帝除了視察農業和織造業,主要去看了上海港,這是天下第二的進出港口,僅次於廣州。
因為朝廷的鼓勵,鬆江府提前迎來了繁盛時代;尤其是經過十年前徐貫的治理,水患得到了有效的遏製,實現了「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繁盛。
皇帝早就聽說過「衣被天下」,如今親眼見到,才知道所謂「買不盡鬆江布,收不盡魏塘紗」絕不是虛妄。
歷史上的鬆江,在弘治時期,每年貢獻賦稅八十萬,僅上海一縣達十六萬;如今,這個數字直接翻倍。
鬆江府是重要的糧食產地。白粳、薄稻貢獻朝廷、皇室;除此之外,穀物品種就有五十餘種之多,其中播種期最短的六十日稻,三月種,五月熟;質量最佳的箭子稻,粒長而細,色白味甘;糯稻品種繁多,都是釀酒上品。
鬆江既是水鄉,又多旱地。因地製宜,豆類作物也不少。皇帝聽知府李恆介紹:「南園地最貴,民間蒔蔥薤於盆盎之中,植竹木於宅舍之側,在郊桑麻,在水菱藕。幾乎把每寸土地,都充分利用起來,生產出了大批糧食。」
近些年來,朝廷在江南地區推廣雙季稻。雖然晚稻口感並不如早稻,產量也差不多少一半,但於百姓來說,已然是不小的收入了。因此,在建極初年試種成功後,百姓相繼開始種植雙季稻。
按照戶部的估算,如今江南地區的水稻畝產大約為1.6石;而鬆江府畝產最高2.5石,平均2石左右。官府在冊的墾田約600萬畝,每年出產水稻1200萬石,這還不包括春花作物的產量,也就是是指小麥與豆類等作物;而按照當時的說法,「春花之利居半。」
手裏有糧才能心裏不慌,沒有什麽比糧食安全更重要。皇帝看著稻田裏立秋前才插種的秧苗此時一片青碧,不由想起那句民謠「蘇湖熟,天下足。」
汪舜華執政以後,放寬了對人丁的限製,農民種植棉花等經濟作物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尤其棉花方格育苗移栽技術的推廣,單產翻倍,農民的熱情被完全激發了。目下僅上海縣墾田凡二百萬畝,大半種棉,接近150萬畝。除了官辦的紡織工廠,民間家家都紡紗織布,每天民間織出的布匹,就以萬計;市場交易高達千萬匹。這裏的紡織品,產品精美,品種繁多,花樣新穎,冠於全國,馳名中外。
李誕不無自得的誇耀:「棉布天下都有,但織造就屬鬆江。」
皇帝看著鬆江府目不暇接的牙行和商賈,堆積如山的貨物和來來往往的商人,想到史書中有關漢唐盛世以及宋朝富庶的描述,似乎不遑多讓。
這樣的地方,皇帝是要好好看看的。
鬆江府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在於土地資源的利用和作物的栽培技術有重大進步,使作物產量和勞動生產率有了明顯提高。先進行「外延式開發」,即建造規模較大的圩田,圩田中間還有河渠、池塘和不少的荒地。然後逐步進行「內涵式開發」,消除「內部邊疆」,實行幹田化,把一個個大圩分成眾多小圩。不僅可以充分開發利用大圩內尚存的荒地,而且能夠有效地排出農田積水,使之幹燥化,不僅有利於水稻種植,還能麵種植冬季旱地作物,使得水旱輪作成為可能。
與此同時,部分農民開始進行追肥技術改進的探索。盡管大家一直重視施肥,但主要是施基肥,即在下種或移栽以前給稻田施肥。掌握水田適時追肥情況與時間極為複雜,難以為農民所普遍掌握,直到清朝才得到普及。而如今,因為農民負擔減輕,漸漸富餘,開始進行探索。他們發現用紅花草作為基肥,第一次追肥用的「豬踐」,也就是豬欄中經豬踐踏過並泡進了大量糞便的稻草或其他幹草,肥力極強;第二次用豆餅,即大豆榨油後的副產品。
江南人民非常注意精耕細作,如耕耘除草,已講究三耘,即在插秧之後進行「三盪」,數日後曰頭盪,越十日後曰二盪,又越十餘日後曰三盪,以便補苗護苗,清除雜草。
與此同時,鐵搭、耕盪等農具也開始推廣使用;棉花移栽技術的成熟也在刺激農民探索其他的套作間作技術,不斷提升產量。
江南地區種植業的成功經驗,在其他有條件的地區逐步開始推行;皇帝此前多少聽說過,如今眼見為實,又有對比數據,自然表示很滿意。
除了實地走訪,還要好好看看並支持這裏的水利工程。
《明實錄》稱:「蘇鬆地方延袤千裏,財賦所入為天下三分之一,由外濱大海,內阻江湖,大河環列於郡縣,以吐納江海之流;支河錯綜於原野,以分析大河之派,寸土尺地皆獲灌溉,此東南財賦之源也。」
對於鬆江的水利工程而言,其要有三:一要防止海潮浸蝕、壅塞;二要防江湖泛濫;三要治溝恤灌溉。
好在隨著經濟的發展,地方官府手裏的可支配收入越來越多,自然是要拿來用的,水利工程就是最大的用項。
如今皇帝親自視察江浦合流,也就是吳淞江和黃浦江合流工程。
吳淞江古稱鬆江,源出蘇州吳縣以南的太湖口。鬆江、婁江和東江是當時太湖的三大泄洪水道,而其中鬆江是太湖流域最大的泄洪水道,也是上海地區最大的河流。因河道深廣,鬆江唐時「闊二十裏」,外洋及內地的船隻進出頻繁,雲集於大港青龍鎮。北宋中期以後,受北方經濟重心南移帶來的地理影響,上遊來水流勢減弱,泥沙淤積較快,河道越來越窄,太湖口逐漸淤沒,鬆江遂以瓜涇口為正源。
可以說,上海港口的興衰,關鍵是解決吳淞江下遊出海口的泥沙淤塞問題。永樂二年,戶部尚書夏元吉接受葉宗行建議,疏浚吳淞江南北兩岸支流,引太湖水入瀏河、白茆直注長江(「掣淞入瀏」),又疏浚上海縣城東北的範家浜(即黃浦江外白渡橋至復興島段),使黃浦從今復興島向西北流至吳淞口入注長江,此後吳淞口實際成了黃浦口,故有「黃浦奪淞」之說。
也就是從這時候起,吳淞江成了一條波瀾不驚的內河,吳淞江和黃浦江完成了一次幹流變支流的的位置更換。
江浦合流,不但暢通了泄水道,有利於農田水利建設,更促進了交通和航運事業的發展。鬆江地區以上海為中心,逐漸形成了內河航運、長江航運,及沿海的北洋、南洋航運和國際航運等五條航線,使上海成為「襟江帶海」的國際化大都市,並在去年後來居上成為江南省的首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