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太後的表態迅速在朝野引發了熱議。既然太後已經明確了還政時間,即便還有點遙遠,大家也就消停了。
文華殿大學士鄒幹年滿七十,以他的身份,自然不會退休回鄉,汪舜華批準他為集賢院大學士。老人們相繼凋零,集賢院大學士甚至已經成為贈官——自從王文之後,幾位學士還沒走上大學士的崗位就相繼故去,隻能追贈。
接著後宮傳來好消息,雖然在很多人看來,說不清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四月初九,皇後於錦鸞平安分娩,誕下皇六女。
皇帝賜名一葦,「誰謂河廣?一葦杭之。」但願她舅舅和所有將士都能早日歸來吧。
錦鸞悲喜交集,於家憂心忡忡,朝臣們也說不上高興——嫡子一日不生,太子一日不定,國家一日不安。
皇帝倒是很高興。雖然他對錦鸞有寵愛,有愧疚,也盼望嫡子,但顯然不是非嫡子不可。女兒白白胖胖的,討他高興;隨後賈淑妃生下皇六子祐棆,也讓他歡喜。
八月初二日,秋高氣爽,萬裏無雲,皇帝與皇後出宮。
皇帝得了母親的認可,更加急切的想要證明自己;汪舜華也就順勢把禮部和刑部的工作都交給他,以後這些事全部由皇帝定奪,不必上奏。
汪舜華對兒子說得語重心長:「你曾經說『祭由寡人』。我從不相信,單憑禮樂就能治理天下,但是身為帝王,必須帶頭恪守禮法,否則禮崩樂壞,便是國家禍亂的開始。」
「讓你從禮部開始,逐步接管朝政,就是由表及裏,由淺入深,但你也不要太高興。即便隻是禮部,事情也是不少的,禮樂、學校、科考、宗教、土司及外交之政,任何一樣出了差池,都不僅僅是落人話柄的事,輕者民間議論洶洶,重則烽煙四起。」
汪舜華的話說的誠懇,皇帝低頭稱是。這些年來在東宮,他也很關注外頭的動靜,大明軍隊所向無敵,短短十年間打下了空前遼闊的土地,這是幸事,但是也埋下了不安定的因素:「我當年罵那些反對開疆拓土的臣子,整日裏稱頌唐太宗的貞觀之治,仿佛真恨不得投胎到李世民時代,為他鞍前馬後效命,其實不過是葉公好龍而已。真要到李世民麾下,怕不會隨時跳出來阻撓李世民建功立業,然後得不到重用,又要嘰嘰歪歪一番皇帝好大喜功不聽良言自己生不逢時了。」
「當年唐太宗接過了隋朝的爛攤子,休養生息二十來年,戶口也不過三百萬,加上隱藏的人口,應該不超過三千萬。可是他在位期間,滅東突厥、薛延陀、高昌、龜茲和吐穀渾,重創高句麗,唐朝版圖東臨於海,西逾蔥嶺,北逾漠北,南至南海,號稱『天可汗』;而今我朝秉五世之餘烈,戶口破一千二百萬戶,人口破億,卻要死守著兩京十三省,恨不得跟小腳女人一樣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就這,有什麽臉麵號稱學習唐太宗?」
「可是話容易說,事情不好辦;或者說,大明想要在戰場上取勝容易,但是想要長久占據土地太難。你別看疆域那麽大,都設了省,仿佛和內地也沒什麽差別;其實除了朝鮮和懷德,咱們在新省根本沒有多少兵力。當初能夠順利攻城略地,一是將士用命,二是火器厲害,三來商賈都指著免除關稅所以甘心帶路;治理的時候,除了讓駐軍在當地安家,相互支援,主要靠的還是祖宗以夷製夷、多封眾建的老辦法。這辦法省錢省力,太平時候相安無事,但是一旦有風吹草動,那些被按壓下去的土司就會馬上翻臉不認人,那點軍馬也不過是人家嘴裏的一道菜。城池再堅固、位置再優越也不行。甚至朝廷失道,人家擁兵自重也不是不可能,畢竟朝廷沒有撥給人家錢糧;如果不能在朝堂出人頭地,關上門來稱王稱霸又有什麽不可以?」
「這個問題,當年秦漢隋唐都碰到過。秦朝為什麽二世而亡?始皇帝好大喜功,秦二世暴虐成性,天下百姓怨聲載道,六國貴族瘋狂反撲,於是大廈一夜倒塌。秦朝與六國雖然敵對,到底互相來往多年,文字、度量衡、車軌大同小異,即便如此,還遭到這樣的反撲——我朝滅掉的何止是六國,那些地方與內地從語言文字、風俗習慣相差何異於天壤?稍有不慎,他們就會趁勢而起。」
「我知道你這些年心裏憋屈,但我實在不敢輕易把江山還給你,我怕!秦朝的人心未附,漢朝的地方豪強,唐朝的藩鎮自立,元朝的疆域廣大,現在都碰到了,而且問題更大,一旦疏忽,由點到麵,剛到手的土地得而復失,甚至危及王朝的根本,這是要承受千秋萬代的罵名的!——後人不會關心你為什麽要放棄,沒有人會理解你的苦衷,隻會痛罵你喪權失地。」
汪舜華說的幾乎掉淚,皇帝心裏很是動容:「母後放心,兒臣明白您的苦心。兒臣會全力以赴,守住這大好江山。」
汪舜華閉了眼睛,她心裏很清楚,皇帝年少氣盛,雖然在一群名師的教育下飽讀詩書,也學了很多治國理政的道理,甚至聽了幾年政,到底隔岸觀火,對世情民情缺乏足夠的認知。
必須要讓皇帝自己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一下民生疾苦。
這當然遭到了群臣的堅決反對:皇帝不好好待在宮裏,跑出去做什麽?
——宣宗出去征討漢王還算順利,但是隱帝……不提也罷!
——如今天下新定,讓皇帝出去冒險,萬一出事了怎麽辦?
汪舜華沒有反駁,隻是問:「承天門前後的華表是什麽意思?」
群臣麵麵相覷。
到底是商輅站出來:「承天門前後,各有一對華表。蓋當年堯立謗木於要道,供人書寫諫言,針砭時弊。承天門前後的華表,由漢白玉雕成,底座呈方形,有蟠龍盤於柱上,並飾有流雲紋;上端橫插一雲板,稱為謗木;石柱頂上有一承露盤,呈圓形,對應天圓地方,上有瑞獸,為傳說中的神獸朝天吼,或稱為望天犼。」
汪舜華問:「這有什麽說法?」
商輅奏道:「承天門後的一對華表上的石犼麵朝北方,望向紫禁城,是希望皇帝不要久居深宮、不知人間疾苦,應該經常出宮體察民情,所以稱『望君出』。承天門前的一對石犼麵朝南方,寓意皇帝不要久出不歸,故而稱『望君歸』。」
汪舜華嘆:「看來祖宗早就有教誨,皇帝長於深宮之中,不諳民生事故,並非社稷百姓之福,還是應該多讓他出去走走看看,了解民生疾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
事情就這樣定下來。
皇帝出巡是大事,不僅是出行的路線,還有隨扈人員、安全保衛、車馬舟船、一應後勤保障,等等等等,都要部署到位,容不得半點差池;尤其汪舜華很不放心,擔心野心家趁機加害皇帝,擔心皇帝沒人引導走上邪路,擔心路途艱險皇帝身體受不了。
因此,年初經過反覆討論,最後決定:宗室方麵,齊親王見潤已經去了景泰省,理親王音埑常年臥病,襄親王世子祁鏞還在守孝;端親王子埅和榮親王見泓留守,由禮親王公錫、和親王鍾鉉、恭親王見滋、莊親王幼、裕親王成煉、瑞親王申鈘、睿親王陽鑄、順親王瓊炟伴駕出行。
勛貴方麵,定國公徐永寧、安國公於冕、鄭國公常寧、定襄侯郭嶽等扈從。
下麵的臣僚則以章綸、丘浚為首,除了詹事府官員,還有各部尚書或者侍郎隨駕;隨行的侍衛將佐,皇帝親自挑選了一部分。
後宮以錦鸞為首,董貴妃、杜貴妃、賈淑妃等高級嬪妃隨駕。
皇帝有點不好意思:「就讓皇後隨扈就行了。」
汪舜華沒有同意:「你身邊確實需要人伺候,她們都是你的嬪妃,理應跟著你去。」
——隻有皇後跟著你去,萬一碰見外頭花花草草,帶回來倒也罷了,萬一鬧個「大明湖畔的某某某」,豈不是讓人家笑話?
——再說,這些妃子在宮裏呆著也是帶著,萬一閑極無聊出點什麽事,或者誰病了沒了,沒得還以為我加害誰。
孩子們都還小,怕受不了旅途顛簸,皇長子祐析留京,讓皇次子祐傑、皇三子祐相與皇長女一諾、皇次女一笑隨扈。
臨行前,和皇帝進行了一次長談:「我執政二十年,兢兢業業,自以為無愧於天下、無愧於祖宗和你父親;然而,我也非全知全能,能夠解決所有的問題。這天下早晚是要交給你,你也應該承擔起家國天下的重擔。如今讓你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就是讓你知道,這天下不僅有花團錦簇的繁華,也有荊棘叢生的荒蕪。遍地羅綺腰纏萬貫醉生夢死歌舞昇平是大明,披星戴月含辛茹苦操持生計勉強溫飽也是大明。看到繁華錦繡,你會知道大明的未來;看到荊棘叢生,你會知道大明的現實。隻有看清楚這些,才能不被下麵的閑言碎語迷惑,才能明白自己身上的擔子有多重,才能知道未來的路該往哪裏走。我是希望你不僅在繁華的都市停留,更能多去普通農家走走看看,他們或許不好看,不好聽,但那才是大明根基所在。」
她想到了領袖的教誨:「你的腳下沾滿多少泥土,心中才能沉澱多少真情。——不要被廟堂之上士大夫們的三呼萬歲感染了,就以為真的天下太平;也不要被幾句世風日下國將不國嚇倒了,以為明天就要亡國滅種了,看清楚,才知道怎麽著眼,怎麽著手,怎麽著力。」
她提筆寫下領袖的教誨,這是當年曾經寫給於謙的:
「險夷不變應嚐膽,道義爭擔敢息肩。」
當然,臨走時還叮囑皇帝一定要注意安全,早去早回;同時吩咐皇後等,好好服侍皇帝。
當然還要吩咐群臣:「此次皇帝出巡,意在督察河務海防、考察官方戎政、了解民間疾苦,你們一定要盡心盡力,幫助皇帝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皇帝臨走前,汪舜華喚住他,看了很久,終究吩咐:「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
文華殿大學士鄒幹年滿七十,以他的身份,自然不會退休回鄉,汪舜華批準他為集賢院大學士。老人們相繼凋零,集賢院大學士甚至已經成為贈官——自從王文之後,幾位學士還沒走上大學士的崗位就相繼故去,隻能追贈。
接著後宮傳來好消息,雖然在很多人看來,說不清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四月初九,皇後於錦鸞平安分娩,誕下皇六女。
皇帝賜名一葦,「誰謂河廣?一葦杭之。」但願她舅舅和所有將士都能早日歸來吧。
錦鸞悲喜交集,於家憂心忡忡,朝臣們也說不上高興——嫡子一日不生,太子一日不定,國家一日不安。
皇帝倒是很高興。雖然他對錦鸞有寵愛,有愧疚,也盼望嫡子,但顯然不是非嫡子不可。女兒白白胖胖的,討他高興;隨後賈淑妃生下皇六子祐棆,也讓他歡喜。
八月初二日,秋高氣爽,萬裏無雲,皇帝與皇後出宮。
皇帝得了母親的認可,更加急切的想要證明自己;汪舜華也就順勢把禮部和刑部的工作都交給他,以後這些事全部由皇帝定奪,不必上奏。
汪舜華對兒子說得語重心長:「你曾經說『祭由寡人』。我從不相信,單憑禮樂就能治理天下,但是身為帝王,必須帶頭恪守禮法,否則禮崩樂壞,便是國家禍亂的開始。」
「讓你從禮部開始,逐步接管朝政,就是由表及裏,由淺入深,但你也不要太高興。即便隻是禮部,事情也是不少的,禮樂、學校、科考、宗教、土司及外交之政,任何一樣出了差池,都不僅僅是落人話柄的事,輕者民間議論洶洶,重則烽煙四起。」
汪舜華的話說的誠懇,皇帝低頭稱是。這些年來在東宮,他也很關注外頭的動靜,大明軍隊所向無敵,短短十年間打下了空前遼闊的土地,這是幸事,但是也埋下了不安定的因素:「我當年罵那些反對開疆拓土的臣子,整日裏稱頌唐太宗的貞觀之治,仿佛真恨不得投胎到李世民時代,為他鞍前馬後效命,其實不過是葉公好龍而已。真要到李世民麾下,怕不會隨時跳出來阻撓李世民建功立業,然後得不到重用,又要嘰嘰歪歪一番皇帝好大喜功不聽良言自己生不逢時了。」
「當年唐太宗接過了隋朝的爛攤子,休養生息二十來年,戶口也不過三百萬,加上隱藏的人口,應該不超過三千萬。可是他在位期間,滅東突厥、薛延陀、高昌、龜茲和吐穀渾,重創高句麗,唐朝版圖東臨於海,西逾蔥嶺,北逾漠北,南至南海,號稱『天可汗』;而今我朝秉五世之餘烈,戶口破一千二百萬戶,人口破億,卻要死守著兩京十三省,恨不得跟小腳女人一樣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就這,有什麽臉麵號稱學習唐太宗?」
「可是話容易說,事情不好辦;或者說,大明想要在戰場上取勝容易,但是想要長久占據土地太難。你別看疆域那麽大,都設了省,仿佛和內地也沒什麽差別;其實除了朝鮮和懷德,咱們在新省根本沒有多少兵力。當初能夠順利攻城略地,一是將士用命,二是火器厲害,三來商賈都指著免除關稅所以甘心帶路;治理的時候,除了讓駐軍在當地安家,相互支援,主要靠的還是祖宗以夷製夷、多封眾建的老辦法。這辦法省錢省力,太平時候相安無事,但是一旦有風吹草動,那些被按壓下去的土司就會馬上翻臉不認人,那點軍馬也不過是人家嘴裏的一道菜。城池再堅固、位置再優越也不行。甚至朝廷失道,人家擁兵自重也不是不可能,畢竟朝廷沒有撥給人家錢糧;如果不能在朝堂出人頭地,關上門來稱王稱霸又有什麽不可以?」
「這個問題,當年秦漢隋唐都碰到過。秦朝為什麽二世而亡?始皇帝好大喜功,秦二世暴虐成性,天下百姓怨聲載道,六國貴族瘋狂反撲,於是大廈一夜倒塌。秦朝與六國雖然敵對,到底互相來往多年,文字、度量衡、車軌大同小異,即便如此,還遭到這樣的反撲——我朝滅掉的何止是六國,那些地方與內地從語言文字、風俗習慣相差何異於天壤?稍有不慎,他們就會趁勢而起。」
「我知道你這些年心裏憋屈,但我實在不敢輕易把江山還給你,我怕!秦朝的人心未附,漢朝的地方豪強,唐朝的藩鎮自立,元朝的疆域廣大,現在都碰到了,而且問題更大,一旦疏忽,由點到麵,剛到手的土地得而復失,甚至危及王朝的根本,這是要承受千秋萬代的罵名的!——後人不會關心你為什麽要放棄,沒有人會理解你的苦衷,隻會痛罵你喪權失地。」
汪舜華說的幾乎掉淚,皇帝心裏很是動容:「母後放心,兒臣明白您的苦心。兒臣會全力以赴,守住這大好江山。」
汪舜華閉了眼睛,她心裏很清楚,皇帝年少氣盛,雖然在一群名師的教育下飽讀詩書,也學了很多治國理政的道理,甚至聽了幾年政,到底隔岸觀火,對世情民情缺乏足夠的認知。
必須要讓皇帝自己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一下民生疾苦。
這當然遭到了群臣的堅決反對:皇帝不好好待在宮裏,跑出去做什麽?
——宣宗出去征討漢王還算順利,但是隱帝……不提也罷!
——如今天下新定,讓皇帝出去冒險,萬一出事了怎麽辦?
汪舜華沒有反駁,隻是問:「承天門前後的華表是什麽意思?」
群臣麵麵相覷。
到底是商輅站出來:「承天門前後,各有一對華表。蓋當年堯立謗木於要道,供人書寫諫言,針砭時弊。承天門前後的華表,由漢白玉雕成,底座呈方形,有蟠龍盤於柱上,並飾有流雲紋;上端橫插一雲板,稱為謗木;石柱頂上有一承露盤,呈圓形,對應天圓地方,上有瑞獸,為傳說中的神獸朝天吼,或稱為望天犼。」
汪舜華問:「這有什麽說法?」
商輅奏道:「承天門後的一對華表上的石犼麵朝北方,望向紫禁城,是希望皇帝不要久居深宮、不知人間疾苦,應該經常出宮體察民情,所以稱『望君出』。承天門前的一對石犼麵朝南方,寓意皇帝不要久出不歸,故而稱『望君歸』。」
汪舜華嘆:「看來祖宗早就有教誨,皇帝長於深宮之中,不諳民生事故,並非社稷百姓之福,還是應該多讓他出去走走看看,了解民生疾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
事情就這樣定下來。
皇帝出巡是大事,不僅是出行的路線,還有隨扈人員、安全保衛、車馬舟船、一應後勤保障,等等等等,都要部署到位,容不得半點差池;尤其汪舜華很不放心,擔心野心家趁機加害皇帝,擔心皇帝沒人引導走上邪路,擔心路途艱險皇帝身體受不了。
因此,年初經過反覆討論,最後決定:宗室方麵,齊親王見潤已經去了景泰省,理親王音埑常年臥病,襄親王世子祁鏞還在守孝;端親王子埅和榮親王見泓留守,由禮親王公錫、和親王鍾鉉、恭親王見滋、莊親王幼、裕親王成煉、瑞親王申鈘、睿親王陽鑄、順親王瓊炟伴駕出行。
勛貴方麵,定國公徐永寧、安國公於冕、鄭國公常寧、定襄侯郭嶽等扈從。
下麵的臣僚則以章綸、丘浚為首,除了詹事府官員,還有各部尚書或者侍郎隨駕;隨行的侍衛將佐,皇帝親自挑選了一部分。
後宮以錦鸞為首,董貴妃、杜貴妃、賈淑妃等高級嬪妃隨駕。
皇帝有點不好意思:「就讓皇後隨扈就行了。」
汪舜華沒有同意:「你身邊確實需要人伺候,她們都是你的嬪妃,理應跟著你去。」
——隻有皇後跟著你去,萬一碰見外頭花花草草,帶回來倒也罷了,萬一鬧個「大明湖畔的某某某」,豈不是讓人家笑話?
——再說,這些妃子在宮裏呆著也是帶著,萬一閑極無聊出點什麽事,或者誰病了沒了,沒得還以為我加害誰。
孩子們都還小,怕受不了旅途顛簸,皇長子祐析留京,讓皇次子祐傑、皇三子祐相與皇長女一諾、皇次女一笑隨扈。
臨行前,和皇帝進行了一次長談:「我執政二十年,兢兢業業,自以為無愧於天下、無愧於祖宗和你父親;然而,我也非全知全能,能夠解決所有的問題。這天下早晚是要交給你,你也應該承擔起家國天下的重擔。如今讓你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就是讓你知道,這天下不僅有花團錦簇的繁華,也有荊棘叢生的荒蕪。遍地羅綺腰纏萬貫醉生夢死歌舞昇平是大明,披星戴月含辛茹苦操持生計勉強溫飽也是大明。看到繁華錦繡,你會知道大明的未來;看到荊棘叢生,你會知道大明的現實。隻有看清楚這些,才能不被下麵的閑言碎語迷惑,才能明白自己身上的擔子有多重,才能知道未來的路該往哪裏走。我是希望你不僅在繁華的都市停留,更能多去普通農家走走看看,他們或許不好看,不好聽,但那才是大明根基所在。」
她想到了領袖的教誨:「你的腳下沾滿多少泥土,心中才能沉澱多少真情。——不要被廟堂之上士大夫們的三呼萬歲感染了,就以為真的天下太平;也不要被幾句世風日下國將不國嚇倒了,以為明天就要亡國滅種了,看清楚,才知道怎麽著眼,怎麽著手,怎麽著力。」
她提筆寫下領袖的教誨,這是當年曾經寫給於謙的:
「險夷不變應嚐膽,道義爭擔敢息肩。」
當然,臨走時還叮囑皇帝一定要注意安全,早去早回;同時吩咐皇後等,好好服侍皇帝。
當然還要吩咐群臣:「此次皇帝出巡,意在督察河務海防、考察官方戎政、了解民間疾苦,你們一定要盡心盡力,幫助皇帝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皇帝臨走前,汪舜華喚住他,看了很久,終究吩咐:「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